Search found 19 matches

by 远方
2011-12-21 6:58
Forum: 恶人谷
Topic: [闲聊]断句
Replies: 10
Views: 7593

Re: [闲聊]断句

鲁智深这段圆寂前的话我更喜欢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by 远方
2008-09-29 8:15
Forum: 恶人谷
Topic: 流年不利
Replies: 16
Views: 15158

:oops: 我是这么想的,假使目前不是急迫买房,而要把地产作为一种投资的手段,选择地产信托基金也许会是更好的方式,因为房子脱手其实是一件满麻烦的事情.
by 远方
2008-05-19 21:37
Forum: 恶人谷
Topic: 地震了
Replies: 75
Views: 89241

wuliaotou wrote:看到今天水星报说地震的同时,很大的抱怨中国的“one child"政策,说这次很多家长因为只能生一个孩子,所以就都"Childless"了。真腻味,都这个时候,还说这个。生得再多,在自然灾害前还不是什么都没用?
真是。。哪怕生3个,地震时候还不都在教室里。。。
by 远方
2007-12-20 6:43
Forum: 恶人谷
Topic: [文艺胡说]挥舞长矛之王子复仇记
Replies: 65
Views: 39083

嗯,王子他对鬼魂的话还是有一丝怀疑的。。。Act II, Scene 2的结尾有这么一段话 Fie upon't! foh! About, my brain! Hum, I have heard That guilty creatures, sitting at a play, Have by the very cunning of the scene 1665 Been struck so to the soul that presently They have proclaim'd their malefactions; For murther, though it have no ton...
by 远方
2007-12-18 12:42
Forum: 恶人谷
Topic: [文艺胡说]挥舞长矛之王子复仇记
Replies: 65
Views: 39083

我是非常愿意相信莎士比亚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的。。。但是。。。讨论莎士比亚的写作目的是不是为了犹太人抱不平。。。这就像讨论曹雪芹是为了什么写作红楼梦一样。。。资料不足。。。每个人都可以掰出一大篇道理来。。。 要说莎士比亚的写作最大的目的。。。大概是为了改善生活吧。。。但不是说他没有同情和怜悯。。。他比同时代的大多数人都有同情心, 我觉得他在写作的时候把一点怜悯和不平带入了进去,但是这是他无意的还是自觉的。。。这叫人怎么判断呢。我不反对很多作家是带着严肃的目的去创作的,但是也有很多作家,他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就是为了讲故事,比如蒲松龄。。。 嗯嗯,我想我大概表达得不好,...
by 远方
2007-12-18 10:40
Forum: 恶人谷
Topic: [文艺胡说]挥舞长矛之王子复仇记
Replies: 65
Views: 39083

Shakespear又不是空降的外星人,他能想到的,他同时代的人也应该能想到。
鲁迅的时代呢,是群众围观杀人枪毙取乐,革命者被砍头,流下来的鲜血被做成人血馒头的时代。。。

莎士比亚的时代,是群众围观砍头上绞架取乐,犹太人被当作流着罪恶的血的贱民的时代。。。新约里记载着,他们,是杀害基督的凶手。

那些时代里,鲁迅或者莎士比亚,都是不多的。
by 远方
2007-12-18 7:16
Forum: 恶人谷
Topic: [文艺胡说]挥舞长矛之王子复仇记
Replies: 65
Views: 39083

觉得当时的看戏的人会被夏洛特的独白或者Claudius的索命而心慌。。。其实是。。。我觉得。。。太看高当时看戏的人了。。。 固然。。。夏洛特的独白可以感动我们,那是因为我们把犹太人视作和我们一样的人,而在那个时代的人眼里。。。夏洛特的话也不过让他们发笑的用处。。。“你一个犹太人小丑也配说这话?” 把阿Q正传排成戏,在当时的中国演给老百姓看,一样会笑得前仰后合啊。。。“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儿子打老子”,“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吴妈,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 当阿Q说出“要革命,要造反”的话的时候,台下的人也最多轻蔑的哼一句“你也配” 会心慌,会感觉到那个表面之下...
by 远方
2007-12-17 13:42
Forum: 恶人谷
Topic: [文艺胡说]挥舞长矛之王子复仇记
Replies: 65
Views: 39083

jun的感觉,似乎是作者为了表达某个主题,然后设计了情节,人物,还要在里面加上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来暗示一个里层的副主题。。。

我的感觉是,一个好的作家,他在创作前是有一个主题的,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会逐渐体会,理解,爱上他创作的人物(不管是不是奸角),他会探求夏洛特为什么是夏洛特,哈姆雷特为什么是哈姆雷特。最终,有些作家会修改,有些作家会推翻开始的主题,而莎士比亚在作品里的摇摆立场,是故意设计的呢,还是那个时期的作者对复杂人性开始朦胧关注的体现、、、这就像探讨曹雪芹的写作意图一样、、、很难得到史料的证实吧。。。
by 远方
2007-12-17 13:08
Forum: 恶人谷
Topic: [文艺胡说]挥舞长矛之王子复仇记
Replies: 65
Views: 39083

如果说Hamlet 有资格向Claudius索命,Laertes 更有资格向Hamlet 讨债了。但是传统设定主角是正面人物,跟他对立的是反面人物,我们观众的同情总被传统的欣赏习惯拖到主角身上。这就是老莎同志惯用的耍人手法,他偏不给你一个坚固的道德和感情的立场,让你好好地稳稳地安全地站上去,偏要在你脚下摇啊晃的,晃得你心慌。 所以王子死在他手上,他报仇了啊。。。我倒不是特别觉得莎士比亚把Claudius写成一个反面人物,即使是威尼斯商人里犹太人这样的奸角,他的独白也感动过无数的人,我不觉得这是莎士比亚在耍人。。。嗯。。。作者下笔之后。。。往往不见得能控制自己的笔下的人物,托尔斯泰写《安娜・卡...
by 远方
2007-12-17 12:50
Forum: 恶人谷
Topic: [文艺胡说]挥舞长矛之王子复仇记
Replies: 65
Views: 39083

我当时看哈姆雷特简直气不打一处来。他看见父亲鬼魂那段儿,跟武松梦见武大鬼魂如出一辙。鬼魂亲自请你报仇就是给你道德上的制高点,所以人家武松马上就动手。哈姆雷特可好,鬼魂还不够,又是生存毁灭的思考,又是装疯卖傻的试探--这知识分子就是磨叽。
我很久以前看的,印象不那么深了。似乎是王子他怀疑鬼魂是自己的梦呓或是魔鬼变做父王的形象引诱他犯罪,于是装疯,刺探,一步步试探事情的真相,直到戏中戏那一场才完全确定叔父是凶手。也许王子不是像武松那么烈火炮仗的脾气,可能也不那么相信鬼魂。。。。
by 远方
2007-05-01 19:21
Forum: 恶人谷
Topic: [转贴]南宫槐香忆英宗
Replies: 88
Views: 103320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君王是天下大害,这是黄宗羲他们的说法,黄宗羲没被抓起来。。。当然,也可能当时清廷没顾得上…… 摩尼教/聂思托里教都是受迫害无法立足,逃到中国来的。。。所以我觉得比之中世纪黑暗时代。。。也许中国的文化禁锢还松那么一些

但是的但是,我赞同tiffany,即使在春秋战国――思想的黄金时代,大家就不讲逻辑。。。希腊人的哲学家后来流变成了雄辩家,但是我国怎么好象上来就是一群斗嘴皮子的。。。 我很怀疑一群不讲逻辑的人能搞出科学来。。。
by 远方
2007-05-01 18:28
Forum: 恶人谷
Topic: [转贴]南宫槐香忆英宗
Replies: 88
Views: 103320

我想,在当时的生产力情况下,要组织一个庞大的帝国,必然要选取某种思想为中心,而无论选取那种思想,都会因为组织本身的庞大而起教条化的变化。 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赏而下之所誉也。意若闻善而不善,不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弗能是,上之所非弗能非;上有过弗规谏,下有善弗傍荐;下比不能上同者,此上之所罚而百姓所毁也。”上以此为赏罚,甚明察以审信。 这是儒家的思想吗?不是的,它出自于《墨子》 统治者会从不同的思想里抽取他们所需要的,儒家,法家,道家,基督教,佛教,即使知识分子有不同的思想,在那个大帝国的时代,也只有一...
by 远方
2007-05-01 15:27
Forum: 恶人谷
Topic: [转贴]南宫槐香忆英宗
Replies: 88
Views: 103320

象我这种没看几本中国书的人,流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必定是社会和文化里最普遍最基本的东西。讨厌知识分子们互相洗脑!还硬给人民大众洗。少数不吃这套的人,利用全民一条心的现实,三下两下就把群众变成木偶了,对知识分子则不必动一根指头,他自己就先把自己给木头化了。越是全民一条心,越容易摆布。
部分同意吧,不过由于没有宗教狂热,也不是一神信仰,中国的宗教迫害比较弱,宗教战争基本没有。
by 远方
2007-04-30 20:37
Forum: 恶人谷
Topic: [转贴]南宫槐香忆英宗
Replies: 88
Views: 103320

有几个地方和我的印象有些小出入 王振正是自愿净身入宫的人之一。当张太皇太后在世的时候,他处事小心,聪明机敏,博得了朝臣的赞誉 我记得有张太后拿太祖铁牌说要杀王振的事情…… 太后在世时他就已经野心外露了,又被震吓了回去。 1449年,在王振的怂恿下,英宗开始了一场对蒙古瓦剌部的亲征。在这次形同儿戏的战争中,刚刚二十出头的英宗皇帝成了蒙古人的俘虏。所有的史料都认为,是王振的张扬和好大喜功导致了失败。但是王振在这次战役里,死于乱军之中;很多太监誓死守护年轻的皇帝,在瓦剌要俘虏他的时候,扈从的太监们将他围在中间以防被敌人冒犯。宦官并非全是凉薄之人,对于英宗,至少他给予太监的宠信还是得到了感情上的回报。...
by 远方
2007-03-29 17:48
Forum: 恶人谷
Topic: 【zt】精子战争
Replies: 18
Views: 20444

啊啊和为犯罪辩护无关,大概我表达的不对,我是觉得这类犯罪都是生殖本能伴随暴力本能,一般的这类罪犯都会对女性殴打,语言侮辱,哪有肉体上不受伤害的女性受害者?单纯的把生殖本能和暴力本能分开说很不合理。

比如这一句“对这种类型的强奸者来说,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施暴或杀人”――如果目的是为了杀人,那就去杀人。目的为了施暴,那就去打架,为什么在杀人和殴打前还要强暴女性呢?我觉得还是和性有关系。

同理,“目的是为了生殖的强暴”,也不一定不伴随其他目的。当然这很难量化,但是一概否定其他的伴随因素,有点武断了。
by 远方
2007-03-29 15:51
Forum: 恶人谷
Topic: 【zt】精子战争
Replies: 18
Views: 20444

在进行客观分析之前,让我们先把将要讨论的现象搞清。这个场景里发生的强奸行为是一次附加了繁衍成果的性行为。场景里的女人虽然遭到了蹂躏,但她并没受到肉体上的伤害,而且她最后还怀孕生下一个儿子。在这种状况下,强奸者使用武器(在这个场景里是一把弹簧刀)并非为了对女性造成肉体上的伤害,而只是一种胁迫的手段。类似这个场景里的强奸过程可说是最常见的情节。对强奸者来说,由于这类强奸是出自于繁衍天性的行为,因此通常他们所选择的对象都是正在生殖巅峰时期,也就是年龄约在二十到三十五岁之间的女性。   尽管上述的强奸者是为了执行他的繁衍策略而进行强奸。但有时在某些情况下,女性不仅遭到强奸,同时还会受到肉体伤害,以致...
by 远方
2007-03-29 14:43
Forum: 恶人谷
Topic: 【zt】精子战争
Replies: 18
Views: 20444

Apparently it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96 and reprinted in 2005. The basic thesis sounds roughly OK, but I have heard about a lot more research findings since then. I don't think there's anything particularly new or groundbreaking in the idea.
科盲被打击了。。。。。。 :uhh:
by 远方
2007-03-29 14:36
Forum: 恶人谷
Topic: 【zt】精子战争
Replies: 18
Views: 20444

那个。。。这篇只是序言。。。书的作者是Robin Baker。

我瞧着书名字挺惊悚的,正在看。
by 远方
2007-03-29 14:16
Forum: 恶人谷
Topic: 【zt】精子战争
Replies: 18
Views: 20444

【zt】精子战争

我实在有点不敢为这本书写推荐文,因为书里所描绘的情爱场面,一定会被某些卫道士批斗为特黄级的有害之作。可是,我又觉得我一定要鼓足勇气把这本对性爱研究得如此透彻、又写得如此精彩的益智佳作,推荐给所有所有认真对待爱情的人。   你必须要从生物演化的观点,才能理解男欢女爱的种种计谋。为了使个人自己的基因能成功地传到第二代,雄性的精子(动物与人都很相似)为了争取到雌性好不容易成熟的卵,必须要有各种各类出奇制胜的策略,才能排除万难、打败对手,去赢得一场惨烈的精子大战。记得10年前,我还在美国圣地亚哥的沙克生物研究院内担任顾问,每个星期四的下午都是我们院内学术研讨会的时段。有一次贴出的讲题就是:“精子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