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Dangerous Method 的电影海报是女病人 Sabina Spielrein (Keira Knightley) 夹在 弗洛伊德 (Viggo Mortensen) 和 荣格 (Michael Fassbender) 之间,而剧情中心是弗与荣的结交与分手,搞得好像是个三角恋爱故事,女人插到俩男人之间破坏了他们的友谊。当然,电影才不是这个意思。
电影的中心话题之一是禁欲和性解放。Carl Jung 跟 Freud 的分歧之一是 Jung 觉得 Freud 的理论过于推崇性压抑和羞耻感的重要性,而影片暗示 Jung 对 Freud 理论感到不适来自他本身的性压抑,与 Spielrein 搞婚外恋、夹在老婆和病人之间令他十分困扰。Jung 第一次拜访 Freud 时有场晚餐戏,Jung 胃口很好,大吃大喝,编导意在暗示 Jung 这个人欲望强烈而旺盛而且缺乏发泄的渠道。(Jung 的胃口很好这件事大概是真的,解释是编导的。)Jung 和 Freud 第一次见面就长谈13个钟头,十分投机,也是真事儿。后来 Freud 把一个吸毒上瘾的同事 Otto Gross (Vincent Cassel) 介绍给 Jung 认识,显然是故意的,因为 Cassel 是个享乐主义者,强烈鼓吹性解放。影片暗示(不知道是否真的)Freud 觉得 Jung 的困扰来自他的性压抑和罪恶感,所以把 Otto 送到他那里,表面上请 Jung 照顾和治疗 Otto,实际上反过来也让 Otto 治疗 Jung。历史上 Jung 的确有承认 Otto Gross 对他有深刻的影响,但是我没读过 Jung 的书所以也不知道影片是否忠实历史。
为什么 Jung 比较性压抑而 Freud 比较“解放”呢?影片中并不隐晦地几次提到三人的民族文化的差异,但还是需要一点背景资料:Carl Jung 是德语区瑞士人,家里信新教,父亲是牧师,他的宗教意识比较强烈;Freud 是家里是 secular Jew,血统和文化都属于犹太人,但并不信教或上教堂,Freud 对宗教完全没兴趣甚至反感,但是社会环境将之视为犹太人,因而地位略低于 Jung。影片中 Freud 向 Jung 提起搞精神分析学的医生大多为犹太人,似乎暗示 Jung 和 Freud 的学术分歧来自二者的宗教和民族背景的差异。
电影的导演 David Cronenberg 是加拿大人,犹太裔,在他过去的电影里并未直接讨论过犹太话题,但是在 A Dangerous Method 里犹太身份成为他的重要话题。注意: Spielrein 也是犹太人,一方面 Jung 解放了她的欲望,消除了她的羞耻,治愈了她的 hysteria --- 她对自己的 masochistic 欲望感到的羞耻,然后欲望与羞耻冲突导致 hysteria;一方面 Spielrein 似乎不能治愈 Jung 的性压抑和羞耻。影片后半段让 Spielrein 去找 Freud,并且告诉观众:Spielrein 跟 Freud 站一队,两人对性欲的力量都比 Jung 了解,且两人对 Jung 的问题心知肚明,而他们这么清楚是因为他俩都是犹太人,对性欲没有那么压抑。影片又暗示 Freud 和 Spielrein 这两个犹太人都深深爱着 Jung (Freud 那个不是性爱哈)--- Spielrein 在某一场戏中脱口而出:"He (Freud) must love you." 而且她在结尾时跟 Freud 讨论爱的真义也很有所指。但是 Jung 无法彻底而坦白地接受他们的爱,或许因为他们是犹太人,或许因为他不能战胜自己的羞耻感,或许因为他害怕在爱中死亡(Spielrein 的理论,爱=自我否定=ego之死)。这才是影片设立的三角关系的本质 ... 吧?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虽然 Cronenberg 的拍法十分隐晦。
当然,影片也记录了 Freud 和 Jung 在其他方面的学术分歧,例如 Jung 喜欢鼓捣有点神神叨叨的东西,什么遗传记忆啦,星相学啦,telepathy 啦这一套,让 Freud 很不以为然。两人的分歧尖锐到开学术会时 Freud 突然昏倒,这也是真实事件,虽然一个老头昏倒并不一定是被不肖弟子给气的,但是影片显然是这样解释的。Freud 和 Jung 的(近似)师徒关系从开头的亲密到后来的破裂,在我看来是俄狄浦斯情结的体现。父与子之间又亲密又冲突的关系虽然不能说是放之四海皆准但也够普遍的了,徒弟反出师父的故事层出不穷,象征性的“杀父”(否定父亲)是男性的成年礼和通向独立人格的门槛。另外,Freud 之于 Jung 与 Jung 之于 Spielrein 的两套师徒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镜像的,两段关系都是从敬+爱进化到分离+独立。
影片中的摄影常常含有一些蕴意,自从看了冰火之歌后我对人与人之间的 power distribution,dominance/submission 这类关系特敏感,注意 Spielrein 和 Jung 在一起的戏,影片前半部分基本上是 Jung 居高临下的位置,但到了分手一场戏,就变成 Spielrein 坐在沙发里,Jung 跪在她的脚边。
在现实中,Spielrein 和 Jung 的恋情未曾证实,电影的来源是 John Kerr 的一本非小说类书,据说是作者研究了很多日记和notes得出的结论。Spielrein 确实跟 Freud 有联络交流,Freud 在文章中曾提起过她的贡献。据说 Spielrein 确实有深入研究 sadomasochism 在性爱中的机制,并从中得出爱=ego之死的理论(通过自我的毁灭达到与对方的融合)。所以,简单地说,影片中对三人的关系与冲突的描写,既是情节叙述和人物刻画,又是对三人的理论的具体化描述。但是,因为 Freud 和 Jung 的理论十分庞大而复杂,电影又不能变成课堂,所以只能涵盖极少的一部分,尤其是花了很多笔墨描述 Jung 在不伦之恋中挣扎而对他的理论讨论最少。可惜我对 Jung 也没有研究,说不出什么东西来。我只知道 Jung 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以及对外向/内向性格特征的定义,对后代影响颇深,但是跟这片儿的情节好像没啥关系。查过一些资料之后,发现 Jung 的 archetype 理论倒是跟此片的 “犹太 vs 新教” 主题有所关联,只不过 Jung 把文化遗传性搞得神神叨叨的,只是有联系,要直接套上去也不容易。

Carl Jung

Sabina Spielr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