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五十八岁的时候, 方婷婷还叫方婷婷. 妈妈说叫惯了一点不觉得什么, 她们班还有个同学叫钟小囡哪, 伊有点混血, 太外婆是俄罗斯人, 长的真象洋囡囡啊.
我们小一辈的都叫伊婷婷阿姨. 她们中学同学聚会, 经常在婷婷阿姨家. 因为她家地方大. 老式里弄房子, 朝南的客堂间里头, 长长的落地窗边一大排老式皮沙发, 高高直直的背, 宽宽的把手. 婷婷阿姨把我放到沙发顶上, 再教我出溜滑下来, 说她小时候这么滑, 可以玩一个下午. 她还带我们去滑她家楼梯扶手. 直到有小朋友把裤子滑破,大家才算数.
她们聚会都是每人带一两个菜, 要热炒就带好材料, 到婷婷阿姨家起油锅现做. 有人做了什么好吃的, 大家就问来问去地学. 婷婷阿姨不耐烦做菜的, 就每次拌个土豆沙拉. 大家习惯了, 就把土豆沙拉留给她做. 她总是红肠放的太多, 我舀的时候要小心翼翼挑红肠少一点的地方挖下去.
吃饭的时候, 大人一桌, 小人一桌, 婷婷阿姨总要挤到小人一桌来做桌长. 我们吃撑了, 她就带我们围着圆台面扔手绢玩. 谁扔到就做两节广播体操. 玩一会儿, 又有胃口了, 就接着吃. 她们每次中午聚会, 到下午回家的时候, 妈妈就领我去旁边的静安面包房排队买一袋法式短棍, 然后拉着我的手, 一人一根热面包香喷喷地啃回去. 那时候胃口怎么这么好.
婷婷阿姨是家里唯一的一个孩子. 长的很秀气. 个子小小, 嗓门到蛮大, 总是乐呵呵的. 她 圆圆脸, 大眼睛, 看起来很显小. 她爸爸特别宝贝她, 我妈说她们小时候去少年宫活动, 婷婷阿姨的爸爸管接管送, 而且坐在旁边帮做手工. 下课还给她们所有人买冰砖吃. 方家外公手很巧, 做啥象啥. 有一年他们搭了一个上海展览馆的模型, 里面点上灯, 去参加比赛, 结果她们活动小组得了第一名. 妈妈到现在还笑眯眯地说,其实都是婷婷爸爸帮她们做的.
这么宝贝婷婷阿姨的爸爸一WG就倒霉了. 其实在这之前就开始倒霉, 只不过没有这么厉害. 他家原来开电影院的. 他是独养儿子, 继承了两家电影院. 刚解放的时候是公私合营, 后来就都收归国有. 电影院也一家变成工人俱乐部, 一家变成某某区大礼堂. 方婷婷爸爸 呐, 先是分到新华书店, 每天带着副袖套算帐. 后来五七的时候做为坏分子抓出来, 去崇明岛种地. 再后来表现好回来了, 就在南京路黄河路上一家专门卖猪油菜饭的小饭店里收款. 你别说, 那家菜饭店很有名气. 还兼卖鸡鸭血汤和菜肉馒头. 一直到八几年, 我外公还带我去吃过. 后来有一趟在婷婷阿姨家聚会, 包馒头, 方家外公包得又快又好, 很得意地说这是在菜饭店里学会的, 不错吧.
六四年春天, 她们快考大学的时候. 突然婷婷阿姨不来学校了. 后来听说她得了乙肝,在家休养. 那年高考她就没参加. 别的同学考上大学后回中学聚会, 她也去了, 脸色还是黄黄的,但精神挺好. 和所有人开玩笑, 问到底焦大好还是孵蛋好, 又问华师大, 听说那里化学系不错的, 她喜欢化学. 妈妈说, 侬晓的她的, 总是开开心心, 喉咙老响的.
六五年的高考来了, 休学一年的婷婷阿姨回去复读,准备高考. 学校里有老师找她谈, 暗示说现在出身越来越要紧, 她考了可能还是白考, 看看能不能趁早, 赶紧找个好工作. 婷婷阿姨不服气的, 坚持要考. 考下来她感觉很好, 报了孵蛋了,但至少华师大肯定没有问题. 但录取结果下来, 她落榜了, 哪儿都没去成. 出身问题. 婷婷阿姨吸了吸气说, 不要紧的, 我明年再考. 总归上得了大学的, 又不是成绩不好.
六六年, 高考没有了. 婷婷阿姨很伤心, 但想想停学闹革命应该只是一时的事情, 明年这时候可以上大学了吧. 她也想和别的年轻人一样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当中去, 但这时候家里出了事情.
婷婷阿姨有个阿姨, 是伊妈妈的姐姐. 她外公家里很开明. 祖上原来在宁波开银庄. 分家以后, 她们那一支到了上海. 开西餐馆, 她家的公司菜, 奶油点心和咖啡全上海也是数的上的. 柠檬派特别好吃, 酸酸凉凉的, 不是很甜. 我后来去佛州最南面, 吃到据说最有名的柠檬派甜的要命, 那一会儿, 我挺想上海的. 在我心里, 那里才有最正宗的柠檬派.
她大阿姨读书很好, 中西女中35届毕业后, 提出要去留学, 36年她外公就送她去美利坚. 在长春藤一所学校里学英国文学. 爱上一个蓝色眼睛, 褐色头发的青年, 和她一起在博士屯度过了幸福的四年时光. 那个男孩叫亨利. 大阿姨取笑说,她从小就认得亨利的, 她家西餐馆隔壁的钟表店就叫亨利.

大阿姨姓卓, 单名一个雅字. 卓雅和亨利的恋情不那么顺利, 一向开明的卓家对女儿要嫁个洋人也着实踌躇. 洋洋洒洒写了长信来要她三思, 再思, 回国见过父母再定. 卓雅乐观地想他们一定会同意的, 如果他们见过他俩在一起.
亨利要陪她回上海, 但这时上海已经回不去了, 卓家老小收拾细软,单剩下外家的一个侄子看住店面, 全家去了重庆. 通信困难. 随后太平洋战争爆发, 亨利应召入伍. 卓雅去了博士屯一家图书馆上班. 一边焦心在中国的父母, 更担心在军中的亨利. 她相信亨利会回来.
如果写故事的话, 焦心的等待终会过去, 在某年十月中一天, 晚霞正好, 古朴的图书馆门口, 长长车道两旁秋叶烂漫, 厚厚的掉了一地, 亨利穿着军装站在路的那头, 卓雅惊喜地朝他扑过去. 然后回中国见父母, 结婚而且生育很多很多子女.
现实是那个秋天他永远留在了太平洋, 没有回来. 卓雅一直独身. 四五年抗战结束后回到上海, 在中西女中教英文. 父母去世后, 她就住在学校的教员宿舍里, 在周末回到妹妹也就是婷婷阿姨的妈妈家里. 婷婷阿姨常说, 顶宠她的人第一是爸爸, 第二就是阿姨. 不过这个阿姨教起书来非常顶真. 连最宝贝的婷婷都会被她训哭.
她英文课教材和别人不同, 阅读总是一些童话故事. 顶重视口语, 考试方法也特别. 我老妈还记得卓老师坐在教室前门, 让考试的学生依次站到后门, 每人背颂一篇童话, 如果她听不清, 就在前门大声说 “louder, louder, please”. 她们班学生每人一口纯正美音.
六六年那个秋天,卓雅从中西女中的教学楼顶上跳下来,她死也不明白卓雅这个叫了一辈子的名字有什么错 (有本革命的书叫卓雅和舒拉的故事), 更不明白自己怎么成了美国特务。
伤心象潮水汹涌。 稍稍退却之后,婷婷的妈妈爸爸和她说,阿姨一辈子太不妥协,做人不能这样,多些隐忍, 多些乐观, 总会一点点好起来的。
婷婷大学上不了了,而且还要下乡, 虽是独女也不能免。分到苏北小县。 去的时候爸爸妈妈给她大包小包准备了四只大樟木箱子,居然其中满满一箱上厕所的草纸。 婷婷阿姨当笑话讲给姐妹淘听, 说爸爸妈妈愁眉百结地在她走之前列了个单子,把他们认为的生活必需品带够了才送她上的船。 “1?, 他们不是要让我乐观嘛,我顶顶不缺的好品质就是乐观, 一切都会有的,是吧”。 方爷爷方奶奶还怕从小不爱做饭,不会做饭的宝贝女儿下了乡会饿煞, 硬逼着她学。 婷婷说,看,我现在会做一共六道菜,够勒,白煮蛋是一道, 炒青菜是一道,剪鸡蛋又是一道, 厉害吧。 大家骇笑。
她下乡是苦头吃足,两年后好不容易调到一个条件好一点的大队, 又出事情了,婷婷得了肾炎。 紧赶慢赶回上海看还是耽误了,只好摘掉一只肾。 出了这样大的事体居然还轮不到她病退。还要回去接着接受改造。大家在她回去之前去看她, 她脸色煞白,但是精神状态一如既往的好,说说笑笑,还神秘兮兮地让大家猜她这次带回来什么, 大家猜不着,她乐颠颠公布答案,就是她带去的那一箱草纸,那里比上海还便宜,带回来让爸爸妈妈慢慢用好咯。
一直到七几年,婷婷才有机会调回上海。 她的个人问题总是解决不了。 因为出身原因, 年纪又不小,少了只肾, 又生过肝的毛病, 实在让介绍人也为难。 终于有一个叫余航的处得不错,但进一步发展的时候,因为婷婷身体关系还是没成。三十好几了,才碰见于叔叔。 你说巧不巧,于叔叔叫于志航, 听起来和余航蛮象。于叔叔说他叫zhi航, 所以就刹住不走了。婷婷第一次和他讲说自己缺个肾,于叔叔笑笑说,哎,巧了, 我胃穿孔切掉过四分之一只胃,你看我们是不是天生一对。两个人欢欢喜喜地给我妈送喜糖来的时候,我已经满地乱走,诘诘咯咯说话不停了, 婷婷阿姨特别羡慕把我抱着不舍得脱手, 害我挣扎许久终于脱身。 1982年,她三十六岁上生了小凯。 小凯生来体弱。
文凭这时候突然重要了起来。 婷婷吃苦吃力去读电大, 终于读上了喜欢的化学。读完后又托关系进了从小向往的中科院上海某研究所, 做技术员。小凯这时候查出来自闭症。小小人儿总是自己坐在家里空落落的厅里, 不说话也不动。 以后几年, 于叔叔和婷婷阿姨总是在陪凯凯上医院, 同时尽力让家里热热闹闹。婷婷阿姨说觉得自己象燕子姐姐。飞来扑去, 累得要掉下来还得唱歌跳舞。不过,婷婷说, 哪个做父母的不这样哪,对吧,我们只是稍微辛苦一点点。凯凯长大以后好点了,腼腆的小伙子,喜欢打电子游戏。
后来单位评职称, 这么多年别说助理研究员了,婷婷连中级职称都刚刚千辛万苦评上。婷婷阿姨的工作是非常拿得出手的,但脾气爽了点,得罪人。于叔叔怪她太直。 婷婷阿姨就笑说都是你惯的呀。相比较起来中西的老同学徐竹君从法国回来,也在上海所, 竹君阿姨博士毕业,待遇两样的,分了房子,评了高级研究员。婷婷说竹君阿姨她是不气的,气的是那些不干活不发文章啥也不做的社会活动家。话说回来,和竹君阿姨大家当年都是要好同学,脚碰脚的就差这么一口气,现在差距那么大,要说完全不介意, 那也是胡说。
五十六岁,单位结构调整,不知道为啥,婷婷阿姨被劝早退,她的项目苗头很好,跟一家大的国际化工企业还有合作,要砍人也不至于是她。所里别的人都要到六十岁才退,她的项目被人全盘接手, 和她再没有一点瓜葛。 非常气愤。 去单位理论,被人冷嘲热讽回来就病了。 这一病居然就倒下了。
去年,惊闻婷婷阿姨肝癌去世,一个月之内,于叔叔也去世了。小凯这年大学毕业还没找到工作。方家外公外婆白发苍苍。
方婷婷的生命, 停在五十八岁。
后记:
徐竹君阿姨在婷婷阿姨去世后辞职。她说她们单位逼死了婷婷, 她也不想呆了。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有乐观的心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婷婷阿姨算是我见过的最乐观生活态度最积极的人,可是相比较命运的大手,乐观能有多少用?想哭的时候非要笑让自己显得乐观是不是反倒把悲怨压在心里而总有一天要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