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电影
Re: 冬季电影
我本来是Star Trek 阵营的,对 star war 的父子关系不能感同身受,又觉得科技那么发达的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正邪势不两立,太奇怪了。Star Trek 则是在不惊动未发达到一定程度文明的基础上在宇宙中探索,立意不同。又领潮流之先,在60年代就启用少数族裔主演。Rogue One 几乎让我换到了 Star War 阵营。迪斯尼今年真是大赢年。 Rogue One 结局的确很赞,虽然没有特别强调悲剧旋律,主配角全部阵亡在美国片里太罕见了。虽然我觉得是为了不用在这条支线上再拍续集。虽然主创人员都是白男,配角英雄都是白男,Rogue One 把主角的种族分布特地均匀到了一个犹疑的白男,白女英雄,两个亚裔男好基友,外加一个穆斯林男。白女英雄是英国女演员,犹疑白男实际上是墨西哥裔的演员导演与制片人。亚裔男我们都知道是华语影坛扛把子的电影人(我本来写男神,写完觉得男神这个词配姜文太肤浅了)姜文和甄子丹,穆斯林男则是HBO今年的很赞的新剧:The Night Of 里的男主角,英国演员。这一阵列主演没有一个泛泛之辈,强强联手太好看了,而且让我觉得引入姜文与甄子丹不是最近几年好莱坞为了提高中国市场收入而随便找的小鲜肉明星那种找法,是真的慎重考虑过的。每个人的表演都非常出彩,姜文与甄子丹太好看了。甄子丹虽然不是Jedi,但是他的身手出现在Star War的场景里太曼妙了,Jedi 就应该是他那个样子,从前star war里的Jedi打斗太傻了,看着就像卖傻力气的,一点没有天人合一的境界。对话也设计得好,姜文与甄子丹的对话都很简短,但是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无论单独看角色还是整体看故事都很棒。
La la Land 是白男梦想保护爵士乐的传统,黑男代表的现代爵士乐则是迎合观众,最终被白男的理想所解救。又回到了好莱坞白男拯救世界的老传统上。大家一起回归传统,拥抱传统,所以感觉安全舒适。
La la Land 是白男梦想保护爵士乐的传统,黑男代表的现代爵士乐则是迎合观众,最终被白男的理想所解救。又回到了好莱坞白男拯救世界的老传统上。大家一起回归传统,拥抱传统,所以感觉安全舒适。
云浆未饮结成冰
Re: 冬季电影
甄子丹说英文台词说得很好,不会让观众(就是我)cringe,看着舒服。找景甜这种就是圈钱,拉中国投资人。找章子怡巩俐这种就是满足一下白男对东方女的性幻想。找姜文和甄子丹才是真识货,而且给他们写的情节也证实了片方严肃对待华人演员的态度 --- 如果不严肃对待大概姜文也不干。笑嘻嘻 wrote:让我觉得引入姜文与甄子丹不是最近几年好莱坞为了提高中国市场收入而随便找的小鲜肉明星那种找法,是真的慎重考虑过的。
甄子丹说有可能还会把他塞进另一部 spin off 片子里,就是目前仍在计划中的 Han Solo 青年时代的片子。
Rogue One 本来没打算把整个卡司都干掉的,甚至跟 Felicity Jones 签了两部片子的合约,但是后来大概越拍越不对劲。拍到后来开始大改剧情,且有大量的重拍镜头。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Re: 冬季电影
啊这太悲惨了。为了跟古老片子对接而编得颠三倒四。如果全部都搞复古派也挺好,但是又要照顾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CAVA wrote:昨天把New Hope翻出来复习了一遍,Leia手里的的确是一张软盘,所以Rogue One也不得不用软盘,编剧编的理由是数据量太大,下载到盘上速度较快。
我对于 La La Land 还是挺喜欢的。笑嘻嘻敏锐地指出白男扔到古典派爵士乐的中心之违和。美国文化里白人主流把黑人艺术抢了去大发财而不尊重原创者,这是个复杂的社会和权力的纠结,此处省略两千字论文。不过,我想到自己是怎样被古典派爵士乐瞬间征服的,深感 jazz 的魅力可以超越一切种族、文化、及时间的鸿沟。片子里的男主角代表了编导 Damien Chazelle 夫子自道,对 classic jazz 的热爱和对通俗化的 easy listening, smooth jazz 的鄙视,跟我的想法一样(参见“蓝钻”),内心跟他大力握手。
至于 John Legend 演的乐队主持,把 jazz 原素融入摇滚流行歌曲,其实我觉得还好。虽然 Chazelle 站在古典派立场是看不惯的,我又理解又不太同意。变化与进化在爵士乐内部一直发生。孤芳自赏阳春白雪的心情可以理解,尤其是古典爵士乐面临灭亡的危险时,但这并不是爵士乐的真实历史。如何尊重 jazz 的精髓而不蜕变成媚俗的垃圾,但又不被 classics 困住而保持新鲜活力,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人物的台词也说得没错,你那么崇拜革命性的人物如 Thelonius Monk,但是整天强调古典爵士乐的纯洁性,怎么能搞革命呢?是啊,Miles Davis 跟当时白人流行音乐里的电子和迷幻摇滚搞到一起时被古典派大为诟病,认为他是 sell-out,但后来也被接受甚至推崇了。所以这话没错,我也不认为这个乐队主持是反派。
结尾 Ryan Gosling 演的男主角自己开了家古典爵士乐的 club,我没把这看作是拯救 classic jazz 的壮举,而是实现个人梦想,成天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就像女主角实现她的梦想变成电影明星一样。拍电影需要或多或少的 compromise,这片子本来也不是雄心壮志地搞阳春白雪的爵士乐(没人看),而是四十年代好莱坞歌舞片类型的粉红色泡泡,三屉馒头。就好像影片的主旋律,是相当通俗,(white) crowd pleasing,好听易消化的欧洲式旋律,并不很特立独行。说到底他跟那个摇滚爵士乐队也没啥两样啊。我觉得挺好,热爱 classic jazz 也可以兼容其他好听的音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k8C7ZxsJCU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Re: 冬季电影
其实我觉得 rogue 1 的立意真好啊。那么多人牺牲了,才得来的宝贵情报,确实是值得 Princess Leia 那么无私无畏的去保护的。反正我是看完了这个电影,忽然觉得原本的星战三部曲,尤其是第一部,很有逻辑很有道理了。我倒是没想到居然一个 bot 是我最喜欢的人物。男主女主也都很有逻辑。我都觉得本子不是美国人写的,完全没有那种我是正义方的 conviction。尤其是男主,对女主说:你不是唯一一个失去所有的人!很有说服力啊。
Last edited by tiffany on 2017-01-02 23:14, edited 1 time in total.
乡音无改鬓毛衰
Re: 冬季电影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
- Posts: 1263
- Joined: 2008-11-04 17:26
Re: 冬季电影
很好看。Jun wrote:这个不知放哪儿好,纽约客访问 Ted Chiang:
http://www.newyorker.com/culture/person ... ce-fiction
他还在写技术文档。
我觉得写得很可爱:问他为啥别人喜欢看他的小说,他表示不知道。还脸红。
这些问答:
Do you have a favorite novel?
There isn’t one that I would want to single out as a favorite. I’m wary of the idea of a favorite anything.
You’ve spent many years living near the water. Do you like the sea?
Not particularly. I don’t actually spend much time on the coast; it’s just chance that I happened to move here.
What was the last work of art that made you cry?
Don’t know.
Do you consider yourself a sensitive person?
Yes.
我也看得很乐。
现在看完了。觉得并没有更多信息

我第一篇看得是the story of life,这篇也是最喜欢的。这篇能够拍成电影,可能也是因为“宿命”,“能够怎样面对不可避免的”这些话题,能够和更多人有感情联系?巴比伦之塔和hell is the absence of God就更难想象一些——事实上后者我觉得对我来说依然是unsettled,觉得啥时候想再读一读。他自己不满意的那篇,明显就是这个idea本身是有趣的(失去美丑),但是没有一个好的故事载体。情节流于太容易想象,没有他作品一般呈现的哲学上的twist and turn and mist.
The life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我还没看过,什么时候找来看看。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creates a poverty of attention."
Re: 冬季电影
他不承认跟父母有关系,但实际上跟父母大有关系。除了文章里提到的两篇,他还写过一篇关于记忆的不可靠,也很感伤主义,就是父女关系。
加一句 Rogue One 的事。我觉得他们找了两个华裔演员实在太意外了。好莱坞对于有色人种总是挑一个当配角或背景板意思意思就行了,黑人黄人拉丁裔每种只能有一个。例外的是专门面向黑人观众的影片。Azizi Ansari 自编自导自演的剧集 Master of None 里面有一集特别讲这件事,说他去面试如果成功总是很内疚挤掉其他印度裔演员,特好笑。当然我理解 Rogue One 想打入中国市场,但别的片子也想啊。总之在数目有限的卡司里有两个中国人!只能说这太不美国太不好莱坞了。现在还没上中国市场呢已经赚回老本了,还不算大帮人喊着要抵制此片呢。
加一句 Rogue One 的事。我觉得他们找了两个华裔演员实在太意外了。好莱坞对于有色人种总是挑一个当配角或背景板意思意思就行了,黑人黄人拉丁裔每种只能有一个。例外的是专门面向黑人观众的影片。Azizi Ansari 自编自导自演的剧集 Master of None 里面有一集特别讲这件事,说他去面试如果成功总是很内疚挤掉其他印度裔演员,特好笑。当然我理解 Rogue One 想打入中国市场,但别的片子也想啊。总之在数目有限的卡司里有两个中国人!只能说这太不美国太不好莱坞了。现在还没上中国市场呢已经赚回老本了,还不算大帮人喊着要抵制此片呢。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
- Posts: 1263
- Joined: 2008-11-04 17:26
Re: 冬季电影
我去看了这篇,好喜欢好喜欢。大概哲学上面没有story of your life给我的触动大(会不会因为我本来对memory这个领域比较熟悉?),但是感情上还有一些思考上我觉得特别亲切特别感动。Jun wrote:他不承认跟父母有关系,但实际上跟父母大有关系。除了文章里提到的两篇,他还写过一篇关于记忆的不可靠,也很感伤主义,就是父女关系。
不是我选的,是文章作者自己选的——他说他给了Chiang一个二十几个问题的问卷,然后文章里他就列了这几个。。。笑嘻嘻 wrote:
我觉得镜花选的对话太nerdy了。怎么这么不想跟人对话的样子。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creates a poverty of attention."
-
- Posts: 1263
- Joined: 2008-11-04 17:26
Re: 冬季电影
一般google书名都能找到原文。都算短篇。笑嘻嘻 wrote:哪里能看到他的小说?
我刚看的这个这里有:
https://subterraneanpress.com/magazine/ ... ted_chiang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creates a poverty of attention."
Re: 冬季电影
各种评论都说这个美第奇跟历史关系不大。其实这个家族本身已经够传奇,应该不需要再加狗血剧情了。看完第一季的八集,没有觉得它抄袭Game of Thrones. 但是觉得它几乎在整段整段抄教父!!而且因为知道这一季的杀父主线都是假的所以就更不满意。有点像看了前一阵中国重拍的三打白骨精那个电影的感觉。西游记里面那么多有意思的故事偏偏一个都不用,非要编,然后编的结果就是抄别人,抄得还没法自圆其说。何苦啊!
对文艺复兴所知甚少,看了这个剧倒是跟有兴趣去读读历史了。
貌似这本口碑不错,大家有更好的推荐吗?

Borgias听上去也很好,准备去找来看!多谢推荐!
对文艺复兴所知甚少,看了这个剧倒是跟有兴趣去读读历史了。
貌似这本口碑不错,大家有更好的推荐吗?

Borgias听上去也很好,准备去找来看!多谢推荐!
He looked like a small panther, and he moved like a patch of night.
Re: 冬季电影
梅姨今晚的金球奖获奖发言!看得我哇哇大哭。太崇拜她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xyGmyE ... e=youtu.be
He looked like a small panther, and he moved like a patch of night.
Re: 冬季电影
我看了只觉得丧气。不要嘲弄残疾人,这么基本的道德底线选民都没有,记者演员再怎么尽职都没用。
过节我看了个神奇的电影,去年的片子了,傲慢与偏见与僵尸。居然改编的超级逗,跟原著人物性格和矛盾还都蛮丝丝入扣的。话说那时僵尸泛滥,达西和宾利都从军,士绅阶层小姐们也时髦习武防身,有日本忍术派和中国少林派两大潮流。其中凯瑟琳夫人(瑟曦的演员演的)乃是贵族里最著名的女战士,皮衣皮裤,精通忍术,手下有支精悍部队,威名远播。班奈特家五姐妹是少林派,被宾利家的势利眼小姐嘲笑不通日文。丽姿小姐性情火爆,动则跟达西大打出手。威克比有远见的看出人类不可能战胜繁殖速度超快的僵尸,又发现被僵尸咬过的人只要没吃过人脑就不会丧失理性完全变僵尸,所以可以通过喂猪脑来让他们保持中间状态,达到跟人类和平相处的目的。丽姿于是带威克比去见凯瑟琳夫人陈情,遭到断然拒绝.威克比劝丽姿跟他走,不遂,拐带了莉迪亚. 达西发现后奋不顾身去救莉迪亚。。。
这段求爱打斗戏搞笑之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mfckyy-YvM
过节我看了个神奇的电影,去年的片子了,傲慢与偏见与僵尸。居然改编的超级逗,跟原著人物性格和矛盾还都蛮丝丝入扣的。话说那时僵尸泛滥,达西和宾利都从军,士绅阶层小姐们也时髦习武防身,有日本忍术派和中国少林派两大潮流。其中凯瑟琳夫人(瑟曦的演员演的)乃是贵族里最著名的女战士,皮衣皮裤,精通忍术,手下有支精悍部队,威名远播。班奈特家五姐妹是少林派,被宾利家的势利眼小姐嘲笑不通日文。丽姿小姐性情火爆,动则跟达西大打出手。威克比有远见的看出人类不可能战胜繁殖速度超快的僵尸,又发现被僵尸咬过的人只要没吃过人脑就不会丧失理性完全变僵尸,所以可以通过喂猪脑来让他们保持中间状态,达到跟人类和平相处的目的。丽姿于是带威克比去见凯瑟琳夫人陈情,遭到断然拒绝.威克比劝丽姿跟他走,不遂,拐带了莉迪亚. 达西发现后奋不顾身去救莉迪亚。。。
这段求爱打斗戏搞笑之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mfckyy-YvM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Re: 冬季电影
I'm of two minds about it. 也许提醒一下知识分子和“精英”们真实人性的丑恶也有好处。作为自认是弱势的人,我当然希望世界是文明的,不会冲上来踩我一脚,但现实不是这样的,经常提醒大家一下世界上欺软怕硬的 bullies 以及狐假虎威的群众们还是很多的,别被粉饰过的画面骗入一种 complancent state. 未必没有好处。Political correctness no longer exists. People have shown their teeth. 但是直到现在还有在南加州生活的朋友,四周完全被少数族裔环绕,脑子还糊涂着呢,还以为自己很安全呢,还在抱怨 political correctness 呢,丝毫没觉察那已经是过时了的奢侈品。Knowing wrote:我看了只觉得丧气。不要嘲弄残疾人,这么基本的道德底线选民都没有,记者演员再怎么尽职都没用。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Re: 冬季电影
我怀着一线希望想,也许对方阵营里不是所有人都不明白empathy都不在乎decency的。就像Brexit的结果让真的歧视主义者更猖狂因为他们得到了validation. 但并不是所有brexit选民都是歧视主义。上周GOP偷摸想把ethic committee架空,不就是GOP议员们电话被打爆吗?我想那些打电话的选民里肯定很多投川普了吧?否则GOP不会这么快改变对策。
梅姨利用自己的盛名来为弱者发声,在这种时候就更加弥足珍惜了。我没有看昨天的金球,除了梅姨有别人说什么吗?还是大家都在粉饰太平?所以要给梅姨点赞!
刚看到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原来大家都在拿他开涮。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art ... &tid=sm_tw
梅姨利用自己的盛名来为弱者发声,在这种时候就更加弥足珍惜了。我没有看昨天的金球,除了梅姨有别人说什么吗?还是大家都在粉饰太平?所以要给梅姨点赞!
刚看到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原来大家都在拿他开涮。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art ... &tid=sm_tw
“A lot of people have wondered what it would have been like if King Joffrey [of ‘Game of Thrones’] had lived,” Fallon said. “Well, in 12 days, we’re going to find out.”
He looked like a small panther, and he moved like a patch of night.
-
- Posts: 3159
- Joined: 2003-11-22 20:12
Re: 冬季电影
好看,就是达西的嗓子真破!Knowing wrote: 过节我看了个神奇的电影,去年的片子了,傲慢与偏见与僵尸。居然改编的超级逗,跟原著人物性格和矛盾还都蛮丝丝入扣的。话说那时僵尸泛滥,达西和宾利都从军,士绅阶层小姐们也时髦习武防身,有日本忍术派和中国少林派两大潮流。其中凯瑟琳夫人(瑟曦的演员演的)乃是贵族里最著名的女战士,皮衣皮裤,精通忍术,手下有支精悍部队,威名远播。班奈特家五姐妹是少林派,被宾利家的势利眼小姐嘲笑不通日文。丽姿小姐性情火爆,动则跟达西大打出手。威克比有远见的看出人类不可能战胜繁殖速度超快的僵尸,又发现被僵尸咬过的人只要没吃过人脑就不会丧失理性完全变僵尸,所以可以通过喂猪脑来让他们保持中间状态,达到跟人类和平相处的目的。丽姿于是带威克比去见凯瑟琳夫人陈情,遭到断然拒绝.威克比劝丽姿跟他走,不遂,拐带了莉迪亚. 达西发现后奋不顾身去救莉迪亚。。。
这段求爱打斗戏搞笑之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mfckyy-YvM
Re: 冬季电影
我今晚看了La La Land了。没看之前弯蜜叫我去看就说,你肯定会哭的。
后来果然,在电影院哭成泪人,回来的路上还一边开车听OST一边哭。
我对jazz其实没什么特别大的感觉,不算特别喜欢也不讨厌,好莱坞编剧喜欢拿Jazz和表演梦说故事,其实这里面Jazz和表演梦也可以换成任何人生理想,不过没那么大表演性和戏剧冲突吧。
故事其实挺Cliche,我哭的大概是戳中我(前)大学女生的那个点,同行一段路时候以为会很重要的人,甚至推着你走向你现在的路的人,某一转向看起来像是会与你走很久的人,大都在来路上走散了。世界很大,各有各路,且行且别罢。
后来果然,在电影院哭成泪人,回来的路上还一边开车听OST一边哭。
我对jazz其实没什么特别大的感觉,不算特别喜欢也不讨厌,好莱坞编剧喜欢拿Jazz和表演梦说故事,其实这里面Jazz和表演梦也可以换成任何人生理想,不过没那么大表演性和戏剧冲突吧。
故事其实挺Cliche,我哭的大概是戳中我(前)大学女生的那个点,同行一段路时候以为会很重要的人,甚至推着你走向你现在的路的人,某一转向看起来像是会与你走很久的人,大都在来路上走散了。世界很大,各有各路,且行且别罢。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Re: 冬季电影
昨晚看了老v今年被提名最佳男主的片子,Captain Fantastic。首先从迷妹角度说一下,这么多年过去了,老v还是那么那么那么的帅,依然是长腿胸腔低音(影片有一段他推着购物车在超市里的背影,那腿真是!),眼睛迷人。我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就想伸手去摸他满下巴密密的胡子和他的眼睛,等他后面把胡子一刮,我又想摸他下巴上的涡!十分!非常!的迷人。(老v一出手,我才知道,我对他,才是真.迷妹
)
另外,大约是为了怼Eastern Promise里面说有老v正面全裸而因剧烈打斗根本啥也看不清的场景,这里面有大约十秒左右老v的正面静态全裸,不过他姿态非常自然,倒觉得坦荡荡了。
迷妹完了,说说情节。
++++++++++++++++++++++++++++++++++++++++++++++++++++++++++++++
++++++++++++++++++++以下剧透剧透剧透+++++++++++++++++++++++++++
++++++++++++++++++++++++++++++++++++++++++++++++++++++++++++++

这故事其实很简单,是说老V带着一群孩子,在深山老林里过着他和孩子妈妈信奉的反资本主义的自然诚实的生活,孩子们由他们自己教育。就影片里的暗示,他们的教育程度非常的高,所有孩子都会说六门语言,里面八岁的孩子对宪法的理解高于普通学校的高中生,大儿子最后被各大名校(哈佛mit斯坦福普林斯顿布朗等等)录取。孩子们每天有攀岩捕猎等等操练,自己种菜自己炒菜,基本都在深山老林里生活。
然而,影片一开始妈妈就不在,因为妈妈病了,被外祖父母一家接到文明社会去治病,后来提到,是bipolar,最后在医院里割腕自杀。外祖父母们打算以传统基督教方式土葬他们妈妈,而老v其实从遗嘱上知道他太太希望葬礼上亲友们能唱着歌庆祝自己的一生,然后火化,把骨灰从最繁忙的地方的马桶冲走,完成一生。
于是老v带着孩子们从深山里出来,去参加葬礼,并且“救妈妈”。
于是在这个从深山到城市的过程中,孩子们见到了姑姑一家和他们的孩子以及外祖父母。外祖父母非常非常的有钱(惊呆了,后院居然有个偌大的高尔夫球场),并且极其反对老v抚养教育孩子的方式,表示要跟他争抚养权。
我觉得故事的冲突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教育方式对上老v他们这一家的教育方式。电影并没有特别压倒性的倾向说哪边好哪边不好(除了让八岁小娃对高中生说到宪法理解的时候算是刺了一下现在的学校教育方式),我有时觉得老v对孩子真的过分残酷,然而看完 以后又忍不住回头想。
老v的方针是,we don't lie to our kids。
具体有好几个场景,一是他们在车上的时候,因为姐姐在看洛丽塔,提到了性侵,于是小儿子就着这个问题一路问下去,问什么叫性行为,为什么人们有性行为。
老v的回答完全是正面直球方式,所有的用词都是学术性而且没有回避的,但也不好说他完全没有尴尬。影片特地拍了他在回答的过程中从车的照后镜回看提问的孩子的眼神。
再一段就是在姑姑家里大家晚饭的时候,姑姑的孩子问道老v太太是怎么死的。姑姑和姑父一直试图委婉陈述,说病了,医生给她药然而等等等等。老v最后打断了姑姑的话,直说她是因为一直叫****的病(大概就是bipolar啥啥啥),病的症状是如何如何,最后她是割腕自杀的。
老v的孩子们态度坦然,然而那一对男孩目瞪口呆。
如此等等等等的对仗,最大的冲突当然是在葬礼上。老v带着孩子们一身嬉皮打扮(他穿个红西装!!!)进入葬礼,然后直接上去打断神父陈述亡妻要求被火化的愿望,最后全部人被警察强行带走。
以及之后一个儿子表示想留下与祖父母同住,二女儿爬楼打算去捞弟弟出来然而因为瓦片碎裂滚落到地,差一点瘫痪。
后面的情节就不再说了,虽然已经spoil的差不多了......
我作为一个生活在文明社会墨守成规的传统妈妈,不能说我赞同老v的教育以及生活方式,然而看完电影之后,我还是不由自主的回想他回答孩子问题的直率和完全诚实。
这个never lie to your children的主题在House里面也有过一集。House的主题就是everybody lies,然而有一集里有个妈妈,因为少女时候被母亲骗说自己得病很快会好最后却很快去世,决定自己贯彻对孩子彻底的诚实,让孩子参与旁听了House对她的诊断。最后母亲无治,她最终时刻退缩,想告诉女儿她也许会好起来,女儿含着眼泪说,no, you are not,母亲沉默。House震惊的旁观了这一幕他信奉的Honesty show,与其他很多集一样,与老好Wilson并肩走出医院的时候,谈起了这件事。
是不是要完全的诚实,尤其是对待孩子的问题的时候,是否需要“适当的隐瞒真相以保护孩子”(孩子们的姑姑语),我作为妈妈,对这个问题也没有确实的答案。
为人父母这份工作,比任何一份工作都困难,不能辞职,这没什么,最可怕的是你(几乎)有绝对的自由权决定怎么以及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而只有时间能验证自己是否正确。而结果出来以后,一切已不能重来。你或者毁了他们的一生,或者让他们受益一生;或者被爱,或者被埋怨。
所有的这一切,只有无法回头,无法重来的时间能给答案。
影片里有很多金句,看不了电影的人,可以到这里看看一些节选:
http://www.imdb.com/title/tt3553976/tri ... =tt_trv_qu
对了,这里漏了那句,if I wanted to hit you, I would have hit you. (老v岳父在他出门的时候拿弓对他射了一箭,老v差点被射中,对他岳父叫唤,You almost hit me
)
我最喜欢的一句,大概并非这电影的原创,几次在影片中出现,有时是老v说,有时是孩子们说。
另外,我个人觉得,这倒算不上老v最好的演出,目前为止,魔戒以后,我觉得老v最好的是A Dangerous Mind里面的佛洛依德,最美是前年(?)的Two faces of January。
在影片最开头的一幕,老v展开双臂庆祝大儿子那段,神情姿态甚至模样,非常非常像Aragorn,我几乎有一瞬间恍惚。
不知不觉,魔戒已经完成十几年了。
时间真是如流水。
我没有爱错他。

另外,大约是为了怼Eastern Promise里面说有老v正面全裸而因剧烈打斗根本啥也看不清的场景,这里面有大约十秒左右老v的正面静态全裸,不过他姿态非常自然,倒觉得坦荡荡了。
迷妹完了,说说情节。
++++++++++++++++++++++++++++++++++++++++++++++++++++++++++++++
++++++++++++++++++++以下剧透剧透剧透+++++++++++++++++++++++++++
++++++++++++++++++++++++++++++++++++++++++++++++++++++++++++++

这故事其实很简单,是说老V带着一群孩子,在深山老林里过着他和孩子妈妈信奉的反资本主义的自然诚实的生活,孩子们由他们自己教育。就影片里的暗示,他们的教育程度非常的高,所有孩子都会说六门语言,里面八岁的孩子对宪法的理解高于普通学校的高中生,大儿子最后被各大名校(哈佛mit斯坦福普林斯顿布朗等等)录取。孩子们每天有攀岩捕猎等等操练,自己种菜自己炒菜,基本都在深山老林里生活。
然而,影片一开始妈妈就不在,因为妈妈病了,被外祖父母一家接到文明社会去治病,后来提到,是bipolar,最后在医院里割腕自杀。外祖父母们打算以传统基督教方式土葬他们妈妈,而老v其实从遗嘱上知道他太太希望葬礼上亲友们能唱着歌庆祝自己的一生,然后火化,把骨灰从最繁忙的地方的马桶冲走,完成一生。
于是老v带着孩子们从深山里出来,去参加葬礼,并且“救妈妈”。
于是在这个从深山到城市的过程中,孩子们见到了姑姑一家和他们的孩子以及外祖父母。外祖父母非常非常的有钱(惊呆了,后院居然有个偌大的高尔夫球场),并且极其反对老v抚养教育孩子的方式,表示要跟他争抚养权。
我觉得故事的冲突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教育方式对上老v他们这一家的教育方式。电影并没有特别压倒性的倾向说哪边好哪边不好(除了让八岁小娃对高中生说到宪法理解的时候算是刺了一下现在的学校教育方式),我有时觉得老v对孩子真的过分残酷,然而看完 以后又忍不住回头想。
老v的方针是,we don't lie to our kids。
具体有好几个场景,一是他们在车上的时候,因为姐姐在看洛丽塔,提到了性侵,于是小儿子就着这个问题一路问下去,问什么叫性行为,为什么人们有性行为。
老v的回答完全是正面直球方式,所有的用词都是学术性而且没有回避的,但也不好说他完全没有尴尬。影片特地拍了他在回答的过程中从车的照后镜回看提问的孩子的眼神。
再一段就是在姑姑家里大家晚饭的时候,姑姑的孩子问道老v太太是怎么死的。姑姑和姑父一直试图委婉陈述,说病了,医生给她药然而等等等等。老v最后打断了姑姑的话,直说她是因为一直叫****的病(大概就是bipolar啥啥啥),病的症状是如何如何,最后她是割腕自杀的。
老v的孩子们态度坦然,然而那一对男孩目瞪口呆。
如此等等等等的对仗,最大的冲突当然是在葬礼上。老v带着孩子们一身嬉皮打扮(他穿个红西装!!!)进入葬礼,然后直接上去打断神父陈述亡妻要求被火化的愿望,最后全部人被警察强行带走。
以及之后一个儿子表示想留下与祖父母同住,二女儿爬楼打算去捞弟弟出来然而因为瓦片碎裂滚落到地,差一点瘫痪。
后面的情节就不再说了,虽然已经spoil的差不多了......
我作为一个生活在文明社会墨守成规的传统妈妈,不能说我赞同老v的教育以及生活方式,然而看完电影之后,我还是不由自主的回想他回答孩子问题的直率和完全诚实。
这个never lie to your children的主题在House里面也有过一集。House的主题就是everybody lies,然而有一集里有个妈妈,因为少女时候被母亲骗说自己得病很快会好最后却很快去世,决定自己贯彻对孩子彻底的诚实,让孩子参与旁听了House对她的诊断。最后母亲无治,她最终时刻退缩,想告诉女儿她也许会好起来,女儿含着眼泪说,no, you are not,母亲沉默。House震惊的旁观了这一幕他信奉的Honesty show,与其他很多集一样,与老好Wilson并肩走出医院的时候,谈起了这件事。
是不是要完全的诚实,尤其是对待孩子的问题的时候,是否需要“适当的隐瞒真相以保护孩子”(孩子们的姑姑语),我作为妈妈,对这个问题也没有确实的答案。
为人父母这份工作,比任何一份工作都困难,不能辞职,这没什么,最可怕的是你(几乎)有绝对的自由权决定怎么以及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而只有时间能验证自己是否正确。而结果出来以后,一切已不能重来。你或者毁了他们的一生,或者让他们受益一生;或者被爱,或者被埋怨。
所有的这一切,只有无法回头,无法重来的时间能给答案。
影片里有很多金句,看不了电影的人,可以到这里看看一些节选:
http://www.imdb.com/title/tt3553976/tri ... =tt_trv_qu
对了,这里漏了那句,if I wanted to hit you, I would have hit you. (老v岳父在他出门的时候拿弓对他射了一箭,老v差点被射中,对他岳父叫唤,You almost hit me

我最喜欢的一句,大概并非这电影的原创,几次在影片中出现,有时是老v说,有时是孩子们说。
我几乎觉得这可以为老v本人证词。这十几年来,老v挑片演戏甚至新闻中偶尔能听到的只言片语,对他个性的补充,胜于当年魔戒最盛时他与各位同演接受采访时候的千言万语。We're defined by our actions, not our words.
另外,我个人觉得,这倒算不上老v最好的演出,目前为止,魔戒以后,我觉得老v最好的是A Dangerous Mind里面的佛洛依德,最美是前年(?)的Two faces of January。
在影片最开头的一幕,老v展开双臂庆祝大儿子那段,神情姿态甚至模样,非常非常像Aragorn,我几乎有一瞬间恍惚。
不知不觉,魔戒已经完成十几年了。
时间真是如流水。
我没有爱错他。
Last edited by Elysees on 2017-01-26 17:05,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Re: 冬季电影
对于儿童是否要说谎,我没什么有用的 contribution,不过对于这段倒是很有感受:
但是我可以理解对于没有基本医学知识的群众来说,有时候很难解释得清楚统计/概率之类的东西,最难讲清楚而且有些医生说不出口的地方是“我们还不知道”。所以解释的技巧就很重要了。
医生不是爹妈,病人也不是幼儿,医学界以前的态度是很居高临下的 --- “你不懂,都交给我好了。” 最近一二十年有很大的变化,强调彼此尊重 autonomy,坦诚对待。把真实情况用病人能懂的语言解释清楚是医生的责任。
这也可以减少医患矛盾。如果粉饰事实甚至不说真话,病人或家属以后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才不会感激你当他们的父母替他们拿主意呢。
医学上的立场大概因人而异,对于我来说,坚决反对骗我或瞒着我,不,I want to know every gruesome detail. 我想知道自己存活几率多大,life expectancy 几何,不想被包裹在粉红的泡泡里。这个never lie to your children的主题在House里面也有过一集。House的主题就是everybody lies,然而有一集里有个妈妈,因为少女时候被母亲骗说自己得病很快会好最后却很快去世,决定自己贯彻对孩子彻底的诚实,让孩子参与旁听了House对她的诊断。最后母亲无治,她最终时刻退缩,想告诉女儿她也许会好起来,女儿含着眼泪说,no, you are not,母亲沉默。House震惊的旁观了这一幕他信奉的Honesty show,与其他很多集一样,与老好Wilson并肩走出医院的时候,谈起了这件事。
但是我可以理解对于没有基本医学知识的群众来说,有时候很难解释得清楚统计/概率之类的东西,最难讲清楚而且有些医生说不出口的地方是“我们还不知道”。所以解释的技巧就很重要了。
医生不是爹妈,病人也不是幼儿,医学界以前的态度是很居高临下的 --- “你不懂,都交给我好了。” 最近一二十年有很大的变化,强调彼此尊重 autonomy,坦诚对待。把真实情况用病人能懂的语言解释清楚是医生的责任。
这也可以减少医患矛盾。如果粉饰事实甚至不说真话,病人或家属以后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才不会感激你当他们的父母替他们拿主意呢。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Re: 冬季电影
这个在那本Being Mortal里面也有提到过,给病人及家属足够的信息,让他们可以做informed decision。然而没有医学背景的病人,是不是真的能理解所有那些procedure的后果以及最好和最坏的结果呢?Jun wrote: 医生不是爹妈,病人也不是幼儿,医学界以前的态度是很居高临下的 --- “你不懂,都交给我好了。” 最近一二十年有很大的变化,强调彼此尊重 autonomy,坦诚对待。把真实情况用病人能懂的语言解释清楚是医生的责任。
这大概算是另外一个议题,不过我偶尔也会想这个问题,如果作为我自己生病,我想怎样,如果是我的父母,儿女,伴侣呢?当时看完那本书的时候我就直接对贵人说,以后如果遇上我有不治之症,不要抢救我;然而反过来,如果我是亲属的身份,我是不是能做到放手让他们自由选择呢。
Being Mortal里面提到过,很多绝症的人并非自己想痛苦活着,多半是为了亲人而活着。
这个故事里最后自杀的妈妈其实也是一种态度,不过着墨不多。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Re: 冬季电影
讲真话也不等于孩子就听得懂啊,弱弱的说。有时候编个简单答案不就是为了堵住他们的嘴吗。妈妈得BIPOLAR自杀这种事情完全没有确凿真相可言,从一定意义上说病死也是真相。脑子闹毛病闹死的。
我不知道我得不治之症会怎么想。我们有个邻居得癌,整个过程不到两年,第一次化疗后,她觉得太痛苦不愿意再化疗,说要是复发宁愿平静的死。(我觉得我会这么想)很快复发,医生说你不化疗只有三个月。她前思后想觉得孩子才十一岁和十三岁,实在放心不下,希望有更多时间跟他们在一起, 就还是接受了化疗.多挨了一年.(我觉得我也会这么想) 最后即使是在善终服务下也很痛苦,她拒绝进食还拖了十几天.
我不知道我得不治之症会怎么想。我们有个邻居得癌,整个过程不到两年,第一次化疗后,她觉得太痛苦不愿意再化疗,说要是复发宁愿平静的死。(我觉得我会这么想)很快复发,医生说你不化疗只有三个月。她前思后想觉得孩子才十一岁和十三岁,实在放心不下,希望有更多时间跟他们在一起, 就还是接受了化疗.多挨了一年.(我觉得我也会这么想) 最后即使是在善终服务下也很痛苦,她拒绝进食还拖了十几天.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Re: 冬季电影
我简直以为青儿跟我看的是同一场,我们家附近影院也是能躺下的。
我昨天去看了这个电影,人挺多的,看完也是全场鼓掌。
我两边都坐了人,那个贴着colored的咖啡壶出来,我身边的女人没看清楚,问同看的人,他说是写着Colored,她叹口气。
这个片点的不仅仅是有色人种受到的歧视,身为女性遭遇的歧视点到的更多。什么课程不是为女性设计的啊,briefing女性不能参加啊,等等。
我看的时候庆幸我生在一个比较好的年代,然而看完问贵人,你team里有多少女生程序员,他说5个,我迟疑一下再问,15个?他小声重复说5个。我说那team里多少人?25个?他结结巴巴回答,40多个,我惊叹,才10%,他说超过10%了......这还是大公司,有明文鼓励diversity的。
我当时还怒怼贵人说,你们这是discrimination !怎会这么少,他说他没有啊(我就用Hidden Figure的话说,you probably believe that!)。还说他下面有个manager组里13个人一个女的都没有,他说我还找他谈话说下次招人同等条件要取女的,我问他什么叫同等条件?你们怎么比同等?
也许今天的形势,也没我以为的那么好。
我昨天去看了这个电影,人挺多的,看完也是全场鼓掌。
我两边都坐了人,那个贴着colored的咖啡壶出来,我身边的女人没看清楚,问同看的人,他说是写着Colored,她叹口气。
这个片点的不仅仅是有色人种受到的歧视,身为女性遭遇的歧视点到的更多。什么课程不是为女性设计的啊,briefing女性不能参加啊,等等。
我看的时候庆幸我生在一个比较好的年代,然而看完问贵人,你team里有多少女生程序员,他说5个,我迟疑一下再问,15个?他小声重复说5个。我说那team里多少人?25个?他结结巴巴回答,40多个,我惊叹,才10%,他说超过10%了......这还是大公司,有明文鼓励diversity的。
我当时还怒怼贵人说,你们这是discrimination !怎会这么少,他说他没有啊(我就用Hidden Figure的话说,you probably believe that!)。还说他下面有个manager组里13个人一个女的都没有,他说我还找他谈话说下次招人同等条件要取女的,我问他什么叫同等条件?你们怎么比同等?
也许今天的形势,也没我以为的那么好。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