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最近给我一个要买DSLR朋友推荐的一个贴子,贴主很可能是用nikon的设备,有一点点倾向,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少见的全面和中立,canon的用户再补充吧,但他对nikon设备的评价,就我有的那几个,还是和我买之前调研结果很一致.
http://www.newsmth.net/bbstcon.php?boar ... gid=155148
By yuanm
――――――――――――――――――――
本文主要简单介绍购买一套基本的数码单反相机所涉及的基本选择的索引信息。至于每
个选项的具体内容,请自行按图索骥。
涉及到比较细致的比较时,再上版面询问不迟。
作为新手,可以按下面的次序考虑购买1-5,6-9备选。
――――――――――――――无敌YY分隔线―――――――――――――――
1 数码单反机身
尼康
http://www.nikon.com.cn
D200 ¥ 11300.0
D70s ¥ 4860.0
D50 ¥4400.0
佳能
http://www.canon.com.cn/
5D ¥21480.0
30D ¥9050.0
350D ¥ 5080.0
索尼
http://www.sony.com.cn/electronics/dslr2006/index.html
α100 ¥6400
宾得
K100D 预计4750
奥林巴斯
E330 ¥7400.0
E300 ¥5460.0
E500 ¥4980.0
三星
Gx1L ¥5450元
一般的,本版会推荐新手在D50/D70s/350D三选一,作为最稳妥可行的入门选择,但未必
适合每个人。米人可以考虑D200/30D。5D则是富豪之选。至于其他的型号各有特点,请
自行google仔细辨别。这里的价格以锐意的价格为参照,基本可靠,一般略贵一点。
――――――――――――――无敌YY分隔线―――――――――――――――
2 镜头
适马
http://www.sigma-photo.com/
腾龙http://
www.tamron.net.cn/
图丽
镜头的选择远比机身复杂,对于新手,建议先了解一下镜头的基本原理和规格的含义,
再来选择。品牌上除了各家原厂的镜头,还有以上3家的副厂镜头可选。
――――――――――――――无敌YY分隔线―――――――――――――――
3 UV镜
肯高
保谷
B+W
镜头总要配一个保护镜,本版一般推荐在此三家中选择。具体型号价格可以参阅锐意。
一般买肯高或者保谷的对应口径的最便宜的即可。
――――――――――――――无敌YY分隔线―――――――――――――――
4 摄影包
摄影包的选择比较丰富和有趣,价格一般也不贵,如果不特别要求,一般乐摄宝即可。
对于较真的或者在意造型的用户,可以考虑的品牌一般有:
白金汉 最贵,北京基本上以锐意品种最全,也最贵。另外马莲道有一家相对便宜,种类
少些。
http://www.contax.cn/prolist.asp?pinpai ... B9%FA%B0%D
7%BD%F0%BA%BA%C9%E3%D3%B0%B0%FC
杜马克 也贵,锐意也代理。
乐摄宝 LOWEPRO 便宜量足,到处有卖
天霸
http://www.tenba.cn/ 有点贵,五颗松有专卖
吉普 jeep 我在用,造型很好,也有点贵
吉尼佛 JENOVA
赛富图
.....
买包最好带着器材去器材城仔细挑,这个东西的品味太个人化了。
――――――――――――――无敌YY分隔线―――――――――――――――
5 存储卡
常见的品牌有:
金士顿kinston
http://www.kingston.com/ 假货极多,务必在官网看好指定代理商,本
人就买过假的。
sandisk
雷克沙LEXAR
威刚 Adata
卡的类型/质量/容量/价格、极速/高速/低速,需仔细比较。一般新手高速1g即可
一般不要在卖相机的地方买卡,会比较贵。在村里要谨防奸商。
除了官方代理,京东
http://shop.jdlaser.com/ 的价格还比较实在,可作参考或直接
定购。
――――――――――――――无敌YY分隔线―――――――――――――――
6 读卡器
通常读卡器都是必备的,村里20多块的普通2.0多种插口的读卡器即可。
――――――――――――――无敌YY分隔线―――――――――――――――
7 电池
一般dslr的电力都比较充足,一块电池就够。如果需要更多电力,一般推荐原厂电池。
如果觉得贵而且不常用备用电池,可以考虑替代品牌:品胜
――――――――――――――无敌YY分隔线―――――――――――――――
8 三角架和云台
如果常在早晚、室内拍摄或者爱好夜景,可以考虑买一个三角架。
架子的情况也比较复杂,可以在以下品牌中细细挑选
一般到要买架子的地步,应该可以自己研究了
百诺
http://www.benro.cn/CN/index.html
冈仁波齐
http://www.kangrinpoche.com/
捷信
金钟
伟锋
――――――――――――――无敌YY分隔线―――――――――――――――
9 数码相机伴侣
经常旅行又没有笔记本电脑的,可以考虑买一个数码相机伴侣。
大嘴盘
http://www.3hdigital.com/cn/index.php
爱国者
http://www.aigo.com/product/product_index.asp
驰能
http://www.imax.com.cn/banlv/cp_dc.htm
ipod video
http://www.apple.com.cn/
――――――――――――――无敌YY分隔线―――――――――――――――
价格网站:
摄影器材的价格一般比较稳定和统一,本版一般以锐意的行货价为参考,较为可靠。淘
宝上的各种价格也可参考,但需慎重。有一些骗子网站价格明显偏低(为正常价格的1/
2或1/3)千万不要上当。
锐意
http://www.rayi.cn/ 行货,不讲价,略贵,可靠。
艺联
http://www.ylcamera.com.cn/ 有水货,略便宜。
景明
http://www.jmyx.com.cn/
绿森
http://www.lusen.cn/
金广角
http://www.jgj.com.cn/index.asp 网价贵,但店面上倒不一定贵。
――――――――――――――无敌YY分隔线―――――――――――――――
购买地点
基本上,买器材必去五颗松摄影器材城,具体走法见photo板精华区
主要的摄影商家都在这里有店面。
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不建议去中关村买相机,实在要去的话,务必从官网了解清楚指
定官方代理商,不要被轻易拉客。
――――――――――――――无敌YY分隔线―――――――――――――――
测评网站和论坛
对于器材的测评和详细分析比较,可以参考这些网站:
http://photo.fengniao.com/
http://www.photofans.cn/
http://www.dpnet.com.cn/
――――――――――――――无敌YY分隔线―――――――――――――――
最后,对于摄影和器材有更多兴趣的,可以细细浏览以下资源:
1 本版精华区和版面
2 隔壁photo版
3 色影无忌
http://www.xitek.com/
(以上资源的有些文章对新手可能会造成很大毒害,尤其购物狂天性者慎入!如果因此
对器材痴迷中毒导致经济损失以至倾家荡产的,本文概不负责:)
*********************************************
A follow up by mumford
*********************************************
Nikon篇:
N家入门头:
超广:
小资型:
1. Sigma 10-20mm f/4-5.6 EX HSM DC
2. Tokina 12-24mm f/4 AT-X Pro DX
米型:
1. Nikon 12-24mm f/4
标变:
便宜实惠型:
1. Nikon AF-S 18-55mm f/3.5-5.6 G ED DX
pro: D50套头,光圈缩小以后素质不错。
con: 非内对焦,无全时手动。对焦比AF快,但是比真正的AF-S慢。
小康型:
1. Nikon AF-S 18-70mm f/3.5-4.5 G ED-IF DX
pro: D70套头,光圈缩小以后素质不错。二手价格在2000左右。
con: 广角端有明显暗角
2. Sigma 17-70mm f/2.8-4.5 DC Macro
pro: 成像边角好过Nikon 18-70mm。有微距功能。
con: 价格不如Nikon 18-70mm,对焦也没有18-70mm快。
3. Tamron 28-75mm f/2.8 SP XR Di
pro: f/2.8恒定光圈,成像锐。非常漂亮的bokeh。人像最佳的焦段。
con: 色彩偏黄,f/2.8全开有点松软。缺少广角。暗处对焦可能犹豫。
4. Tamron 17-50mm f/2.8 SP Di II XR
pro: f/2.8恒定光圈,成像锐。在aps-c上是常用焦段。和原厂头相比价格有明显优势。
con: 像场弯曲。部分用户反映跑焦。
5. Sigma 18-50mm f/2.8
pro: f/2.8恒定光圈。成像锐,价格比Tamron 17-50mm稍微便宜。
con: 紫边,紫边,紫边。
长焦:
便宜实惠型:
1. Sigma 70-300mm f/4-5.6 APO DG Macro
pro: 成像非常出色。70mm成像优异。有微距功能。APO DG Macro是最新版本。
con: 作为长焦没有防抖。bokeh一般。200mm以上成像比较松软。做工比较差。非内对焦
,无全时手动。对焦慢,暗处对焦可能犹豫。
2. Nikon AF-S 55-200mm f/4-5.6 G ED DX
pro: D50双套头中的长焦头,素质不错。
con: 长焦稍微松软。55mm有暗角。对焦速度和Nikon 18-55mm差不多。
3. Nikon AF 70-300mm f/4-5.6 G
pro: 价格便宜,成像不错。
con: 色散一般。AF机身马达而不是AF-S镜头马达。
小康型:
1. Nikon AF 70-300mm f/4-5.6D ED
pro: 比Nikon 70-300mm G好在有ED镜片。
con: 两倍的价格,成像素质和Sigma 70-300mm差不多。AF机身马达而不是AF-S镜头马达
。
一镜型:
1. Sigma 18-125mm f/3.5-5.6 DC
pro: 非常方便的旅游头。不错的成像素质。
con: 长焦端比较松软。色散一般。
2. Nikon AF-S 24-120mm f/3.5-5.6 G ED-IF VR
pro: 不错的焦段。最便宜的防抖镜头。
con: 成像比较软,缩光圈以后有一定改善。Nikon 18-200mm VR出来以后,除非预算特
别紧张,或者有价格合适的二手头选择,否则完全没有必要考虑。
终极型:
1. Nikon AF-S 18-200mm f/3.5-5.6 G ED-IF VR II
pro: 一镜走天下的梦想。非常出色的成像素质,比18-70mm更锐。除了f/2.8光圈的镜头
和长焦端不能代替以外,完全可以代替上面所有的镜头。
con: 畸变大。100mm以上成像软。bokeh一般。价格贵。而且一镜难求。
标头:
1. Nikon 50mm f/1.8D
pro: 便宜的大光圈。太便宜了。
con: DX幅面上标头不再标准。bokeh一般
2. Nikon 50mm f/1.4D
pro: 更大的光圈。
con: 2.5倍的价格,性价比没有Nikon 50mm f/1.8高。
3. Nikon 85mm f/1.8D
pro: 500刀以下数一数二的成像素质。
con: 焦距不长不短,一般只能用来拍半身人像。
4. Nikon 35mm f/2D
pro: DX幅面上的标头。
con: 35mm要大光圈么?不然有一批变焦的替代品。
5. Nikon 60mm f/2.8D Micro
pro: 便宜的微距头。可以替代Nikon 50mm f/1.8了。
con: 3倍多的价格,是否真正需要1:1微距呢?f/2.8的光圈,对于定焦头来说太小了。
60mm对于微距略嫌短了。
6. Tamron 90mm f/2.8 SP Di Macro
pro: 便宜好用的微距头。微距焦段比Nikon 60mm f/2.8更合理。
con: 作为副厂定焦头价格昂贵。90mm焦距但是没有VR,意味着微距具有一定局限性。
7. Tokina 100mm f/2.8 Macro
pro: 便宜好用的微距头。Nikon 105mm f/2.8 Micro的对抗产品。
con: 100mm焦距但是没有VR,意味着微距具有一定局限性。
8. Sigma 30mm f/1.4 EX DC HSM
pro: DX幅面上的标头。比Nikon 35mm f/2大一档光圈。
con: 边角一般,色散一般。除了大光圈,成像和价格都不如Nikon 35mm f/2。
9. Sigma 50mm f/2.8 EX DG Macro
pro: 穷人的微距头。
con: 50mm能够微距么?不然就不用考虑了。
10. Sigma 105mm f/2.8 EX DG Macro
pro: 便宜好用的微距头。Nikon 105mm f/2.8 Micro的对抗产品。
con: 105mm焦距但是没有VR,意味着微距具有一定局限性。EX漆容易掉。
终极微距定焦头:
1. Nikon 105mm f/2.8 G ED-IF VR Micro
pro: 成像素质好,1:1的微距,微距焦段也比Nikon 60mm f/2.8更合理。VR对于微距也
非常有用。
con:贵。
总结:
最经济型:没办法,只能买D50套装了。
经济实惠型:当然再加一个定焦头了,这样室内也没有问题了。或者搞一个二手的Niko
n 18-70mm。当然旅友也可以考虑Sigma 18-125mm。
小康型:
1. 18-55套装 + Sigma 70-300mm APO:
pro: 有广角有长焦,除了室内人像,一般的应用已经游刃有余了。
con: 室内有些问题。
2. Tamron 28-75mm:
pro: 室内也没有问题。
con: 没有广角。长焦也不够长。
3. Nikon 18-70mm:
pro: 焦段合理。
con: 还是没有大光圈,室内有些问题。
小资型:
1. Tamron 17-50mm
pro: 扫街最佳的焦段。大光圈
con: 50mm稍微有些短。
2. Sigma 17-70mm + 50mm定焦
pro: 光圈和焦段都有了。
con: 好像还没有长焦。
3. Nikon 18-70mm + Sigma 70-300mm APO
pro: 焦段比较齐了。
con: 价格不如小康型双镜头配置,因为Sigma 70mm端好过Nikon 70mm端,所以重复的
70mm端浪费了。没有大光圈。
4. 小资型双镜头配置 + 50mm定焦
pro: 光圈和焦段都有了。
con: 三个头太麻烦了。
米型:还想啥呢?Nikon 18-200mm VR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