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雪
最初来美国农村的时候,呆在靠北边的一个州,每年要下四五个月的雪。在靠近纬度45度的地方生活过很久,我总觉得夏天狗要吐舌头,冬天就该飘雪花,这才是人呆的地方,四季分明。新来的地方很合我意,冬天的雪更是bonus。当年冻得哆哆嗦嗦还有兴致起个大早去断桥赏雪,如今有了空调暖气更是如虎添翼。
渐渐的也觉得点荒寒的意思,特别是黄昏的时候,在扑得人睁不开眼睛的鹅毛雪中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回家,街上的雪根本来不及扫,路两边都是雪窝子,中间是泥水塘,所有的车都打着灯,雨刷拼命的扫,沿着前一辆车的车辙,以低于每小时5迈的时速谨慎的往前蹭。虽然是最车水马龙的地方,却一点声音没有,像小说里写的渺无人迹的大雪原。
在一片万籁俱寂中,有时候会听到天空里很深很远的地方传来鸟叫的声音,长而清亮,却给人一种凄凉之感,像火车站的汽笛。我深刻怀疑是大雁,也常常抬起头来寻找,每次看到的都是云层密布的铅灰色天空。听到这种声音我会有点想家,觉得自己也有点像大雪天滞留在寒带的候鸟。
不过总的来说,雪天带来的还是好心情居多。特别是清早太阳出来的时候走在雪地上,清洁溜溜的小风一吹,那种神清气爽的感觉,无可比拟。
后来到了一个很南方的州,基本不下雪。事实上群众非常盼望下雪,因为没有任何针对下雪的市政措施,一旦下雪,大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窝在家里。本地人津津乐道的是二十一世纪初的某一年,下了一场很像样的雪。学校旁边有座山,从山上到山下堵了很多车。然后道路上结了冰,所有的车顺着山坡滑到了山下的雪窝子里,堆成一堆。这是本地著名的掌故,所有的newcomer,哪怕他来自南极,都有义务听上N遍。
最近全球气候异常,本地上个月居然也下了一场雪。预报说半夜开始,第二天中午前结束。星期六我特地起了个大早瞻仰。树上积了一点,房顶上看不出来,地上一点也没。可是空中的确有很多细细密密的小白毛毛,我在走廊上看了两分钟,心满意足的回家。这个月又下了一场,真是bonus又bonus,也是在周末,比上次略大一些,防火楼梯上也积了薄薄的一层。背阴的地方积雪还算完整,太阳晒到的一边已经化了一半。我走过去,忍不住掬了一点在手上。路边的紫玉兰已经开了大半,再不会有第三场,下一次相见不知是何年了。
今年冬天中国下了一场大雪。有一天看到这样一条新闻:XX省受灾严重,YY山的ZZ地区,积雪已经达到了70厘米以上,一刹那间突然有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恍惚。在这边常常有人问我从哪里来。有空的时候会多扯几句,我来自某某城市,离Yangzi River大概多少多少迈,南边还是北边?不南也不北的地方。没空会直接来一句“Shanghai”。可是在内心深处,我的hometown是万山深处的那个小村庄,18岁后再没去过,可是只要随便瞟到几个字,才发现那段记忆完完整整,鲜明的好像昨天才发生,中间的十几年却像是做梦,恍恍惚惚稀里糊涂就过去了。如果我还在那个小村庄里,这会儿大概正在铜火盆边烤火吧,火盆边还一左一右蹲着两只倨傲的乡下肥猫。下雪有什么关系呢?腊肉腊鱼在廊檐下,青菜埋在后园的雪堆里,只要大雪不把放木炭的草棚压塌,没什么好担心的……我在美国广袤的大农村的某一间小公寓里,半夜十一点的计算机前,静静的YY了一小会儿。
渐渐的也觉得点荒寒的意思,特别是黄昏的时候,在扑得人睁不开眼睛的鹅毛雪中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回家,街上的雪根本来不及扫,路两边都是雪窝子,中间是泥水塘,所有的车都打着灯,雨刷拼命的扫,沿着前一辆车的车辙,以低于每小时5迈的时速谨慎的往前蹭。虽然是最车水马龙的地方,却一点声音没有,像小说里写的渺无人迹的大雪原。
在一片万籁俱寂中,有时候会听到天空里很深很远的地方传来鸟叫的声音,长而清亮,却给人一种凄凉之感,像火车站的汽笛。我深刻怀疑是大雁,也常常抬起头来寻找,每次看到的都是云层密布的铅灰色天空。听到这种声音我会有点想家,觉得自己也有点像大雪天滞留在寒带的候鸟。
不过总的来说,雪天带来的还是好心情居多。特别是清早太阳出来的时候走在雪地上,清洁溜溜的小风一吹,那种神清气爽的感觉,无可比拟。
后来到了一个很南方的州,基本不下雪。事实上群众非常盼望下雪,因为没有任何针对下雪的市政措施,一旦下雪,大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窝在家里。本地人津津乐道的是二十一世纪初的某一年,下了一场很像样的雪。学校旁边有座山,从山上到山下堵了很多车。然后道路上结了冰,所有的车顺着山坡滑到了山下的雪窝子里,堆成一堆。这是本地著名的掌故,所有的newcomer,哪怕他来自南极,都有义务听上N遍。
最近全球气候异常,本地上个月居然也下了一场雪。预报说半夜开始,第二天中午前结束。星期六我特地起了个大早瞻仰。树上积了一点,房顶上看不出来,地上一点也没。可是空中的确有很多细细密密的小白毛毛,我在走廊上看了两分钟,心满意足的回家。这个月又下了一场,真是bonus又bonus,也是在周末,比上次略大一些,防火楼梯上也积了薄薄的一层。背阴的地方积雪还算完整,太阳晒到的一边已经化了一半。我走过去,忍不住掬了一点在手上。路边的紫玉兰已经开了大半,再不会有第三场,下一次相见不知是何年了。
今年冬天中国下了一场大雪。有一天看到这样一条新闻:XX省受灾严重,YY山的ZZ地区,积雪已经达到了70厘米以上,一刹那间突然有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恍惚。在这边常常有人问我从哪里来。有空的时候会多扯几句,我来自某某城市,离Yangzi River大概多少多少迈,南边还是北边?不南也不北的地方。没空会直接来一句“Shanghai”。可是在内心深处,我的hometown是万山深处的那个小村庄,18岁后再没去过,可是只要随便瞟到几个字,才发现那段记忆完完整整,鲜明的好像昨天才发生,中间的十几年却像是做梦,恍恍惚惚稀里糊涂就过去了。如果我还在那个小村庄里,这会儿大概正在铜火盆边烤火吧,火盆边还一左一右蹲着两只倨傲的乡下肥猫。下雪有什么关系呢?腊肉腊鱼在廊檐下,青菜埋在后园的雪堆里,只要大雪不把放木炭的草棚压塌,没什么好担心的……我在美国广袤的大农村的某一间小公寓里,半夜十一点的计算机前,静静的YY了一小会儿。
大雪纷飞的夜有孤绝的美丽,所以才“林冲夜奔”。雪霁月明,又是另一种明媚。
大雪的当天最美,新雪纷纷扬扬,踩在上边简直有庄严的感觉。但是第二天最痛苦,一汪汪的黄泥荡,路边又都是一尺多高的雪堆,鞋子要是没穿合适就惨了。第四五天路面干了,才好一点。但是雪地上蒙了一层黑尘,可厌。
我们这儿今年据说是几十年来的大雪年,也真是,就没断过一个星期。
大雪的当天最美,新雪纷纷扬扬,踩在上边简直有庄严的感觉。但是第二天最痛苦,一汪汪的黄泥荡,路边又都是一尺多高的雪堆,鞋子要是没穿合适就惨了。第四五天路面干了,才好一点。但是雪地上蒙了一层黑尘,可厌。
我们这儿今年据说是几十年来的大雪年,也真是,就没断过一个星期。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搬家了搬家了
这个月的大雪,由南一路北上。
我老板刚好请了一个教授从德州上来做报告。周四来的那天飞机误点。说当地1950年代制造的老旧铲雪车都拉出来工作。
周五是正日子,一早还好,到中午大雪下来了。我们楼只有一面有窗户(长故事,此处按下不表),我特意找了个窗户看,哈,窗户仿佛贴了一层白纸,完全没有能见度---雪大不说,风还大,雪片横着飞。
下午三点各处都开始轰人回家,本地环城高速已关闭。无奈我们跟来客还在滔滔不绝地谈合作,耗到5点才脱身。20迈的速度,半小时足够的路,开了我1个半小时。路上尽是事故,和原地不动轮子飞转的车。
来客是周六中午的飞机回德州。还好老板接他在他们家住,有事好商量。老板人在洗澡间里,来客拍门:今天机场关闭,最早一班有座回去的航班在下周二,要么去旁边某小城机场,你可否载我前往?
这天已经报了暴风雪二级警报,再厉害点开车出门会被警察扣留。老板太太不悦,但阻挡不了形势。还算我老板脑子好用,带了十五六岁的两个儿子保驾,一起出发去送客,果然后来真地要他们下去推车N次。
去小城一个小时的路,开了近四个小时。而且行至三分之一,被告知小城的机场也关闭了,周日早上再开。所以他们仍旧前行。抵达后,又费了牛劲找到次日一早肯送客人去机场的旅馆。老板父子三人才踏上回程。
快到家门口,被警察拦住,差点开了罚单---这么危险的路况,出来瞎逛。他们赶紧解释,这就回家。
我老板刚好请了一个教授从德州上来做报告。周四来的那天飞机误点。说当地1950年代制造的老旧铲雪车都拉出来工作。
周五是正日子,一早还好,到中午大雪下来了。我们楼只有一面有窗户(长故事,此处按下不表),我特意找了个窗户看,哈,窗户仿佛贴了一层白纸,完全没有能见度---雪大不说,风还大,雪片横着飞。
下午三点各处都开始轰人回家,本地环城高速已关闭。无奈我们跟来客还在滔滔不绝地谈合作,耗到5点才脱身。20迈的速度,半小时足够的路,开了我1个半小时。路上尽是事故,和原地不动轮子飞转的车。
来客是周六中午的飞机回德州。还好老板接他在他们家住,有事好商量。老板人在洗澡间里,来客拍门:今天机场关闭,最早一班有座回去的航班在下周二,要么去旁边某小城机场,你可否载我前往?
这天已经报了暴风雪二级警报,再厉害点开车出门会被警察扣留。老板太太不悦,但阻挡不了形势。还算我老板脑子好用,带了十五六岁的两个儿子保驾,一起出发去送客,果然后来真地要他们下去推车N次。
去小城一个小时的路,开了近四个小时。而且行至三分之一,被告知小城的机场也关闭了,周日早上再开。所以他们仍旧前行。抵达后,又费了牛劲找到次日一早肯送客人去机场的旅馆。老板父子三人才踏上回程。
快到家门口,被警察拦住,差点开了罚单---这么危险的路况,出来瞎逛。他们赶紧解释,这就回家。
果然南北不同啊。等雪自然化?那得等多少天啊,交通都瘫痪了。:shock:
我是辽宁的。市里给每个单位划分“雪段儿”,一般是几条街。要在雪停之后24小时内扫干净,完不成任务有高额罚款。学校就给每个班级划分雪段,完不成也要罚款。所以从校长到教务科长到班主任都紧张的不得了。不可以请假,病了也得坚持来,还得特别卖力,否则期末鉴定上就会写”不热爱劳动,不关心集体“之类。我父母也要去扫雪,不过他们单位都有大男人,女的根本不累,也就是站街上精神支持一下。哪像我们做学生的,都是一个女老师领着一群孩子。
我从小学一直扫到高中。说是扫,并不是用扫帚,都是冰积雪,用扫帚也不管用啊。用的是铁锹,一锹锹铲,好像种田翻地那样。小学的时候,人比锹都高不了多少呢。那些冰真是顽强呦,铲也铲不动,就站到锹沿上往下跳。有的同学带尖锹,有的带平锹。铲冰要用尖锹,不过平锹一次铲的面积比尖锹大。也不能戴厚的手套,因为借不上力;五指分开的那种还可以,不过一般我们也不戴,因为太滑也借不上力。
一般在街上扫三四个小时,路面干净了,雪都堆到路边了,就回校。大伙儿脸冻得红扑扑,身上全是汗,个个都累得不行,可是还有校内的雪段儿要扫。不过那个就容易多了,因为没被车辆踩实,不硬,不用那么费劲,有时候光男生就可以搞定了。
我至痛恨扫雪。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每次扫雪之后手掌上都是泡,手打颤,笔都拿不稳。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还被班主任批评过,说我不卖力--我没力气了嘛,就是有,也不会使。--真是血泪史啊。:speechless001:
我不知道现在的小学生用不用做这种高强度体力劳动了。如果还有这样的事,碧玉斯皮尔伯格他们倒该管管:laughting015:. 因为解决的办法那么容易,置铲雪车就行了,又不是那么贵。
火星狗这篇写的真好。
我是辽宁的。市里给每个单位划分“雪段儿”,一般是几条街。要在雪停之后24小时内扫干净,完不成任务有高额罚款。学校就给每个班级划分雪段,完不成也要罚款。所以从校长到教务科长到班主任都紧张的不得了。不可以请假,病了也得坚持来,还得特别卖力,否则期末鉴定上就会写”不热爱劳动,不关心集体“之类。我父母也要去扫雪,不过他们单位都有大男人,女的根本不累,也就是站街上精神支持一下。哪像我们做学生的,都是一个女老师领着一群孩子。
我从小学一直扫到高中。说是扫,并不是用扫帚,都是冰积雪,用扫帚也不管用啊。用的是铁锹,一锹锹铲,好像种田翻地那样。小学的时候,人比锹都高不了多少呢。那些冰真是顽强呦,铲也铲不动,就站到锹沿上往下跳。有的同学带尖锹,有的带平锹。铲冰要用尖锹,不过平锹一次铲的面积比尖锹大。也不能戴厚的手套,因为借不上力;五指分开的那种还可以,不过一般我们也不戴,因为太滑也借不上力。
一般在街上扫三四个小时,路面干净了,雪都堆到路边了,就回校。大伙儿脸冻得红扑扑,身上全是汗,个个都累得不行,可是还有校内的雪段儿要扫。不过那个就容易多了,因为没被车辆踩实,不硬,不用那么费劲,有时候光男生就可以搞定了。
我至痛恨扫雪。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每次扫雪之后手掌上都是泡,手打颤,笔都拿不稳。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还被班主任批评过,说我不卖力--我没力气了嘛,就是有,也不会使。--真是血泪史啊。:speechless001:


我不知道现在的小学生用不用做这种高强度体力劳动了。如果还有这样的事,碧玉斯皮尔伯格他们倒该管管:laughting015:. 因为解决的办法那么容易,置铲雪车就行了,又不是那么贵。
火星狗这篇写的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