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盘丝洞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阿冬
Posts: 242
Joined: 2008-04-30 20:32

文艺青年盘丝洞

Post by 阿冬 » 2008-05-01 20:41

这是我从前在另一个论坛上开的贴,自觉挺好玩的,转一部分自己写的比较有趣的和别人写的比较有趣的过来,所谓【脱水版】是也。

白薇的故事

第一个白薇的故事来自王德威的《历史与怪兽》。
  
  黄白薇女士出身在湖南的一个书香门第,她父亲是个参加辛亥革命的新派人,但对家里人却很保守,根据白薇给她爸在几天里写的二十多封信里说,她妈是家中一霸,把她们姐妹做人情和别人订婚,她爸也就笑嘻嘻答应了包办她们的婚姻。
  
  于是白薇就被嫁给了一个寡妇的儿子,但是她婆婆非常厉害,家庭生活不幸,所以她逃了出来,进了一所寄宿学校,1918年她毕业的时候,发现她婆家人已经纠结了一帮亲戚埋伏在大门口准备把她绑架回去,于是她再次亡命天涯,逃到了上海,然后去了日本。
  
  到日本后,白薇小姐拿到了一笔奖学金,进了大学读生物学。1924年她认识了比她小6岁的杨骚,当时杨骚刚刚失恋,本来想向姐姐倾诉,谁知道两个JP一遇到就……开始轰轰烈烈恋爱。然后就恋爱吵架恋爱吵架,杨骚人如其名是个花花公子,1925年他突然一声不响回国,准备去东南亚,白薇从日本追来,他不睬她,跑掉了,白薇只能自己回日本,26年回国,先到武汉政府工作,然后回到上海。
  
  27年杨骚突然浪子回头出现在白薇面前,白薇也就再次接受了他。但是这个男人是贱人极品,不多久又开始出去找女人。最极品的事迹是,28年他们本来准备结婚,但是杨骚在外面追女人,忘记来结婚了。虽然如此,白薇也是极品种的极品,她还是……给杨骚钱,并且“在精神上支持他”。
  
  但是杨骚给她带来了一份大礼――就是他从新加坡妓女哪里染上的性病,27年白薇和杨骚复合后,她就开始生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症状,下身痛到连路都不能走,还有其他毛病:肺炎,风湿,霍乱,慢性腹痛,鼻病(做了9次手术),因为她很穷(当时似乎在中国公学教书),所以不能彻底治病。但是明明是这样子了,他们两个约定只同居不发生关系,可是他们还是一而再再二三地发生关系……
  
  1935年白薇决定去彻底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很低,于是写下了900(!)多页的自传小说《悲剧生涯》,杨骚这个极品再次发功:33年当他知道白薇住院后,马上出版他和白薇的情书集《昨夜》,自曝情史,成为小报头条。他甚至准备好了一份白薇的日记,准备等她死掉后再卖。
  
  然后,老天开眼,白薇终于看清了这个男人,她没死掉,和杨骚一刀两断,从此默默活到……1987年。
  
  这就是写了很多不能演的剧本的黄白薇女士的爱情故事。


茅盾的婚外恋

人生是一个舞台,良家妇女请离场
  
  
  前两天睡前看王德威的《历史与怪兽:历史、暴力、叙事》,第一章“革命加恋爱”最后探讨了他选择的三个作家本身的恋爱故事,因为“这几位作家不仅在小说世界里建构他们的革命加恋爱,也同时在现实世界里身体力行,(有意或无意的)搬演一场又一场‘革命加恋爱’的好戏。只有透过历史与虚构交错的阅读行为――即把生命看成实中有虚的建构,把小说看成虚中有实的生命――我们才有可能了解‘革命’与‘恋爱’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复杂意义。”(p64)
  
  撇去文学史家的视角,从一个八卦门外汉的角度来看,这几位作家的恋爱故事,本身已经给叙述者莫大的愉悦感――因为它们无不曲折离奇,充满时代感――蒋光慈的肺结核,白薇的性病,真是活生生爱比死更冷的隐喻。
  
  我比较喜欢茅盾的那个婚外恋故事,所以借了一本秦德君的回忆录看。据王德威引述沈卫威的话,秦的回忆录在80年代末就已经写成,但是受到茅盾亲友和研究者的阻挠,一直到1999年才出版,此前她的回忆录在日本发表过。看革命女性的回忆录,大体都有一个模式――前半生是一部二十集通俗电视连续剧,中间是乏味的主旋律电影,文革期间都是苦大仇暗无天日一出来就是三级暴力恐怖片,晚年当然是安逸的,只有活下来才能写回忆录。
  
  早年都是风风火火的,剪头发贴标语全部抢在头里,少不得被学校开除的情节,还有离家出走。所以革命妇女一定要身体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样才经得起折腾。秦德君1919年参加五四游行时年方十四,却是游行最前列的先锋。当时给蔡元培写信大概在进步妇女中很流行,她也要求入大学,这种事情只有查晓园那样教会女校出身的才比较有希望,果然蔡元培回信婉转表示她恐怕程度不够。但这个着重在姿态。因为这件事她被学校开除,临行前秦德君预备把校长痛打一顿,可惜校长不开门,于是她十分洪兴十三妹的把门玻璃一拳砸烂。这些女性通常性格非常激烈,大概也只有这样的性格日后才能抗得过严刑拷打。她回忆和茅盾在日本的时候,比她年长十岁的茅盾喜欢称呼她“阿姐”,他是个敏感瘦弱的男人,她对他投洒的母性关爱似乎多过男女情爱,有一种精神上的不伦之恋感。
  
  秦德君的感情经历丰富到让所有良家妇女都目瞪口呆,历史证明,良家妇女通常都是不值一哂的,要留名,哪能当成天算账的少奶奶?就连寡妇,都要做到绝,后世人看了只觉得毛骨悚然。她的第一个丈夫名叫穆济波,当日她15岁,正预备去北京,饯行宴上喝醉了,这“人面兽心的家伙”强奸了她,秦德君跳井自杀未遂,在北京时发现自己怀孕了,不得不与千里追踪来的穆某同居。这是个糟透了的《法制报》型故事――最可怕的是,据说这穆济波还是个惯犯,后来还强奸了德君的一个女同学。从此生活如噩梦,德君说两人在一起“没有片刻欢乐,时常吵得昏天黑地,甚至厮打起来”,穆某对她紧追不舍,从北京跟到上海、南京、陕西。即使如此,18岁的时候,小孩也两个生好了。
  
  其实连年谱都不是百分百可信的,这种好多对话的回忆录,当消遣或者会更好一些?穆济波没有留下任何说法,于是他就永生永世被钉在强奸犯和坏丈夫的耻辱柱上,他们的两个小孩,此后在书中没有出现过,死了?送还穆家了?王之芳还有个女儿出来夸赞他风流潇洒,这一位只能无声无息湮没。德君最爱提到的孩子是秋燕,她在陕西时与刘伯坚的私生女,是早早盖棺论定的烈士后代,又因为很早去了解放区,大约特别自豪些。秋燕生得很好看,有一张照片很像李若彤。她还有个女儿秋

socket
Posts: 24
Joined: 2007-10-11 15:14

Post by socket » 2008-05-01 20:58

《亮剑》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革命快成功了
我们的将领们就开始换老婆了
要大学生

阿冬
Posts: 242
Joined: 2008-04-30 20:32

Post by 阿冬 » 2008-05-01 21:04

许钦文与陶元庆的故事/牛奶三明治
鲁迅先生的亲朋好友有很多彪悍的事迹,比如许钦文有一段强大的背背山恋情(嫌疑),丰子恺在自己的文集里很津津有味了八了许钦文和装帧艺术家陶元庆的事情,陶帮鲁迅做过《朝花夕拾》、《坟》等的封面,是个敏感的文艺男青年,他身材瘦小,皮肤白皙,许钦文每次到杭州,都会给陶很多礼物,比如汗巾、花露水、眉笔之类,两个人亲密无间,可惜陶身材羸弱,1929年底就死了,许钦文非常的伤心,做奠仪时,当时对陶元庆最好的鲁迅出了200大洋,但是许钦文居然出了1000元,丰子恺都在文中嘀咕太令人吃惊了,许专门为陶在西湖旁建了一座纪念室,自己住在旁边的小屋里,像守墓人一样。真是情深意重,闻者伤心见者流泪啊。
――――――――――――――――――――――
补充:关于这个故事,过一阵儿我会贴个完整八卦上来,口味非常之重……强烈推荐给李安大师!

许陶二人相识于浙江第五师范,许钦文是个始终逃不脱gay嫌疑的人,之前他的密友名叫沈福同,是个未成年就结婚16岁就生了儿子的早婚人士,但并不妨碍两人在学校中如胶似漆形影不离。同学们叫他“福固”――这个可疑的外号是“福姑”的谐音,意思是他像女人。可以看到,许钦文生命中的两个密友,沈福同与陶元庆,都是相当之女性化的男性。

自从和陶元庆相识后,他就把沈福同抛弃了,主要是因为他毕业后回乡,也可能是因为回归了家庭生活。他和陶元庆两个人在此后的十八九年中,最多只分开过半年,他们曾一起在第五师范的附小任教,一起去北京做北漂青年(他养陶元庆),一起在台州第六中学教书,陶元庆在上海立达学院时,他在杭州高级中学教书,常常去看他;最后陶来到西湖艺专,他们再度重逢,直到1929年陶死去。

在别人描述中的陶元庆,是非常好脾气又沉默寡言的人。但是对许钦文,他是个任性的boyfriend。他们常常大吵大闹,陶元庆会滚地板,扯蚊帐;他们因为闹意见,可以见面不相识,而后的复合则更加甜蜜。

1929年,陶元庆因为伤寒死去,这是他人生中最恐怖的时刻。他眼中的陶元庆是个万人迷,即使死去了,也有学生来要他吃剩的东西或者衣服上的一块布。他常常哭穷,说自己家庭负担重,上有老父母,下有几个弟妹,但其实正如丰子恺所言,他绝对是“生活丰裕”,因为此时三十七岁的他有二千多的存款,绝对够讨老婆的。可是始终单身的他疯狂的拿出这笔钱,先为陶起了坟,名“元庆园”,是很大的一片墓地,现在已经铲去,在杭州的植物园内,不可寻,没有标记;另外再拿出钱来买地造房子,名叫“元庆纪念室”,收藏他的画作,他自己就住在里面,陪伴死去的爱人的遗物。

造房子的确花光了他的钱,因为他不得不先买地,用地皮抵押的钱造房子;再抵押房子,用抵押的钱装修。于是他的后半生一直在还债,起先因为他出了案子,被抓进去,丢了优厚的工作,其后是抗战爆发,大家都自顾不暇。这笔钱一直到1956年他的两本书重印拿到一笔版税后才付清。

大约在36或37年他结婚了,当时已经四十多岁,外号“剩落大伯”。他的妻子,诡异的在年谱中都没有出现过,也没有子女的出生时间。他说打定主意不要孩子而结婚的――也许是家庭或者舆论的压力,不得不结婚,所以从开始就打算避孕,可是三个孩子还是生出来了,他恨恨地谴责国产避孕工具的劣质,从来没想过他的妻子是史上最悲惨的gay的炮灰女配角。

一直到晚年他仍在怀念陶元庆,他的元庆纪念室在80年代初他仍活着的时候被拆除,造了两栋大楼,他晚年住在其中的一栋,不过更多时候还是在医院里。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5-01 21:32

目瞪口呆的说,还是文学男女青年们的果汁比较果汁! :shock: :shock: :shock: :shock: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saveas
Posts: 879
Joined: 2005-07-02 5:33

Post by saveas » 2008-05-01 21:40

一个更比一个强。我拜倒的说。

继续继续,真八真好玩真果汁啊!

阿冬
Posts: 242
Joined: 2008-04-30 20:32

Post by 阿冬 » 2008-05-01 21:55

陶妹妹的彪悍人生

说道陶元庆,就不得不提到他彪悍的妹妹思瑾女士,这位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小姐曾经是一起轰动一时的情杀案的主角。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她改变了著名早期文学青年许钦文的一生。

陶小姐和乃兄一样,是修习艺术的进步青年,先后就读于立达学院和杭州西湖艺专。可是,她在艺术上似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我看过她的画作(也许是唯一一幅流传下来的),很中学生,可是在恋爱上,她的轰烈照亮了西湖的夜空……

这个gay的妹妹,是个lesbian……行笔至此,觉得很有必要为其家人和父母一哭,你说养了这么两个不省心的孩子,是多么不幸的事情啊……

她的情人,是她艺专的同学,雕塑系的湖南美女刘梦莹小姐。两人因同宿舍而发生性关系,在各自日记中都留下了“淫秽”描写。和其兄一样,她也是个任性的情人,可惜另一半不像许钦文那样和蔼可亲,于是两个人时常上演火星撞地球,争吵,打闹,勒脖子,比赛哭……一幕幕天雷的狗血剧情不断上演。

她也不是个忠贞的情人,有男人为她两跳西湖,她则劈腿爱上女教师。刘梦莹也不是吃素的,屡次威胁要把两人关系公之于众,要把女老师杀掉。终于有一天,两人在许钦文的房子里又闹开了,刘梦莹冲到厨房,拿起菜刀要砍陶,谁知道小陶反夺过来,于是一个逃一个追,小陶手持菜刀在背后狂砍小刘,小刘又拿起木棍抵抗,终于无法,在开门的刹那被情人砍死,最后验伤结果是,她身中49刀,惨不忍睹。

小陶被抓了起来,许钦文也因为命案发生在他房子里被抓了起来,其后发生了一系列乱七八糟的事情,包括告来告去,群众参观开庭挤破玻璃等等,兹不赘述(过一阵会放出详尽版),总之,小陶被判了个无期,并且大家都发现了,她有点儿神经病。的确从小陶留下的文字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她的逻辑极端混乱。

可是,更天雷的事情正在等着我们:据丰子恺大叔说,过了几年,抗战开始,小陶不知怎么就从牢里出来了,接着嫁给了当初审判此案的法官,从此人间蒸发。该法官难道是怕她再出去贻害人间而大无畏地自我牺牲了吗?因为经手此案的法官太多(大概有7个),所以至今我们也无法知道到底是哪位入了地狱……

此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小陶和小刘都是进步的共青团员(CY),她们是艺专不多的党的青年之二,还是左翼美术家联盟的成员,去上海参加过进步的补习班,小刘特别的上进,15岁时就在湖南接触了“非法组织”,还曾经因为共党嫌疑被抓进去过。小刘的遗物中,有丁玲的《韦护》一本。

只是她的进步,害得许钦文落了个“窝藏共党”的罪名,在大牢里呆了一年。顺便说一句,不知道是许钦文的gay气质太强烈还是怎么,在牢里,大家又把一个40多的老光棍配给他,两人同住一屋,互称“老头”和“老婆”。

小陶和小刘最知名的同学,也是一起革命的进步青年,是李可染。

阿冬
Posts: 242
Joined: 2008-04-30 20:32

Post by 阿冬 » 2008-05-01 22:00

朱谦之和杨没累的故事比较伤感,他们两个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隐居西湖,过柏拉图式的同居生活,结婚,但不同住,当然也不发生关系。杨没累感觉非常害怕肉体关系。她是郑天挺的高足,对乐律很有研究,可惜因为肺病31岁就死了。朱谦之是真的非常非常爱她,他的字甚至就叫情牵。
  
  这两位当然也不是孤零零的文艺界奇葩(他不是一个人!),老毛在北大图书馆郁闷地赚一个月八块钱时,朱谦之是他的好友之一,而杨没累有一位女同学,后来成了著名作家丁玲。
  
  丁玲在给徐霞村的信里描写过这对柏拉图恋人的生活:
  
  
来信提到杨没累,我倒狠狠想到她了。她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有个性的女性。我们在周南女中同学,她是高班生,我们几乎没有说过话,在岳云中学又同学,不同班次,但同宿舍,也还说得来,不亲密。1924年在北京,她已有爱人了。
  
    她原同国家主义派的几个才子,易君左、左舜生相熟,后来认识了朱谦之。朱谦之那时写唯美哲学,很合她的意。他们第一次见面,她什么都不说,带朱谦之去理发,再去洗牙。朋友要在那里坐上十分钟了,就逐客,说:“你们把我们的时间占去太多了,不行,我还要和谦之谈话呢!”
  
    一九二八年,我在杭州西湖时,我住在葛岭山上十四号,他们住山下十四号,我常去看他们。他们还是像一对初恋的人那么住着,有时很好,有时吵架,没累常对我发牢骚。他们虽然有时很好,但我也看出没累的理想没实现。她这时病了,病人的心情有时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几个月后,她逝世了,我们都很难过。有天,朱谦之激动地对我说:“没累太怪了,我们同居四五年,到现在我们都还只是朋友、恋人,却从来没有过夫妻关系。我们之间不发生关系是反乎人性的,可是没累就这样坚持,就这样怪。”也许旁人不相信他这话,可是我是相信的,还认为很平常。因为那个时代的女性太讲究精神恋爱了,对爱情太理想了。我遇见一些女性,几乎大半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情形。看样子极需恋爱,但又不满意一般的恋爱。即使很幸福,也还感到空虚。感染到某些十九世纪末的感伤,而又有二十世纪,特别是中国“五四”以后奋发图强的劲头,幻想很多,不切实际。我很想 写这群女性,但用什么来表现这种
  思想呢?不如用恋爱来写更方便。所以写了几篇小说,大同小异的人物。所以你问我是用谁作模特儿,这个我很难说,也许有杨没
  累,但又不是杨没累。我很理解这些女性,同情她们。但你是看见过丁玲本人的,又是写“莎菲”时的丁玲的,你最有权威说出“丁玲就是莎菲”或“莎菲就是丁玲自己”的人了。
  
  老毛,丁玲,朱谦之的关系可见梁捷以前发过的一个贴:
  
  
我向来喜欢读学者的情书,可惜机会很少。胡适是个暴露狂,留下资料最多,可惜感情上实在单薄(余英时等对胡适-韦莲司感情的考证暂且不论)。陈寅恪的生活也平静得令人羡慕。只有吴宓是个例外。我很早就喜欢读《吴宓日记》,喜欢他那单纯得透明的性格。还有个例外是夏济安,我买了他的日记后读了好多遍,推荐给无数人了。不过他终究是单恋,终究是悲剧。
    这次朱谦之和杨没累的故事给我上了一课。朱杨两人的文采让人羡煞愧煞,真是“愿生生世世一往情深”。但是,我读到“情书一束”第八封的时候,就看到一些奇怪的东西。没累说,“谦之,我们还要想想我们如果愿望我俩的“爱”的长生,就当永远努力避开那些“恋爱的裹葬”,和那种“恋爱之坟墓”。性欲的婚媾,这件事于男子方面害处还少,于女子简直是一种杀人之利剑了!所以要维持我俩“爱”的长生,便当永远免除那性欲的婚媾!”(后面是很多生活细节,包括住同一个公寓但分室而寝等等)。谦之是一口答应的,“你要怎样生活,我们便怎样生活”。后来,朱谦之也多次向她表达了“pure love”的想法,“这无后主义,如果你愿意,我是没有不可以的了”。
    不用再抄细节,直接说后果。朱谦之辞去厦门大学教职,与杨没累结婚,住在杭州西湖葛岭山下,对面就是梅妻鹤子林和靖的故居。朱,杨合作研究钻研音乐史。杨没累是郑天挺的高足,在史学方面造诣极深。两人的柏拉图式恋爱让人感佩,但生活所迫,不得不一次次分离。朱谦之第三次下广州时,杨没累已经患上肺病(与生活贫困有关),竟然31岁就去世了。
    朱、杨两人奇异的生活方式备受批评。张君劢这样的伪道学批评得尤其厉害(我从来不喜欢张君劢,无论学问还是人品),吴稚晖却予以鼓励。杨没累的母亲虽然爱他们,但也不完全理解他们的行为,从附录的书信里也能看出一丝担忧。他们竟然真的这样相敬如宾。
    丁玲(蒋冰之),胡也频恐怕是他们最好的朋友之一,因为丁玲跟杨没累是多年的同学了。丁玲在一封信里回忆起杨没累。她说,朱谦之曾在杨死后跟她说过,他们终身都没有夫妻之实。丁玲也不理解,为什么杨如此害怕,害怕这会对她的健康,对她的生活造成致命的伤害。在《莎菲女士的日记》里,显然主人公莎菲女士的女伴“毓芳”的原型就是杨没累了。比起莎菲(丁玲)受到的铺天盖地的口水来,杨没累-朱谦之的生活真是幸福了。世事难料。丁玲从监狱里出来以后,就再也没见她的第三任丈夫冯达,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而去,成为毛的红人。而毛当年在北大李大钊手下打工时,最亲密的朋友之一就是朱谦之。朱比毛小六岁,但见识不凡,总是到毛的房间里跟毛讨论无政府主义。朱谦之对无政府的主义与黄凌霜齐名(南方有巴金等)的代表人物,毛却还刚刚从李大钊的演讲中了解一些新知识。一个是被李大钊担心把北大图书馆扫荡完的读书狂人(朱谦之自称留日两年压根未想到去富士山,让人想到王国维在清华三年,每日经过颐和园却从未进去),一个只是每月读上个几十种报刊杂志且不通外语的小管理员,比起朱谦之来毛算得上后知后觉了。
  
  http://liangjie.tianya.cn/blogger/post_ ... 3377&Key=0
  
  另外,还有一个发现,我没有看见人提过,我读过沈从文一篇不甚出名的小说,里面提到有一对恋人,保持柏拉图的关系,后来那个女子得了肺病死去了。他的意见是这种不正常的生活让这个女孩子生病,如果她有正常的夫妻生活,就不会得这个病了。沈从文和丁玲这样的关系,我想他写的应该就是朱杨两人了。

阿冬
Posts: 242
Joined: 2008-04-30 20:32

Post by 阿冬 » 2008-05-01 22:08

马君武与罗孝高/雷动于九天之上

康有为在桂林收徒的时候,马君武因为是桂林人,所以溜溜地也去拜了康圣人做老师,认识很多保皇党的人,只不则马同学后来从改良派转成了革命派。话说马同学留学东京,康圣人得意门生梁启超在日本办《新民丛报》,马同学偶尔也投两篇稿子赚零花钱,不过此人懒得很,不大写文。
  
  丛报缺稿子了,梁的大弟子罗孝高说:“我有办法对付这小子。”于是冒充广东女子,投诗给丛报,一面又向马同学大夸这子虚乌有才女加美女,马同学给骗得神魂颠倒,问罗:“我能见见这美人不?”罗说:“这是我中表亲戚,很快就要来日本留学,不过你现在可以写信互相了解一下嘛,我会转交滴。”马同学一口气作了七律八首,托罗寄给才女,首联是“惟悴花枝与柳丝,为谁颦断远山眉”,全部发表在丛报上。
  
  罗对马同学说,想要美女的回信,就要多投稿给丛报,不然就不介绍给你认识鸟。马同学于是勤勤恳恳地写稿,过几日罗就伪造了回信给马同学看。马同学狂喜,更加买命的写稿。罗某一日让马同学到横滨,给马同学看了又一封伪造的回信,还有一张美女照片,说才女很快就要来鸟。马同学等不及了,弄了一张自己的照片,又买了很多日本名点心,托罗寄给才女,让她快点来。罗说:“你要投稿不多,才女来了就不给你介绍。”马同学回去后,就边吐血边熬夜地写稿。
  
  这时候也在东京留学的刘成禺游横滨,罗招待他,就说了这件事当谈资,还拿出马同学买的点心招待何,边招待边说:“尝一下,尝一下,这是君武的柳丝糕,这是君武的花枝饼~~”
  
  刘回东京后就骗马同学说:“才女已经在横滨了。”马同学连夜赶过去找罗,一定要见才女,撸起袖子都想揍人了,两人对抗了一天,罗实在熬不住了,于是坦白了,说:“我就是才女,柳丝花枝,都给你搞成这样憔悴了!!”
  
  ……
  
  马同学没办法了,最后说:“我吐血写文,又用血汗钱买东西,我只问你一句,那照片上的女的究竟是谁?”罗说:“那是广东妓女,不懂你的柳丝花枝。”马同学连呼:“太可恶了!太可恶了!”撕了自己的稿子,愤愤然地离去鸟。
  

阿冬
Posts: 242
Joined: 2008-04-30 20:32

Post by 阿冬 » 2008-05-01 22:10

随便八一下丁玲令人膜拜的情史/牛奶三明治
丁玲大姐是民国文艺女性中的奇葩,惊世骇俗这种形容词简直为她量身定做,她家里非常有钱,母亲是知府的女儿,父系的官职更高,家族庞大,而光是她一家就有200多间房子,货真价实的是含金钥匙出生。
  
   值得一提的是她彪悍的母亲,平常掌管家里财政,丈夫去世后她新潮地注册进女子师范学校读书,还十分钦佩武则天,我们有理由相信,丁玲同志强大的性格受到了她母亲的影响。
  
  
   丁玲在女校交了很多好友,这些同学中有我党高级干部瞿秋白的妻子王剑虹,张太雷的妻子王一知,她跟王剑虹的关系非常密切,甚至有点可疑的百合倾向,但是进步女性都是生冷不忌男女通吃的,这个时期,丁玲对南开大学的一位表兄开始了热烈追求,那位表兄是个胆小鬼,循规蹈矩,面对她如潮水般的爱意竟然逃之夭夭,因为同时她又跟另外一位表兄订了婚,虽然她不反感这位漂亮的未婚夫,但是作为新时代女性,怎么可以毫无芥蒂接受家族包办婚姻?于是16岁的强大女性丁玲与百合女伴王剑虹毅然逃到了上海,在那里,王剑虹马上被瞿秋白搞定做太太,同时丁玲也为瞿秋白的才能而着迷,但非常奇怪,直到瞿秋白告诉丁玲他们要结婚了,丁玲才知道自己的亲密女伴和自己的仰慕对象在谈恋爱,于是丁玲一个人凄凄惨惨戚戚的回家乡疗伤,但是没多久,瞿秋白的病染给了王剑虹,这个新任太太不久去世,她在死前半个月给丁玲写信暗示求救,但被抛弃的丁玲沉浸在自怜中,毫无所觉,瞿秋白当时可能另有新欢,因为四个月后他就挖了沈玄庐儿子的墙脚,快乐的结婚了,他甚至没有参加妻子的葬礼,只剩下丁玲扶棺大恸,终身痛恨瞿秋白。
  
  
   丁玲到北京遇到了胡也频,浪漫的女青年就跟诗人同居了,而她居然对他一无所知,直到两年后胡也频自己说起过去为止,天哪,果然是特立独行的新女性,但是未免也太神经大条了吧,我们是否应该庆幸当时民风淳朴,没有那么多人贩子,不然我们就无法膜拜这伟大的女作家多姿多彩的一生了。
  
  
   胡也频的往事也很强大,他祖父是太平军石达开的部下,所以他家就很穷,只好送他去珠宝店做学徒,在店里,惨绝人寰的事情发生了,一名断背山爱好者意图强奸胡也频,在胡也频的奋勇抗争下,终于强奸未遂,但是胡同学满头是血,还被颜she了,这件事使他的心灵蒙上阴影,从此开始仇恨珠宝店,并顺手牵羊了店里的超大金镯子人间蒸发。
  
  
   到北京后,青年诗人胡也频与进步女学生丁玲刚认识,就带着她去看望以后的绯闻男主角之一沈从文,丁玲和沈是老乡,两个人立即热络起来,把胡也频甩在一边,胡也频意识到了危机,马上重拳出击,在丁玲回乡的时候追到了湖南。丁玲不为所动,两个人一起回北京的时候,她本来打算立即和胡分手,但是桃色新闻传得飞快,丁玲非常愤怒,说:“好吧,我们就同居!”,于是两人同居了,根据丁玲的说法,他们是纯洁的柏拉图式同居,毫无肉体关系。
  
   这段时期丁玲看了一部电影,她立即决定,自己要到上海去做电影明星,洪深牵线搭桥做了引路人,两位男士顺势也跟着南下了。可惜上海电影界太肤浅了,不能了解伟大女性丁玲的内在美,她的明星梦就此夭折。于是她含愤写出了处女作《梦珂》,“这是关于一个敏感和幼稚的年轻女孩成为一名电影明星受腐败的社会欺骗的故事”。这部作品一炮打响,她成了新锐女作家丁玲,名气大过胡也频和沈从文。

丁玲开始专心走文学青年路线,与胡也频、沈从文一起三个人到杭州,进行了华丽的3p生活。可怜的胡也频思想不够先进,忍无可忍回到了上海,丁玲也回去了,两人开始过正经的夫妻生活,可惜好景不长,1931年,左联五烈士事件发生,胡也频英年早逝。
  
  
   丁玲生下一个男孩,她生活在痛苦之中,此时,冯雪峰作为中共在上海的负责人,对她进行安慰引导,冯是党内有名的白面书生,他身材修长,玉树临风,丁玲对他发生了炽热的感情,虽然冯已经结婚,丁玲还是写了无数滚烫的情书表白,但是理智的冯雪峰同志坚定婉转的拒绝了她。这是丁玲人生中的一大遗憾,所以她终身对冯雪峰怀着特殊的感情。
  
  
   丁玲女士孤身一人生活在寂寞和恐惧中,幸好1932年夏天她遇到了生命中的又一个男人冯达,冯达在30年代初负责中共和共产国际电讯联络,他的一生过得很舒服,不知道为什么,戴笠的军统很喜欢用中共的变节人员做事。冯达背叛中共后就到戴老板手下做事,民国三十八年“大陆沦陷”,冯达就到台湾,供职“国防部情报局”,相比大多数一会上天一会入地的老革命,他的命运实在好太多了,几乎没吃过什么苦。
  
  
   冯达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注意着装,大概看上去风度翩翩,丁玲冰封的心再次遇到了春天,于是在秋天他们就同居了。同样,丁玲还是对同居伴侣一无所知,只知道他是一个从未谈过恋爱的单身汉。我们需要再一次为丁玲的rp称幸吗?丁玲马上自食其果了,过了几个月她被国民党软禁到南京,出卖者正是冯达。奇怪的是,国民党帮她提供的住所颇为不错,而丁玲,虽然她说自己恨不得去揍冯达,但是在南京软禁三年期间,他们一直同床,丁玲还帮他生了个女儿,后来成为国内知名的舞蹈家。
  
  
   1936年,按照正统的说法,丁玲逃出了魔爪,回到上海见到了亲爱的雪峰。此后她就奔赴延安,嫁给了比她小十多岁的陈明,她的情史正式结束。
  
  
   根据坊间资料,在左联期间,丁玲是一台不知疲倦的发电机,跟楼适夷、钱君

阿冬
Posts: 242
Joined: 2008-04-30 20:32

身体力行的共产共妻/猛虎轻嗅紫薇

Post by 阿冬 » 2008-05-01 22:18

前面8到蔡和森,那我也来88李一纯。李一纯原名李崇英,此人名气不大,但实属jp中的jp。她本来是杨开慧哥哥杨开智的太太,杨开智拜托李立三送李一纯回湖南,结果李一纯就跟李立三跑了,后来在去莫斯科的时候,李立三叫她关心一下刚跑了老婆的蔡和森,她又跟蔡和森好上了。这还不算jp,jp的是第一次她觉得对不起杨开智就把自己一个妹妹许给了杨开智,后来又觉得对不起李立三,又把另一个妹妹许给了李立三。早年这些革命同志都是自己圈里换来换去,真是g产g妻阿。

saveas
Posts: 879
Joined: 2005-07-02 5:33

Post by saveas » 2008-05-02 0:33

如果要画个关系图,那线条会变成蜘蛛网的

tiffany
Posts: 24843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8-05-02 5:34

丁玲和胡也频
Image
乡音无改鬓毛衰

saveas
Posts: 879
Joined: 2005-07-02 5:33

Post by saveas » 2008-05-02 6:51

她果然做不来电影明星……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5-02 6:56

这些人,除了丁玲,沈从文,茅盾,我通通不认识。

除了丁玲,其他的罗曼史好象也没什么特别神奇的,不过就是爱过了,不爱了。或许因为对我来说不是什么名人,所以看上去跟街坊邻里的谈情说爱也差不多。

默默无闻的良家妇女,我觉得,也未必就没有浪漫而多情的历史,只不过没有详细地记录下来。如果搞一个Kinsey survey,恐怕这些革命小将也不显得如何彪悍了。至于良家男人的纯洁坚贞,就不用我说了吧。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5-02 8:59

坏人说,其实是现今的教育问题啦。 8)

我们上一辈或者上几辈子人的大概把这些当天方奇谈的比较少,周围的人都那样,看多了就习惯了。我们这一代从小被教育要贞节和良家,一从书本里脱开来,看到这五光十色的社会,简直要拍案惊奇。不过一样的啦,多看看多受受教育就好。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5-02 9:15

丁玲真强!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5-02 10:03

沈从文没和丁玲胡也频3P啦。只是年轻人一起合租。
那时候的年轻人不那么在乎。

看一段黄苗子的回忆,有关叶浅予、梁白波的:
  记得是那年5月,我在上海生活得无聊,也就辞了那份闲差,和漫画家陆志庠兄一起,同浅予、白波一起上南京去。
  记得刚到南京,由名戏剧家马彦祥兄收容,暂住在成贤街他家的一个空亭子间里,4个人打地铺。但彦祥兄正在闹感情纠纷,和一位其后是著名演员的美人有关(蚕:指的是白杨,),我们4人不好意思夹在这纠纷里,浅予终于租了常府街三山里一层小楼住下。不久,卜少夫兄把我拉进陇海铁路办的报纸《扶轮日报》编副刊,浅予的负担减轻了一点。那时他又给王公老板的《朝报》画连续漫画,收入多了些,但还要负担上海夫人的分居费,生活仍是拮据的,白波倒也安之若素。
  我在南京《扶轮日报》工作了四五个月,因为工资发不出,便决心回上海。浅予、白波和陆志庠,则仍在南京过他们的“流浪艺术家”生活。我回到上海,起初在环龙路租了一处前楼住下,白波有时来上海,也毫不避忌地要在我那里住上一两晚,我习惯于这位“叶大嫂”的性格,无邪地把卧床让给她,我自己打地铺。她有时一个人很晚回来,第二天醒来问她,她只淡淡地说,是“跳舞去了”。

Elysees
Posts: 6806
Joined: 2003-12-05 13:10

Post by Elysees » 2008-05-02 10:14

最近这真人八卦风,真是愈刮愈烈了 :shock: :shock: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5-02 10:17

大学女生瞪着惊恐的大眼睛 :mrgreen: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5-02 10:33

小E 你现在不合适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5-02 10:36

我最喜欢的是骗稿子的故事,逗!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tiffany
Posts: 24843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8-05-02 10:38

me 2.
丁玲真彪悍!
乡音无改鬓毛衰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5-02 10:43

严肃的探讨一下,为什么当年的五四青年看起来这么“乱”。一个原因是,旧的价值观完全被推翻,新的价值观还没建立起来,每个人几乎是凭自己的本能摸索,没有现成的套路,但是也没有任何向导,搞得常常矫枉过正。比如说第一个白薇的故事,她是从包办婚姻里面直接逃出来的,“革命先进”的男女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完全没个清晰的概念,大概就是模模糊糊的觉得“自己要做自己的主”。我觉得她和现在的妇女论坛上的“包子”并不完全一样(说实话“包子”也没啥好稀罕的),直接用现在的主流的价值体系去套她,也就是获得点猎奇的小趣味而已。

不严肃的
我当然不恨。他当年爱我却得不到我,只好叫人折辱我罢了,我有什么好恨?
其实主席大概就是单纯的想和她睡一下而已。不过我同意丁玲是很强大的。

咦?我觉得骗稿子的故事最没意思,就是某个人占便宜而已。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5-02 10:45

什么是包子?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5-02 10:48

看出你老好久不去 Onlylady 了。所谓包子就是被丈夫/男友从精神上肉体上经济上百般压榨但是死也不肯离开他的妇女。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5-02 10:49

那批五四青年,当然是多角度深层次地身体力行革命观念。而革命,从来不是仅仅在精神领域,君不见老毛在农村推广政策,也是上来先按住两个事---婚姻法、土地法。

丁玲后来挨整,也没那么无辜。她自己之前整别人踩别人厉害着呢。

森林的火焰
Posts: 2913
Joined: 2005-09-08 9:45
Contact:

Post by 森林的火焰 » 2008-05-02 10:54

小E才没你们想得那么纯洁呢,我阴阴的说。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5-02 10:56

暂时忽略一下冤冤相报的中年人故事, :mrgreen: 丁玲年轻时的故事真好玩,大概男人都被她吓住了,女人“革命”起来可以到这个程度。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5-02 11:02

火星同学太天真了,怎么会吓住了?越是popular的异性越受欢迎,男女皆同--别人趋之若骛的个体,那肯定是有超强基因的啦,融合之而后快也。这不是自然规律吗?

中国文化不是很会搞阳逢阴违的? 你有你的道德准则,我下面打我的擦边球。思想上信仰和行动上自觉执行纸上规则的人,也并不那么多。多数人不过是没有access.
Last edited by Jun on 2008-05-02 11:05,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5-02 11:04

丁玲的几个伴侣,胡也频、冯达,以及后来的陈明都是互补她的类型,偏她倾心喜欢的是跟她同类的冯雪峰。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5-02 11:06

男人不是有控制欲吗? :mrgreen: 我觉得丁玲这样的女人他们很难控制的。容易的睡一睡谁都想,但是这女人并不驯服还是有点头痛的。

中国社会对个体的控制其实是相对强大的,五四是个缺口。

sikong
Posts: 265
Joined: 2005-10-22 0:51

Post by sikong » 2008-05-02 11:30

马君武就是那个写“翩翩胡蝶正当行”骂少帅的吧?
肥,是一种美德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5-02 11:59

火星狗 wrote:看出你老好久不去 Onlylady 了。所谓包子就是被丈夫/男友从精神上肉体上经济上百般压榨但是死也不肯离开他的妇女。
没事去onlylady 干吗。也就是有个出了名的热贴去看一眼。
这些妇女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光看帖子谁不得义愤的叫她们一刀两断。但是人家也不是傻子。。。。所以背后一定有没写出来的力量拉着她们不离开。搞的我好奇心大动。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5-02 12:18

关于这个问题,请参考我们的恋爱理论专家 XXX 同学最近发表在 blog 上的大作。
我就随便补充两点
1.这男人总有点让她动心的好处,比如说甜言蜜语……这个其实也是一种优点,村长也是干部嘛。
2.社会教育她们――爱就是牺牲奉献受苦。

顶楼的故事非常特别,白薇女士有勇气和父母彻底决裂,却和该男纠缠了很久。这个应该是源于没能及时建立起正确的恋爱观。
Last edited by 火星狗 on 2008-05-02 12:20, edited 1 time in total.

simonsun
Posts: 2663
Joined: 2006-12-24 4:41

Post by simonsun » 2008-05-02 12:20

...
Last edited by simonsun on 2008-05-04 20:11, edited 1 time in total.
Violent delights.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5-02 12:22

谈恋爱嘛……又不是作报告……

阿冬
Posts: 242
Joined: 2008-04-30 20:32

Post by 阿冬 » 2008-05-02 19:49

旧的价值观被打倒了,新的却没有建立起来,轰轰烈烈的革命背景和他们通常还不坏的家庭背景,使得庸碌的家庭生活还没怎么侵入。换作现在,住房吃饭都是年轻人的大问题,哪里还有精力去纠缠?

其实不光是恋爱观不知道该如何,交友观也同样。比如陶思瑾的同性恋故事,当时的女学生“一对一对”根本是常态,现在无法想像。可是当时对“感情”的观念也不一样,现在同床共枕或kiss都是“爱情”的表现,她们只觉得是闺蜜的亲密无间,并不以为意,连旁人都觉得没问题。

园心
Posts: 483
Joined: 2003-12-11 3:24

Post by 园心 » 2008-05-03 0:51

然后,老天开眼,白薇终于看清了这个男人,她没死掉,和杨骚一刀两断,从此默默活到……1987年
从此后我再看到面目模糊的老太太,会不免多浮想一下. :dizzy:
有这么难么?

园心
Posts: 483
Joined: 2003-12-11 3:24

Post by 园心 » 2008-05-03 1:16

丁玲和主席一段儿,太逗了太逗了 :applaudit01: :f16:
有这么难么?

狸狸
Posts: 1347
Joined: 2003-12-08 20:50
Contact:

Post by 狸狸 » 2008-05-03 9:51

Knowing wrote:小E 你现在不合适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现在不合适?嗯?我敏锐的说,“现在”是什么意思?
:dog001: :dog001:
Perhaps we grows very strong, stronger than Wraiths.
Lord Smeagol? Gollum the Great? The Gollum!
Eat fish every day, three times a day, fresh from the sea.

ruby
Posts: 620
Joined: 2003-12-06 19:55

Post by ruby » 2008-05-03 11:50

我不得不说,我被雷到了。 :shock: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5-03 14:09

狸狸 wrote:
Knowing wrote:小E 你现在不合适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现在不合适?嗯?我敏锐的说,“现在”是什么意思?
:dog001: :dog001:
这你得问小E 啊。。。。我狡猾的说。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姚姚
Posts: 17
Joined: 2006-01-31 11:17

Post by 姚姚 » 2008-05-04 18:35

八卦的太好看了,这还让不让人上班了?!我这两天全泡在这里了。 :gros_yeux_tristes:
我只为一天的生活担心。

红尘有缘
Posts: 296
Joined: 2004-03-24 3:56

Post by 红尘有缘 » 2008-05-05 1:16

园心 wrote:
然后,老天开眼,白薇终于看清了这个男人,她没死掉,和杨骚一刀两断,从此默默活到……1987年
从此后我再看到面目模糊的老太太,会不免多浮想一下. :dizzy:
:f59: :f59: :f59:

笑S!大心可以从你父母那里问问当年的风情哈 :super:

日朗
Posts: 166
Joined: 2006-09-14 18:13

Post by 日朗 » 2008-05-05 1:39

狸狸 wrote:
Knowing wrote:小E 你现在不合适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现在不合适?嗯?我敏锐的说,“现在”是什么意思?
:dog001: :dog001:
我也敏锐地注意到这个 :oops:

阿冬
Posts: 242
Joined: 2008-04-30 20:32

Post by 阿冬 » 2008-05-05 1:59

昨天看稿子笑惨了。
当日簇拥在鲁迅同志身边的青年之一,时浙江省作协主席的黄源同志
在获悉“四人帮”被粉碎的特大喜讯后,欣喜地给别人写信,说
鲁迅同志自从25年起开始交华盖恶运后,解放后,始为刘周所抑
――起先我以为是刘少奇周恩来,但想想大概是刘白羽和周扬
其后被狄克压制――狄克者,张春桥早年的笔名也
接着这位大嘴巴忍不住在被打倒的狄克同志身上再踏上一脚,说此人乃是“蓬子和丁玲的私生子”
真是天雷滚滚,姚文元同志突然多了个亲兄热弟,而且那兄弟还有个著名的妈!
当时丁玲还没被解放,所以很可以肆无忌惮说她坏话,当然也可见她的名声多么在外
之后丁玲翻身,还当了全国作协主席,据说黄源就十分惴惴不安

不过,在正式出版的书中,你是不会看到这一句不靠谱的爆料的【的确不靠谱,大家别信】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