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电影
Re: 冬季电影
我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是“你这么糟蹋自己,对得起我吗?对得起广大粉丝吗?”幻儿 wrote:昨天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第一感觉是震惊,然后居然是愤怒 -- 你怎么能这么糟蹋自己呢? 你这样对得起自己的天赋才华吗?!然后才慢慢觉得悲哀。。。
好吧,我知道这么说是很幼稚很自私的,但是直觉就是这样。
得了精神疾病的人常常会 in denial,不相信会很危险,老觉得脑子里的事儿,脑子自己可以操纵控制。例如 Stephen Fry 都已经非常自我教育了,不能说他不懂,竟然那么多年都不肯吃药!要不是前年那次出事儿被救回来,被医生吓唬你这样只有两年寿命,他还不会吃药。我认识的一个朋友,焦虑症已经到很严重的程度,一点小屁事儿可以 paranoid 到浑身发疹子的程度,而且他特怕死,经常来问我长期吃 Claritin 会不会有副作用,讽刺的是我叫他去看 psychotherapy 他总是推三阻四地不肯去。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Re: 冬季电影
每个人的病情不一样,很难一概而论。总之现在知道的是,addiction 这个东西不能根治(没那么高明的药),即使你什么都不用,活得跟和尚一样,脑子里仍然记得那种病态而不可抗拒的欲望,忘不掉的,不嗑药跟没病完全是两回事。所以,怎么办,戒得一干二净并不是治疗的终极目标,而是终生控制脑子里那个 addiction 的记忆,以及尽量减少嗑药对生命的威胁和对正常生活的损害。dropby wrote:一旦上了瘾,是不是很难控制非常容易复发?
美国的医学界和民众对 addiction 有很深的成见/偏见,只强调完全干净的 abstinence,但这是不科学的。世界其他地区已经逐渐接受了 addiction is a chronic disease with no cure 的事实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让我很恼火的是,因为成见和偏见,搞得大家不敢敞开来好好地谈 addiction 这件事,每次爆出名人 OD 死掉的新闻,没人愿意摊开来宣传一下,总觉得坦白好羞耻好可怕。美国这么多年将 addiction 政治化,阶级化,搞点科普和公共卫生简直难死了。
Last edited by Jun on 2014-02-03 13:41, edited 2 times in total.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Re: 冬季电影
是的。基本上大多数人(至少70%可能更高),用过最 addictive substance 如 cocaine ,都不会真正的上瘾,轻松地可以戒掉。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呢?有人调查过越南老兵,发现很多人当时在东南亚用了很多安非他命和鸦片之类,但是回到美国之后基本都戒掉了,只有很少人会 become addicted。Addicted 的病人的脑子起了变化(原因多半是基因带来的 vulnerability),所以他们忘不掉 cravings。豪情 wrote:JUN说的很神奇,但是听起来也很有道理。
会不会addicted, 以及程度,也是天生的对吧。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
- Posts: 1263
- Joined: 2008-11-04 17:26
Re: 冬季电影
新浪微博上看到的

看完了觉得又神奇(我之前不知道不同的毒品反应如此不同?)又悲伤

看完了觉得又神奇(我之前不知道不同的毒品反应如此不同?)又悲伤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creates a poverty of attention."
Re: 冬季电影
redit I'm a heroin addict been clean for 4 months ask me anything 全部对话
man, these people on redit are... wow, they have ways with words.
man, these people on redit are... wow, they have ways with words.
乡音无改鬓毛衰
Re: 冬季电影
这人说的很奇怪,我以前读的都说海洛因带来强烈的飘飘欲仙感远远胜过其他一切毒品,但是上瘾特别快,withdrawl 时特别痛苦,而且用了以后特别明显是眼神呆滞什么都不想干就这么呆着(所以海洛因瘾君子不太出去暴力犯罪,不象crack 让人好斗)不过各人体质不同反应都不一样吧。
看到这类瘾君子自叙我老是很怀疑他们以前是不是都没什么生活没怎么high 过。。。看上去就是挺普通的high 嘛,跟谈恋爱加工资差不多,我本来就觉得世界挺不错滴生活基本是我想要的样子,抽了白面就这个效果那也没啥好奇的了。
看到这类瘾君子自叙我老是很怀疑他们以前是不是都没什么生活没怎么high 过。。。看上去就是挺普通的high 嘛,跟谈恋爱加工资差不多,我本来就觉得世界挺不错滴生活基本是我想要的样子,抽了白面就这个效果那也没啥好奇的了。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Re: 冬季电影
养小三有什么 high 的?我想想都胃口倒光了。
你们这打的比方都不对!当然我也不知道吸毒的 high 是什么感觉,只能借目前认为可能相似的一个说法:Internet addiction。每天起床眼睛一挖开,没有 iPhone 可查;睡觉前不能发个 twitter。不能上网,不能上 Facebook。整天不能灌水。更紧要的是,迷上了 candy crush 或 angry birds 之后突然不能玩了。你想象一下吧,再乘一百倍,或许可以跟吸毒有可比性。Helen 在隔壁已经说了,什么健康无害的消遣,都不如上网好玩。
对了,吸毒开始是挺爽的,等上瘾了之后就不是为了爽了,而是为了防止停用药物之后的 low。一个酗酒者的名言: I drink not to feel good, but not to feel bad. 等你上瘾了之后,其他通过非上瘾渠道获得的爽都弱爆了,太不够用了,只有回去嗑药/喝酒,才能重新得到自己还活着,不必讨厌/憎恨自己的那种感觉。
不上瘾就是习惯喝咖啡时精神爽利,戒掉了也不觉得如何;Angry Bird 玩了一阵不玩了,开头有点惦记着,过几天就忘记了。上瘾就是不能忘记那种 high 的感觉,而把其他的爽都忘记了。
Philip Seymour Hoffman 这二十多年拼命工作,每年两部电影还不停上舞台,我幻想地说,可能是想用工作的 high 逃避记忆中酗酒吸毒的 high 吧?可是隔了二十年也忘不掉,没有比那更强劲的记忆。
经常有人感叹快乐之短暂,加薪也好买房也好,过一阵子就习惯了,留不住当初那兴奋得意的感觉。但是幸好人类对快乐有忘记的能力!忘不掉就卡在追求快乐的循环中自我毁灭了。
你们这打的比方都不对!当然我也不知道吸毒的 high 是什么感觉,只能借目前认为可能相似的一个说法:Internet addiction。每天起床眼睛一挖开,没有 iPhone 可查;睡觉前不能发个 twitter。不能上网,不能上 Facebook。整天不能灌水。更紧要的是,迷上了 candy crush 或 angry birds 之后突然不能玩了。你想象一下吧,再乘一百倍,或许可以跟吸毒有可比性。Helen 在隔壁已经说了,什么健康无害的消遣,都不如上网好玩。
对了,吸毒开始是挺爽的,等上瘾了之后就不是为了爽了,而是为了防止停用药物之后的 low。一个酗酒者的名言: I drink not to feel good, but not to feel bad. 等你上瘾了之后,其他通过非上瘾渠道获得的爽都弱爆了,太不够用了,只有回去嗑药/喝酒,才能重新得到自己还活着,不必讨厌/憎恨自己的那种感觉。
不上瘾就是习惯喝咖啡时精神爽利,戒掉了也不觉得如何;Angry Bird 玩了一阵不玩了,开头有点惦记着,过几天就忘记了。上瘾就是不能忘记那种 high 的感觉,而把其他的爽都忘记了。
Philip Seymour Hoffman 这二十多年拼命工作,每年两部电影还不停上舞台,我幻想地说,可能是想用工作的 high 逃避记忆中酗酒吸毒的 high 吧?可是隔了二十年也忘不掉,没有比那更强劲的记忆。
经常有人感叹快乐之短暂,加薪也好买房也好,过一阵子就习惯了,留不住当初那兴奋得意的感觉。但是幸好人类对快乐有忘记的能力!忘不掉就卡在追求快乐的循环中自我毁灭了。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Re: 冬季电影
白博你是搞脑神经的应该知道所有的快乐说到底都是脑子里的化学生理作用啊,都是虚幻而不可靠的,including sex。tiffany wrote:不能追求化学药品快乐,没有实际基础,太虚幻不可靠了。
OK here's the problem. 前面说过了,大多数人喝酒抽烟吸大麻乃至抽点 cocaine, heroin, methamphetamine 都不见得会上瘾,花点钱轻松地爽一把是人之常情,你们别撑着说自己的快乐全都是辛苦劳动得来的成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玩意儿跟轮盘赌一样,你周围的狐朋狗友都没事儿喝一盅,抽一口,你也来一口,大家开开心心。然后别人每日一杯/一根,多了也不想,工作生活正常,嫌贵/麻烦顺手就戒掉了。但是你不同,一开喝就停不住,不喝的时候老惦记着,而且别的快乐之源都提不起精神来。酒精渐渐失效或者副作用太大,试过 heroin/codeine/morphine 之后发现效果更好而且不那么影响生活工作,于是替代一下,于是越陷越深。。。
上瘾就是上瘾,在脑子里卡住的过程是一样的,跟物质本身是否合法没有关系。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
- Posts: 1263
- Joined: 2008-11-04 17:26
Re: 冬季电影
嗯,我明显属于internet addicted的一员
但是candy crush啊这类,就跟涨工资一样,都有个时效。什么游戏玩一阵那个劲也就过去了——刚迷candy crush的时候我造了几个小号不停给自己send lives简直一整天都在玩,现在已经不怎么玩了而且也不惦记着。而且游戏玩得越多,新的游戏能hold你难度就越高,且hold的时间就越短——因为说来说去就那么些手段,看多了就不新鲜了。
我琢磨毒品有这个过程吗?——就是磕太多了终于厌倦了的过程?是不是不到那个程度人的身体基本也就受不了了就over了。
但是candy crush啊这类,就跟涨工资一样,都有个时效。什么游戏玩一阵那个劲也就过去了——刚迷candy crush的时候我造了几个小号不停给自己send lives简直一整天都在玩,现在已经不怎么玩了而且也不惦记着。而且游戏玩得越多,新的游戏能hold你难度就越高,且hold的时间就越短——因为说来说去就那么些手段,看多了就不新鲜了。
我琢磨毒品有这个过程吗?——就是磕太多了终于厌倦了的过程?是不是不到那个程度人的身体基本也就受不了了就over了。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creates a poverty of attention."
Re: 冬季电影
这种游戏会不会导致上瘾机制发生目前还有争议,即使会导致上瘾,如上所述,大多数人即使玩玩,high 一下,也不会上瘾,戒掉就戒掉了,难受几天就忘记了。只有少数运气不好的人才会卡在那个上瘾机制里出不来,即使不用,干净的,脑子里的记忆却怎么也忘不掉,这是他们和大多数人的根本不同。
可惜玩游戏不上瘾不能预测用其他物质会不会上瘾。但是,喝酒上瘾可以预测用鸦片类的药物会不会上瘾,因为都作用在 opioid receptor 上。对于那些上瘾的人来说,只有大脑里的 dopamine receptor 存在,其他的身体正常功能都顾不上理睬了,身体受不了它也不管了,大脑皮层的讲道理更加没用了。他们人人都很清楚这是 self destruction,要能停下来早停下来了。就好比,同性恋不知道做个异性恋生活更容易么?They can't help it.
可惜玩游戏不上瘾不能预测用其他物质会不会上瘾。但是,喝酒上瘾可以预测用鸦片类的药物会不会上瘾,因为都作用在 opioid receptor 上。对于那些上瘾的人来说,只有大脑里的 dopamine receptor 存在,其他的身体正常功能都顾不上理睬了,身体受不了它也不管了,大脑皮层的讲道理更加没用了。他们人人都很清楚这是 self destruction,要能停下来早停下来了。就好比,同性恋不知道做个异性恋生活更容易么?They can't help it.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
- Posts: 1263
- Joined: 2008-11-04 17:26
Re: 冬季电影
我迷游戏的当时也是很可怕的,用我闺蜜的话说,是有种“坐在电脑前就油盐不进的劲”
而且对某个具体的游戏,基本也会经历如下阶段:开始觉得新鲜有趣但也就那样还在控制中--〉越玩越投入进入到废寝忘食六亲不认模式简直感觉到多巴胺嗖嗖shoot--〉乐趣已经跌回去了但是渴望还在,还继续玩但心情不好--〉终于渴望也跌下去了
毒品呢?显然那种“乐趣没有了但渴望还在”的阶段是很多吸毒者经历过的,但是它这种渴望特别特别强?所以很难到达最后那个渴望跌下去的阶段?为什么呢?因为它之前的reward也特别强?或者因为具体的作用机制问题?或者特别depend on 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和生活经历?估计是个很大的课题。研究生的时候有门课老师让我们考虑研究课题,我就想过研究"hobby"和"addiction"的异同,只不过写了一个term paper就扔一边去了再没往下深究
我对酒没有上瘾,虽然觉得喝到微醺还比较舒服,但是后来身体原因医生不让我喝酒我立刻就不喝了,毫无困难。咖啡因也是一样——以前都是把茶当水喝,最近医生又不让我喝茶了,我也立刻不喝了没有任何明显的渴望。但是这种对新鲜游戏/小说/资讯的着迷貌似比较强烈。

而且对某个具体的游戏,基本也会经历如下阶段:开始觉得新鲜有趣但也就那样还在控制中--〉越玩越投入进入到废寝忘食六亲不认模式简直感觉到多巴胺嗖嗖shoot--〉乐趣已经跌回去了但是渴望还在,还继续玩但心情不好--〉终于渴望也跌下去了
毒品呢?显然那种“乐趣没有了但渴望还在”的阶段是很多吸毒者经历过的,但是它这种渴望特别特别强?所以很难到达最后那个渴望跌下去的阶段?为什么呢?因为它之前的reward也特别强?或者因为具体的作用机制问题?或者特别depend on 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和生活经历?估计是个很大的课题。研究生的时候有门课老师让我们考虑研究课题,我就想过研究"hobby"和"addiction"的异同,只不过写了一个term paper就扔一边去了再没往下深究
我对酒没有上瘾,虽然觉得喝到微醺还比较舒服,但是后来身体原因医生不让我喝酒我立刻就不喝了,毫无困难。咖啡因也是一样——以前都是把茶当水喝,最近医生又不让我喝茶了,我也立刻不喝了没有任何明显的渴望。但是这种对新鲜游戏/小说/资讯的着迷貌似比较强烈。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creates a poverty of attention."
Re: 冬季电影
玩极限运动的毕竟人数少多了,稀罕。没听说因为玩极限运动而搞得老婆孩子倾家荡产偷窃抢劫危害社会,gambling addiction 就危害到他人,吸毒也经常是(除非你不愁钱可以随便吸毒,身边又没有家人亲友)。医疗专业人员里就有相当数量的 addicts,尤其是经常接触 opioid 药品的麻醉科医生护士,危害到工作和他人安全。camellia wrote:从我对酒和大麻的反应(几乎无效)来看,Internet/cellphone才算上瘾。我觉得有runner high的人可能和吸毒high的效果差不多。我知道很多玩极限运动的人,也是明知可能丢命还要玩,其实和吸毒上瘾的寻求high的根源差不多吧。为什么舆论对吸毒这么反对,而其他的都无所谓甚至鼓励呢?
当然事情没那么简单,美国极力将吸毒刑法化政治化道德化,只打压不疏导。The cure becomes worse than the disease. 荷兰和丹麦在治理吸毒问题上是世界最宽松的。他们放出一些研究数据表明,国家卫生机构开个安全干净的诊所,提供 cocaine 或者 heroin 给瘾君子来使用,要多少给多少但是必须当场用掉(为了防止拿出去卖钱),也不劝他们戒。神奇的是基本上没有人越用越多直到最高量 OD 而死,绝大多数的瘾君子也有个顶,每天来诊所一两次,象吃饭一样,用完安安静静地回家,也不闹事,也不扰乱社会治安,也不害人,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急剧降低。说实话我也不是完全被说服了这样就是解决吸毒上瘾问题的最好措施,但是我这人很小气贪财,美国的战争政策实属劳民伤财,把所有的纳税人都搭了进去,制造一大堆社会矛盾,比“宽松政策”浪费更多的资源,这是早有数据证明的。但是美国人太有道德了(这一点跟中国人很象),你让大家放弃一个自我感觉良好占据道德高地的借口,大家是决不答应的。
有一种现象,年轻时我是不相信的,现在见多了世面相信是真的:适得其反。很多事儿本身没什么,人性耳。你越拼命禁止,它就越不可抗拒;你越拼命宣扬推到别人身上,别人就越抵触拒绝。这种倾向甚至适用于个人的分裂。例如拖延症/晚睡强迫症,你越采用“自责”和“罪恶感”鞭策自己不要做什么,诱惑就越强烈越不可抗拒,而你就越拖延和晚睡/失眠。道德审判和强调意志力只有令事情更坏。人性如水,拳头捏得越紧,指缝里流出去的就越多。不过呢,信奉“有志者事竟成”和“人定胜天”的中美道德人士是不会放手的。有时候我真奇怪道家顺应自然规律的理论都被狗吃了还是怎么的。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Re: 冬季电影
前一阵子听CBC说酗酒的治疗方法,说是欧洲有的地方对极度酗酒的人用每天给5瓶啤酒的方法,隔几小时领一瓶,边喝边打扫公共花园。说是效果比一刀切戒的好,但是目前好像只限于severe的cases。
又没头脑又不高兴
Re: 冬季电影
遥远的回应白博说的关于Reddit的,真的有人花超多时间在这上面。我有个同事跟我说,在Reddit上有两个小集团互相看不上对方(可能那里有很多小集团?),他在其中一个小集团里,说话非常mean,经常损敌对集团。然后那天敌对集团有个人发了个帖子说我同事是论坛里最讨厌的ID,然后有六七十人点赞!我同事乐滋滋的说,I thought nobody knew, but people noticed! More than 60 people think I'm the most obnoxious and annoying person! 我说敢情这是好事儿?说你obnoxious and annoying? 他说当然了,这是我这个ID的persona! 很成功啊!
除了这个,还有Digg, 我也认识很投入的人,他们在纽约还定期有聚会呢。还有Quora,我一个同学在facebook上说2013年他的最大成就是成为Quora top 10 poster之类的,生孩子只能排第二。他花在这上头的时间真是海量阿,还曾经让我帮他改他写的关于法律方面问题的答案。还有Yelp,我有个同学就是把Yelp Reviewer当成副业来做,坚信有一天会有人付钱让他干这个,就改成主业。
这些人算不算上瘾?

除了这个,还有Digg, 我也认识很投入的人,他们在纽约还定期有聚会呢。还有Quora,我一个同学在facebook上说2013年他的最大成就是成为Quora top 10 poster之类的,生孩子只能排第二。他花在这上头的时间真是海量阿,还曾经让我帮他改他写的关于法律方面问题的答案。还有Yelp,我有个同学就是把Yelp Reviewer当成副业来做,坚信有一天会有人付钱让他干这个,就改成主业。
这些人算不算上瘾?
-
- Posts: 1263
- Joined: 2008-11-04 17:26
Re: 冬季电影
我在哪里看到过一眼(老痴了想不起来),真的有人把这个当主业干的。赚钱还蛮多。他们拿着商家的钱,变着法儿写正面review.有好几个level的package,比如$79可以在多长时间内写多少条,$99又在多长时间内写多少条,每条长度什么都有细则。还有给竞争对手写负面review的。-- 这些到底是否违法我就搞不清楚了。据说expedia因为这个一定要让review的人的确住过某个旅馆才能写评之类。幻儿 wrote: 我有个同学就是把Yelp Reviewer当成副业来做,坚信有一天会有人付钱让他干这个,就改成主业。
那人还据此说网上有大概1/4还是1/3的review都是这种,不可信的。——说实话我是相信的。最近根据yelp找得牙医和眼睛验光师,都是刷刷刷5星,但是给我感觉都不太好。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creates a poverty of attention."
Re: 冬季电影
华盛顿邮报的 Joel Achenbach 报道了 heroin 和止痛药的泛滥和危险,写得很好,值得看看: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blogs/ach ... epidemics/
如果 PSH 真的是因为吃了吗啡类止痛药而 relapse 那可是冤死了。乱开止痛药的医生害死人。
英国演员 Russell Brand 写过很多关于自己的 addiction 的文章。我本来觉得这人演戏特 obnoxious,没想到他文笔很好:
http://www.spectator.co.uk/features/885 ... ng-a-hole/
他说的基本都是真的。Addicts are not bad people but sick people. 问题是第一他们的病让他们做出很多害人害己的事情,第二是很多时候这是个绝症,我们这些没病的人干站在一边,再火大再迁怒也没办法。We all feel the powerlessness.(广泛地说,decriminalize addiction 以及更多的治疗研究算是努力的途径。)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blogs/ach ... epidemics/
如果 PSH 真的是因为吃了吗啡类止痛药而 relapse 那可是冤死了。乱开止痛药的医生害死人。
英国演员 Russell Brand 写过很多关于自己的 addiction 的文章。我本来觉得这人演戏特 obnoxious,没想到他文笔很好:
http://www.spectator.co.uk/features/885 ... ng-a-hole/
他说的基本都是真的。Addicts are not bad people but sick people. 问题是第一他们的病让他们做出很多害人害己的事情,第二是很多时候这是个绝症,我们这些没病的人干站在一边,再火大再迁怒也没办法。We all feel the powerlessness.(广泛地说,decriminalize addiction 以及更多的治疗研究算是努力的途径。)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