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泽园的故事(外两则)
奶油冰棒是有奶味的,尤其有种带咸味的奶油冰棒特别好吃,5分钱一根。果味冰棒和红豆绿豆冰棒似乎便宜一分钱。奶油雪糕8分钱,我觉得已经是非常好吃的东西了。冰砖是奢侈品,等闲吃不到。偶尔我爹带我去冷饮店,是我最乐的时候(可以不花自己的零花钱而大吃)通常喝一杯冰牛奶,吃一块冰砖,再一手举一根雪糕回家。等上了初中,家里才置了冰箱,那时候又不觉得冰牛奶有什么特别好喝了。
小时候还有种三色冰激凌, 一个只有鸡蛋黄那么大,一毛五一个,奶香浓郁,口感细腻无比,简直是天下最好吃的冷饮。可是实在分量太少, 就没有尽兴过。
到美国后我就没吃到过好吃的雪糕和冰激凌。
小时候还有种三色冰激凌, 一个只有鸡蛋黄那么大,一毛五一个,奶香浓郁,口感细腻无比,简直是天下最好吃的冷饮。可是实在分量太少, 就没有尽兴过。
到美国后我就没吃到过好吃的雪糕和冰激凌。
CAVA wrote:冰砖是四四方方的一块vanilla icecream,不带木棒。棒冰和雪糕带木棒,其它地方是统称冰棍吧?棒冰是不含奶味的,水果味或赤豆,绿豆味,还有盐水。雪糕有奶味,质地比棒冰松些。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棒冰都是四分一根,雪糕八分。冰砖有中砖和简砖,简砖狭长型,是中砖的一半大小,只用一层薄纸包装,好象是2角1分一块。
现在偶是胡军的扇子。
你们小时候有谁吃过一种陈皮做的小吃的,跟两粒芝麻那么大,黑色的,看上去像中药,酸甜好吃。我很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吃,我爸给买的,说他小时候就有这种东西,但是他告诉我这个叫耗子屎,并且放在高处,每天只给吃两粒。那时候我们楼里的确有耗子,有一次冲进我们家。我父母小时候家里都养猫抓老鼠,所以他们就从邻居家借了只小猫来抓耗子。那猫大概太小,追到老鼠,老鼠转过身面对他发出吱吱的尖叫,小猫就停步不前,不敢抓了。总之我爸每次给我吃,就说我吃耗子屎,我很生气,但我当时不识字。后来又不见这种吃的了,所以我一直不知道到底叫什么。直到到了达拉斯,我居然在中国店看到了这种食品!买来吃了味道的确是的。当时记下名字,也直到那个时候我才知道那个是陈皮做的。现在又给忘了。
云浆未饮结成冰
-
- Posts: 4
- Joined: 2006-02-01 19:49
幸福总是在回忆中无限放大。不过很庆幸自己是个放大幸福淡忘痛苦的人。Knowing wrote:真可爱。。。所以物质匮乏并不重要的,父母很爱你童年就幸福。![]()
我粉红的说。
这么一说,我就想起来了,1毛钱的是雪糕,也叫雪糕冰棍。看来我们小地方物价贵啊,绿豆冰棍5分,白糖冰棍(就是白糖糖精加一点果酸色素)3分,还以为计划经济价格都一样哩。笑嘻嘻爸爸戏称的老鼠屎,我们叫咸金橘,想必有些金橘皮的成分吧。小时候吃的特别多,因为便宜,酸酸甜甜的,又耐吃,一小包可以吃一天,解谗。很奇怪的,我的童年记忆似乎大多停滞在入中学以前,对于入学前和上小学时期生活的大杂院,有很多清晰到小细节的记忆。可进入初中高中以后的生活就一片模糊,是搬离了那个鱼龙混杂的大院住进独门独户的楼房,还是功课开始压头心无旁骛?大家说的大头娃娃我都没什么印象了,其实肯定是吃过的。cava wrote:冰砖是四四方方的一块vanilla icecream,不带木棒。棒冰和雪糕带木棒,其它地方是统称冰棍吧?棒冰是不含奶味的,水果味或赤豆,绿豆味,还有盐水。雪糕有奶味,质地比棒冰松些。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棒冰都是四分一根,雪糕八分。冰砖有中砖和简砖,简砖狭长型,是中砖的一半大小,只用一层薄纸包装,好象是2角1分一块。
我也想写啊,写给我女儿看,自己老了看,过去的那些人和事。silkworm wrote:对啊。我一边写一边想:我的女儿长大以后肯定离这样的生活很远很远了,即使在国内的小孩子们,也离得很远了。所以更坚定我回忆出来、写下来的决心。当然,在这儿一群同辈人一起共鸣的感觉,也特别好。 Heart pump
我去年回国的时候在北京,别人请我在渔阳饭店对面的香满楼吃饭,我觉得相当不错。糟溜鱼片嫩且味美,凉拌萝卜苗非常爽脆多汁,比什么沙拉菜都好吃。还有凉拌香椿苗很清香。盐水鸭肝细腻清甜。
新疆饭店的烤羊排和烤羊腿都很好吃,川办的川菜很好吃。后海茶马古道的凉拌野菜非常清香,过桥鱼很鲜嫩,凉拌米线不错。海底捞的火锅挺好的,牛肉很滑,鸭血很嫩,侍候周到,服务员都跟打了鸡血似的看着特来劲。一根面的表演好玩,而且面也好吃,筋道耐煮。
西直门大街那块儿的甲秀楼缘吃贵州菜,酸汤鱼很好吃,蒸腊肉、腊肠很有烟香。而且腊肉切成很大的白里透红的薄片,又烟韧,跟饭一起吃简直有甜味儿。茶马古道的腊肠也香得特异,值得不吃。
新疆饭店的烤羊排和烤羊腿都很好吃,川办的川菜很好吃。后海茶马古道的凉拌野菜非常清香,过桥鱼很鲜嫩,凉拌米线不错。海底捞的火锅挺好的,牛肉很滑,鸭血很嫩,侍候周到,服务员都跟打了鸡血似的看着特来劲。一根面的表演好玩,而且面也好吃,筋道耐煮。
西直门大街那块儿的甲秀楼缘吃贵州菜,酸汤鱼很好吃,蒸腊肉、腊肠很有烟香。而且腊肉切成很大的白里透红的薄片,又烟韧,跟饭一起吃简直有甜味儿。茶马古道的腊肠也香得特异,值得不吃。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搬家了搬家了
看回忆吃的想起来一个,西餐社
不晓得其他地方有没有,上海似乎很多,我住的地方原本属于苏州,52年才划给上海,不大洋,比较土,又是郊县,但流风所及,也有个西餐社。印象里是吃好东西的地方,不过也就是罗宋汤、色拉一类上海改良本土化西餐。
记得六七岁的时候,有一天爸妈带我和表姐去西餐社吃刨冰――不是台湾人那种堆得高高的小山,上面浇了花生或红豆,就是小小一碗,有点甜味。我兴奋得连蹦带跳,结果悲剧发生,在路上把膝盖摔破了,好像就此打道回府,没吃到美味刨冰。
南京东路过了河南路那里有家东海咖啡馆,也是这种老式的吃简餐的地方。最出名是炸猪排,的确鲜嫩,一定要配泰康黄牌辣酱油吃的。这种酱油我在别处没见过,但在上海凡吃炸猪排必备,好像也有人拿来抹荷包蛋,比一般酱油鲜。
徐家汇太平洋背后的小路上有家新礼查,也是此类幸存的西餐社,因为旁边是交通大学,客源不愁,因此竟然安稳地生存了下来。有一次去交大看演唱会,和朋友在那里吃了一次,完全是老式国营的气味,阿姨穿着白色制服,有点脏的,哇啦哇啦,看上去很凶,但对小姑娘很好。点了一个色拉,好似还是用老法色拉油做的,上面盖两片薄薄方腿――我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说色拉里放盐水方腿是上海人自己发明的。还有葡国鸡,送上来的餐具都缺了口,但是味道真好,骨头都炖烂了,又够烫,就着盖在上面的酥皮面包一起吃。
我们单位占了淮海路一个大房子,从前是所女校,食堂也是一路传下来的,会做点心。有的点心做得恶劣,比如羊角面包是甜的,有的倒是在外面看不到了。一种是酥皮面包,热腾腾出炉时最最好吃。枕头面包一样大小,切好了片的,外面是一层酥皮,芯子是甜甜的蛋糕。还有一种点心叫西番尼,一看就是困难时期过节时候吃的,死甜死高热量,一层一层的小蛋糕,一层抹巧克力酱,一层抹花生酱,就这样五六层叠起来,成小小一个长方块。吃一块人就噎住了。
以前物质匮乏,一年就吃几次甜东西,所以下死命地放料,现在想起来都佩服自己。我小时候吃过一种点心(就是在西餐社买的),叫哈斗,长得像个蛋筒,皮是酥皮,里面灌满奶油,鲜奶油还是麦淇淋忘记了,似乎是后者,因为兴奋,不知不觉感激涕零地吃掉了一个巨大的哈斗,似乎也没有闹肚子。
不晓得其他地方有没有,上海似乎很多,我住的地方原本属于苏州,52年才划给上海,不大洋,比较土,又是郊县,但流风所及,也有个西餐社。印象里是吃好东西的地方,不过也就是罗宋汤、色拉一类上海改良本土化西餐。
记得六七岁的时候,有一天爸妈带我和表姐去西餐社吃刨冰――不是台湾人那种堆得高高的小山,上面浇了花生或红豆,就是小小一碗,有点甜味。我兴奋得连蹦带跳,结果悲剧发生,在路上把膝盖摔破了,好像就此打道回府,没吃到美味刨冰。
南京东路过了河南路那里有家东海咖啡馆,也是这种老式的吃简餐的地方。最出名是炸猪排,的确鲜嫩,一定要配泰康黄牌辣酱油吃的。这种酱油我在别处没见过,但在上海凡吃炸猪排必备,好像也有人拿来抹荷包蛋,比一般酱油鲜。
徐家汇太平洋背后的小路上有家新礼查,也是此类幸存的西餐社,因为旁边是交通大学,客源不愁,因此竟然安稳地生存了下来。有一次去交大看演唱会,和朋友在那里吃了一次,完全是老式国营的气味,阿姨穿着白色制服,有点脏的,哇啦哇啦,看上去很凶,但对小姑娘很好。点了一个色拉,好似还是用老法色拉油做的,上面盖两片薄薄方腿――我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说色拉里放盐水方腿是上海人自己发明的。还有葡国鸡,送上来的餐具都缺了口,但是味道真好,骨头都炖烂了,又够烫,就着盖在上面的酥皮面包一起吃。
我们单位占了淮海路一个大房子,从前是所女校,食堂也是一路传下来的,会做点心。有的点心做得恶劣,比如羊角面包是甜的,有的倒是在外面看不到了。一种是酥皮面包,热腾腾出炉时最最好吃。枕头面包一样大小,切好了片的,外面是一层酥皮,芯子是甜甜的蛋糕。还有一种点心叫西番尼,一看就是困难时期过节时候吃的,死甜死高热量,一层一层的小蛋糕,一层抹巧克力酱,一层抹花生酱,就这样五六层叠起来,成小小一个长方块。吃一块人就噎住了。
以前物质匮乏,一年就吃几次甜东西,所以下死命地放料,现在想起来都佩服自己。我小时候吃过一种点心(就是在西餐社买的),叫哈斗,长得像个蛋筒,皮是酥皮,里面灌满奶油,鲜奶油还是麦淇淋忘记了,似乎是后者,因为兴奋,不知不觉感激涕零地吃掉了一个巨大的哈斗,似乎也没有闹肚子。
北京的新疆的驻京办有好几个,有新疆办事处,也有乌鲁木齐办事处,也有巴州办事处,还有喀什啊啥啥的驻京办――热烈推荐巴州驻京办,在皂君庙那边,我们学校附近,是我最心爱的一个新疆驻京办啦,我记得他们的烤肉串是拿红柳枝烤的貌似,酸奶无敌,然后门口有个卖特产的,杏包仁无匹的好吃。
要是不好找你可以去新疆驻京办,在三里河那边,院子里面有好几个餐厅,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一个伊斯兰饭庄,一个西域饭庄,还有别的名字忘记了。
你可以去点评网上寻摸北京最近流行啥。
贵州菜小火焰说的甲秀楼很好,贵州大厦也很好的,贵州驻京办好像就在贵州大厦。另外还有著名的三个贵州人――不过最开始的那个店貌似拆了,后来开了好多分店,我已经搞不清楚哪个好吃了。酸汤鱼啦家乡鹅啦,都可以的。
川办也灰常好吃,务必去吃,好正点的川菜呐……就是位置很难定,基本你要早早过去坐等。我有一次去北京,从5点40占位开始,吃到9点钟,期间点了三四轮菜,都快撑死了。
吃云南菜的话……那什么,其实我不大喜欢茶马古道这种又贵又做的馆子,我们那时候都去民大旁边那条街吃,一家宝琴,一家金孔雀,每回都派我们云南的同学上去点菜,老板娘会送好多小菜的说。当然茶马古道味道也是不错的,环境比宝琴之类的小馆子好上许多。
五月份我去北京出差的时候貌似流行吃烤鱼,一大条鱼烤着,还有大量腐竹啊芹菜啊等等配菜,也灰常好吃。
然后我一直很热爱的就是烤鸡翅,五哥鸡翅已经停业了――因为奥运会,据说有安全隐患,容易着火。不知道西单那个关没关,就在民航大厦旁边的巷子里面。
海底捞确实蛮好吃的,服务也好。
总之,北京所有靠谱的地方都得先定位,不然你就得在门口等个天长地久的。以前住大运村那边的时候,沸腾鱼乡每天四五十个人在门口等,小姐叫号是拿扩音器的。
说了一通我这个馋……还好今天晚上我家吃韭菜盒子,咔咔
等奥运完了一定得找个啥机会到北京去出个差啥的
要是不好找你可以去新疆驻京办,在三里河那边,院子里面有好几个餐厅,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一个伊斯兰饭庄,一个西域饭庄,还有别的名字忘记了。
你可以去点评网上寻摸北京最近流行啥。
贵州菜小火焰说的甲秀楼很好,贵州大厦也很好的,贵州驻京办好像就在贵州大厦。另外还有著名的三个贵州人――不过最开始的那个店貌似拆了,后来开了好多分店,我已经搞不清楚哪个好吃了。酸汤鱼啦家乡鹅啦,都可以的。
川办也灰常好吃,务必去吃,好正点的川菜呐……就是位置很难定,基本你要早早过去坐等。我有一次去北京,从5点40占位开始,吃到9点钟,期间点了三四轮菜,都快撑死了。
吃云南菜的话……那什么,其实我不大喜欢茶马古道这种又贵又做的馆子,我们那时候都去民大旁边那条街吃,一家宝琴,一家金孔雀,每回都派我们云南的同学上去点菜,老板娘会送好多小菜的说。当然茶马古道味道也是不错的,环境比宝琴之类的小馆子好上许多。
五月份我去北京出差的时候貌似流行吃烤鱼,一大条鱼烤着,还有大量腐竹啊芹菜啊等等配菜,也灰常好吃。
然后我一直很热爱的就是烤鸡翅,五哥鸡翅已经停业了――因为奥运会,据说有安全隐患,容易着火。不知道西单那个关没关,就在民航大厦旁边的巷子里面。
海底捞确实蛮好吃的,服务也好。
总之,北京所有靠谱的地方都得先定位,不然你就得在门口等个天长地久的。以前住大运村那边的时候,沸腾鱼乡每天四五十个人在门口等,小姐叫号是拿扩音器的。
说了一通我这个馋……还好今天晚上我家吃韭菜盒子,咔咔
等奥运完了一定得找个啥机会到北京去出个差啥的
哎是值得一吃,我给打错了,补充前边讲的茶马古道
小吃我在街上吃了一些,炸麻花不错,羊头肉我害怕所以没吃。门丁肉饼我在“爆肚满”吃的,很咸而且油,不过咬一口蛮香的,第二口就不行了。爆肚我问什么肚,他们说是牛肚。我说不应该是羊肚儿么?店里的人很自信地说自古以来都是牛肚的。我没敢说话,不过还挺脆的,值得一试。

小吃我在街上吃了一些,炸麻花不错,羊头肉我害怕所以没吃。门丁肉饼我在“爆肚满”吃的,很咸而且油,不过咬一口蛮香的,第二口就不行了。爆肚我问什么肚,他们说是牛肚。我说不应该是羊肚儿么?店里的人很自信地说自古以来都是牛肚的。我没敢说话,不过还挺脆的,值得一试。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搬家了搬家了
好啊好啊,拿着小本本赶紧记笔记。
我们很贫乏地只会吃以前吃过的。
烤鸭准备去鸭王试试。已经上网查过,离公婆家不远就有分店。
我先生还要吃涮羊肉---上次回去我哥他们因为吃得太频繁了,不肯去,让我先生耿耿于怀了好几年,这次说“谁也别拦着我”。
上次吃到了酸汤鱼,我特别喜欢,后来还把皂君庙那家强力推荐给了小E呢,不知现在还在不在。
“巴州驻京办,在皂君庙那边”听上去很有诱惑力,我不吃羊肉,我先生肯定想去。(saveas,你们学校?财经?)
海底捞也准备去一趟。
唉,这次因为要带着皮猴子女儿,估计出去吃饭也很难。肯定不能“从5点40占位开始,吃到9点钟,期间点了三四轮菜,都快撑死了。”呜呜呜。除非,把她撂给家人,我们独自去偷欢。我好后妈啊。
我问问,看电视里好象“麻辣香锅”很流行的样子。好吃吗?一群人就围着一锅吃?如果好吃,有什么店推荐么?海淀区中关村-黄庄-知春路一带的。价钱大致多少?谢。
我们很贫乏地只会吃以前吃过的。
烤鸭准备去鸭王试试。已经上网查过,离公婆家不远就有分店。
我先生还要吃涮羊肉---上次回去我哥他们因为吃得太频繁了,不肯去,让我先生耿耿于怀了好几年,这次说“谁也别拦着我”。
上次吃到了酸汤鱼,我特别喜欢,后来还把皂君庙那家强力推荐给了小E呢,不知现在还在不在。
“巴州驻京办,在皂君庙那边”听上去很有诱惑力,我不吃羊肉,我先生肯定想去。(saveas,你们学校?财经?)
海底捞也准备去一趟。
唉,这次因为要带着皮猴子女儿,估计出去吃饭也很难。肯定不能“从5点40占位开始,吃到9点钟,期间点了三四轮菜,都快撑死了。”呜呜呜。除非,把她撂给家人,我们独自去偷欢。我好后妈啊。
我问问,看电视里好象“麻辣香锅”很流行的样子。好吃吗?一群人就围着一锅吃?如果好吃,有什么店推荐么?海淀区中关村-黄庄-知春路一带的。价钱大致多少?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