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文书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9-06-03 8:33

说的我也想去。可是我爹妈都去过西安了,不肯再去。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saveas
Posts: 879
Joined: 2005-07-02 5:33

Post by saveas » 2009-06-03 10:17

我羞愧的说,我也去过西安的,所以这次连兵马俑都没去,完全是冲着小吃去。博物馆那是在消化的同时顺便逛逛,没想到这无心插柳的,最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得到了极大满足,我要正式把西安列入我的热爱城市清单,排在成都的前面。真是个妥帖舒服的城市呀!我大声呐喊说,大家都去西安吧,哪怕闲呆着也行挖。

最后一个遗憾是没去成法门寺,搭旅游大巴不是太方便,早知道带驾照租个车自己去。

话说这回我还真见识了不靠谱的游客。每天晚上都去回民小吃街报到。某天坐在小摊等荞面饸饹的时候旁边坐几个南方女孩子,坐下来就嘁嘁喳喳的大说特说,譬如,他们没吃过猪肉怎么能觉得不好吃呢,就是啊,光吃牛羊肉多单调啊。还拉住小伙计问,你们不喝酒么,那你们平常吃烤串的时候喝什么啊。

真是一点常识都没有,这要在新疆,你当着穆斯林的面说猪肉俩字,涵养不好心情不好的拳头就上去了,还凑上去问喝不喝酒。。。。简直是找骂。也就是小姑娘,伙计啥也没说脸黑黑的走了。。。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9-06-03 10:33

哈哈哈,小伙计大概憋死了。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9-06-03 10:52

好多国宝就那么随随便便的放着连个玻璃罩子都没有。。
看得我心情好复杂的,我觉得保护很重要,但是能亲手摸一摸也很荣幸。

我要是那个小伙子,就把她们直接“请”出去了,唉。

ruby
Posts: 620
Joined: 2003-12-06 19:55

Post by ruby » 2009-06-03 18:26

我是多么喜欢陕历博和碑林啊。西安我是军训完的暑假去的,真好。拿出小本本来,放入下次回国计划中。

saveas
Posts: 879
Joined: 2005-07-02 5:33

Post by saveas » 2009-06-03 21:27

火星狗 wrote:
好多国宝就那么随随便便的放着连
个玻璃罩子都没有。。
看得我心情好复杂的,我觉得保护很重要,但是能亲手摸一摸也很荣幸。

我要是那个小伙子,就把她们直接“请”出去了,唉。
我忍的不知多辛苦,好想摸。李渊堂兄弟那个石棺(其实应该是石chun)就裸着摆着,谁都能摸,那可是国宝挖。整个展厅里面好像就昭陵六骏和老君像是拦起来的。

那小伙子要是把她们请出去或者回了啥不怎么礼貌的话,这小妞们回去写博就会说少数民族就是素质差了……

saveas
Posts: 879
Joined: 2005-07-02 5:33

Post by saveas » 2009-06-03 21:30

ruby wrote:我是多么喜欢陕历博和碑林啊。西安我是军训完的暑假去的,真好。拿出小本本来,放入下次回国计划中。
西安是个非常舒服的城市,种很多树(这种干旱的地方种那么多树可是蛮困难的呢),没事在大街上溜达都很好。还有茶馆每周五、六晚上有相声场,可惜我们最后一天才路过那个茶馆,又一次给续集留下了机会。

sinca
Posts: 920
Joined: 2007-03-04 23:01

Post by sinca » 2009-06-04 7:29

我在唐人街的书店看到过《大江东去》,所以以为不难买呢,就没提前下单。结果回去找了好几家书店,都没货了。:(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

sinca
Posts: 920
Joined: 2007-03-04 23:01

Post by sinca » 2009-06-11 5:30

回忆一下我去年去西安的事儿。

对西安的第一感觉,是空气很干燥,城墙竟然那么整齐,物价非常便宜。

我住在八办(八路军办事处)旁边的一个青年旅馆,七贤庄。
Image

在西安的第一顿午餐是凉皮(我要了我没吃过的那种硬的,结果觉得对我还是太硬了),喷香夹着肥肉的肉夹馍和一碗小米粥。吃得饱饱的,才几块钱。

然后去大雁塔旁边的陕西博物馆,展品没啥印象了 :oops:,就记得在太阳下排队站了大半天。

接着是大雁塔的那个寺庙,觉得唐朝的建筑风格还是挺不一样的。印象尤其深刻的是那种屋檐的风格,那种大刃无锋的感觉。

下一站是回民街旁边的大清真寺。看门的人很有意思,买门票就买,碰到那种看起来比较穷的来朝拜的人,就随便进。我进去以后,觉得特别奇怪。因为跟我原先见过的清真寺都不一样,是非常中国风格的清真寺,混合体。清真寺那些典型的风格,比如说半月牙什么的,依稀可见而已。(我晚上回家上图片。)心里正在犯嘀咕,看到旁边有几个学生样子的孩子们在讨论建筑风格,就跟他们一起聊。
然后发现他们也住在七贤庄,是从新加坡过来的交换学生,学建筑的。之后的两天就和他们一起玩的。

晚上有西安的朋友请我吃饭,就在回民街上。我们两个人找了一家小饭馆,吃了数不清的各种肉串,八宝粥,酸菜炒米,菠萝啤等等,结帐的时候只有52RMB, 让我大吃一惊。尤其是肉串,跟其他地方不一样,烤肉串的小弟时不时拿着大捧烤好的各种肉串在店里溜一趟,吃多少自己拿,跟不要钱似的(最后结帐),吃得特别畅快尽兴。

第二天好像是去秦始皇兵马俑。早上在小店里吃了一大碗面条,有个奇怪的名字,可惜忘了。虽然已经在电视上看过了无数次的兵马俑,但是看到那么大规模的,还是很震撼。
晚上忘了吃啥了,但是在青年旅馆里看了皮影戏。

第三天是汉阳宫好像。坐公车过去。在车站等了大概有1个多小时。一边等车,我们一边唱歌。我惊诧地发现,其中的一个马来西亚孩子,会唱得中文歌比我还多很多。而且好多都是我没有听过的。然后上Bus, 好像1个多小时的路程,才2RMB.
比起兵马俑,汉阳宫的文物挖掘,保护和展示工作都要做得好得多。尤其是一个3D的表演,很精彩。
晚上去附近的大排档吃饭。冲着好奇,我们点了蚕蛹。虽然很香,我也就只吃了一个。太吓人了。但是新鲜的蔬菜特别好吃。

第四天是华清池,游客很多,兴致一般。我因为心情不好,所以买了三个玉镯,粉红的芙蓉玉,青玉和青红混合的。拿回去给青年旅馆的店主看,他说买玉主要是看自己喜欢,真假不重要。:P 我最喜欢那个两种颜色混合的玉镯,一直戴着,但是2个月之后,在香港IFC碰到栏杆上,给撞碎了。

最后一天的晚上,又去回民街。吃了羊肉泡馍和灌汤包,感觉都一般。但是大街上的绿豆酥很好吃,买了好几盒不同味道的。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馋。 [/img]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

saveas
Posts: 879
Joined: 2005-07-02 5:33

Post by saveas » 2009-06-11 5:58

我觉得所有网络攻略均推荐的贾三灌汤包是真不怎么样,我们在小吃街隔壁一条街找到一家小的要命的蒸饺店,吃法和灌汤包一样,也是调一碗调料蘸着吃,那家的韭黄蒸饺比贾三的灌汤包强多了,就连调料都好很多。于是这家店成为我们唯一光顾了两次的店。

居民区里面的小吃店永远都比游客聚集的地方好吃,我在小店里面吃的葫芦头泡馍和臊子面都很棒很棒

sinca
Posts: 920
Joined: 2007-03-04 23:01

Post by sinca » 2009-06-11 7:34

是啊,西安要不是空气太干燥了,物价那么便宜,四周又有地方玩,还真是个生活的好地方。

插播一个花絮,我住的那个七贤庄在八办的旁边。有天晚上回去,正碰到七贤庄的穿着高筒靴子的强悍的老板娘在和一个老头儿(估价是八办的)在吵架。
那个老头儿说的话特别逗,指责老板娘“一身铜臭,扰乱八办这种革命的地方”。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9-06-11 9:01

扰乱八办这种革命的地方 -- 太好笑了!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9-06-11 12:24

我推荐本看着玩的书。中译本的房龙的《人类的艺术》,(The arts of mankind, by Hendrik Willem Van Loon)。我前两个月买的时候查了一下在amazon 有口袋本,现在再找貌似已经都不印了。这书写得早观点比较传统过时,学术价值不高,基本类似《上下五千年》类少年儿童版艺术史轻松读物。中译本缺点是人名地名没给英文。好处是实在是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好看好读,引人想要去寻找更加专业的书籍寻找更多的专业信息(我就这么干了)。这段时间这本书是我的睡前读物,早年间的人不像现代人这么mean,说话还是很有保留,但是全书已经充满了作者的个人观点。我经常看得咕咕地笑,然后心满意足地睡觉了。比如他个人不喜欢古罗马风格,他觉得古罗马人都是会卖傻力气的“农民”(原文如此)走到哪儿就盖特别大个儿的桥梁房屋。(我这才知道原来法南那个经常在图片上看到的桥是古罗马人建的。)我一边看一边想抄给Jun 和 CAVA 看,看她们俩什么反应。 :mrgreen:
云浆未饮结成冰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9-06-11 12:34

啊,还有他写的<人类的故事>啥的,你没看过这几本书?很老了,中学的时候有一阵流行看房龙。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9-06-11 12:41

我搭车推荐一本吕叔湘先生翻译的书《文明与野蛮》。
我14岁生日时一位老师送给我的,当时就(硬着头皮)看了,觉得自己特有格调。去年回国为了怀旧又买了一本新的,最近才翻出来看,好看,好玩儿。小时候看,基本是糟践了好材料了。

网上找来一点介绍:
期玻利维亚的印第安人吃蜜糖,使一种像刮胡子时涂胰子用的刷子一般的东西,我舐一口递给你,你舐一口递给他。瓢里头有一堆捣烂了的果子,谁要吃,捞起来咂两口,咂过仍旧往瓢里一扔。何必要问有没有别人的唾沫呢?东非洲的乌干达的吃饭礼节在野蛮人里头算是顶考究的了。吃饭之前之后,全得洗手。但没有刀叉,一堆人围着一口大锅,用大拇指把食物捏一块下来,拈成一个小球往嘴里送。尤其是喝汤时,要求很严格,既不能把手指烫伤,还不能将汤水往四下里溅。最早的医学也很有趣,巴黎医学院博士论文的题目有:①空气是否较饮食更为必需;②清水是否较酒有益;③害相思病的女子应否放血;④每月醉酒一次是否有益;⑤女子貌美者是否多产;⑥女子是否较男子淫荡;⑦是否女子秉性愈淫者子息愈繁?据另一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一书记载,文学在意大利繁荣起来后,君主们去听诗歌朗诵会才不感到耻辱。但在德国,君主们更关心的是马和狗,而不是诗人和作家。因此,君主们不懂文学,他们死的时候也像自己的牲口一般,几乎没留下什么值得回忆的东西。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9-06-11 12:50

我那时候没看过房龙的。我记得我那时候看的都是当时已经很好现在看(家里还给存着没扔呢)纸张极其粗糙,前面和中间有几页铜版纸彩页印刷的西方艺术史什么的,远远不能满足8心理。现在的印刷比从前强多了。该房龙的书的目前印刷,又厚又轻,纸张使用和彩印跟《我的川菜生活》一样,每页好几张彩色图片,图文说明,所以很好看。
云浆未饮结成冰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9-06-12 15:26

汉阳宫
这是什么古迹?

今天看新闻,兵马俑的发掘工程又开始了,希望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挖出来的彩色俑不会退色,看到一张照片,俑的周围有深蓝色的颜料,很激发想象。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9-06-12 15:59

笑嘻嘻 wrote:比如他个人不喜欢古罗马风格,他觉得古罗马人都是会卖傻力气的“农民”(原文如此)走到哪儿就盖特别大个儿的桥梁房屋。(我这才知道原来法南那个经常在图片上看到的桥是古罗马人建的。)我一边看一边想抄给Jun 和 CAVA 看,看她们俩什么反应。 :mrgreen:
辩护道:我喜欢的是意大利的民居,不是耀武扬威的面子工程 :-D 可是桥梁难道不有用吗?Pont du Gard是为了桥顶运水用的,下面顺便搭几个拱以保持稳定 :mrgreen:

《文明与野蛮》原来那么搞笑,当年不知道有多少知音。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9-06-12 16:14

我看的结论是作者房龙喜欢古希腊这种追求个人享乐现世欢愉,在吃喝玩乐上精钻美丽的风格,他觉得古罗马人没想象力,是一群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头脑简单没想法、走到哪儿就在哪儿修桥铺路盖大房子的人。他也没有贬低这样的人,还是给了很高的评价。但显然他不喜欢。简而言之他喜欢艺术家,不喜欢工程师。
他说的是古罗马风格,单指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衰落之后的古罗马帝国的艺术风格。
云浆未饮结成冰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9-06-12 16:23

嗯,等进展到了可以一门心思精雕细刻搞艺术的程度,罗马帝国也差不多了。

两种我都喜欢,自己吃吃喝喝,同时敬仰工程师建桥造房子。英国现在稍微直点的大路,还都是罗马人留下来的。

sinca
Posts: 920
Joined: 2007-03-04 23:01

Post by sinca » 2009-06-18 6:58

我也觉得房龙的书好看。《宽容》里那段话我现在还记得,人类的不宽容都是来自于恐惧。《人类的故事》里的开头,爬上钟楼看世界。好像还有本书讲名人轶事的?

我现在看的《艺术史》也特别好看。图片多,说的简单明白。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

ruby
Posts: 620
Joined: 2003-12-06 19:55

Post by ruby » 2009-06-18 10:17

sinca wrote:那个老头儿说的话特别逗,指责老板娘“一身铜臭,扰乱八办这种革命的地方”。
太可爱啦。
我十几年前和闺蜜去西安的时候也惊叹于一毛一串的肉串来着. 灌汤包是不怎么样,可是街上到处有的拉面,羊肉泡馍,肉夹馍都很好吃--不行了,下去吃饭了。

Elysees
Posts: 6813
Joined: 2003-12-05 13:10

Post by Elysees » 2009-06-18 15:12

啊啊,我这次也去了西安。
陕博确实名不虚传,那个讲解器一定要租,20块钱花得叫一个值。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带点儿吃的进去,我当时走完都饿晕了,走路带飘的,赶紧就近在他们gift shop买了盒饼干吃。
一边吃一边就想,不行,原本觉得安宝儿能说会听就行,看来还是得学写学读。
我回家以后还在陕博的狂热里,还上当当买了一套关于陕博藏品的,神韵与辉煌。推荐一下,大开铜板印的,很好。
安宝儿他爹带我去回民街然后给买了玫瑰镜糕吃,第一家做得无比好吃,玫瑰味儿又香又浓齿颊留香,我吃完了还要吃,就顺着在路边又找了一家买,结果,这第二家做得很不好吃,也就是一白糖糕的感觉。所以小吃摊还要找对了。
贾三家我觉得也就一般吧,没看出汤在哪儿,倒是凉皮比包子好吃。后来我们还去了五一饭店,跟那儿吃了他爹天天念叨的麻食,不好吃,囧。西安饭庄我们也吃了一顿,后来还把当天的菜谱抄下来了,其实也就是小吃,稍微花样大一些的小吃。
兵马俑华清池我是一天去的,我是第一次去兵马俑,真真正正给震了,那种感觉真是无法形容,回来我还到处找书啊DVD的看,感觉都差很远。
华清池倒是满轻松的,我们叫了个人给讲解,还挺逗的。最后被拐去一个供生肖像的地方,人说拿个卡师傅给免费讲,讲啊讲的我们就掏钱供莲花灯袅,还挺有意思,哈哈。
可惜没去成法门寺,据去过的人说,那震撼,比陕博只有更甚。希望下次安宝儿大点儿了能成行。
总体感觉西安气候不太好,干,而且空气很差,比北京还更雾蒙蒙,十几楼往外看都看不到蓝天;但是地方是真好,所有的能看到的景点,看了就让人感叹汉历史文明了,什么书啊画啊都不能有这个来得直接。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qinger
Posts: 5805
Joined: 2003-12-24 15:09

Post by qinger » 2009-06-18 23:49

我以前看贾平凹的书,就看个吃,而且对面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现在偶是胡军的扇子。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