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覺得有愛才會吐槽阿, 不見我們自己也天天吐槽土澳的阿

我大学一毕业便开始出门了,每年一个国家,有时候条件允许的话(比如公干),会比一个更多。第一年去的阿美利坚,第二年去的欧洲,但那时候太年轻,匆忙赶的景点,人家去我便跟着去,走马观花,现在回想起来,虽然花了很多钱,却啥都想不起来了。居住在Aus的其中一个坏处是不论去哪里路费都非常贵,比如到南美最最便宜的机票,纵使你愿意转机一万遍,也得三四千刀。机票这一笔是没有办法省的,幸而有青年旅馆这个option,住宿上可以省下一些,也便于和各色人等mix。tiffany wrote:德彪君还是比我有追求,多了。
不过说起来,我们出门,主题似乎永远是赶路,mmd以后得扔下良人,自己出门儿!
扯一扯吧,谁给扯一扯吧。我什么也不知道。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荣格曾经很系统地研究过曼陀罗,对里头大量采用的对四及其倍数的对称罗列,有着非常精辟独到的见解,但是我不敢再扯到那边去了。
曼陀罗的历史很是久远,许多以密宗为源头的教派都有描绘曼陀罗的习惯。这些曼陀罗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就是描绘出本教理解中的宇宙模型。曼陀罗本身是梵文,字面意思是本质+有/遏制,意译的话,我想应该是圆满、包罗万有之意。曼陀罗在古代文化中影响深远,不少著名建筑物以曼陀罗的格局建造,如吴哥窟、布达拉宫,以及承德避暑山庄的普陀宗乘之庙等等。笑嘻嘻 wrote:扯一扯吧,谁给扯一扯吧。我什么也不知道。
谢谢提醒,图已经改好了,另外加了一张三葵花(之前确实没有)笑嘻嘻 wrote:我找了半天也没看见三葵花。还有最后一篇的第一张图看不见,百度不让外联照片。
其实我呢只是个伪背包客,有一种专门hiking的背包客,一下飞机直奔深山老林,与大自然为伍,上山下海,自得其乐。我个人对人文的兴趣还是比较大,更加愿意背着包当城市老鼠。体力也不是很好,经常作弊,实在背不动了就直接打车过去。所以某充其量不过是个pseudo backpacker。Knowing wrote:京都博物馆真好看,幕府将军所的园林景致也很迷人.
我个人偏爱居住式旅游,从来没做过背包客,佩服你的体力! 看的又好想出门玩。下次换工作时一定要趁机休息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