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Pho
蔡澜Pho 要等45分钟,某人很不高兴。团圆也累了,连边上五光十色的城市景观也不要看。
蔡澜Pho 深圳分店去年夏天开张,在海岸城二楼。这种什么什么城,在这里就是商场大厦的意思。餐馆围着二楼天台一圈。天台足有一个小广场那么大,四面高楼紧贴着林立,霓虹灯近在眼前五光十色地变幻闪耀。天台广场上还专门用霓虹灯做出一道斜插出来的长廊。中间的小舞台上年轻的乐队正在鼓乐喧天地演奏。广场上全是人,全是很年轻的人。
团圆趴在蔡澜Pho外面等位的桌子上一动也不动。一个擦桌子的四、五十的老妈妈,很怜惜团圆,用广普跟我们絮絮叨叨地说了什么,我们也没听懂。我隐约觉得她说还有好久,你们先进去。过会儿,她看我们不动,又来叫我们,说里面准备了一个桌子。我们很感激地赶紧进去。一进门,全体员工齐声喊了一句:“蔡澜什么什么”品质保证之类的话。房间的整个顶棚和房间中间的一个隔断,全部是用玻璃罩住的架子,层层摆满了绿色嫩叶的不知是小蔬菜还是herbs。在灯光照射下,一屋子新绿,小清新得不得了。房间最里面是一部分开放式厨房。
点餐是在ipad上。每人面前铺着一张介绍各色越南河粉里经常会放的herbs的印刷手绘图解。小小的喝水杯是白色塑料的,杯子底凸出了蔡澜Pho 的商标。蔡澜不忘河粉是路边摊的起源。早些年我读到过蔡澜说最想念越南河粉,可是河粉在越南也很难找到老师傅做的那种滋味。为此他专门从越南请了还在用传统方法做汤的老师傅到香港来。现在网上找不到那篇文章了。再找都是统一口径,蔡澜最想念的是澳洲勇记的那碗粉。
右上是二楼天台上菜澜Pho门口看天台广场。广场上全是很年轻很年轻的人。右中是唱歌走调的乐队,观众很多。一年之后,游记终于接近完成,封城3个月了,我穿着睡衣打字,无比怀念满是懒散闲逛的年轻伴侣的夜市广场,走调的年轻乐队。左边是菜澜Pho 的内部。

我们的粉很快就上来了。餐具也是秉承越南店里的样子,没有任何张扬的部分。我面前这碗粉看上去平平无奇,也就跟所有越南河粉店的粉长得一样。白色硬塑料的大口碗,碗边上印着蔡澜Pho的商标。透明奶黄色的汤汁上面飘着油花,粉白嫩如丝,生牛肉上桌前刚刚放进去,上面还是粉红色的,并未特地摆盘。边上的豆芽九层塔,辣椒青柠,锡汤勺,也都放在各色的小塑料碟子里。蔡澜完全不想改变河粉是路边摊食品的样貌。
我先尝一口汤。
又尝了一口。太惊人了。这个汤我是知道需要用大量牛骨,牛肉长时间熬制出来,但是我没有吃到任何肉味,只是非常清淡的鲜甜。他怎么做到的?去掉了肉汤的浓厚和沉重,只留下非常平衡的鲜。我感觉我从前吃到的越南粉都吃错了。赶紧把所有料都搅进汤里,埋头苦吃。连汤都喝干。
这一碗感觉比我们在美国越南店里吃的牛肉河粉都小嘛... ...
圆子还没吃完,看来恐怕是吃不完...
圆子吃的是一盘干拌牛筋粉,看上去也就乱糟糟的正常干粉五颜六色堆砌的样子。我从她碗里加了一块牛筋。
她盘子里还有挺多牛筋的,不如我再来一块。
这个牛筋是怎么做到软而不塌的口感的?味道是淡淡的酸甜,一切都做的刚刚好。我跟某人说这个牛筋你一定要尝一下。最后圆子盘子里的干粉都被某人吃掉。蔡澜的越南粉完全适合在热带天气里吃,没有任何厚重的味道,清甜可口,食之忘俗。蔡澜完全没有改变河粉的路边摊食品的样貌,他不打算被米其林标准带着走,他只是把味道做到了极致。所谓大巧不工,不愧蔡澜把自己的名字挂在招牌上。

东部华侨城
深圳虽然欣欣向荣引人入胜,却不算旅游名城。我们刚上滴滴车,说完那句我已经习惯了的“欢迎乘坐****,请您系好安全带”,司机就说:“你们运气太好了。今天没有预约也拿到号了。”深圳的出租车后排的中间座位都放下来,上面放着黑色皮纸巾盒和两瓶矿泉水。第一次看到我觉得很贴心,后来发现所有车都一样,应该是公司统一的。原来深圳东部景区,包括大小梅沙,大鹏区都是每日限量。大家到网上排队预约。如果没有拿到预约号就去,在高速上摄像头扫车牌号,罚300,扣三分。“罚钱还好,扣分就糟了。要是我没预约上,你们就只能找别的车了。”想了想不对,“我要是没约上,别的车也约不上。”
“那外地车不知道的呢?”
“外地车进深圳市的时候,手机会收到短信,提醒你哪里限号。”
我没换国内手机卡,到处都用Wi-Fi,没有收到此类短信。如果我自己开车就糟了。
司机是个老深圳,经常拉游客来东部华侨城,路非常熟,哪里在修路一清二楚。他也只带他闺女来玩过一次,倒是想着再来,就是“玩一天太累了。”“大梅沙下午晚些时候不晒了也很好。”他一路如数家珍,指给我们看“李嘉诚的盐田港”。霸道总裁文里总要先标榜总裁是哪家公司的公子,出入郊区别墅,高层办公楼,也就随便一读吧。但是当一个偌大的深水货运港以一个人的名字砸下来的时候,我被这等财富级别深深地震撼了。回头想想,湾区货运港不少,哪家运营的还真不知道。
东部华侨城在从深圳市区外一直延伸出去的梧桐山上。绕了不短的盘山公路,我们在公园门口下车,总算感觉比山下深圳市里没那么热。梧桐山又是那种岭南多见的雾气缭绕的高大山脉,如果有凤凰,真应该住在这种地方。(自从我见过青鸾之后,觉得龙与凤凰恐怕都是灭绝了的真存着过的动物。)
国内的服务质量都不错。团圆身高正好卡在1米2的线上。买门票,做游乐项目,对身高有要求的都在门口有立尺。在各地旅游,凡是买票的时候,团圆都免票。在东部华侨城,团圆站在尺子前,收票员说:“我会把鞋跟高度去掉。”到游乐项目的时候,团圆忽然又都满足1米2的条件了。就是这次旅行,团圆进场都不用买票,但是游乐项目全免费玩。
进门之后,感觉这里占地的确很大,人造景观,比较,俗气。一条小饭馆街十足像是敷衍的游客餐,看着就让人没胃口。据说山坡上有一片四季花田,我们在酷热天气中蹒跚而去,不是花季,只有零星的花。某人对园艺不懂行,还觉得名字叫“四季花田”,应该四时鲜花满坡。不过这里转到山坡上,因为没有花田,也没有游人,绿水青山,芳草萋萋,白云在山坡后追赶,有点点千寻刚进废弃的游乐园风吹过的感觉。团圆叫苦连天,我心中暗喜没有任何儿童游乐场的项目。边上湖面上的高架桥上有辆小火车开过去,我们研究了一下公园地图,我对小火车,观光塔,索道,缆车都感兴趣。有个地名叫做兰花园,在山顶上不远,我们两个大人有点想去看一眼,团圆自然不肯。刚刚找到,团子要上厕所,我们俩四下看路牌,拿着手上地图一边说话一边找,一个面容枯瘦的老太太手里拿着打扫卫生的家伙事儿,大声用广普吆喝我们进兰花园。进门就是岔路口,我赶紧问她厕所哪边走,她就像骂不听话的子女一样用车轱辘话大声抱怨:“那么大声叫你们过来,这里就是啦!就是不过来... ...”我非常识做地往里跑了几步,没发现有任何厕所的标志。我们从小路转出兰花园一路按标志转回大门口。这是团圆第一次用蹲厕,还不错,很快就学会了。
然后我自己又溜达回兰花园一趟,没有兰花,也许是花期未到,根本没有什么花。但是完全没有人,植被多样,十分美丽。之后某人去买车票,刚好门口广场上有游行,我带着团圆看。真是太难看了。


注意左上图的花上有个蜗牛。

小火车只有个顶棚,在山间转风景不错。下了火车,换乘索道。索道是一辆敞篷的车厢,所有人都倒着坐,沿轨道拉到山顶。山顶有人在树上挂红布条,在栏杆上挂锁。我从小就骄傲地鄙视这类毫无根由的迷信和执念。在油腻中年,忽然觉得,可以给团圆来个文化习俗项目嘛。某人以这山不高又没名气拒绝。可我觉得没名气的山才比较可爱。
山顶的观光塔,排队非常慢,自己坐的时候则感觉飞快。我指给团圆看盐田港。
团子问我:“什么是港口?”
“货船在这里运货物去全世界。也从全世界运货物过来。这叫做trade。”
“去俄国吗?”
“对。”
“美国很多东西都是中国造的。”
“对。”
“什么叫trade war.”
满脸黑线,“不如我们回家再讨论这个问题吧。”
站在山峰顶上,风景非常好。也分不清哪里是哪里,绵长的海岸线,也许是梅沙湾,海里冒出山峰形状的小岛。团圆高兴地用英文互相招呼:“这里能看到整个中国。”天太热,我也懒得纠正。
看图说话:梧桐山是一溜山脉,非常大。东部华侨城在其中占地就很大,右上是进门后的山谷里的湖泊,那也从门口走了至少半个小时。左上是在山里游览的小火车,这张是我们坐在小火车上照的。相当于把游客从山谷运到另一处景区,还挺远的,火车大概开了有几十分钟。进公园前在山路上,在公园里的小火车上都能看到左二的一座高山顶上的金佛。那是另外一个公园/寺庙。然后做一个轨道在车底的索道车到山顶。下面的照片就是在山顶的吉祥锁。

看图说话:山顶有观光塔,就是把游客垂直拉到高处,登高望远。上图的右手边深入海湾中的人造结构就是“李嘉诚的”盐田港。深圳的深水货运港居然是香港人控股,真够政策倾斜的。深圳湾岛屿丛生,真美啊。中图是梧桐山脉,当然不止这一点,从深圳市区出发一路上我们都是沿着梧桐山在开。下图我已迷失方向,不知道那边是不是深圳市区。

有个两臂风车样的大家伙站在山顶上,每个臂顶端一副座椅,可坐两个人,就在山谷上方旋转。光看别人坐,我就已经脚软了,还好团圆不够高。坐在上面的游客都光着脚,大概经常有游客把鞋掉落山谷。
我们坐缆车到了山谷,懒洋洋地打算走。看了半场真人表演的类似夺宝奇兵剧情的有洪水,爆炸等效果的露天表演。主演全部是白人。山民才有本地人。广东人民为啥喜欢外国人表演?白人演夺宝奇兵才比较有说服力?
边上有个亚洲最大木质过山车,在丛林间盘旋出没,最高时速高达97公里/小时。我是坚决不坐过山车的,可是木质过山车,又是在丛林里走,从缆车上我就注视这个过山车,实在吸引人。还好团圆不够身高,我就不用纠结了。既然坐不了过山车,激流勇进这种我也不坐我们赶紧对团圆说你们太小了。为了弥补损失,我提议去看看有个门可罗雀的深海探奇。门口坐了一个无人问津的卖封装小章鱼的小贩,据说章鱼在里面靠微生物生存,能活几个月。就是章鱼的自然寿命。走进门,有空调!这天我忘了带防蚊喷雾,我的小腿上密布蚊子包。
看图说话:左下图是从观光塔上照的。从观光塔下来之后,我们就是沿着左下图左边的名叫“云中漫步”的空中走廊走过去。空中走廊是架高在山脊上,有些路段是玻璃的,十分脚软。空中走廊边上那两个红黄两色的就是风车一样在两只手上坐两个人。我仔细观察,大家都没穿鞋。太吓人了。穿过空中走廊,那边就有下山的缆车。从缆车下山途中就看到右下图的木质过山车。这是跟进门完全不在一个地方的另一个山谷。是一片游乐项目。进了游乐园,空空荡荡一个人影也没有,大家都在看上图的真人表演。不要看照片上表演简陋。实际上整场打斗满场飞,从照片外的左边小屋,打到湖心岛,打到右边黄色高柱。期间摩托艇追杀,从湖心岛和黄色高柱上高台跳水,最后山神从背景山最顶上的山洞出现。山神震怒,发震耳欲聋的洪水从背景山上飞腾淹下。相当地体力活。真人版夺宝奇兵一点不是夸张。我对在公园里坐这么一大圈不同的游览工具很满意。比游乐场里忽悠人的ride好玩。

墙上写着时光隧道,白织灯管横七竖八拼出线条装饰。我心想:太好了,看来是坐着看电影!我们前面只排了一对情侣,看来没人是因为电影放映时间。我们后面渐渐开始出现松散的队伍。广播里循环播放着注意事项:1米2以下小孩不可以看,60岁以上老人不可以看,有心脏病高血压病史的不可以看。啰啰嗦嗦一大堆规定。我的好奇心慢慢被吊起来了。等了半个小时,终于入场。没有3D眼镜。跟外面的装饰相比,影厅里的座椅看上去十分高科技,一排一排金属骨架的软座椅椅背非常高,每个都象是星际迷航的舰长的座位。坐下来之后,视线几乎完全被前排座椅的椅背挡住。然后又开始播放注意事项:“大包可以寄存在后面,贵重物品的小包可以抱在怀里。不要在地上放任何东西。任何放在地上的东西都会丢失,并且可能找不回来。游戏一共七分钟,如果有不适反应,每个座位左上方有个按钮。一旦按钮按下,游戏就终止。游戏一旦终止不会继续,想看的游客必须再次排队等待下一场。”我坐下的时候,椅子轻微的晃动了两下,椅子不是固定在地上的。在广播的一再关照注意事项下,我觉得我们恐怕是会被挂起来。想到大风车上的游客都没穿鞋。我刚刚也许应该把夹脚凉鞋寄存,光脚走过来,反正地毯厚。我紧张地拱起脚背,生怕凉鞋掉了。
演出终于开始了。座椅旋转,大屏幕无边无际地展现在我面前。脚下冷飕飕的。屏幕上的海底世界动画绚烂多姿,开始我缩在椅子背上,紧扣住脚趾。渐渐地胆子放大,我跟团圆一样开始伏在面前的栏杆上。我抬头往上看,又低头往下看。是的,整个大厅转了九十度,地板在我们背后垂直于地面,球幕屏幕是曾经的天花板。所有观众都被座椅吊在半空中,我的上面,我的下面都是一排排悬挂的座椅,大家都象蚕茧一样挂在椅子背上的横梁上。除了背后座椅这一面,我们挂着的悬崖上下左右到处都是屏幕。真过瘾!日后如果VR普及,只有这样影院才能打败VR,让死肥宅们迈步去影院了吧。鱼从海底跃出水面,原来是早上小火车从高架桥上经过的湖面,这个动画是为东部华侨城量身定制的。没想到温吞水一样的一天,最后的惊喜在这里。
从影院出来,团子拉着我的手:“为什么只有这么短?我希望能有一个小时。”宝贝儿,我也是。
华强北
从80年代过来的人都对小商品市场不会陌生。讨价还价,强买强卖,逼挤的环境,冬冷夏热,小商贩们挣个辛苦钱,梦想着成为万元户,很快尘满面。华强北做为中国的电子一街,曾经有着当年小商品市场的DNA在血液里。我们从地铁口走下去,地面凹凸不平,一辆中型挖土机赫然停在隧道里,大概是在改建。华强北的玻璃大门干干净净,鹅黄色的大理石地面光洁照人。空调吹着很舒服。小商铺横平竖直地铺陈开去,想要走完是不要想的。一片区域卖的东西差不多,也不怎么需要讨价还价。每个小商铺象个小小的格子间,仍然有从前那种抬不起头的压迫感,不知道是层高真的只有6呎还是因为货架上东西多。有种神奇的现代和早年小商品市场的混搭感,颇有点赛博朋克的神韵。
乐器有一种硅胶制的便携式的电子琴和一套鼓。就一层硅胶片。卖硅胶电子乐器的姑娘小伙大妈都会熟练地弹一手好琴。他们都没学过,不过是卖东西时候闲来无事,按照电子琴的琴谱弹。琴谱很贴心地有简谱,而电子琴随赠一套不干胶贴纸,可以把简谱的音符贴在琴键上,方便不懂乐理的初学者练手。我们中产阶级家里多的是大价钱买琴,请私教,父母进乐童群,而弹得跌跌撞撞死不开心的琴童。卖琴的娃们,在没有生意的时候从简谱开始,练得一手能够兜售硅胶琴的技艺。不免让人产生,仿佛买了硅胶琴,我也能回家练出来的错觉。
无数家都在卖模样很时髦漂亮的各式小机器人。都是乳白色的,很未来的样子。我们问能干什么,导购小姐流利地展示,学英文,小学语文课本,给妈妈打电话,跟手机app连,问天气,放歌曲,调音量,脸部有屏幕之类乱七八糟大家都不知道该拿机器人干嘛的项目。我问需要连哪里的网。导购小姐又流利地把刚才的话说了一遍。问不出来,估计在美国都玩不了。当然还有机械构造的各种机器动物,给小朋友学编程用。样子也设计得挺漂亮。遥控的每条腿上装着圆形关节乱蹦乱跳的机器狗。式样极其美貌的便携音响。女士用的各种洗脸仪,美容仪,补水仪。每个的工业设计都美貌,恨不得象口红管一样漂亮。天这么热,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我想找没有叶片的手持风扇,看着很酷。结果没有叶片的噪声大,风力小,最后还是选了有叶片能喷水的手持风扇,团圆选胶皮风扇不会打到手。(注意:比长隆里卖的塑料手持风扇质量好太多了。)团圆又认出了走廊边上的3D打印机。恋恋不舍,恋恋不舍。这家伙太大了,带不走。可是在走廊上摆个桌子卖3D打印机,这也太随意了吧?打算做到多便宜啊?
上面两图:胶皮乐器。中间两图+下左图:各种机器人。下右图:走廊里的3D 打印机。

中国人有一种任何一项单品都能做出规模的神奇本领。比如吉他,比如眼镜。华强北一隔一隔的小店,每个后面都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地方,在怎样一批一批地生产?可惜没人拍个纪录片什么的。从华强北出来,深圳开始下雨。没有象科幻电影里那样烟雾弥漫,霓虹灯在雨幕后面闪耀;只是夏天才有的透亮凉快的雨。
誉八仙
和5空,Andy 15年未见。这顿中饭见缝插针地在我们临走前给约上了。我知道中午要一起吃饭,本来打算早饭不吃或者少吃。我们订了酒店的早餐,主要走之前我老以为酒店自带的自助会是一片各式各样的中式点心。结果深圳酒店的早餐是中西合璧的自助。我要吃西餐干嘛要在深圳吃?不过貌似不少本地人特地来吃酒店的早餐。临走的早上,女经理找到我推荐会员卡,可以来吃早餐。我说我们马上就走了,我不住在这里。只是早餐里有粥,过粥小菜有一大盘梅菜。我无法拒绝梅菜过粥。一边吃一边想起,小k教育的是《繁华》里的对话吧?“粥烫费菜”。
原本计划是去唐宫,结果当天中午,小渔公司两拨新人招待都在唐宫。大家临时改到誉八仙。誉八仙在万象天地六楼。万象天地是个高层大商场,混在其他高层楼中间。象一线城市的高层大商场一样,浅色现代装潢,层高高,光滑的大理石地板,明亮的采光,扶梯,垂直升降电梯,一尘不染的厕所,我还误闯进一间母婴室,年轻妈妈在休息,喂奶。总之,现代化城市的一切好处都有。甫出电梯,环廊对面的漆成墨绿色的墙上三个金色大字:“誉八仙”。门口一台雕花月亮门,两边放着立式花篮,月亮门里面一座真人大小的何仙姑瓷雕站在高座上。门口是个高大英俊的锡克男领座,小胡须,深色头巾。室内装修非常岭南风格,张扬繁复的雕花到处都是,墨绿色木吊顶,金色法式方块雕花和大红宫灯撞色,黑墙,黑桌椅,椅背雕花。中饭没有人,悠悠地放着哪里的地方戏。朋友早就到了,点好了茶点。饮茶是从写在团扇上的竖版毛笔字单子上点。我们桌的服务生是个微胖的五十左右的妇人,月白色斜襟衫子,乌黑的头发光溜溜地梳个低髻,干净利索。她有一种老妈妈的絮絮叨叨的温柔和灵巧,用大肚铜壶给画着八仙的茶壶蓄水。我感觉一道门就从极现代的大商场踏入了葛薇龙的世界。
这张图片里只有中上是我照的,剩下都是盗Andy的图。

以下图片来自网络:


旧友重逢,这顿饭吃得象15年前一样开心。不少点心里放了荸荠,我很喜欢。早上喝粥的时候不舍得不喝,现在又深悔粥喝多了。广式早茶真好吃!每一样都好吃。叉烧跟我印象里大名鼎鼎的炳胜的一样好吃。在机场枯坐的时候,我把照片发上朋友圈。正在上海的朋友,笑道:“上海也有。”原来誉八仙是个上海网红连锁店。据说开业是排大队。并且很贵。汗!因为是被请吃到昂贵餐馆,我推荐起来有点心虚,但是真的非常好吃,跟蔡澜Pho一样成为我对深圳美食的深刻印象。每次到深圳都是朋友请客。真不好意思。不过我还是会再去深圳不好意思的!
吃完饭,我们回酒店取行李,大堂殷勤地帮我们把行李推出来拎到车上。一个黑西装年轻人跟我握手道别,自我介绍是一楼大堂经理。“请给我们在TripAdvisor上留言吧”,他殷殷叮嘱道。 “我从韩国来。”我才注意到他的中文有一点点口音。定睛一看他的脸的确是韩国男的标准长方脸,细眼镜。最后不知他哪里又看出什么,忽然转用标准美式英语跟我道别。某人后来说:“连锁酒店新店在中国开张,都是韩国高管过来培训。”
广东的全球化怎么这么趣致。
西藏航空
到了深圳机场,黑漆漆的暴雨倾盆而至。航班晚点。我一点也不着急,坐在候机室狂发朋友圈。再等,所有航班都无限期延迟。深圳机场有很多其他地方的地方风味店。某人带着团圆满机场乱窜,买零食吃。候机室正中,帷幕围起来一圈,像是施工中的一块儿,帷幕上大书:宽窄巷子,离成都只有一口的距离。看着很馋。
四个小时以后,我坐都坐到精疲力尽。终于登机了。
西藏航空的安全演示录像非常可爱。不象一般航空公司的安全示范是以机舱,至少是布景棚里搭飞机座椅,为背景,西藏航空的安全演示都象是在拍青藏高原的旅游广告。在广阔美丽的高原上,忽然缺氧了,氧气口罩从头上降落来演示普通航班紧急情况下戴氧气罩,这种。青藏高原的标志动物也在广告,不,安全示范里夹持。公司的logo上西藏航空四个汉字,每个字下拉的笔画都象藏文一样做装饰。

飞机餐貌似是川菜,不一样就是不一样,我兴奋地每样都尝尝。川菜飞机餐依然是难吃的飞机餐。
西藏航空是我做过的最龟毛的飞机。所有安全事项都可丁可卯地严格按照字面意思执行,不象我做过的其他航班,很多要求是提示性质的。在飞行中,这趟航班说系好安全带,座椅调节,遮光板合拢或打开,关闭所有电器,全部由空姐一一检查。并且要求特别的多,搞得我最后也神经紧张起来。这么神经兮兮的,是因为局势严峻?地貌险峻?公司新成立?还是以上各条皆成立?回家后,我好奇查了一下,C,西藏航空的确是新成立。以拉萨成都双基地。其他航空公司从前是不从青藏高原上空飞越的,从上海到瑞士的航线都是先绕道北京在飞欧洲。
午夜时分,我们终于到达成都。
下转夜入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