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张曼玉
看张曼玉
张曼玉是不显老的那一类脸,皮肤一点都没松,下巴轮廓完美无缺,头发拢在脑后,身段高挑,裙子下修长漂亮的小腿,牛仔外套,脖子上松松搭条长围巾。再多就看不见了,离的太远。
主持坐在舞台中间的两张沙发椅上,身后的大屏幕放个电影片段俩人讨论一会。她很自然的把脚蜷上去拧过身看屏幕,跟主持低声嘀咕几句,好像在自己家一样,仪态优雅自然放松,说话也没甚么顾忌。
讲到怎么开始演戏和会演戏。她说:她第一次拍旺角卡门,还不会演戏,王家卫叫她哭,她就拼命哭,他说,不是这样的,人刚要哭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想压回眼泪去,不是马上就放声嚎啕。她恍然大悟--是这样子,原来演戏可以有很多层次很多方面,不是象演成龙片子那样,“扮很痛的样子,因为你刚被踢了一脚”就扮出很痛很痛的表情。
问哪个导演对她影响帮助最大--关锦鹏?许鞍华?王家卫?她说:不是这样子,导演风格不一样,这几个都不爱告诉你怎么演,王说的多一点,关锦鹏不大讲,许鞍华太礼貌,老是一停机就说:很好啊,这很好啊。我说:真的很好?她说,很好。我说,好吧。她说:嗯,再拍一遍啦。...这样子。奇怪的是,你们可能想不到,王晶对我帮助最大。可能因为他看我长大,当我小一辈,很肯跟我说。
看到甜蜜蜜,主持问她跟黎明合作是不是很默契。她说,嗯,跟他合作过好几次,很舒服,我很喜欢他。(I really like him)
看到花样年华的时候,主持问她跟老拍档梁朝伟合作是否很默契,她说:这真是个误会,其实我们不是老拍档。这是我们合作的第一部电影。十七八岁时一齐拍过一本电视剧,那时都在同一个电视台么,还很小,都不会演戏,都是孩子,哇啦哇啦的那样。后来我们一直就没合作过--有出现在同一个电影里,但是不是对手戏--但是再度合作很亲切,因为那么小就认识,然后分开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各自成长,再见面对方都跟想象的一样,还是那个人,就是更好。
她讲拍<花样年华>的时候,每天一直拍一直拍,王也不说要什么,她也不知道给什么,僵持不下,拍了几个月她急了,豁出去演,不管对不对,结果他反而觉得找到他要找的东西。他是那种看演员能给他什么的导演,拍片子拖的厉害,越拖越凶。
讲演戏的神奇时刻,她说,甜蜜蜜里曾志伟死后认尸,她看到那只米老鼠,应该哭的,当时不知为什么,她的反应是先笑了一下才哭出来,这是她非常宝贵的瞬间之一。拍<女飞贼>的时候,她在镜头前成功的脸红了一下,也是她很宝贵的瞬间。<清洁>里她开始尝试新的演戏方法,就是事前不过度排演,而是自然的面对镜头去反应,她的身体语言都是自然出来的。
谈是看故事还是看导演挑本子,她说:她先得能在脑子里想出整个片子的样子,想出角色的样子,然后才能决定能不能演。不一定看导演,有可能很好的导演,你在他最差的片子里(我们心说:<英雄>)。
就记得那么多了。
主持坐在舞台中间的两张沙发椅上,身后的大屏幕放个电影片段俩人讨论一会。她很自然的把脚蜷上去拧过身看屏幕,跟主持低声嘀咕几句,好像在自己家一样,仪态优雅自然放松,说话也没甚么顾忌。
讲到怎么开始演戏和会演戏。她说:她第一次拍旺角卡门,还不会演戏,王家卫叫她哭,她就拼命哭,他说,不是这样的,人刚要哭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想压回眼泪去,不是马上就放声嚎啕。她恍然大悟--是这样子,原来演戏可以有很多层次很多方面,不是象演成龙片子那样,“扮很痛的样子,因为你刚被踢了一脚”就扮出很痛很痛的表情。
问哪个导演对她影响帮助最大--关锦鹏?许鞍华?王家卫?她说:不是这样子,导演风格不一样,这几个都不爱告诉你怎么演,王说的多一点,关锦鹏不大讲,许鞍华太礼貌,老是一停机就说:很好啊,这很好啊。我说:真的很好?她说,很好。我说,好吧。她说:嗯,再拍一遍啦。...这样子。奇怪的是,你们可能想不到,王晶对我帮助最大。可能因为他看我长大,当我小一辈,很肯跟我说。
看到甜蜜蜜,主持问她跟黎明合作是不是很默契。她说,嗯,跟他合作过好几次,很舒服,我很喜欢他。(I really like him)
看到花样年华的时候,主持问她跟老拍档梁朝伟合作是否很默契,她说:这真是个误会,其实我们不是老拍档。这是我们合作的第一部电影。十七八岁时一齐拍过一本电视剧,那时都在同一个电视台么,还很小,都不会演戏,都是孩子,哇啦哇啦的那样。后来我们一直就没合作过--有出现在同一个电影里,但是不是对手戏--但是再度合作很亲切,因为那么小就认识,然后分开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各自成长,再见面对方都跟想象的一样,还是那个人,就是更好。
她讲拍<花样年华>的时候,每天一直拍一直拍,王也不说要什么,她也不知道给什么,僵持不下,拍了几个月她急了,豁出去演,不管对不对,结果他反而觉得找到他要找的东西。他是那种看演员能给他什么的导演,拍片子拖的厉害,越拖越凶。
讲演戏的神奇时刻,她说,甜蜜蜜里曾志伟死后认尸,她看到那只米老鼠,应该哭的,当时不知为什么,她的反应是先笑了一下才哭出来,这是她非常宝贵的瞬间之一。拍<女飞贼>的时候,她在镜头前成功的脸红了一下,也是她很宝贵的瞬间。<清洁>里她开始尝试新的演戏方法,就是事前不过度排演,而是自然的面对镜头去反应,她的身体语言都是自然出来的。
谈是看故事还是看导演挑本子,她说:她先得能在脑子里想出整个片子的样子,想出角色的样子,然后才能决定能不能演。不一定看导演,有可能很好的导演,你在他最差的片子里(我们心说:<英雄>)。
就记得那么多了。
Last edited by Knowing on 2005-07-17 20:13, edited 2 times in total.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看到karen写看碟的一段,想起昨天读到的一段迈克,贴上来给大家看看。最近一口气买了3本迈克回来看,很上瘾。
寻找起承转合的游戏
文 | 迈克
没有失望:《2046》法国版DVD收录的花红部份果然非常好看,尽管比起《花样年华》要差一点,仍然娱乐性丰富考研价值十足。连我这种绝对冷感的外围王家卫观望者,也一样看得眉飞色舞,而且左按右按分花拂柳之余,终于忍不住由头到尾重看了一次电影本身。
那八段删掉的戏自然是主菜,而其中最珍贵的,我认为是巩俐访周慕云不遇的一场。在南洋分手的时候,他曾经叮嘱她,要她在妥善处理往昔之后去找他,没想到她居然应约。虽然到底白走了一趟,留信而不见面―― 因为听到多嘴的管理员打小报告,说周是风流种子,访客络绎不绝。以她那么见多识广的老手,还如此看不开?从前《花样年华》也有苏丽珍到新加坡找旧爱的一笔,同出一辙。这一剪,很能看出王家卫的矛盾:一方面明白那种男性的自怜可能会被人当小辫子,一方面又实在陶醉,剪掉了仍然要大家知道。否则不会巴巴从剪接室的垃圾桶捡出来,为周慕云的面子打圆场。
巩俐在这场戏自称姓杨,大概不是有意掩饰身份,而是当时“复制苏丽珍”的意念尚未成型――观众老早就察觉王先生戏里的女人来来去去是同一个,基于外人不明白的原因,他自己好像发现得很迟。甚至连“黑蜘蛛”也还没有正式诞生,要不然她不会作了性格叛徒,施施然穿米白色大衣在公众场所出现,除非到访代表彻底洗心革面,所以换上了相对的颜色。这点恐怕是我自作多情 ――还是枉作小人?不同时期的预告片印证了巩俐是最后登上贼船的乘客,似乎直到影片在戛纳首映的前夕,她才获得批发身份证,拥有指纹、面貌、身高和体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炎热的新加坡她会一天到晚穿着黑外套,拍摄的时候,根本没有人知道她身在何方。
看花红片段的乐趣,无可否认接近看推理侦探小说,支离破碎的段落拼拼凑凑,找到了前因也找到了后果。然而再幼稚,我也不敢相信这些“意外发现”是王家卫的慷慨。花红包括些什么,花红应该给多少,完全计算得一清二楚,作用是要我们当义务剪接师,替他补上影片的缺口。菲林循环再生,被提升为一项互动艺术,导演没有艺术家必须具备的潇洒和勇气,倒有使不尽的聪明,巧妙地把观众拉拢作同谋。他一直在做的,是为没有秩序的映象寻找起承转合,替无头无尾的浮光掠影铺上纹路,将现实、记忆和幻想的错乱合理化。镜头衔接不出顺畅的叙事,由旁白不厌其烦助阵,这是打从《阿飞正传》就走的钢线,现在DVD附送的零碎片段,简直有如加上了万无一失的安全网,观众像吃自助餐,只要肯努力选择,一定吃得饱。
花红之中有一段类似音乐录像带的Casta Diva歌剧唱段,由光影、镜头运动和剪接呼吸音乐的节奏,没有故事情节,所以也没有穿凿附会,教人看得身心愉快。其实,这是不是王家卫可以走的一条路呢?他的电影特性是肉体的、存在主义的,干脆就肉光四溅好了,何必那么辛苦发掘人物灵魂,为肥皂剧习俗做牛做马呢?
寻找起承转合的游戏
文 | 迈克
没有失望:《2046》法国版DVD收录的花红部份果然非常好看,尽管比起《花样年华》要差一点,仍然娱乐性丰富考研价值十足。连我这种绝对冷感的外围王家卫观望者,也一样看得眉飞色舞,而且左按右按分花拂柳之余,终于忍不住由头到尾重看了一次电影本身。
那八段删掉的戏自然是主菜,而其中最珍贵的,我认为是巩俐访周慕云不遇的一场。在南洋分手的时候,他曾经叮嘱她,要她在妥善处理往昔之后去找他,没想到她居然应约。虽然到底白走了一趟,留信而不见面―― 因为听到多嘴的管理员打小报告,说周是风流种子,访客络绎不绝。以她那么见多识广的老手,还如此看不开?从前《花样年华》也有苏丽珍到新加坡找旧爱的一笔,同出一辙。这一剪,很能看出王家卫的矛盾:一方面明白那种男性的自怜可能会被人当小辫子,一方面又实在陶醉,剪掉了仍然要大家知道。否则不会巴巴从剪接室的垃圾桶捡出来,为周慕云的面子打圆场。
巩俐在这场戏自称姓杨,大概不是有意掩饰身份,而是当时“复制苏丽珍”的意念尚未成型――观众老早就察觉王先生戏里的女人来来去去是同一个,基于外人不明白的原因,他自己好像发现得很迟。甚至连“黑蜘蛛”也还没有正式诞生,要不然她不会作了性格叛徒,施施然穿米白色大衣在公众场所出现,除非到访代表彻底洗心革面,所以换上了相对的颜色。这点恐怕是我自作多情 ――还是枉作小人?不同时期的预告片印证了巩俐是最后登上贼船的乘客,似乎直到影片在戛纳首映的前夕,她才获得批发身份证,拥有指纹、面貌、身高和体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炎热的新加坡她会一天到晚穿着黑外套,拍摄的时候,根本没有人知道她身在何方。
看花红片段的乐趣,无可否认接近看推理侦探小说,支离破碎的段落拼拼凑凑,找到了前因也找到了后果。然而再幼稚,我也不敢相信这些“意外发现”是王家卫的慷慨。花红包括些什么,花红应该给多少,完全计算得一清二楚,作用是要我们当义务剪接师,替他补上影片的缺口。菲林循环再生,被提升为一项互动艺术,导演没有艺术家必须具备的潇洒和勇气,倒有使不尽的聪明,巧妙地把观众拉拢作同谋。他一直在做的,是为没有秩序的映象寻找起承转合,替无头无尾的浮光掠影铺上纹路,将现实、记忆和幻想的错乱合理化。镜头衔接不出顺畅的叙事,由旁白不厌其烦助阵,这是打从《阿飞正传》就走的钢线,现在DVD附送的零碎片段,简直有如加上了万无一失的安全网,观众像吃自助餐,只要肯努力选择,一定吃得饱。
花红之中有一段类似音乐录像带的Casta Diva歌剧唱段,由光影、镜头运动和剪接呼吸音乐的节奏,没有故事情节,所以也没有穿凿附会,教人看得身心愉快。其实,这是不是王家卫可以走的一条路呢?他的电影特性是肉体的、存在主义的,干脆就肉光四溅好了,何必那么辛苦发掘人物灵魂,为肥皂剧习俗做牛做马呢?
I immediately thought ... "Nip/Tuck?"皮肤一点都没松,下巴轮廓完美无缺,
My impression of her has always been that she's such a snob.

How's the movie? She won some international award for this one (Cannes? Venice? Berline?). I can't remember the title, but she plays a single mother or something (a drunk? drug addict?).
她不snobbish 啊。说话没把大词扔来扔去,对同行演员导演很友爱,没过度吹捧艺术导演,也没对商业片有看不起的口气,讲到以前拍的烂片,说同时开工五套戏,自己完全没用心,那时候也不会演戏,用她的导演们真倒霉,然后一笑,很可爱。她还说她拍打片很迟钝,有人天生肢体协调反应快,比如杨紫琼,武打象跳舞,韵律感特别好,她就不行。以前拍片受伤过,住院十几天,就很怕武打,越怕越迟钝。她还讲很想拍部喜剧,都十年没拍过了,她以前很不擅长,现在心痒想再试一次,如果自己还是不逗就放弃。主持说甜蜜蜜是喜剧,她说,不是那种,是周星驰式的喜剧,她很想拍。Jun wrote: My impression of her has always been that she's such a snob.![]()
How's the movie? She won some international award for this one (Cannes? Venice? Berline?). I can't remember the title, but she plays a single mother or something (a drunk? drug addict?).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