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市场情结(三游巴塞罗那)
Posted: 2006-02-12 12:53
自从蚕发表了“自由市场情结”的名词,我就常常自省到这一点。JUN,笑嘻嘻,豪情写的游记,对文化艺术啊历史典故啊说得头头是道,而我呢,注意力所及的,写得出来的,不过是自由市场及附近的街区。当然到了这把年纪,我也不指望N尺竿头再进N步了,该怎么就怎么吧。
巴塞罗那我迄今去过三次。头一回日程非常紧,还是同事好意抽了半天空,带领坐了观光巴士,在游人如织的La Rambla(类似南京东路步行街)走了一回,Barri Gotic(哥特区)大教堂对面咖啡座喝了杯东西。又尝了Sangria,吃了炸鱿鱼圈和Paella,尽了游客的责任。Overview是有了,可惜是不痛不痒的overview。某人对巴塞罗那很熟悉,我却只能发表两点可怜的观感:Gaudi的设计外面看起来很不错,海货很新鲜好吃。
再访时感觉大为不同。和某人一起,重点看了Gaudi的Modernista建筑:Sangrada Familia教堂和La Pendrera公寓,还有散落在各处的小品,比如Place Reial广场的灯柱。在Barceloneta区的海风中散了步吃了饭,逛够了盛名远播的Le Boqueria自由市场后,我开始“哗,啊,哇”不绝地赞美。从La Rambla附近的饭店走去Sangrada Familia的途中,见识了观光巴士不怎么经过的L’Eixample区的精美民居,又在Barri Gotic区的小巷子里转得心花怒放时,我算彻底倾倒于巴塞罗那的美了。
巴塞罗那小偷著名地多,专在游客区出没。我看上去无论如何也象个游客,所以早有多人给提过醒要小心口袋。鉴于这一点,若是订到上周日的航班,我就打算无趣但安全地在丹麦免费上网的饭店房间里打发这个周末了。幸亏只订到星期五的班机。一进市区我就心痒痒了,结果每天出去转悠,玩得特别高兴。出门前把要紧东西,包括电脑全锁进保险箱,手提包,钱包和手机一律不带,在前裤袋里塞了一把欧元,外套里放了pop-out地图,就出发了。
饭店在Gaudi的杰作La Pendrera公寓对面的拐角处,上回顶着大太阳在它外面排长队,滋味不太好受。这次沐浴着早晨清凉的空气,在街对面仔仔细细把它看了个够,然后选了旁边一条游人稀少的街道,开步去重访L’Eixample东区的林荫道和雕花阳台。
L’Eixample是19世纪下半叶扩展的新城区,街道敞亮。这里的建筑群仿佛音乐里的套曲,每幢自成一体,又和周围的房子造型统一:八角形,间隔高大,落地百页窗,精雕细刻的阳台,区别只在各幢的装饰细节。一般是三或五间窗的宽度为一个单元,外墙采用相同的色彩,阳台材质及花纹也统一,铸铁的居多,也有石制的,有的图案简单大方,有的纤巧繁复,有的模仿Modernista的生态形状。大门开在中间,总有两层楼高,或是大幅玻璃嵌铜饰,擦得晶亮,或是厚重的刻花木门,焕发年代久远的那种润泽,各个气派非凡。这些房子明显是同一时期开发建造的,从地图和城市鸟瞰照片看,好似棋盘一般整齐,但又象同一主题的变奏,给人重复中带细微变化的美感。感觉它们和巴黎的某些区风格类似,但却多了几分华丽和暖意。
南边海港附近的El Born,据说是艺术家聚居,类似SOHO的地区,因此非常吸引我的注意。平时不怎么认路的我,怕在地铁里转迷了方向,犹豫多时还是决定走着去。避开Passage de Gracia(类似香榭丽舍)的名店和人流,选定了邻近的Pau Claris路。它象罗马的某些大街,笔直好认但不宽。罗马的那些街往往连接两个广场,这边一头是山景,转身便可望到海边。从新区走向旧城,路上经过断续的的古城墙遗址,墙那面就是Barri Gotic(哥特区)。书上说公元1-2世纪巴塞罗那就存在了,后来和几乎所有的欧洲城市一样,被罗马人占领过。Barri Gotic从13-14世纪开始成型。旧区全是密密麻麻的巷子,基本都非常非常窄,因为墙高,有些白天也很黑,入夜后再去需要提高警惕。
一走进El Born的小巷,我就大为兴奋起来了。这里的房子也高大也漂亮,但和新区布尔乔亚的整洁严谨有异,更多不修边幅的波西米亚气息。铸铁的栏杆生锈了,大门上的油漆剥落了积了一层灰,阳台上的花草生长恣意,花花绿绿的衣服也晒出来了。大街上多的是金融机构,百货商店,这里有平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理发店,杂货铺,肉店,卖橄榄腌鱼香肠的熟食店,还有地方浅窄的酒吧。每家人家都有固定去的咖啡馆兼面包店吧,退休的老先生们早上出来买报纸面包时,可以和老板及老邻居们就着咖啡交流足球新闻。这里的小古董店,画廊和书店不如大街上的那些堂皇,却绝不拒人于千里之外。每一处都有年头了,每一处都被生活在周围的人需要着。高级精品,Starbucks和纪念品商店在这里不见踪影,因此最大地满足了我的自由市场情结,也就是去观察每个城市普通人的生活面目。这也是为什么,在日常生活精彩纷呈的巴塞罗那,在不停地走了三个多小时之后,我还在外面流连忘返,并且舍不得走到主要街道上去,尽管那里正在上演精彩的高跷化妆游行,并传来震天般的音乐和叫好声。
=================================
附录:以下短游记没有在这里贴过,蚕要看TAPAS,用这个充数吧。
美不胜收的巴塞罗那(2003夏)
真没想到巴塞罗那这么美,原先还以为欧洲城市再漂亮也不过是简单版本的巴黎呐。
建筑。步行是认识城市最好的方式,在巴塞罗那散步随时会有惊喜。《上海的风花雪月》里提到那西班牙式雕花栏杆的阳台是随处可见的,其精美豪华程度令人惊叹。古老的哥特区布满星罗棋布的窄巷,往往正要迷路间却豁然开朗,眼前出现喷泉雕塑的广场。较新些的市中心区布局非常整齐,每段街道都是200米见方,由很宽的林荫道隔开,街口地带十分敞亮,因街角的公寓楼都斜切进去,比普通的四方形有创意得多。最具特色的自然是现代派建筑了,GAUDI的代表作里最喜欢那些公寓房子,真正集艺术与实用于一体,所有的细节均出人意料却自然妥贴,比那著名的教堂讨喜多矣。
美食。当地的蔬菜水果海鲜极其丰美,因此任何一个小餐馆的食物都差不到哪里去。下午最热时到市场买西瓜、桃子、草莓、樱桃带回旅馆大嚼,然后在冷气房间睡个午觉,太阳下山后正好再出去活动。傍晚6、7点钟找个路边酒吧喝啤酒吃TAPAS,即西班牙式的小吃,是当地人夜生活的开始。TAPAS多是棍子面包切片拿西红柿一擦,淋上橄榄油,加上香肠、干火腿、鲱鱼、蛋卷、腌鳕鱼之类的,品种数不胜数。油炸墨鱼圈是当地名吃,哪里都有供应的。传统餐馆不到晚上9点钟不开门,所以这傍晚的一顿很有必要。找个临海的馆子吃海鲜是很惬意的,凉爽的海风使人浑然忘却白天的炎热。海鲜除了鱼,虾、皮皮虾和蛤蛎都极新鲜,居然还有蛏子和海瓜子,很简单地撒上海盐,在火上一烤,挤些柠檬汁上去,原汁原味的最好吃。有一道菜叫油炸迷你鱿鱼,我思量着就是墨鱼仔吧,结果那墨鱼竟只有瓜子般大小,趣致到了极点。还有别忘了点一杯当地特产气泡白酒哦,也就是CAVA呀。
美女与购物。西班牙女郎和男士一样爱喝啤酒,却又苗条得要命,皮肤微褐,身材婀娜,一个个花枝招展,不是不叫人气愤的。又普遍很会打扮,看全城有多少服装店就知道了,真是从没见过那么多的首饰店哪。哥特区充满特色小店,GRACIA大街是名牌世界,7、8月间减价的幅度不小,可以淘淘便宜货。总之要把主要的购物街全粗粗走一遍至少要两三天的时间,脚劲不好是支撑不住的。哼哼,估计商业发达的城市里女郎们都不用担心发胖,逛街就是最好的运动罗。
巴塞罗那与许多欧洲大城市相比气氛十分轻松活泼,是个观光兼吃喝玩乐的好去处。本地人待人热情,就是讲话速度极快,好比开机关枪。满街的游客个个晒得红红,面带微笑,看上去心满意足的样子。不过还是要提醒一句,大肆享受的同时别忘了提防小偷哦。
巴塞罗那我迄今去过三次。头一回日程非常紧,还是同事好意抽了半天空,带领坐了观光巴士,在游人如织的La Rambla(类似南京东路步行街)走了一回,Barri Gotic(哥特区)大教堂对面咖啡座喝了杯东西。又尝了Sangria,吃了炸鱿鱼圈和Paella,尽了游客的责任。Overview是有了,可惜是不痛不痒的overview。某人对巴塞罗那很熟悉,我却只能发表两点可怜的观感:Gaudi的设计外面看起来很不错,海货很新鲜好吃。
再访时感觉大为不同。和某人一起,重点看了Gaudi的Modernista建筑:Sangrada Familia教堂和La Pendrera公寓,还有散落在各处的小品,比如Place Reial广场的灯柱。在Barceloneta区的海风中散了步吃了饭,逛够了盛名远播的Le Boqueria自由市场后,我开始“哗,啊,哇”不绝地赞美。从La Rambla附近的饭店走去Sangrada Familia的途中,见识了观光巴士不怎么经过的L’Eixample区的精美民居,又在Barri Gotic区的小巷子里转得心花怒放时,我算彻底倾倒于巴塞罗那的美了。
巴塞罗那小偷著名地多,专在游客区出没。我看上去无论如何也象个游客,所以早有多人给提过醒要小心口袋。鉴于这一点,若是订到上周日的航班,我就打算无趣但安全地在丹麦免费上网的饭店房间里打发这个周末了。幸亏只订到星期五的班机。一进市区我就心痒痒了,结果每天出去转悠,玩得特别高兴。出门前把要紧东西,包括电脑全锁进保险箱,手提包,钱包和手机一律不带,在前裤袋里塞了一把欧元,外套里放了pop-out地图,就出发了。
饭店在Gaudi的杰作La Pendrera公寓对面的拐角处,上回顶着大太阳在它外面排长队,滋味不太好受。这次沐浴着早晨清凉的空气,在街对面仔仔细细把它看了个够,然后选了旁边一条游人稀少的街道,开步去重访L’Eixample东区的林荫道和雕花阳台。
L’Eixample是19世纪下半叶扩展的新城区,街道敞亮。这里的建筑群仿佛音乐里的套曲,每幢自成一体,又和周围的房子造型统一:八角形,间隔高大,落地百页窗,精雕细刻的阳台,区别只在各幢的装饰细节。一般是三或五间窗的宽度为一个单元,外墙采用相同的色彩,阳台材质及花纹也统一,铸铁的居多,也有石制的,有的图案简单大方,有的纤巧繁复,有的模仿Modernista的生态形状。大门开在中间,总有两层楼高,或是大幅玻璃嵌铜饰,擦得晶亮,或是厚重的刻花木门,焕发年代久远的那种润泽,各个气派非凡。这些房子明显是同一时期开发建造的,从地图和城市鸟瞰照片看,好似棋盘一般整齐,但又象同一主题的变奏,给人重复中带细微变化的美感。感觉它们和巴黎的某些区风格类似,但却多了几分华丽和暖意。
南边海港附近的El Born,据说是艺术家聚居,类似SOHO的地区,因此非常吸引我的注意。平时不怎么认路的我,怕在地铁里转迷了方向,犹豫多时还是决定走着去。避开Passage de Gracia(类似香榭丽舍)的名店和人流,选定了邻近的Pau Claris路。它象罗马的某些大街,笔直好认但不宽。罗马的那些街往往连接两个广场,这边一头是山景,转身便可望到海边。从新区走向旧城,路上经过断续的的古城墙遗址,墙那面就是Barri Gotic(哥特区)。书上说公元1-2世纪巴塞罗那就存在了,后来和几乎所有的欧洲城市一样,被罗马人占领过。Barri Gotic从13-14世纪开始成型。旧区全是密密麻麻的巷子,基本都非常非常窄,因为墙高,有些白天也很黑,入夜后再去需要提高警惕。
一走进El Born的小巷,我就大为兴奋起来了。这里的房子也高大也漂亮,但和新区布尔乔亚的整洁严谨有异,更多不修边幅的波西米亚气息。铸铁的栏杆生锈了,大门上的油漆剥落了积了一层灰,阳台上的花草生长恣意,花花绿绿的衣服也晒出来了。大街上多的是金融机构,百货商店,这里有平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理发店,杂货铺,肉店,卖橄榄腌鱼香肠的熟食店,还有地方浅窄的酒吧。每家人家都有固定去的咖啡馆兼面包店吧,退休的老先生们早上出来买报纸面包时,可以和老板及老邻居们就着咖啡交流足球新闻。这里的小古董店,画廊和书店不如大街上的那些堂皇,却绝不拒人于千里之外。每一处都有年头了,每一处都被生活在周围的人需要着。高级精品,Starbucks和纪念品商店在这里不见踪影,因此最大地满足了我的自由市场情结,也就是去观察每个城市普通人的生活面目。这也是为什么,在日常生活精彩纷呈的巴塞罗那,在不停地走了三个多小时之后,我还在外面流连忘返,并且舍不得走到主要街道上去,尽管那里正在上演精彩的高跷化妆游行,并传来震天般的音乐和叫好声。
=================================
附录:以下短游记没有在这里贴过,蚕要看TAPAS,用这个充数吧。
美不胜收的巴塞罗那(2003夏)
真没想到巴塞罗那这么美,原先还以为欧洲城市再漂亮也不过是简单版本的巴黎呐。
建筑。步行是认识城市最好的方式,在巴塞罗那散步随时会有惊喜。《上海的风花雪月》里提到那西班牙式雕花栏杆的阳台是随处可见的,其精美豪华程度令人惊叹。古老的哥特区布满星罗棋布的窄巷,往往正要迷路间却豁然开朗,眼前出现喷泉雕塑的广场。较新些的市中心区布局非常整齐,每段街道都是200米见方,由很宽的林荫道隔开,街口地带十分敞亮,因街角的公寓楼都斜切进去,比普通的四方形有创意得多。最具特色的自然是现代派建筑了,GAUDI的代表作里最喜欢那些公寓房子,真正集艺术与实用于一体,所有的细节均出人意料却自然妥贴,比那著名的教堂讨喜多矣。
美食。当地的蔬菜水果海鲜极其丰美,因此任何一个小餐馆的食物都差不到哪里去。下午最热时到市场买西瓜、桃子、草莓、樱桃带回旅馆大嚼,然后在冷气房间睡个午觉,太阳下山后正好再出去活动。傍晚6、7点钟找个路边酒吧喝啤酒吃TAPAS,即西班牙式的小吃,是当地人夜生活的开始。TAPAS多是棍子面包切片拿西红柿一擦,淋上橄榄油,加上香肠、干火腿、鲱鱼、蛋卷、腌鳕鱼之类的,品种数不胜数。油炸墨鱼圈是当地名吃,哪里都有供应的。传统餐馆不到晚上9点钟不开门,所以这傍晚的一顿很有必要。找个临海的馆子吃海鲜是很惬意的,凉爽的海风使人浑然忘却白天的炎热。海鲜除了鱼,虾、皮皮虾和蛤蛎都极新鲜,居然还有蛏子和海瓜子,很简单地撒上海盐,在火上一烤,挤些柠檬汁上去,原汁原味的最好吃。有一道菜叫油炸迷你鱿鱼,我思量着就是墨鱼仔吧,结果那墨鱼竟只有瓜子般大小,趣致到了极点。还有别忘了点一杯当地特产气泡白酒哦,也就是CAVA呀。
美女与购物。西班牙女郎和男士一样爱喝啤酒,却又苗条得要命,皮肤微褐,身材婀娜,一个个花枝招展,不是不叫人气愤的。又普遍很会打扮,看全城有多少服装店就知道了,真是从没见过那么多的首饰店哪。哥特区充满特色小店,GRACIA大街是名牌世界,7、8月间减价的幅度不小,可以淘淘便宜货。总之要把主要的购物街全粗粗走一遍至少要两三天的时间,脚劲不好是支撑不住的。哼哼,估计商业发达的城市里女郎们都不用担心发胖,逛街就是最好的运动罗。
巴塞罗那与许多欧洲大城市相比气氛十分轻松活泼,是个观光兼吃喝玩乐的好去处。本地人待人热情,就是讲话速度极快,好比开机关枪。满街的游客个个晒得红红,面带微笑,看上去心满意足的样子。不过还是要提醒一句,大肆享受的同时别忘了提防小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