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拆烩金瓶梅 茶 点心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森林的火焰
Posts: 2913
Joined: 2005-09-08 9:45
Contact:

[原创]拆烩金瓶梅 茶 点心

Post by 森林的火焰 » 2006-02-24 10:19

金瓶梅是奇书。本身就写得好,被禁的命运更使各路学者才子对它的好奇足尺加三。“雪夜闭门读禁书“,再烫上三杯老酒,本就是文人向往的事。
金瓶梅和其他的旧中国小说一样,苦海回头劝恶扬善的开头结尾,突然跳出的作者对看官语,以及不文不白的打油诗。它的高明之处却在于:剥离去这些旧小说套路,剩下来的是几近白描的对人物和背景的详细刻画雕镂。面目,衣裳,饮食,箱笼,钱银,以至元宵,新年,游戏,添丁,丧事,嫖院,家庭。。。是为后人留下的一份明代北方人家生活的详尽记录。大处官场百态,世故图形不去说它,只是这饮食起居便大有可观之处。



中国人是离不得茶的。只是茶的饮法却并非今古如一。如今贫富人家都是滚水沏茶吃。茶叶,水温,泡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说道文化也在其中。唐人的茶还与胡椒香料一同捣碎吃“茗粥“,宋朝的人却是吃“团茶“,茶叶炒过青揉碎烘干成饼,和蒙古人的茶砖差不多。到了明朝才开始有发酵半发酵的乌龙茶,红茶 。“金瓶梅“里的王婆在武大隔壁开茶局,和今天的泡沫红茶店差不多。本小利微,挣点些微薄利。因此说媒拉纤,买卖人口,接生打胎的事情都接,还让儿子出远门跟客人学做买卖,跟大老做跑腿,才糊得过口来。西门庆初逢潘金莲,一竹竿打得魂灵出窍,便踅来王婆茶坊打听消息,安排计谋。两下里定个挨光计,果然把潘金莲勾上手。只是金莲过了门,便与王婆断了邦交。王婆一肚子埋怨不是,通通在西门庆死后月娘发卖金莲时夹枪带棒地发出来。二人最后的悲惨结局早众所周知,不消罗唣。
开在山东乡镇的王婆茶坊并无明前龙井,黄山毛峰――那时的市井之间这些茶还不兴。王婆的茶“浓浓地点上来“,有果仁的,有松子胡桃仁的。感觉象今天的北京的回汉小吃面茶:米粉,面粉或糜子粉炒得焦黄干松,兑滚水,洒上芝麻果仁甚至拌以牛骨髓。金瓶梅中往来待客的茶,常是这种浓稠的“茶“,其实和“杏仁茶“是一类物事。 北京的面茶,不知是明代遗风满人袭之,还是少数民族的习惯进了京城。蒙古人统治时间短,仅八十余年就被推翻,氏族的组织又不如八旗严密,因此元朝对汉人饮食起居的影响不象满洲人深远。
红楼梦成书较金瓶梅晚,写的又是士家大族,家中吃的是清淡幽香的泡茶,连丫头也会挑肥拣瘦。乡屯来的刘姥姥就吃不惯,说“再熬浓些就好了“。平民是吃熬茶的,非浓苦不解劳苦。熬茶的吃法,自然不入贾母妙玉的眼。时代稍晚的袁枚在随园食单里痛心疾首杭州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一入官场便改了吃苦如药浓如血的熬茶,象脑满肠肥的人嚼槟榔。 此外,玉楼的佣人招待来相亲的西门庆,端出福仁泡茶(福仁不知为何物),也许是干果加热水。西门庆叫春梅吃的木樨芝麻薰笋泡茶。王六儿招待西门庆的胡桃夹盐笋泡茶,都是滚水冲的,所以称“泡茶“。 后文潘金莲吃了酒回房,把正睡觉的春梅叫起来沏茶。春梅舀一小吊儿水在炭上烧滚,多多地加了茶叶,点与金莲。未见加别色干果,还是泡的。北方人有开水冲果子称茶的吃法,近的如饭桌上仍相当流行的尖细长嘴大铜壶冲的八宝茶,里面有干山楂,红枣,冰糖,枸杞。远一些,盘丝洞蜘蛛精们的师兄蜈蚣精招待唐三藏 一行,就是两个红枣儿泡的茶。可见此风已久,却也跟贾府吃法暗合。干果入茶也罢了,笋干泡茶却时头回听说,今日所见寻常腌笋或笋干,文火慢煨尚需耐心,滚水泡茶不知其味几何,想来味道相当怪。客家人的“擂茶“,将茶叶生姜芝麻炒米捣碎后当茶冲泡,感觉有几分近似“金瓶梅“中人吃的茶。加以笋干,也不是不可能。可惜年代久远,没有实物留存,只有想象空间无限。
浓稠的面茶虽然不比龙井老君眉雅致,在红楼梦中却也非全无地位。尤氏去寻李纨说话儿,李纨便让丫头去对碗姨娘家送来的好茶面子。贾家是南方人居北方,李纨南京人,尤氏是填房,又在本地有亲戚,也许是北方人,惯吃面茶。

点心

茶前饭后的小吃,一般人家少不了。何况西门庆家宅不大,也有六房娘子;人口不多,也有数十。书中的往来酬酢,吃酒闲谈,除却鸡鸭鱼肉就是点心了。见得最多的是果馅顶皮酥,一望而知是甜味小糕点,古今中外的人都爱吃。又干爽方便,可以收在拣妆盒里想起来垫一垫。“果馅“这名字如今少见,也许是干果或果脯作馅。不知怎的让我想起小时最恨的青红丝。果馅顶皮酥想是和面起酥的点心,油脂断少不了。 金莲春梅与吴月娘合气,西门庆千哄万哄,吩咐取菜儿筛酒,烤果馅饼,点出原来是烤的。 除了“顶皮酥“还有蒸酥蒸饼。西门庆生了孩子,请吃庆官哥儿酒。席间拿下一碟子玉米面玫瑰果馅蒸饼与奶妈吃。 李瓶儿本是梁中书妾,末后嫁了太监侄儿花子虚,是见过大世面的。瓶儿还在花有时,送西门庆家的点心是上用果馅椒盐金饼,出手不凡――瓶儿的衣食用度样样不凡。灯节赴会,宴席上还有果馅元宵。 叫元宵不叫汤圆,一来可能是北方做法摇出来的不是包出来的,二来彼时还没有听说过袁世凯。
李瓶儿一死, 西门庆睹物思人,席上摆果碟儿,看见了也悲从中来,怨别人不如瓶儿整治得精美,惹得金莲月娘都一肚子气。行院家郑爱月送了茶食“油酥泡螺儿“,又招起西门庆一肚子热酸泪。不由让我想起有一段时间颇流行的奶油泡芙。西门庆说这东西只“六娘会拣“。如果是奶油点心,如何说郑爱月儿灰姑娘拣豌豆般费尽工夫“拣“出来的?下文又说这“油酥泡螺儿“顶上纹溜象螺蛳一般,粉红纯白两样儿。温秀才又说“此物出自西域“。益发复杂,猜不到是什么东西。询于Google大爷,也没答案。倒是古龙为陆小凤安排了一碟,可是显着囫囵吞枣,他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李瓶儿活着的时候,只见写她气死花子虚,责骂蒋竹山,私语翡翠轩,又是鸦飞雀乱地生孩子,养孩子。中馈一项,并没提起她如何慧心灵巧。
古人的早餐常是和别餐一样讲究或不讲究 。贾府早晨起来老太太就吃“牛乳蒸羊羔“。金瓶梅中的早餐见缝插针地写了几笔,点心居多。 西门庆进京见大官,见圣上完毕,回来在何千户家,早起吃罢粥,又来一碗“肉圆子馄饨鸡蛋头脑汤“,汤汤水水好大的肚子。“头脑汤“现在是山西小吃,羊肉山药和别的什么熬一锅,据说热腾腾的补身暖胃。 金莲进门没多久就和第四房孙雪娥置气。孙雪娥是前头王氏留下的丫头收房,虽然封了太太,口角还是奴婢气,也还担着家人媳妇的责任。西门庆早上起来要吃荷花饼和银丝胙汤,厨下本来预备的粥,赶不及了,被春梅金莲挑唆着,孙雪娥挨了一顿打骂。荷花饼是个名目,断不是荷花瓣儿切碎做饼,这等糟蹋花儿,也不会好吃。反是后文西门庆在书房赏雪时家人拿出来的玫瑰鹅油烫面蒸饼来得一目了然。一个蒸饼也恁多荤油,西门大官人府上果是吃油大。鹅油胜在白得欺霜胜雪,又比猪油格高。红楼梦的松穰鹅油卷亦是望文生味。后世到民国还有鹅油翻毛月饼。惜乎鹅逐渐退出饭桌,鹅油也不存。金瓶梅那个年代,却还相当普遍。西门庆早上在书房会应伯爵,画童儿端出酥油白糖熬的牛奶子,一人一钟。应伯爵看了,当是琼浆仙味,一气都吸下去了,西门庆只是皱眉头,说停些我吃粥吧。彼时没有脱脂奶,也没有冰箱。新鲜全脂牛奶,还加酥油熬过,等于喝“掼奶油“(whipped cream),真真是高脂高糖高蛋白,与现代饮食健康完全背道而驰。西门庆酒色无度,没活到得心脏病的年纪,倒也不妨。
甜食糖果,古代小说里不多。偶然有一点,便是惊奇惊艳。西门庆炫耀地让应伯爵尝“他做梦也梦不着“的东西:“黑黑的团儿,用桔叶裹着“。原来是杨梅,用药料和蜜制炼过,再用薄荷桔叶包裹,细甜有如饴蜜,称作衣梅。与腌的话梅不同,杨梅细腻多了。家里的货船从杭州带来,南货一向是稀罕物儿。其实和今天的蜜炼杨梅差不多,不过美词美句加得料足。同处提到的梅酥丸,比起衣梅来没有核儿,应伯爵也识得,谅是唾手可得的本地货,当然也没有“衣梅“来得稀奇。糖肥皂听这名字,便是落了下等的了,只好哄哄小厮孩儿。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狸狸
Posts: 1347
Joined: 2003-12-08 20:50
Contact:

Post by 狸狸 » 2006-02-24 20:35

天目山笋干那样切薄了腌的,应该可以水泡了当茶喝,不是那种大的晒干很硬的笋干。
在梅州喝他们的萝卜茶,也是相当于腌菜冲水。
Perhaps we grows very strong, stronger than Wraiths.
Lord Smeagol? Gollum the Great? The Gollum!
Eat fish every day, three times a day, fresh from the sea.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