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这些年――那些衣

Posted: 2006-03-28 17:46
by 晒太阳的懒猫
同学们,我丢了晒太阳的猫的密码,只得再注一个......汗....

人老了就容易忆旧,但是人老了记性就差了,索性一点一点记下来,这样将来可以捧着忆旧。


-----

最小的时候好多事情已经记不得了。偶尔看照片,才看见旧时衣衫。

比如,一岁的时候穿着小花褂子被当时年轻貌美两条大辫子的老妈搂着,那张照片里母女俩个人笑得都很开心。当然家里的收入是低的,但是这并不妨碍父母爱女儿的一片心。

于是有穿着条绒褂子,红褐色的裤子――那裤子上还钉了两只长颈鹿――带着帽子骑自行车的照片,脚上还是小皮鞋。我问我妈我小时候还穿过皮鞋哪,我妈光乐。

还有一张,穿着连衣裙。那种的确良的,上头是白色的上身,底下是裙子。这回脚上是塑料的凉鞋。因为怕孩子长得快,裙子大了好几号,可是我还是没有印象有过这么一条裙子,可见长得真快。那时候裙子还是从上海买,出差上海回来还会有糖吃。所以我一直对上海有很好的印象。

小时候的衣服过年的时候添的多一点,从头到脚都要做新的。家里是姑姑给做,买来布料,连剪带裁,再踩踩缝纫机,衣服有了。记得最喜欢的有一件浅棕色的格子上衣,还有一件红色的条绒褂子,都觉得很美。可惜没有留下照片。

有一年不知道为什么,过年的时候小姨带我去劝业场逛,回家的时候身上多了一件大衣。大衣啊,摸着那么舒服,看着那么漂亮,穿了两年,也是格子的,扣子一直系到脖子底下。

那年流行一种套子,小孩子都套在头上满地走。可以做帽子,可以做围脖,也可以既做帽子又做围脖。我有一只橘黄色的,很暖和。大家都这么戴,谁也不觉得谁丑。我就戴着橘黄色的帽子穿着神气的大衣过了两年。

北京冷,冬天小孩子都要戴手套。然后手套容易丢,特别是容易丢一只。所以家长们就用一根绳子把两个手套连起来,这样倒好,一丢就变成丢一双了。棉手套暖和,可是不能分手指,所以都爱戴毛线的。后来再大一点,嫌手套麻烦,还有不戴的时候。

小时候北京还流行一种叫棉窝子的鞋,黑条绒的面,系带子。穿了才不觉得冷。棉窝子有两种底,一种是白色塑料的,我非常喜欢,因为可以在冰上哧溜一声滑很远。北地苦寒,冬天路上偶尔有冰,小孩子们都欢快地过去,助跑两下,再一脚前一脚后的滑开去。这时候塑料底的棉窝子就大显神通了。另外一种仿佛是黑色的橡胶的,已经记不清楚了。总之不喜欢。

上学了,才接触到一种叫‘运动服’的东西。天晓得原来运动要特别穿不同的衣服呢。运动服有红蓝二色,袖上腿边都有白色的条纹两道。然后是球鞋,白色的,底现在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薄。白色的鞋子容易脏,所以洗的时候用肥皂和硬毛刷子,然后打上大白在阴凉处晾干。可以真的做到白的耀眼。

然后很多年里没有什么大变化。布裤子,自己家做的上衣,毛衣家里织,棉袄姥姥给絮。不过棉袄自打上学就不必怎么穿了,因为那时候棉袄已经不流行了。棉袄太厚,而且前襟老翘着,很古怪。不过我看照片,直道八十年代末,妈妈还有时候穿轻便的丝棉袄,中式的褂子,盘扣,很美丽。

到了夏天,妈妈给我做裙子。有背带裙子,连衣裙子。我记得有一条粉红色的,左胸妈妈给绣了一串葡萄,下面还镶花边。真是爱煞,幼儿园毕业的时候就穿着那条裙子照相。妈妈乐意给我做裙子,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上大学,我到了大三的时候出去旅行,身上还是妈妈给做的连衣裙。蓝色的,大大的领子,有腰带。经常有人拉住问哪里买的,我答妈妈做的。

不过那时候我早已开始自己动手了,记得有一次买了一条牛仔的连身裙子,套在衬衣外头的那种。买回来,太松。就拿了大剪刀咔嚓咔嚓的在前头剪开,钉一排扣子,把一件套头的改成了前面系扣子的,盛的布料在后头做了带子,打结。一个中午完工,印象很深。

再回去,还在上初中的时候,牛仔出现了。后来大家就开始穿牛仔了,我因为家里自做衣衫,赶潮流赶得慢。一次几个同学玩笑,忽然一人指我说:哎呀,你快穿牛仔吧,这样出去就都穿一样了。我抬眼一看,呀,原来我是最后一个人。

不过要再过两年,我才买了第一条牛仔。

我在国内的时候,一直不喜欢牛仔。因为不合身。那时候的牛仔,腰太肥,腿太短。系了皮带老是觉得腰腹之间鼓鼓囊囊的,然后鞋子只能穿高帮,不然有吊脚的嫌疑。很多年后,买牛仔不再觉得肥,这让我想起过去的时光来有点怅然――我不知道变的是牛仔还是穿牛仔的人。不过牛仔还是好的,因为不怕脏,出去玩很方便。

反之,牛仔裙和牛仔上衣就很喜欢。还喜欢牛仔衬衣和格子衬衣。现在回想起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是穿着不合身的衣服渡过了我的青春岁月。

回头想想,有创意的服饰小时候还有不少,含一种可以可以折叠的大沿帽子。那种帽子仿佛也是的确良的,硬边儿。两手一使劲就可以把一个很大的帽子折叠成小小一片,夏天戴着挡太阳很好。可是我戴了一个夏天就再也不肯戴了,因为满街卖冰棍的老太太都戴上了。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小时候还颇继承了老一辈艰苦朴素的作风,比方我特别小的时候的确穿过补丁裤子,不过补丁是用小鸡图案补的,非常漂亮。冬天还穿过‘棉猴儿,就是大棉袄,过膝盖的,还是我妈小时候穿过,给弟弟妹妹穿了一圈又轮上我的。我穿完了轮到大表弟继续穿了几年,再往后就没人要了。

穿的鞋子有扣袢的布鞋,很舒服。我喜欢布底儿的,更加舒服,可惜市面上买的到的是塑料底的。布鞋,尼龙袜子,是小孩子的标准装束。袜子经常穿破,因为淘,鞋子却往往来不及穿破就小了。尼龙袜子一般颜色鲜艳,还有很多图案,非常有趣。到了后来大家都要穿纯棉的了,可是最早的棉袜子弹性差,而且纹络稀疏,很容易穿破,每到此时就不禁想起旧时的尼龙袜子了。

鞋子是塑料的,皮凉鞋是高级货色,轮不到小孩子穿。而且小的时候爱趟水,皮凉鞋也不禁泡。北京的夏天,傍晚往往有雨,倏忽而来,霎时退去。雨后天青,偶有彩虹,空气里都是泥土和树叶的芬芳。这时候踢踏着塑料凉鞋一路找水洼走回去,好玩的紧。

再往回想,在我妈以为我不记事的时候,我们住在四川。楼前有小山坡,坡上满坡的桃花。桃花开时春天就来了,一直到秋天,四乡的农民挑菜来卖。这些都罢了,我爱的是樱桃。樱桃都是女人来卖,用大襟的衣服兜了,一捧一捧的,红得如珠如宝。那些大襟的衣服蓝的多,有的有花。虽然都是老奶奶,可是那么小就爱。至今逛街老爱看看中式的服装,看那些大襟的衣服,滚边的旗袍,我想都是小时候的印记。

这些都是旧事了。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中关村开始变了,海淀开始变了,五道口也开始变了。最大的变化就是书店多了,书摊多了,服装市场也多了。那些服装市场们都是铁皮的屋顶,里头一个个的摊子,可以讨价还价。于是家里做的衣服渐渐的少了,买的衣服渐渐的多了。到了上大学的时候,各种名牌店已经林立,比如真维斯。

要到毕业来美,才知道真维斯并不是什么大洋彼岸的名牌。

但是那个时候三毛看过了,喜欢上流浪的感觉。人在现实生活里得不到的东西就格外可爱。现实里我七点去图书馆十点半回宿舍,所以精神上就在学习随机过程之余向撒哈拉发展。大衬衣,各种古怪的项链手镯,长裙子,或者是牛仔。

那些年流行的是牛仔窄脚的,还有一种蹬脚的裤子,我非常讨厌。不过记得一个女同学非常爱那蹬脚的黑色弹力裤,穿坏一条,再去买一条。到了夏天她有一条粉红色的连衣重磅真丝裤子,打一个蝴蝶结在背后,戴大草帽,别有一番风韵。

年轻的时候,喜欢的都是黑色,灰色,褐色,暗绿。

白色的旅游鞋有很多年很流行,不知道为什么。我很少看到有人能把白色旅游鞋穿好看的。因为太干净了太白,可是脏了又面目可憎。大二那年看见黑色的旅游鞋,大喜买下,从此再没有穿过纯白色的鞋子。不过偶尔看见港片,八十年代的蓬蓬头,大垫肩的西装衣服,白色旅游鞋是必不可少的配件,每次都欣然微笑。

现在时间已经到了上个世纪末,我也就顺应母校传统,放洋。

不过担心的不是会不会被汽车撞死为天下笑,担心的是两个箱子能不能把全部家当带过来。

我理的箱子遭到父母的一致唾弃,因为我把水浒三国红楼梦都塞进去。最后拿出来不少,可是还是把花间集七缀集如是说等等闲书带来。妈妈怕我第一天没饭吃,连方便面都塞了两包进去,当然还有炒锅,被子褥子床单枕头,甚至还有一把扇子。

两个箱子,去了这些,再去了专业书大字典,剩下的就是四季衣服。

有牛仔两条,都是真维斯。还有几件T-shirt,几件毛衣什么的,当然还有格子大衬衣。放洋之后舍不得剪头费,头发一直过腰,可是转到正面一看,男式的T-shirt,外罩格子褂子,看着倒很double E。几年之后我在三番看见当年教授,他告诉我说第一眼看我吓了一跳,心说怎么把高中生招来了。

然后再委婉的告诉我,你那时候可真瘦。如果目光可以杀人,那他当天肯定走不出那个饭馆。

还有三双鞋子,一双黑色旅游鞋,一双棕色皮鞋,一双黑色半跟鞋。

不仅带的少,第一年基本没买什么。倒是一个师兄回国,妈妈托他带东西回来。用绿白相间的粗布缝的,妈信里说拆开了线那就是一个枕套。里头有几件衣服,一个铅笔袋子。铅笔袋子一直用到现在,那些衣服却记不得在哪里了。

还记得妈妈的信,第一句话就是:千万别嫌妈妈罗嗦。因为那信好长好长,捏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片。因为有email,很少给家里写信,都在email上解决。可是给外公外婆还是写信,几年之后我回去,外公从抽屉里取出来给我看,评论说,字要再练。我看那信纸都是翻过多次的了。

跑题了......

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人的记忆更是奇怪里的奇怪。昨天我的邻居来慰问,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和她的先生,都非常健康可亲。我早晨一边开车一边想下个周末去做点什么东西送给这个可爱的老太太――可是,且慢,她叫什么来着?我左思右想最后还是放弃,倒是她那件蓝白相间的衬衣记得。而且我还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也有一件类似的,虽然是的确良的。

我记得就要放洋的时候,大家都在做‘毕业设计’,时间大把,又有采购的任务。此时家里唯恐采购的东西不够多,不够好,不禁用,所以都紧着给钱。通货膨胀已经过了好几次,十元百元钞票都成了流通领域的顶梁柱,我们遂大手大脚,吃饭喝酒。

这时候才看见‘社会上’ 的流行风气。

买了一条青灰色长到脚踝的裙子,侧面开衩,里面是另外一层白色的薄纱筒裙,自己打络子系了一对玻璃蝴蝶。行走间裙裾翻飞上下,蝴蝶若隐若现,很是美丽。放洋的时候没带走,过两年回家,发现流行已过,怅然很久。

于是明白过来,流行的意思就是要趁流行使劲穿,到了梨花落尽的时候再我行我素,就可以变成三毛。

这时候每个月自己的学费生活费开始有盈余,年纪渐长,开始不再依赖国内带去的衣服,学会趁减价的时候挑选衣物香水,也开始往脸上涂抹各色护肤品。我再回国,我爸看见我满坑满谷的掏出爽肤水,精华素,眼霜,防晒霜等等不由大惊。我妈笑他。

读书完了,开始工作。

遂天下大乱。

我妈照旧在国内看见什么好的给我买下,就是有时候叹息不能替我试衣服了。因为妈妈开始发胖,所以裙子渐渐少了,可是衬衣拉,外套啦,还是一件一件的带过来。我扔衣服的时候自己买的会犹豫一下再扔,妈妈买的犹豫再三也老舍不得扔。衣柜里头的衣服渐渐多了。这两三年间,逛街的频率由原来的一年两逛增加到两月一逛,甚至一月一逛,衣橱里七国大战,刀戈相见。

有一天看见一篇文章,说假如衣服会说话。我不禁微笑。我的衣服在衣柜里如沙丁鱼,只怕活了过来也只能大口喘气,互相上演相骂,哪里还会有余力妙语如珠呢?

而我,也再记不得衣橱里有什么。

每一件衣服,只是一件衣服,再不是一种记忆,再不能带我去一个地方,带我去一段时间。

比方,那件粉红的连衣裙,我记得那葡萄从上到下紫色渐渐的深了。我记得那一圈花边如此的纤巧美丽,以致堂姐和我会一起轻轻摸摸。那时候我还小,肥胳膊肥腿,小朋友们坐在一棵大树底下玩找朋友,丢手绢。那树不知是什么树,结一种绿色三角锥状的果子,剥开了,是红豆一样的小珠。老师带我们拣了,有时候穿成一串,挂在身上回家。

比方,那件黑底白花的大摆收腰裙子,大三的时候三峡告别一游,穿了去。江风很大,眼前楚河汉界,英雄何在?傍晚的时候那一轮火红的夕阳渐渐地低下去,青山苍茫,绿水滔滔而去。我们搭的是慢船,一程山一程水地走下去,那一刻的美丽却永远定格。

再比方,有一件非常印象派的衬衣,居然是外婆买的。当时觉得花,觉得朦胧,觉得不美。过几年再看,惊为天人。那样美丽错杂的颜色! 我讲给外婆,说那颜色好,外婆正给我包饺子呢,嗯两声。

一件一件的衣,留在我记忆的衣橱里。慢慢地染满灰尘。

和那些衣一起一点一点远去的青葱岁月,终于无影无踪。

有一天我跟死党聊天,慢慢记起来我们当年一起去泰山玩,去小馆子吃饺子,人家拍了生蒜一碟放在旁边,我们面面相觑。我慢慢地敲一行字:‘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是不是?’

按回车之前,一点一点地按删除键,一个字一个字的删掉。

然后再打一行字:可是那饺子可真好吃啊。

(完)

Posted: 2006-03-28 20:34
by boat
猫变懒猫啦。 :admir002: :admir002:
我等着你吃的那篇呢, 没办法, 太爱吃了。 :p :p 就是别太“感人”了啊, 害我看时好几处心里被猫爪挠。 :spamafote: :spamafote:

Posted: 2006-03-28 23:02
by gigi
我能想起的最早一件衣服是件后面系扣的棉背心。好象是红色的,前方绣了个什么图案。是小鸭子吗?记不得了。三四岁的我长得胖乎乎的,穿上鼓鼓囊囊的棉背心,象是一推就能在地上打滚似的。
接着是一件红黑格子的棉大衣,大概是五六岁的时候做的。为了能多穿几年,尽量往大里放来着。这件大衣,我一直穿到上高中。刚穿上它的时候,衣服垂到脚踝。仍能想起妈妈拉着我从大衣袖筒里伸出来的小指头尖,带我上楼梯的样子。九岁时全家搬到南方,冬天室内没有暖气,一回到家就穿上这件大衣。一次我穿着它写作业,哥哥拿着相机逗我玩儿,我用手把脸蒙上又打开,老哥就在我双手摊开的一瞬间按下了快门。相片里的我,调皮又得意。后来到离家很远的地方上中学,每天要坐两个小时的公车。爸妈心疼我太辛苦,不舍得让我搭汽车。有一年半的时间,爸爸每天下班后开摩托车来接我。坐摩托车风大,爸爸把我棉大衣捆在尾座上,接到我就让我把它穿上再上车。
七岁的时候得到了一件很漂亮的红毛衣,是爸爸的徒弟,一位心灵手巧的姐姐,给我钩的。那时候工厂里是兴拜师傅的。毛衣的下摆和袖口都是喇叭状的,花纹非常别致。刚得到毛衣就作了个梦,梦到自己穿着它去上学,同学们都羡慕地看着我。而我则象个小公主似的,把衣摆提起来,骄傲地坐下。也不知道后来我到底有没有穿那件红毛衣去学校。有一张穿着它的相片,八岁我一手叉腰,一手扶着楼梯,脸上带着白骨精似的笑容,自以为很美。
:oops:

Posted: 2006-03-29 3:04
by pomo
我记得的一件衣服,是幼儿园时代的一件小斗篷,灰白色狐狸毛边,大红缎子,好象还绣了花。一到下雪就要穿,系条带子在脖子底下,我很烦那个帽子挡住视线,因此很不喜欢……但再也没有那样奢侈的衣服了。

Posted: 2006-03-29 13:07
by 海阔天空
顺路跟她干妈感慨一下吴菜。小丫头忒胖,所有的时髦漂亮裤子都扣不上,都这么大了,还只能穿一件套的连身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