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令人不由得想起小k同学少女梦想的法包狗:
当然,购于巴黎。这件还满贵。
也许可以算做佛罗伦萨的城标吧。史努比做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状,购于有青铜野猪像的那个露天市场。因为不贵,我很怀疑会严重褪色,所以还没有勇气扔下水:
猴子宝宝的三件。分别购于卢浮宫附近、蓬皮杜附近,和威尼斯:
白色就不用担心褪色了。
威尼斯这件最最喜欢,忍不住想到处秀的那种。作为刚多拉船夫的史努比似乎在胜任工作方面相当的勉强,他的右后方是标志性的丽亚德桥。啊,对了,这就是在丽亚德桥下,我推荐买玻璃项链那条拥挤的街上买的。
这是卢浮宫附近买的一式三件,和法包狗一起,是预备连我统共三个同事一人一件的。也许是因为比法包狗便宜,有褪色迹象。洗过一水就不禁体会到:这就是档次上有差别的不同货色啊!不过,这种娇媚型矫揉造作的小猫咪,仍然是我非常喜爱的。也许我应该提醒另外两人:要不,就留着看看或者作为墙上的饰物吧--不穿也罢。
这两件用于考验那些自称对法文掌握较深的家伙。嗯,形容词学得多吗?来认一认吧:
一块普通的桌布,我有点怀疑自己当时是不是脑子被太阳晒得有点晕,为什么要买这样一个东西?
它印的内容是当地特产柠檬酒的制法。如果我有一个带秋千和桌椅的院子,倒是可以铺上这么一块桌布喝点冰镇果汁什么的,现在,也许得考虑作为……枕巾:em28:
左右两件尼莫是阿马尔菲小镇熙熙攘攘的小街上买的,也许定位于美国游客:
中间红色围巾在米兰,圣西罗球场。现场太多的人,我又比较土,付款的时候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就随手补了它。带回来问了问,只有一个人跳出来自称AC米兰球迷,所以送了给他。经他研究,对应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而且AC米兰输给了巴塞罗那。这份礼物挑得可还真不怎么样。
手感极佳的黑色猫咪来自巴黎,靠近歌剧院的一家小店。啊,那家店,几百种商品都是不同的猫,一只狗也没有,这实在是太棒了。我高高兴兴在店里留了影。看到它的时候我立刻想到了同事丙,但是带回来之后又有些犹豫,给一个成年的男同事准备一只猫公仔?这似乎有些荒诞。所以我试探地问他,要不还是留给某某鱼算了?不想他反应激烈,坚决捍卫个人的物质利益。或许这能够算作一件正确的礼物--现在它还算得宠,有时还能出访别人的办公桌,依靠屁股上的颗粒状填充物稳稳地端坐着,流露巴黎来客的风范--虽然,made in china的身份是难以掩饰的。
当当当当,巧克力来袅。从我第一眼看见瑞士莲可可含量99%(!)的巧克力开始,我就一直再想,Jun会不会加倍恨我呢?:em22:
我出发前,同事甲提起黑巧克力,似乎他也说了一句“越黑越好”。我个人很想看看他是否真的言行一致,所以除了99%,又挑了依次86%、85%、76%、64%的,作测试用。结果人家真的镇定自若吃了99%那块,面不改色--我可不爱吃,配了一块香甜的松露巧克力,仍然觉得还是把它去掉更好吃些--而且,86%和85%那两块,也在短期内转化成热量了。应该说,作为一份礼物,它取得了永远不会再被超越的地位。除非直接嚼可可豆,否则,不可能更黑了。
我心爱的etam拖鞋,和可以在室内代替便鞋的袜子。千里迢迢从法国带回艾格的东西,可能不免遭人耻笑,但是我实在念念不忘那双白色的拖鞋,它柔软的毛巾衬里,漂亮的透明塑料防水底让我忘记了其实自己冬天需要的是带后跟保暖的便鞋才行。
穿过意大利的许多城市,我终于还是回到巴黎,在最后一天买下了它。(这句话是不是满煽情的?)
La maison du chocolat的巧克力和颗粒状热巧克力冲剂(现在被我当作普通的巧克力豆食用),和意大利的皮制品。那个皮手镯有一点点象某某鱼在爱玛仕问出4000人民币价格的那款:em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