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村上春树说到的猫Part III
Posted: 2006-05-24 18:57
Part I 名叫彼得的猫
一如英国的先人所说,给猫取名字是非常困难的事。学生时代我在三鹰住宿舍的适合捡了一只小公猫。与其说是捡的,倒不如说是一天晚间我走路时它擅自“喵喵”地跟在后面,一直跟进我宿舍房间。褐色虎纹猫,毛长长的,两腮毛绒绒的活像连鬓胡,十分可爱。性格则相当倔强,但跟我甚是情投意合,那以来“两人”生活了很长时间。
一段时间里我没有给猫取名字(也没什么必要以名字叫它)。后来一天听广播深夜节目--记得是“通宵日本”--有一封读者来信说:“我养了一只名叫彼得的猫,不知跑去哪里了,现在寂寞得很。”我听了,心想那好,这只猫就叫彼得好了!如此而已,名字没什么深意。
彼得这猫绝对聪明能干。学校放假我回家期间它作为野猫在那一带设法自谋生计,我回来时又好端端地回到我身旁。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好几年。我不太清楚我不在期间它到底在哪里靠吃什么活着的。后来观察其行为,渐渐得知它大多靠掠夺和捕捉野生动物为食。如此这般,我每次放假回家彼得都变得愈发身强力壮,虎虎生威。
当时我住的地方还明显保留着武藏野往日的面影,周围野生动物也有不少。一天早上彼得把什么叼回来放在我枕边。“得得,你这家伙又把老鼠抓回来了?”我嘟囔着仔细一看,原来是只小鼹鼠。目睹真正的鼹鼠生来还是头一次。彼得肯定在鼹鼠洞前一动不动守了一夜,对方出洞时一把逮个正着,然后叼回来得意洋洋地给我看:“如何,我有两下子吧?”鼹鼠是够可怜的,但想到彼得整整一晚上的辛苦,还是不由亲切地抚摸它的脑袋,给它弄点好东西吃。
说起当时养猫的困难,不外乎我的经济状况往往捉襟见肘。主人都没钱吃顿饱饭,哪会有猫吃的呢!我当时根本谈不上经济计划(现在也不能说就有),身无分文的状态一个月当中一般都要持续一个星期。那种时候常向班上的女孩子求援。我若说自己因为没钱正饥肠辘辘,对方必定不理我:“活该!那是你村上君自作自受。”而若说“没钱了家里的猫什么吃的也没有”,则多数都会予以同情,说一声“没办法啊”,借一点钱给我。反正如此这般,猫和主人都穷困潦倒忍饥挨饿,有时猫和人还争先恐后地抢夺仅有的一丁点食物。如今想来真是艰苦岁月,但快乐倒也快乐。
结婚时还是学生,在宿舍里穷得叮当响,只好暂且在老婆娘家白吃白喝。但老婆娘家经营被褥店,岳父对我说:“猫万万不能领来。那岂不要给卖的东西沾上毛了?”那倒也是。别无他法,尽管可怜,也只能把彼得留下。它的独立谋生能力已然得到证实,剩下自个儿也不至于坐以待毙。
十月一个阴沉沉的午后,我把几件家具杂物和一些爵士乐唱片收藏品装上轻型卡车,在一无所有空空荡荡的房间里把金枪鱼的生鱼片给彼得吃。最后的美餐。“对不起呀,这回我结婚了,那边有那边的情况,不能把你领去的。”我简明扼要地对彼得解释说。但彼得只顾狼吞虎咽闷头吃金枪鱼(情有可原,生来从未吃过这东西)。终究是猫,不能理解主人种种
一如英国的先人所说,给猫取名字是非常困难的事。学生时代我在三鹰住宿舍的适合捡了一只小公猫。与其说是捡的,倒不如说是一天晚间我走路时它擅自“喵喵”地跟在后面,一直跟进我宿舍房间。褐色虎纹猫,毛长长的,两腮毛绒绒的活像连鬓胡,十分可爱。性格则相当倔强,但跟我甚是情投意合,那以来“两人”生活了很长时间。
一段时间里我没有给猫取名字(也没什么必要以名字叫它)。后来一天听广播深夜节目--记得是“通宵日本”--有一封读者来信说:“我养了一只名叫彼得的猫,不知跑去哪里了,现在寂寞得很。”我听了,心想那好,这只猫就叫彼得好了!如此而已,名字没什么深意。
彼得这猫绝对聪明能干。学校放假我回家期间它作为野猫在那一带设法自谋生计,我回来时又好端端地回到我身旁。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好几年。我不太清楚我不在期间它到底在哪里靠吃什么活着的。后来观察其行为,渐渐得知它大多靠掠夺和捕捉野生动物为食。如此这般,我每次放假回家彼得都变得愈发身强力壮,虎虎生威。
当时我住的地方还明显保留着武藏野往日的面影,周围野生动物也有不少。一天早上彼得把什么叼回来放在我枕边。“得得,你这家伙又把老鼠抓回来了?”我嘟囔着仔细一看,原来是只小鼹鼠。目睹真正的鼹鼠生来还是头一次。彼得肯定在鼹鼠洞前一动不动守了一夜,对方出洞时一把逮个正着,然后叼回来得意洋洋地给我看:“如何,我有两下子吧?”鼹鼠是够可怜的,但想到彼得整整一晚上的辛苦,还是不由亲切地抚摸它的脑袋,给它弄点好东西吃。
说起当时养猫的困难,不外乎我的经济状况往往捉襟见肘。主人都没钱吃顿饱饭,哪会有猫吃的呢!我当时根本谈不上经济计划(现在也不能说就有),身无分文的状态一个月当中一般都要持续一个星期。那种时候常向班上的女孩子求援。我若说自己因为没钱正饥肠辘辘,对方必定不理我:“活该!那是你村上君自作自受。”而若说“没钱了家里的猫什么吃的也没有”,则多数都会予以同情,说一声“没办法啊”,借一点钱给我。反正如此这般,猫和主人都穷困潦倒忍饥挨饿,有时猫和人还争先恐后地抢夺仅有的一丁点食物。如今想来真是艰苦岁月,但快乐倒也快乐。
结婚时还是学生,在宿舍里穷得叮当响,只好暂且在老婆娘家白吃白喝。但老婆娘家经营被褥店,岳父对我说:“猫万万不能领来。那岂不要给卖的东西沾上毛了?”那倒也是。别无他法,尽管可怜,也只能把彼得留下。它的独立谋生能力已然得到证实,剩下自个儿也不至于坐以待毙。
十月一个阴沉沉的午后,我把几件家具杂物和一些爵士乐唱片收藏品装上轻型卡车,在一无所有空空荡荡的房间里把金枪鱼的生鱼片给彼得吃。最后的美餐。“对不起呀,这回我结婚了,那边有那边的情况,不能把你领去的。”我简明扼要地对彼得解释说。但彼得只顾狼吞虎咽闷头吃金枪鱼(情有可原,生来从未吃过这东西)。终究是猫,不能理解主人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