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家值万金
Posted: 2006-07-06 6:00
最近有不少朋友问我搬家运输的问题,让我觉得有必要干脆单独讲讲。从打算搬家起我就跑去跟朋友打听海运。FBI一听一拍胸脯:在我的管辖范围内。她给我掰开了揉碎了讲了半天,我听了个半明白。(真是处处皆学问啊)(喏,就是下面阔少说的按立方米算钱的那个样子)这个半明白足够让我意识到,无论是整箱还是拼箱,运费比我的家当还值钱。虽然说俗话说破家值万金,当这个“金”就确确实实指美金的时候,我肉疼地说不,我的那点家当不仅不值万金,连千金都不值。不就是几件破衣服,几本破书,几张破CD吗。我不运家具不运车不运房子,虽然我的衣服多了一点,但是按立方米来算
,也不会有几个立方米的。这样我们选择了一个最土的办法:从邮局寄过去。
我小的时候还是一个很精神生活的人,老想着家里出点什么事儿,比方说类似唐山大地震那类的,我怎么能把我那箱子书搬出屋。为此我很多年来一直很伤脑筋。现在呢真到关键时刻了,我的优先级单子一下就排出来了:我先把我最贵的衣服装了两个皮箱作为随身携带。剩下的能送人的送人,能邮寄的全部邮寄,再不行的就先放同学家,下次我再来拿。所谓能够邮寄的,就是价值不那么高,如果寄丢了也就算了。在衣服、书、CD的三大分类里,麻烦程度也是这样排列,逐级上升的。邮寄有箱子尺码重量的要求。衣服就都往真空袋子里一装,吸掉空气,就都给打发了。书比较讨厌。第一我的法语语法书,字典,画册,小说都是从法国买的,大字典干脆还是朋友给背过来的,物以稀为贵,又死沉。只能塞在我随身的衣服箱子里,大字典这种东西先寄放别人家。我偷偷把法语课本和两大本练习册,笔记放在某人的箱子底。某人一邀,超重了。把我的书第一个就给扔了出来。我只好无可奈何把所有关于法语学习的材料装箱,这是所有箱子里我唯一挂心的一个。暗暗祈祷这一箱可一定要到啊。
这里我要好好批评一下画册。铜版纸怎么这么重啊!画册在英文里叫咖啡桌书,我虽然没有多少咖啡桌,但是我仗着房子大买了好多咖啡桌书,因其图多字儿少。运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比方说小白非使劲儿鼓吹她喜欢的卡尔文和郝比怎么怎么好,我就耳根子一软买了个全集。当然我买的时候广大妇女同志们也都聚在边上买,一边买一边说我妹妹可喜欢这个了,充分体现了这本书的受欢迎程度。回家我拆开封仔细一研究,三大本,任何一本我一只手都根本端不动,非得放咖啡桌上才能看。:roll: 这是设计给人看的吗?纯粹成摆设了。当然我还是克服困难看了好多。终于到了搬家的时刻,我把三大本卡尔文和郝比上磅一邀,26磅。下面的同学不是说了吗,一个随身的行李才允许50磅,我放5本咖啡桌书就超重了。
这种东西体积小重量大,什么纸箱子能撑得住啊,运起来都不方便,设计得太不合理了。
邮寄了整整6个星期之后,我老一张机票飞过太平洋到达目的地。我老的第一批箱子跟我同一天到达公司。第一天到了仨,第二天东倒西歪地又来了六个。我因为寄 的时候又没有租房,只能都寄到公司地址。收到发出去的东西很让我高兴,但是在全公司同事面前收到我的全部家当很有那么一点尴尬。好在这个时候我还没忘记我 脸皮比较厚。需要说明的是箱子寄出去的次序和收到的次序完全没有关系。6个星期加一个月之后,我的法语箱子还是没有到。我很焦虑,那些该死的听力只有磁带格式卖,网 上也没有下载。我老辛辛苦苦把数十盘磁带手工录成mp3格式,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啊。我居然没有把那两张mp3听力光盘随手放在身上,而是给放到邮寄的箱子 里了。这个时候我收到海关给我的挂号信,让我去洽谈箱子事宜。我没眼力界儿地很兴奋了几天,盖因从没去过海关。那天我揣上海关的信踢着双拖鞋就去了。按照信上的地址,在一条极窄的连路面都没有的小破胡同里,我们终于找到了海关。人家态度很好,领着我们到了仓库,在昏暗的光线里我一眼就看到我们寄的箱子,分外欢喜。结果因某人当初寄的时候在单子上填箱中内容是CD(!),海关让我们开箱检查。割开封条,我的CD、DVD整整齐齐的还是我封上时候的样子―所有缝隙都塞得满满的,都是正版的!海关的人拿出小本本说CD、DVD入关头十张免费,之后每张20人民币。我当即就跳起来了,我这一箱得多少钱哪。对方请来了领导,领导瞟了一眼我的箱子,决定中国产的不算,单数境外的。那我境外住了那么多年,能只有10张CD、DVD嘛?(还好我的魔戒加长版我算在不可丢失类的,让我放在衣服一起背回来了!)最后,虽然我态度不好,(问题是我态度好不了啊。)对方建议我们原地址退回去。我们一想也别无选择了,又从海关要了封条把箱子给封上。写了张退还申请。我的箱子就被我们看了一眼又上海上漂去了。这中间有个教训,填单子的时候不能写我这是一箱子的CD。
七月六号,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好久没见的邮局小伙子推着小车又给我送来了一个箱子。我一眼认定这一定是我的法语箱子,当时我差点没冲上去抱住箱子喜极而泣。想到在外人面前我不能给我们公司丢太大人,就千辛万苦地忍住了,只围着箱子转了两圈。小伙子非常认真负责,再一次指出,我们在邮寄单子上填写的地址是505,箱子上贴的打印的地址写的是508。他大概看着我太高兴,很像是白占了什么便宜。他每次送到505老有点不那么放心,大概还怕有什么真正的事主来找他。我一边签字,他一边又在边上说地址不统一到底怎么回事儿?我同事站在边上说508也是我们。我见到了我等待已久的箱子,心情奇好,签完字抬头跟小伙子说:那要不然我再到508再收一次?小伙子没见过我们北京人这种贫法,嘟嘟囔囔偃旗息鼓就走了。到此为止,我收到了我的所有的箱子,啊,不,我的所有的箱子都寄到预期的地点。
最后我总结一下装箱经验。我用的都是一般的纸箱子。我发现箱子重不要紧,(反正也不可能太重,邮局有限制的。)重要的是一定要塞满。塞满的箱子才能保证箱子8个角出门,8个角到达目的地。
完。我就不抒情了。

我小的时候还是一个很精神生活的人,老想着家里出点什么事儿,比方说类似唐山大地震那类的,我怎么能把我那箱子书搬出屋。为此我很多年来一直很伤脑筋。现在呢真到关键时刻了,我的优先级单子一下就排出来了:我先把我最贵的衣服装了两个皮箱作为随身携带。剩下的能送人的送人,能邮寄的全部邮寄,再不行的就先放同学家,下次我再来拿。所谓能够邮寄的,就是价值不那么高,如果寄丢了也就算了。在衣服、书、CD的三大分类里,麻烦程度也是这样排列,逐级上升的。邮寄有箱子尺码重量的要求。衣服就都往真空袋子里一装,吸掉空气,就都给打发了。书比较讨厌。第一我的法语语法书,字典,画册,小说都是从法国买的,大字典干脆还是朋友给背过来的,物以稀为贵,又死沉。只能塞在我随身的衣服箱子里,大字典这种东西先寄放别人家。我偷偷把法语课本和两大本练习册,笔记放在某人的箱子底。某人一邀,超重了。把我的书第一个就给扔了出来。我只好无可奈何把所有关于法语学习的材料装箱,这是所有箱子里我唯一挂心的一个。暗暗祈祷这一箱可一定要到啊。
这里我要好好批评一下画册。铜版纸怎么这么重啊!画册在英文里叫咖啡桌书,我虽然没有多少咖啡桌,但是我仗着房子大买了好多咖啡桌书,因其图多字儿少。运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比方说小白非使劲儿鼓吹她喜欢的卡尔文和郝比怎么怎么好,我就耳根子一软买了个全集。当然我买的时候广大妇女同志们也都聚在边上买,一边买一边说我妹妹可喜欢这个了,充分体现了这本书的受欢迎程度。回家我拆开封仔细一研究,三大本,任何一本我一只手都根本端不动,非得放咖啡桌上才能看。:roll: 这是设计给人看的吗?纯粹成摆设了。当然我还是克服困难看了好多。终于到了搬家的时刻,我把三大本卡尔文和郝比上磅一邀,26磅。下面的同学不是说了吗,一个随身的行李才允许50磅,我放5本咖啡桌书就超重了。

邮寄了整整6个星期之后,我老一张机票飞过太平洋到达目的地。我老的第一批箱子跟我同一天到达公司。第一天到了仨,第二天东倒西歪地又来了六个。我因为寄 的时候又没有租房,只能都寄到公司地址。收到发出去的东西很让我高兴,但是在全公司同事面前收到我的全部家当很有那么一点尴尬。好在这个时候我还没忘记我 脸皮比较厚。需要说明的是箱子寄出去的次序和收到的次序完全没有关系。6个星期加一个月之后,我的法语箱子还是没有到。我很焦虑,那些该死的听力只有磁带格式卖,网 上也没有下载。我老辛辛苦苦把数十盘磁带手工录成mp3格式,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啊。我居然没有把那两张mp3听力光盘随手放在身上,而是给放到邮寄的箱子 里了。这个时候我收到海关给我的挂号信,让我去洽谈箱子事宜。我没眼力界儿地很兴奋了几天,盖因从没去过海关。那天我揣上海关的信踢着双拖鞋就去了。按照信上的地址,在一条极窄的连路面都没有的小破胡同里,我们终于找到了海关。人家态度很好,领着我们到了仓库,在昏暗的光线里我一眼就看到我们寄的箱子,分外欢喜。结果因某人当初寄的时候在单子上填箱中内容是CD(!),海关让我们开箱检查。割开封条,我的CD、DVD整整齐齐的还是我封上时候的样子―所有缝隙都塞得满满的,都是正版的!海关的人拿出小本本说CD、DVD入关头十张免费,之后每张20人民币。我当即就跳起来了,我这一箱得多少钱哪。对方请来了领导,领导瞟了一眼我的箱子,决定中国产的不算,单数境外的。那我境外住了那么多年,能只有10张CD、DVD嘛?(还好我的魔戒加长版我算在不可丢失类的,让我放在衣服一起背回来了!)最后,虽然我态度不好,(问题是我态度好不了啊。)对方建议我们原地址退回去。我们一想也别无选择了,又从海关要了封条把箱子给封上。写了张退还申请。我的箱子就被我们看了一眼又上海上漂去了。这中间有个教训,填单子的时候不能写我这是一箱子的CD。
七月六号,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好久没见的邮局小伙子推着小车又给我送来了一个箱子。我一眼认定这一定是我的法语箱子,当时我差点没冲上去抱住箱子喜极而泣。想到在外人面前我不能给我们公司丢太大人,就千辛万苦地忍住了,只围着箱子转了两圈。小伙子非常认真负责,再一次指出,我们在邮寄单子上填写的地址是505,箱子上贴的打印的地址写的是508。他大概看着我太高兴,很像是白占了什么便宜。他每次送到505老有点不那么放心,大概还怕有什么真正的事主来找他。我一边签字,他一边又在边上说地址不统一到底怎么回事儿?我同事站在边上说508也是我们。我见到了我等待已久的箱子,心情奇好,签完字抬头跟小伙子说:那要不然我再到508再收一次?小伙子没见过我们北京人这种贫法,嘟嘟囔囔偃旗息鼓就走了。到此为止,我收到了我的所有的箱子,啊,不,我的所有的箱子都寄到预期的地点。
最后我总结一下装箱经验。我用的都是一般的纸箱子。我发现箱子重不要紧,(反正也不可能太重,邮局有限制的。)重要的是一定要塞满。塞满的箱子才能保证箱子8个角出门,8个角到达目的地。
完。我就不抒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