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惊奇记
Posted: 2006-08-06 16:38
本文内容比较惊骇,有点儿童不宜啊,这里都是奔三奔四的成年人,就不在标题上标了,不然倒显得哗众取宠吸引点击似的。万一有谁心灵比较脆弱,比如花花这样看古根汉姆会受刺激病倒的,请慎入。其实你看也行,就是表示一下我概不负责。
周六晚上被邀请去看个叫<狂野女郎狂野夜>的行为艺术展览,在据说有点名气的“出口”画廊。事前受到同伴的警告:一,都是没听说过的新进艺术家,对内容毫不知情概不负责。二,这个画廊是强劲的女权分子蕾丝边们开的,请做好心理准备看到大量不保证好看的女性....裸体。三,如果我实在受不了可以走。
一进门就看见位矮胖和善的日本中年啊巴桑,穿着一条白布裙子,脸上身上都刷着白粉,头上戴着白色假发,在小桌子前站著写毛笔字,桌子前铺了好多写好的米纸,扇状铺开。边上有该啊巴桑人体塑像一尊,粘满白花花晶莹的大米。她显然对大米很有感情。介绍书说,观众们应该想出一句骂人话,告诉她,她就用红毛笔写下来,摊出去晾着,表演结束后付之一炬。我虽然很愿意参与,努力思索却想不出什么脏话。英语毕竟是我的第二语言,词汇量有限...知道的脏话地上好像都有了,还有好多比较拐弯骂人的,比如现总统和副总统的大名,“白发魔女”,“石油公司”...该行为艺术叫“白眼”。
一转脸,有位白麻布短袍烟熏眼妆的美女,作耶稣受难状被绑在铁丝架上,海藻般的长发披下来半遮住厌倦的脸,边上放著两大卷麻绳和剪刀。介绍书说,你应该把自己最深最肮脏的秘密告诉她,然后剪一截麻绳绑在她身上,象征你感情上的累赘包裹被推卸到别人身上。这个表演名字叫“生活从此开始美丽”。再过去是粒全裸消瘦的美女,坐垃圾箱顶上,身体上覆盖着大堆大堆的土豆泥,喋喋不休的对观众讲她对上台表演的恐惧。那边有个浑身黑色穿的非常白领的美女,对牢一面白墙,仔细涂好口红,非常忘情的吻上去,用口红印连出一个又一个单词。比较费时间,看了半天,她一个M 还没拼完,我不耐烦的走了。
比较美貌的艺术家都看过了,只好看不太美貌的。某瘦小干枯的日本女生站在镜子前流着眼泪用彩笔在镜面上细细勾勒自己的肖像,大家围观啊围观,她终于画完了,端详了一回儿,操起一把榔头,狠命一击,把镜子敲的粉碎。据她的解释:“敲碎不表示拒绝。画的过程已经表示了自己的形象,当它成型之后,我就要从我的创造身边分离。下一秒,我又是另一个形象,我们的内在和外在都在不停的改变中。”我心里淳朴的说:“要分离别画不就成了。你难道不知道一走开镜子里的形象就不存在了么?干嘛非得敲碎啊。浪费镜子。”这个表演叫"镜子"。还有一些没那么有意思的。一男一女坐在大桌子两头,一人面前一盘炒河粉,用一把很长的双头叉互相喂,带着耳机,仿佛在交谈,其实各说各话。名字叫“反馈”,据说这是为了揭露晚餐派对的虚伪性。有个穿的很ghetto 的胖女人站著骂街,身后是她画的漫画风格占整面墙的涂鸦。我私人认为这个太贴近生活,不够艺术。
更没意思的就不谈了。
周六晚上被邀请去看个叫<狂野女郎狂野夜>的行为艺术展览,在据说有点名气的“出口”画廊。事前受到同伴的警告:一,都是没听说过的新进艺术家,对内容毫不知情概不负责。二,这个画廊是强劲的女权分子蕾丝边们开的,请做好心理准备看到大量不保证好看的女性....裸体。三,如果我实在受不了可以走。
一进门就看见位矮胖和善的日本中年啊巴桑,穿着一条白布裙子,脸上身上都刷着白粉,头上戴着白色假发,在小桌子前站著写毛笔字,桌子前铺了好多写好的米纸,扇状铺开。边上有该啊巴桑人体塑像一尊,粘满白花花晶莹的大米。她显然对大米很有感情。介绍书说,观众们应该想出一句骂人话,告诉她,她就用红毛笔写下来,摊出去晾着,表演结束后付之一炬。我虽然很愿意参与,努力思索却想不出什么脏话。英语毕竟是我的第二语言,词汇量有限...知道的脏话地上好像都有了,还有好多比较拐弯骂人的,比如现总统和副总统的大名,“白发魔女”,“石油公司”...该行为艺术叫“白眼”。
一转脸,有位白麻布短袍烟熏眼妆的美女,作耶稣受难状被绑在铁丝架上,海藻般的长发披下来半遮住厌倦的脸,边上放著两大卷麻绳和剪刀。介绍书说,你应该把自己最深最肮脏的秘密告诉她,然后剪一截麻绳绑在她身上,象征你感情上的累赘包裹被推卸到别人身上。这个表演名字叫“生活从此开始美丽”。再过去是粒全裸消瘦的美女,坐垃圾箱顶上,身体上覆盖着大堆大堆的土豆泥,喋喋不休的对观众讲她对上台表演的恐惧。那边有个浑身黑色穿的非常白领的美女,对牢一面白墙,仔细涂好口红,非常忘情的吻上去,用口红印连出一个又一个单词。比较费时间,看了半天,她一个M 还没拼完,我不耐烦的走了。
比较美貌的艺术家都看过了,只好看不太美貌的。某瘦小干枯的日本女生站在镜子前流着眼泪用彩笔在镜面上细细勾勒自己的肖像,大家围观啊围观,她终于画完了,端详了一回儿,操起一把榔头,狠命一击,把镜子敲的粉碎。据她的解释:“敲碎不表示拒绝。画的过程已经表示了自己的形象,当它成型之后,我就要从我的创造身边分离。下一秒,我又是另一个形象,我们的内在和外在都在不停的改变中。”我心里淳朴的说:“要分离别画不就成了。你难道不知道一走开镜子里的形象就不存在了么?干嘛非得敲碎啊。浪费镜子。”这个表演叫"镜子"。还有一些没那么有意思的。一男一女坐在大桌子两头,一人面前一盘炒河粉,用一把很长的双头叉互相喂,带着耳机,仿佛在交谈,其实各说各话。名字叫“反馈”,据说这是为了揭露晚餐派对的虚伪性。有个穿的很ghetto 的胖女人站著骂街,身后是她画的漫画风格占整面墙的涂鸦。我私人认为这个太贴近生活,不够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