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父母上次住我这里的时候,去朋友家玩,发现人家院子里一株老椿树,树根荫处,有许多小苗,经主人同意,挖了四棵带回来。在后院间隔着种成一排。种树最好的季节是秋天,我们没赶上。六月的骄阳下,几天后蔫了一株;然后冬天里冻死一株;好容易春暖花开,我先生开动割草机轰隆隆开过去,又牺牲了一株。
俗话说“千倾地一株苗”,剩下的一株宝贝得很。我在网上查了些资料,冒出一篇“如何辨别香椿和臭椿”。诧异这东西还分香臭,没敢读文章,以免发现自己这株是臭的,多不愉快。
椿树一旦扎了根,生命力其实非常旺盛。头年从脚踝骨高长到齐腰,第二年窜到一人多高。我在电话上向父母汇报长势,他们告诉我一定要打顶,绝不能手软。他们大院里的椿树高过四层楼,大家想尽办法摘不到,遗憾得不行。於是我掐芽砍枝地控制,想起龚自珍的病梅馆说,也假猩猩地对着眼前的病椿发些感慨。
收获椿芽一般在五月份,手头上简易菜谱有限,拌豆腐试了几次不好吃,就剩下椿芽烘蛋一招了,渐渐地觉得滋味儿太含蓄,一季做个十几二十次,也就那么回事儿。倒是六七月份疯长起来的basil叶子摘回来打pesto sauce拌意面,更受家人欢迎。
过些天等叶子掉光了,又要砍一次,今年一不留神,树长到四五米高了,怕是要用电锯才能应付。想着父母上次种完树就回国,他们下次来总算可以尝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