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上的一门课叫cancer and cell death。六个星期,看paper,做presentation,写proposal。这两个教授人很好,不象别的很多人上来就是要刁难新鲜学生的样子。俩人一个是花衣服大光头,一身肌肉还穿了耳洞,一副暴徒样子人却无比nice。讲课的时候不时拿自己的秃头开玩笑(一半是自然秃的,一半是自己剃的);他做c.elegans的p53。另一个是满头银灰色卷发,很壮的样子,严肃地架了副黑边眼镜。我看到他的结婚戒指也非同凡响,不是黄圈或白圈,而是黑白两个圈,犬牙交错状。不禁想他太太那个是什么样子的。他讲课的时候常拿另一个人的秃头开玩笑。据我所知,这俩人关系很好,实验室在隔壁,办公室也隔壁。
说到这个著名的抑癌基因p53。有人问p53这么灵,为什么不高表达来治癌呢?教授说这个问得好。高表达的p53老鼠的确少癌,但也老得快,比正常老鼠的寿命短20到30%。然后昨天讲了一篇paper,哪些基因控制细胞的衰老过程。有一组数据是正常老鼠和变异老鼠。正常老鼠油黑发亮,变异老鼠拱肩缩背,毛色灰白。我不相信地问他们是同一遗传背景嘛?教授说是,而且是同窝弟兄。又有人问怎么判断老鼠的老嫩?让我吃惊的是原来他们不用深奥的组织切片来证明。银灰卷发的教授说,把老鼠倒提起来,年轻力壮的会返头就咬,年老的就随人拎着破罐破摔。你可以数倒提两分钟之内手指头上有多少个切口,多的是年轻的,一个都没有的就是老的。

或者把老鼠放在底朝天的笼子盖上,突然把笼盖扣回去:年轻的老鼠会第一时间抓住钢条不掉下去,老的就会啪哒一声掉到笼子底。还有无数判断指标,不过大部分都是行为和神经传递上的。上组织切片和原位杂交,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