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Miller's Crossing
Posted: 2007-04-10 6:55

One of my all time favorites.
第一次看这部片子时,刚到美国不久。也记不得为什么在Blockbuster的架子上拿了这部录影带,似乎那时也不知道Coen兄弟俩是何许人也。看了特别惊艳--虽然很多对话都没怎么听懂,故事情节也只是弄明白个大概。原因不外乎我对传统硬煮派的侦探小说的追捧和热爱,而Miller's Crossing简直就是Chandler/Hammett再世。看完之后好久,我老把"What's the rumpus?"挂在嘴边,不时匝一匝,品了又品;还老引用"Nobody knows anybody. Not that well."
第二遍看到是多年前在爱丁堡旅行时,住在旅馆的阁楼小房间里,晚上睡不着,开了电视,竟然被我碰上。第三次看是昨天,感觉还是很新鲜,发现了大把过去错过了的东西,总算明白了编导的大半原意,不时拍桌大笑。喜欢,反复看,而每有收获的影片,在我的列表里也就那么几部。这是一个,第三个人也是。
Miller's Crossing故事情节非常复杂,据说是根据Hammett的两部小说The Glass Key 和 Red Harvest 的情节凑在一起煮一煮搞出来的。我没读过这两本小说,但是影片总体上跟Hammett的调调颇为神似:混乱的社会,模糊的道德,男人的原则,对女人的态度。(The Glass Key曾被改编成Alan Ladd 主演的同名电影;后来被黑泽明改编成Yojimbo,我没看过;也被改编成老牛仔主演的面条西部片For a Fistful of Dollars,那时他还是小牛仔;再后来被改编成Bruce Willis主演的Last Man Standing。)
简单地--哼,这也简单不起来啊--复述一下哈。
城里有两个黑帮,比较资格老势力大的是爱尔兰帮,老大是Leo(Albert Finney),他的左右手/军师是Tom(Gabriel Byrne)。另一个是意大利帮,老大是Johnny Caspar(Jon Polito),他的左右手是Eddie Dane,一个凶狠的打手。麻烦来自一个女人(what else?), Leo被犹太美女Verna(Marcia Gay Harden)迷得神魂颠倒。Verna的兄弟Bernie Bernbaum(把这名字在舌头上转三圈)(John Turturo) 惹上了Caspar,意帮老大要杀他,知会Leo,但是Leo因为爱人的缘故力保小混混Bernie,不惜跟Caspar翻脸打仗--真是冲冠一怒为红颜。
同时涅,爱赌老输的Tom力谏Leo把Bernie脱手算数,不果,却不知怎的三步两步游荡到Verna 的床上去了。Verna似乎真喜欢上他了,而且相信他也喜欢她,只是因为碍于义气而不好意思。开战后Caspar知道Tom和Leo因为女人闹翻又缺钱还债,于是拉拢Tom转到他的阵营里--条件是他得先交张投命状,杀了Bernie。Tom心一软,在林子里假装开枪而放了Bernie,叫他赶快滚。不过Bernie可没那么好对付,不仅没滚反而跑回来敲诈Tom,吃定了他怕消息传出去他在Caspar的新宠匚痪屯炅恕?
(晕了没有?)除了Leo, Tom, Verna这个三角关系外,另一个三角关系是Bernie, Eddie the Dane, 和一个说话象机关枪的小混Mink(Steve Buscemi)之间的同性恋爱。Eddie特别讨厌Tom,老想把他除掉。Tom虽然是新宠,却也不是省油的灯。一场混战之后,the last man standing就是赢家。Gabriel Byrne的演出特别酷,又特别模棱两可。Tom这个中心人物的动机总有点模糊不清,既象传统硬煮小说里的侦探味道,又有点不那么回事,直到结尾。我头两次看的时候,都想当然地解释为他夹在对Verna的感情和对Leo的忠诚义气之间的内心矛盾。这个解释似乎是最合理的,也是被广泛接受的,但是如果你仔细追索情节的发展,就会发现其实有很多说不过去的地方。直到有个研究电影的人告诉我不是那么回事,我才恍然大悟。是了,如果用xxx来解释那么Tom的动机和故事发展都迎刃而解。
Miller's Crossing是个非常有娱乐性的片子,情节紧张复杂,人物独特,摄影和画面极其漂亮精美(尤其是照明)。此片的摄影师是Barry Sonnefeld,后来改当导演去了,拍了Men in Black。很多很多阴暗的室内和阴暗的户外镜头,气氛格调绝对是引用教父系列的那一套。另外死人数目够多的,众多暴力场面夹杂着喜剧和荒诞(比Taratino更好笑更黑色幽默更有深度),就算你对侦探硬煮派,教父黑帮类没有了解,一样会觉得好看。
不过对我这个文字狂来说,最紧要的还是象鞭炮一样霹雳啪啦火花四溅的对白,用纽约爱尔兰和纽约意大利口音哗哗倒出来,精彩绝伦,痛快淋漓。是浓缩提炼了硬煮派的对白风格之后弄出来的精华。
这种好剧本被演员碰上肯定又是感激涕零的。几个演员都特别出色,尤其是演Caspar的秃头Joe Polito,夸张得恰到好处。当然,主角是Gabriel Byrne,他此前此后大概都没再遇到过这么好的机会发挥演技了。看到二十几分钟时,我突然觉得眼熟,他的眼神和表情象谁呢?我搜肠刮肚半天一拍桌子:是了!简直跟梁朝伟的表情一模一样。
经典对白举例(基本上每分钟都有这样的snazzy对话):
Bartender: "Wake up, Tommy."
Tom: "I am awake."
B: "Your eyes are closed."
T: "Who are you gonna believe?"
Leo: "Come meet the mayor, Tom."
Tom: "I know. I voted for him six times last year."
Mayor: "And that ain't even the record hehehe."
Verna: "What the hell is the matter with you?"
Tom: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Afraid people might get the right idea?"
Verna: "Leo's got the right idea. I like him. He's honest and he's got a heart."
Tom: "Then what they say is true: Opposites attract."
Verna: "Do me a favor. Mind your own business."
Tom: "This is my business. Intimidating helpless women is part of what I do."
Verna: "Then find one and intimidate her."

侦探硬煮派里的一些经典(尤其是Raymond Chandler,Hammett也有一点但不那么明显)和引申出来的此类电影以玩世不恭的对白和自嘲的独白著名,是一种独特的"人造的"语气,a particular voice。这是genre之内的套路。Miller's Crossing里编剧们(Coen兄弟俩)不是模仿经典,而是浓缩到极至,对观众的耳朵狂轰滥炸。精彩的对白之于我,就好象怕而慢的音乐之于小E,能把人灌醉了,在云里浮着飘飘欲仙,没来由地就能呵呵笑出来。换言之,它是兴奋剂,给人无上快乐。
************************************
我老爱说内容高于形式,我不喜欢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的作品。但是也有例外的,如Tarantino的某些作品。Miller's Crossing在表面上可以看成是现代版的硬煮加黑帮genre的混合作,很明显引用和pay homage to早期的Film Noir,黑帮片,和The Godfather。但它不仅仅是homage,或者象Taratino的杂烩怀旧类型。Coen 兄弟俩搞出来的是后现代主义的处理。
挖塞,你一看到后现代主义这个词就反胃。其实我也是,如果你事先把Miller's Crossing当作后现代主义的典型推荐给我,我肯定不要看。但是他们证明后现代主义也可以好看,我也偶尔会喜欢纯形式的东西。(其实周星弛的喜剧之王也有点后现代主义的成份,也可以好看,有娱乐性。)其实什么后现代,解构,听上去又高深又有型,其实说穿了也很简单--把深入人心耳熟能详的类型/经典拿来,拆得七零八碎,然后再重新拼起来,看上去似乎跟原来差不多,鼻子还是鼻子,眼还是眼,可就是哪儿有点不一样了。看的人知道不一样,作的人也知道不一样,而且重拼起来的东西不停地跟你挤眉弄眼,告诉你它自己也知道它跟来源材料不一样。当然啦,观众得先对原材料特别熟悉,否则这个笑话还不是落在了聋子耳朵上。另打个比方,好象中国古诗词喜欢引经据典,高明的作者写的好作品,就算是不熟悉典故出处的人也能从字面上欣赏,但是知道典故的读者能对照典故看出两三层的深意。不过后现代在此之上再加一道,不仅是引用典故激发观众/读者的回忆,而且颠覆了原材料的某些含义,如果本来是严肃的,现在则是搞笑的,如果本来是真诚的,现在变成了parody。后现代的立足点本来就是黑白不分的,真理是相对的,不同的角度看见不同的真相,上也可以是下。
Miller's Crossing 其实可以从很多层次上解释,你也可以把它当成直接的模仿硬煮派和教父黑帮派经典,但也可以看做把经典里的套路拆开颠倒的spoof/讽刺。它不是那种昭告天下的parody,里面的很多桥段和对话,不熟悉类型小说/影片的人看了觉得好看,也就罢了,而熟悉genre的人看了心花怒放喜不自胜, 太精彩太聪明了。恰巧我是硬煮侦探派的铁杆书迷,而且看过教父1,2集不少遍,有些台词都能背下来,对我这样的人,当然是珍肴美味啦。
***********************************
又及:片子里有一段警察攻打酒馆的桥段,让我想起"功夫"里面的开场戏(冯小刚在空荡的街头被斧头帮杀死),布景和气氛颇为神似。我不知道周星驰是否看过Miller's Crossing,但他的后现代倾向还是有迹象的,不过他引用的地方多,颠覆的成份少。这一段里还有大导演Sam Raimi 客串的一小场戏。Raimi 跟亚洲电影,包括香港电影颇有点渊源。

Leo and Tom

Tom and Verna

The hilarious and incomparable Johnny Casp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