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
Posted: 2007-04-13 10:04
上个星期,良人的一个朋友的小姑娘回纽约。跟良人聊起来,良人热心发作,说你刚买了车,还没去过机场,飞机晚上10点到,我带你们去吧。于是当日我跟良人带着他们一家3口,他朋友,朋友老婆和小姑娘,去机场接他家小小姑娘。到机场的时候正好是预报的飞机抵达时间,我们把他们家先放下来接人,我跟良人趴好车去找他们。路上只见很多中国人出来,我赶上去一问,还真是小小姑娘那班飞机下来的。原来这班飞机提前了半个小时到。我们就赶紧进去了,结果小姑娘还没有出来,开始狂等,等了半个多小时,下一班飞机的乘客都出来了,小姑娘还没有出来。良人开始怀疑是不是我们到晚了小小姑娘给带走了?这个小小姑娘跟另外一个小姑娘和五个大人一起过来,带她过来的人马上要坐大巴去费城。我说不可能,我们把他们家放下来的时候人刚开始出来,就算晚,也就5分钟的事情,不可能不等的。他朋友倒沉得住气,说,他们行李多,每次都出来的很晚。好在此时陆续还有该班机上的乘客下来,大家继续扯着脖子张望。
突然,出门的地方拉出来2个机场行李大拖车,每个拖车都落的满满的巨大的黑色帆布大包,3个制服人员前中后推着,跟着出来一群老头老太太,有个老太太手里还牵着两个小姑娘,我说:是不是他们啊?还真是他们。一行人里有个壮年男子,跟良人的朋友长的一模一样,肯定是亲戚。小小姑娘看见姐姐特亲,扎在一起唧唧喳喳的又说又笑。亲戚把小小姑娘的行李给找出来,放地上,我一看,那包那叫一个大,能把我装进去没问题。我家小车的行李箱差点儿不够大,装不下这两个大包,我还出玩笑馊主义曰:让两个小姑娘坐行李箱,行李坐后坐。被良人白眼作答。好在那两个大包是软包,使劲儿推啊挤啊的,都揣进去了。送完人,我跟良人议论说:装箱的时候,我还真心疼咱家小车来着,给人推呀按的直摇晃。良人说:可不是。顿了一顿,又说;说不定人家还心疼他行李呢,你听见没有,什么东西给弄的直响。然后我们两个齐齐感叹说幸亏是软包,要是箱子的话就虾米了。
后来给家里打电话,说起来这个大行李包的事情。我妈说:这是他们福建人的传统。我们两个就讨论确认了一下儿包的质地(帆布/油布)和大小(巨大)。然后我妈就说她上大学的时候,福建来的同学就是弄这么一个大口袋,专门的行李袋子。比那会儿的箱子好拿,又容易收拾。我就很乐/惭愧,原来我拿来当新鲜事情说的,居然是人家承袭至今的传统。
the end
突然,出门的地方拉出来2个机场行李大拖车,每个拖车都落的满满的巨大的黑色帆布大包,3个制服人员前中后推着,跟着出来一群老头老太太,有个老太太手里还牵着两个小姑娘,我说:是不是他们啊?还真是他们。一行人里有个壮年男子,跟良人的朋友长的一模一样,肯定是亲戚。小小姑娘看见姐姐特亲,扎在一起唧唧喳喳的又说又笑。亲戚把小小姑娘的行李给找出来,放地上,我一看,那包那叫一个大,能把我装进去没问题。我家小车的行李箱差点儿不够大,装不下这两个大包,我还出玩笑馊主义曰:让两个小姑娘坐行李箱,行李坐后坐。被良人白眼作答。好在那两个大包是软包,使劲儿推啊挤啊的,都揣进去了。送完人,我跟良人议论说:装箱的时候,我还真心疼咱家小车来着,给人推呀按的直摇晃。良人说:可不是。顿了一顿,又说;说不定人家还心疼他行李呢,你听见没有,什么东西给弄的直响。然后我们两个齐齐感叹说幸亏是软包,要是箱子的话就虾米了。
后来给家里打电话,说起来这个大行李包的事情。我妈说:这是他们福建人的传统。我们两个就讨论确认了一下儿包的质地(帆布/油布)和大小(巨大)。然后我妈就说她上大学的时候,福建来的同学就是弄这么一个大口袋,专门的行李袋子。比那会儿的箱子好拿,又容易收拾。我就很乐/惭愧,原来我拿来当新鲜事情说的,居然是人家承袭至今的传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