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白门细柳入帝都―陈圆圆与铁狮子胡同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Elysees
Posts: 6813
Joined: 2003-12-05 13:10

[转帖]白门细柳入帝都―陈圆圆与铁狮子胡同

Post by Elysees » 2007-04-28 13:05

话说我转了D某的两篇历史地理软文且又对他发表崇拜仰视之情滔滔不绝五万字以后,人又给我推荐了他的同僚恐龙笑的陈圆圆,说这篇更有趣些,所以咱接着转哈。
又,这位明史研究者看我对他那么敬仰,以为我对人研究n年的明代有特殊感情一口气给我推荐几个地方,我汕汕的说,其实我对所有朝代都一视同仁...有得看...就好:cool2: D扑倒,遂收回推荐若干......
这倒让我沉思起来,说真的,所有的朝代,我还是喜欢...现代。 :love019: 再怎么传奇纷乱五彩缤纷的年代,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咱还是愿意生活在有水管水龙头有电有电器有汽车有网络女子自主自由可以谋业还可以公开评论男人的年代。

闲话不表,请看正文。:wavy:


白门细柳入帝都

――陈圆圆与铁狮子胡同

恐龙笑



如今平安大街东段的张自忠路上,曾经踞坐着一对铁红色的石狮,这条道路也曾因此被称作铁狮子胡同。与西城区著名的砖塔胡同一样,铁狮子胡同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虽然最早的修建年代已经不可考察,但从周边的规划与布局来看,后人认为它很可能是一条修建元大都时就已经形成的小巷,最迟在明朝初年时已经具备规模。明朝嘉靖年间,张爵所撰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就已经记录下北城的铁狮子胡同,那时它还只是一条西边开口、东边堵塞的狭窄通道,胡同中有一座名叫天春园的府邸,那对铁红色石狮就坐在府门前。据清初史家谈迁的《北游录》记载,制作狮像的工匠名叫彭德路,是元朝成宗(1592-1307)年间人,如此算来,这对狮子在皇城北边的胡同里至少静静地看过了三百年的风霜。

铁狮子胡同中最富传奇色彩的建筑,就是这座隐藏在闹市之中,却绝不轻易显山露水的天春园。据《帝京景物略》记载,这座庭院在明初时可能是英国公家的宅邸,后来英国公张辅随英宗北征,于土木之变中战死沙场,这座庭院最后也由他的后代转售他人。到了明朝崇祯年间,庭园和门前的铁狮子有了新的主人,他就是著名的崇祯宠妃田贵妃的父亲――田弘遇。田贵妃原本是陕西人,却在扬州长大,早在崇祯皇帝还是信王时就已经随同在身边,清初诗人吴伟业曾经为她专作一首《永和宫词》,其中写道:“扬州明月杜陵花,夹道香尘迎丽华。旧宅江都飞燕井,新侯关内武安家。雅步纤腰初召入,钿合金钗定情日。丰容盛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putaopi
Posts: 4033
Joined: 2006-01-18 23:35

Re: [转帖]白门细柳入帝都―陈圆圆与铁狮子胡同

Post by putaopi » 2007-05-01 17:36

Elysees wrote: 然而,帝制时代结束之后,铁狮子胡同的繁华与显赫并未随往日的时代远去,依然在新的世纪里书写着新的传奇。北洋政府时期,天春园成为外交总长顾维均的住宅,无数名流显贵来往于其中。1924年,这里更是迎来了北上主持大计的孙中山先生。次年三月,孙先生病逝在此院中,久经世事沧桑的天春园又送走了一位传奇人物。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为了纪念抗日名将张自忠,铁狮子胡同被更名为张自忠路,时至今日,它终于被拓宽打通成平安大道的一部分,连接着北京城东西的东西两端。如果当年的铁狮仍有知觉与生命,一定会惬意地守望着如水的车流和东升西落的日月,遥看京城中的丝丝柳线迎风飘摇,听它们讲述着三百六十年前那段关于白门细柳的传奇。
好主旋律啊。 :mrgreen:

krycek
Posts: 36
Joined: 2006-01-21 22:32

Post by krycek » 2007-05-01 20:24

陈圆圆入宫只怕是野史,田家再怎么选人也不会选一个已经小有名声的妓女吧,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7-05-02 11:27

据说田贵妃他爹在扬州娶了从良妓女做小老婆,把田贵妃从小调教的能歌善舞,心思灵巧,善解人意,所以进宫后十分得宠。估计他照这个路子揣测,觉得皇帝喜欢这种灵巧才艺型,就找了陈圆圆。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