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2

[闲聊]这两天在杭州的舒服日子

Posted: 2007-05-08 7:59
by sinca
衣:周末去买旗袍。据说每件事情都会有个理由,我过去那段时间的厌食症,大概就是为了成全如今的大肆采购吧。 :twisted:

食:在过去的两天里,每天都饱饱地吃了两顿饭。且都是在依山傍水的地方,一边吃饭一边看风景。尤其是那味酱鸭,几乎让我把舌头都吃下去了。持续了几个月的厌食症不治而愈。

住:住的青年旅馆在林间,早上可以听到小鸟的叫声。超级可爱的房间,是以我的星座命名的;超级大的床,有阁楼的感觉。
Image

行:位置有点偏,早上不太容易打到车。从明天开始骑自行车,穿梭林间,越过钱塘江,戴着我的iPod, 是我一直向往的天使之城里Meg Ryne的作风。

今天和闺蜜吃过晚饭,小酌几杯,读了一首莎翁的Sonnet送给她(hostel书架上找到的), 玩了把飞行棋之后,唱着“送你送到小村外。。。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一起笑得东倒西歪,感觉生活可真不错阿。

Posted: 2007-05-08 9:21
by Knowing
Where is the hostel? That looks really lovely. :love019:

Posted: 2007-05-08 11:04
by simonsun
jiang ya !!! :f20:

Posted: 2007-05-08 19:05
by sinca
to Knowing, 就在虎跑路上呢。www.12-q.com上有详细的地址。

to Simonsun, yep, 酱鸭 :admir002: ,已经连续吃了两个晚上了。昨天晚上吃的一味葱烤鲫鱼的味道也极好。 :laughting015:

Posted: 2007-05-09 12:42
by Knowing
别老吃这种没季节性的菜,我痛心的说,吃点春笋火腿豌豆丁什么的。

Posted: 2007-05-09 19:13
by sinca
en, en, 忘了提那道“手剥笋”了。是腌过的,所以不知道是否是当季的。但是确实很鲜很嫩,陪着本鸡煲的汤喝。 :mrgreen:

Posted: 2007-05-10 2:32
by simonsun
真当幸福……我在超市里买的鸡,炖一下都变成渣了,亏得我还放不少笋干木耳进去。 :mad2:

Posted: 2007-05-10 9:47
by Knowing
垂涎的接着问,SINCA 你买了什么旗袍,在哪里买的?我上次回去到处看见卖的成品都粗糙,又难得合身,就做了几件。不过还老心痒有没有那里卖好看的改良品种。

Posted: 2007-05-10 9:50
by 洛洛
knowing你是在哪儿做的?(最好有路名店名啦。)

Posted: 2007-05-10 9:57
by Knowing
面料市场有很多裁缝店,根据别人的推荐我找的一个瘸腿裁缝。手工还挺仔细,但是我愤怒的是他完全不准时,说交货的时候交不出货,要延期,最后还让我们等了半天。所以强烈不推荐。

Posted: 2007-05-10 13:02
by karen
小K你这已经是第N次念叨春笋火腿豌豆啦,你还是赶紧回家吃过瘾吧。不然我都开始念叨了。

Posted: 2007-05-10 13:06
by 洛洛
Knowing wrote:面料市场有很多裁缝店,根据别人的推荐我找的一个瘸腿裁缝。手工还挺仔细,但是我愤怒的是他完全不准时,说交货的时候交不出货,要延期,最后还让我们等了半天。所以强烈不推荐。
这种拖延倒像是很正常的裁缝。虽然我也不是完全没脾气的。

Posted: 2007-05-10 13:19
by Knowing
karen wrote:小K你这已经是第N次念叨春笋火腿豌豆啦,你还是赶紧回家吃过瘾吧。不然我都开始念叨了。
快了快了,痛苦的说。不过我最近惦记江南小菜的次数高到唐僧的程度,是得怪CAVA :f22:

Posted: 2007-05-10 19:02
by sinca
Knowing wrote:垂涎的接着问,SINCA 你买了什么旗袍,在哪里买的?我上次回去到处看见卖的成品都粗糙,又难得合身,就做了几件。不过还老心痒有没有那里卖好看的改良品种。
我还没顾得上大肆采购呢,周末去。

不过昨天下午还是偷偷溜出去到滨江区彩虹城下面的一家旗袍店,名“竹筠”的。成品倒还不错,但是旗袍这种衣服,多少都还是要改的。
昨天看上的一件短旗袍,大体颜色是烟纱紫,陪着Monet风格的图案,看上去很雅致古典。连我这种从来不喜欢紫色的人,也拿着放不下。
:monkey001:

垂涎地问小K, 除了春笋火腿豌豆丁,还有啥时令菜?我赶紧去尝尝。 :love019:

Posted: 2007-05-10 19:22
by Knowing
嫩蚕豆清炒,
火腿春笋切了片一起蒸,
炒茭白,
巴掌大的鲫鱼烧汤,
鲜虾仁儿清炒
油闷春笋
咸豆咸肉春笋丁糯米饭
凉拌莴苣丝
齑菜馄饨

杭州菜大多讲究吃新鲜,嫩,菜要菜尖儿,豌豆蚕豆得嫩瓣,鲫鱼不能大过一尺,做法一般主张清炒清蒸,最多加少许火腿提提鲜味,死鱼死虾才红烧。蜜汁火方这样的菜,本地人觉的是摆排场的馆子菜,糟蹋火腿又不好吃。

Posted: 2007-05-10 21:01
by 森林的火焰
莼菜汤春天有么?
好象有一种红菜苔也特别好吃,据说胡雪岩用香油浸了纺绸裹了快马送给左宗棠的。

Posted: 2007-05-11 11:26
by simonsun
Knowing wrote:嫩蚕豆清炒,
火腿春笋切了片一起蒸,
炒茭白,
巴掌大的鲫鱼烧汤,
鲜虾仁儿清炒
油闷春笋
咸豆咸肉春笋丁糯米饭
凉拌莴苣丝
齑菜馄饨

杭州菜大多讲究吃新鲜,嫩,菜要菜尖儿,豌豆蚕豆得嫩瓣,鲫鱼不能大过一尺,做法一般主张清炒清蒸,最多加少许火腿提提鲜味,死鱼死虾才红烧。蜜汁火方这样的菜,本地人觉的是摆排场的馆子菜,糟蹋火腿又不好吃。
shuo de wo dou xiang hui jia le :mrgreen:

Posted: 2007-05-11 11:41
by dropby
顺便请教一下, 我买的那种新鲜的笋, 外面包着皮的, 回家把皮去掉, 切片炒菜, 有点涩味. 是不是需要做点什么处理, 在什么水里泡一下去去涩味?

Posted: 2007-05-11 11:49
by Knowing
用开水焯一下就好了。

Posted: 2007-05-11 11:49
by 森林的火焰
冬笋有很多草酸,所以涩。切片或者没切以前用滚水煮一下可以去些涩味。但有时候也看品种我猜。我买的有些就不太涩,有些就十分涩。

Posted: 2007-05-11 11:58
by dropby
多谢. 周末马上去试. :-)

Posted: 2007-05-11 12:07
by Knowing
话又说回来,食物很多是ACQUIRED TASTE。我觉得非常清淡鲜美的菜式,很多北方人就未必爱吃这些淡不啦矶的东西。我吃饭的理想标准是从头到尾一道道菜吃下去,不油不腻,最后胃不能过度饱涨,要有三分余地,中餐呢,再一小碗清爽美味的汤,西餐呢,略微用甜点点缀以下,然后精神饱满的该干吗干吗去。很多北方人可能会觉得没吃饱。同学跟我去杭州玩,著名的笑话就是吃了好多素鸡素鸭,菜里的肉都切丝,非常郁闷。后来路过灵隐后面的农村人家,有一只鸡过马路。一个男生就说:"这个鸡长的真好。"我们看着觉得很普通,就问:"为什么?"他慢悠悠说:"它不是素的。"

我去餐馆吃饭,尤其是吃厨师的品尝菜单,最恨量过大,或者开头的菜味道就太重,后面的菜根本食不知味道,勉强对付。厨师作为菜单的安排者,完全有责任把这个顺序和数量都控制在理想境界。杭州餐馆不少中年女招待都很BOSSY,动不动要干涉你们,质问的说:已经有一个鱼了,还要再点醋鱼?现在怎么是吃什么什么的季节?还是吃什么什么把。 :mrgreen:

Posted: 2007-05-11 12:14
by tiffany
4大学同学?这个人有意思。 :mrgreen: :mrgreen:
我有一半儿南方血统,遂挺爱吃素鸡素鸭这些东西的,良人就嗤之以鼻;另一半儿北方血统就爱大鱼大肉。总结的来讲,我什么都爱吃。除了香油等我不吃的东西。  :mrgreen:

Posted: 2007-05-11 12:26
by Knowing
我是真诚的觉得素鸡素鸭比真鸡真鸭好吃。 :mrgreen:

Posted: 2007-05-11 12:30
by CAVA
幸好我刚回过家,所以不大馋。秋天呢鱼虾美,春天野菜和笋都好,六月有杨梅,春节时候的芦蒿最嫩。所以什么时候回家,是个很有讲究的选择。

Posted: 2007-05-11 12:33
by tiffany
我喜欢豆腐皮那一层一层的质感---不过我怀疑我也没吃过好的,在家的时候是门口合作社--广大人民群众还记得这个东西么?---买,到了纽约就在香港超市买。
CAVA的同事真会形容,不过这两道菜看名字就好吃啊。

Posted: 2007-05-11 12:36
by Knowing
后来过了很久他讲了心里话:就是在嚼木头渣子
Exactly! :mrgreen: :mrgreen: :mrgreen: I can understand why he thinks so, even though I don't agree with him :mrgreen:

Posted: 2007-05-11 12:46
by dropby
我觉得我跟小白一样, 两种风格都喜欢.

茭白我一般切片炒里脊肉, 很好吃的. 不过上次因为已经有很多肉了, 就炒了一个素三丝: 茭白丝, 金针菇, 胡罗卜. 真的是又好看又好吃.

Posted: 2007-05-11 12:52
by tiffany
你们都切丝儿的么?我景仰的问到。

Posted: 2007-05-11 12:59
by CAVA
白博总有听过切丝器这样东西吧?我们家的土豆丝,胡萝卜丝,茭白丝,莴笋丝出来都是一个规格 :mrgreen: 其实茭白切片也很好吃,炒回锅肉,啊啊啊,我不大吃肉的人也很喜欢。或者加了木耳片和糟卤炒,美味啊。

Posted: 2007-05-11 13:03
by Knowing
what is 切丝器? :rabbit001: :rabbit001:

Posted: 2007-05-11 13:04
by dropby
我是用刀切的. 偶然, 偶然一次. 如果有时间又有心情又有耐心的话. 其实刀快的话, 切起来也满容易的.

我才景仰你会片鱼片呢.

Posted: 2007-05-11 13:07
by CAVA
Multi-function slicer

Posted: 2007-05-11 14:58
by 森林的火焰
tiffany wrote:我喜欢豆腐皮那一层一层的质感---不过我怀疑我也没吃过好的,在家的时候是门口合作社--广大人民群众还记得这个东西么?---买,到了纽约就在香港超市买。
CAVA的同事真会形容,不过这两道菜看名字就好吃啊。
白博说的是类百页的豆腐皮还是”油豆皮“样的黄色,半透明、坚韧的豆皮?
我觉得油豆皮样的豆皮特别好吃,拿来包馅儿煎成小包子,或者包春卷烤脆,或者就是开水一烫,切丝凉拌,吸饱了汁又不糊不烂,真好吃。我们这里是加拿大本地出的”富翁牌“,两元一大包。

Posted: 2007-05-11 15:49
by lvxiu
CAVA wrote:就是在嚼木头渣子
我到是很喜欢吃着木头渣子,我理想中的蔬菜一定要够清淡,放了大蒜已经味道太浓了。更别提我有个四川朋友的那种做法,他做得一手好菜。可惜的是每次炒蔬菜都重油,加很多香料,更喜欢放点肉丝肉末,火腿丝之类的东西。
不过,我的北方朋友们都很欣赏他的这种做法,吃到我的蔬菜,都说淡得很。

Posted: 2007-05-11 19:14
by sinca
你们可真会吃啊,敬仰的说。 :roll:

把小K的菜单抄下来,就按着这个去吃啦! :mrgreen:

可惜昨天的晚饭一点儿也不精彩,虽然吃了两次。
第一次4人6个菜:
椒麻鸡
干烧鱼头
酸辣包心菜
孜然菠菜
西红柿粉皮
还有一道鲫鱼,忘记菜名了

除了酸辣包心菜之外,其他的都不值得下筷;尤其是鱼的味道太咸了。

第二次2人3个菜:
现烤羊肉串
皮蛋豆腐
青炒荷兰豆

荷兰豆炒得太油腻,羊肉串倒是够嫩,几乎能够感觉到火焰的朋友说的入口即化的意境。当然真的不是入口即化,但是有些那样的调调。
可惜羊肉串咬了一口,厌食症的毛病又犯了,怎么都吃不下去。今天的早饭也不想吃。 :confused007:
真是辜负了这样的良辰美景阿。 :speechless002:

Posted: 2007-05-11 20:44
by silkworm
老K同志看见以上菜单会不会气晕过去?吃这些何必在杭州,北京某城乡接合部的小饭铺里解决即可。 :frog:

Posted: 2007-05-11 20:51
by silkworm
楼上老远小火焰说的那个红菜苔,好象是湖北人的至爱。池莉写过。我一个武汉闺蜜似乎还要讲究哪里哪里产的菜苔。春节前后时鲜,拿切得飞薄的腊肉一炒,很香。我家大人以前出差,如果过湖北,而且时令对的话,一定要带一大纸箱回来。过四川,就带豌豆尖儿。

Posted: 2007-05-11 21:56
by 森林的火焰
我本来记得唐鲁孙说红菜苔是湖北的,可我又忘了在哪里看到过,说胡雪岩万里迢迢给左宗棠送的。胡雪岩可是杭州人哪。
豌豆尖儿能带么?到了地头不都烂化成水了。。。好在加拿大也有,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农民要交公粮,都种得有一尺长。不过有得吃,能吃,我也就不太挑剔了。夸奖一下,加拿大的芥兰不错,虽然粗,也还嫩,而且真的有”芥“味。我算是真正建立了芥兰和芥末的关系。在这里别的也罢了,蔬菜我特别想吃”蒿“类,蒌蒿,泥蒿(黎蒿?) ,芦蒿。。。国内的馆子好象一般都有,起码广州深圳都能找到地方吃。
炒蔬菜不同的蔬菜不同的炒法,味道不一样。我以前在广州下馆子特别喜欢吃”蒜子金银蛋上汤浸苋菜/菠菜",虽然是点普通蔬菜,但滑软鲜香,比清炒要精神百倍。只是在家里实在不值得花那么多时间煮蛋、剥蛋、炸蒜,熬清汤。还有椒丝腐乳炒通菜或虾酱炒通菜,也比单炒要好吃得多。
广东蔬菜有的时候不是炒的,是用“油盐水”拖熟的。”油盐水“具体怎么弄的我不知道,”拖“就是下去一滚既得。很嫩的小菜心这么做,清中带甜。

Posted: 2007-05-12 0:54
by 笑嘻嘻
嘿嘿嘿嘿,有一个词叫作“暗爽”。
喜欢素鸡素鸭,素菜的不需要是南方人,女性多数能欣赏,但是男的即便是南方人,也还是喜欢大鱼大肉的多。所以油放得过多的伪川菜在全国各地都流行。不过在农民家里吃的什么佐料都不放的鸭, :cool023: ,天哪,天哪,比作得再好的素鸭都好吃。自然生长的鸡、鸭、猪,真是好吃啊。什么素的都比不了。我还是非常非常喜欢吃,并且几乎见了素鸭就要点的人呢。

Posted: 2007-05-12 3:16
by simonsun
笑嘻嘻 wrote:嘿嘿嘿嘿,有一个词叫作“暗爽”。
喜欢素鸡素鸭,素菜的不需要是南方人,女性多数能欣赏,但是男的即便是南方人,也还是喜欢大鱼大肉的多。所以油放得过多的伪川菜在全国各地都流行。不过在农民家里吃的什么佐料都不放的鸭, :cool023: ,天哪,天哪,比作得再好的素鸭都好吃。自然生长的鸡、鸭、猪,真是好吃啊。什么素的都比不了。我还是非常非常喜欢吃,并且几乎见了素鸭就要点的人呢。
原先杭州延安路上有一家叫素春斋的老字号素菜店。每天早上经过,老太太鱼贯出入。门口的菜包子,馅是碧绿的,汁多且鲜。但确是没进去吃过正餐――一顿全吃素,似乎不可想象。

但是他家现在改作服装店了,卖些20元3件之类的东西。:f22:

Posted: 2007-05-12 7:56
by 森林的火焰
别说,小爱这种肉食动物,也很欣赏素鸡――不过我是切片煎过的,“烟烟韧韧”。他就喜欢吃这种考练牙齿的东西。没煎过的就一般般了。

Posted: 2007-05-12 7:58
by aloe
CAVA wrote:我在青岛的时候精心烧了野荠菜炒春笋片,青辣椒炒茭白丝,自己觉得好吃得很,带了一点给同事。后来过了很久他讲了心里话:就是在嚼木头渣子。另外一个女同事倒很能欣赏我的腌笃鲜。
春笋已经快下市了,今年的春笋特别没味道,据说都是化肥浇出来的。

看到说这些,翻出以前写的一段

春来谈时鲜――(二)荠菜与马兰头

荠菜和马兰头原都是野菜,但是也都被智慧的劳动人民善加利用,两者似乎都上过小学语文课本,我对荠菜最早的印象就来自于张洁的《挖荠菜》。

有几年,我也挑过野荠菜,当然不是像她那样为了果腹,相反,完全是一段春游踏青的快乐回忆。那时外婆搬到一个新村,公房规模还不大,不远的地方就是农田,土路,于是初春时节,我就拿着一把小铲刀,挎着一个小篮子,跟着外婆去挑荠菜,摘马兰头。荠菜是平平长在地上的,叶子向四周伸开,是荠菜或别的野草,要仔细看才能分辨。太大的荠菜不能药,老了就不好吃了;马兰头长在墙角,有蔓藤,像采茶一样一定要掐最上面带嫩芽的一段,要说明这些都是野生的,一个上午竟也能收获不少。那时我并不喜欢它们的气味,跟在大人后面只为好玩,城里长大的孩子,恐怕少有这种野趣吧:)

这两年新村扩建,本地人的自留地已经一寸寸盖上水泥,野菜更无觅处。我倒喜欢起这两种菜来。荠菜有股清香,除非冷库里拿出来,正宗当令的荠菜鲜肉大馄饨只有时下才有。另两样我家常烧的是荠菜笋丝肉丝炒年糕和荠菜豆腐羹,野菜吃口有些粗,炒时要油大些才好――如今能买到的都是种出来的了,叶片大,香气却淡了。

马兰头香气更浓,爱之者甚,据而远之的也不少。关于它,我只知道凉拌一种做法。说来简单,其实做起来费时费力,马兰头,香干,考究点的加上笋和开洋,所有材料都要分别焯水,开洋用黄酒泡开,在分别切细末,越细越好,大小须一致,全部置于一个大碗里,盐、糖、味精调味拌开,最后再拌上麻油。一碗拌马兰头,大包小包,洗拣煮切,要忙活整一个周日上午,还是爸妈齐上阵,绝对称得上粗菜细作,味道也远胜饭店那种做一份藏一个礼拜的冰箱口味。

我还有菜的照片,这里是不是只能引用不能上传?

Posted: 2007-05-13 17:38
by Knowing
你就谗我们把。
说的是,这些野菜吃口粗,涩味大 -- 不然早就成家常菜了,也不至于一直是“野菜”--做起来的细切细弄的。
我被自己说谗了,周末特地去中国城我吃过的上海馆子里最正宗的老正兴吃饭。他们的马兰头拌香干一向是可以的,荠菜百合豆瓣里,荠菜不够香也就算了,这里哪有不是冷冻的荠菜呢?可是豆瓣都用冷冻货面面的,我就很不满。虾爆脆鳝,虾太大个不鲜,鳝鱼做的太甜,哎,我那虾爆鳝过桥面的乡愁,真是惆怅。。。
不过回来的路上跑去买香梨时居然看见了传说中的莴笋!我乐坏了,看它那么大个就知道大头嫩不了,买了三磅,老的一半昨天切了跟意大利火腿丝清炒,嫩的留到今天滚刀切了,用一点儿麻油香醋生抽凉拌。哎,快活啊!

Posted: 2007-05-13 17:41
by 森林的火焰
现在有新鲜豆瓣了么?印象里要再过一段时间才有新鲜蚕豆卖。

Posted: 2007-05-13 18:09
by 火星狗
嫩蚕豆清炒,
火腿春笋切了片一起蒸,
炒茭白,
巴掌大的鲫鱼烧汤,
鲜虾仁儿清炒
油闷春笋
咸豆咸肉春笋丁糯米饭
凉拌莴苣丝
齑菜馄饨
这张菜单像是上海菜,不是杭州菜。吃惯上海菜,大概会觉得杭州菜味道不够浓。上海菜一定会把那点“鲜”味逼出来,杭州菜本色多了。
野荠菜炒春笋片
这一道我也很爱,不过我还会再加点油面筋。
我觉得油豆皮样的豆皮特别好吃,拿来包馅儿煎成小包子,或者包春卷烤脆
嗯,提供了革命的新思路。煎成小包子会不会吸油太多?烤脆实在是个很棒的主意。正经烤春卷最大的问题就是皮不够脆。

Posted: 2007-05-13 20:29
by ruby
蚕博家的大人很会吃啊。我在上海的前两年最想的就是豌豆尖,现在连着轻炒草头,茭白,马兰头一起想。湖北的红菜苔味道像四川的油菜苔,贵在红,更有股清香,可惜后者是我少年间不吃的菜之一。这边的豌豆尖太老不鲜,每次买检摘之后只剩十之二三,又肉痛。我也喜欢切肉丝。 :-D

Posted: 2007-05-13 22:16
by lindamm
这个在杭州菜里叫响铃,我不太爱吃――我对油炸的东西普遍不喜欢。反而喜欢上海的豆皮做的千张包子,就是包上菜肉后在火腿清汤里煮熟的那种。上海菜里清淡的菜系不多,杭州菜里油炸的不多,上面两个恰好是例外。就算这样,我对国内也怀念不多 :oops: ――今天去hiking,朋友中去中国店采购的熟食里就有千张,所有的女生都多吃了几个 :-)
我觉得油豆皮样的豆皮特别好吃,拿来包馅儿煎成小包子,或者包春卷烤脆
嗯,提供了革命的新思路。煎成小包子会不会吸油太多?烤脆实在是个很棒的主意。正经烤春卷最大的问题就是皮不够脆。[/quote]

Posted: 2007-05-13 22:20
by lindamm
凤起路还是庆春路上有丝绸城,我几年前去的时候货色比槟江的强很多,不知道sinca有没有去试过。
反正都是要狂砍价
:-P
sinca wrote:
Knowing wrote:垂涎的接着问,SINCA 你买了什么旗袍,在哪里买的?我上次回去到处看见卖的成品都粗糙,又难得合身,就做了几件。不过还老心痒有没有那里卖好看的改良品种。
我还没顾得上大肆采购呢,周末去。

不过昨天下午还是偷偷溜出去到滨江区彩虹城下面的一家旗袍店,名“竹筠”的。成品倒还不错,但是旗袍这种衣服,多少都还是要改的。
昨天看上的一件短旗袍,大体颜色是烟纱紫,陪着Monet风格的图案,看上去很雅致古典。连我这种从来不喜欢紫色的人,也拿着放不下。
:monkey001:

垂涎地问小K, 除了春笋火腿豌豆丁,还有啥时令菜?我赶紧去尝尝。 :love019:

Posted: 2007-05-14 8:52
by saveas
森林的火焰 wrote:现在有新鲜豆瓣了么?印象里要再过一段时间才有新鲜蚕豆卖。
新鲜蚕豆已经有了差不多俩星期,快活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