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
Posted: 2007-06-14 0:44
从结束开始
这次出行,开始是要去圣路易斯参加朋友的婚礼,然后是回DC参加公司培训。圣路易斯的事儿是自己的旅行,早早就计划好,机票旅馆都安排妥当;公司那边却非常拖沓,直到临行前最后一周才开始订回去培训的票和酒店。
我先跟travel agent说周二从圣何夕飞回去,结果老板最后发话,说提前一天回来吧,大家可以在培训开始前先互相交换一下最近工作进度什么。我只好赶紧再找travel agent,把机票改成周一从圣路易斯出发,在休假结束的当天直接飞回DC。我家先生直到最后才听到这个他需要独自飞回家的噩耗,他的不满也不去说了。
总算把票搞定了,酒店又出问题:培训结束的这个周末是Memorial Day放假,无数人涌向DC,我们公司地处黄金地带,所有的酒店都订满了。travel agent无奈的跟我说:只有Crown Plaza有空儿了,你住吗?
开玩笑,我能住吗?
结果给分派到离公司有三站地铁的Rosslyn去了,按下不表。
订票的时候老板开了个玩笑,说,哎,你可以找个熟悉的航班重温旧梦啊。――说的是从前我家先生在湾区我在DC的时候,我经常坐的航班便是周五从DC出发飞到湾区。
然而我最后还是决定在DC多留一天,定了周六下午的飞机。
起飞的时候是下午四点多,我才跟朋友们吃了饭。
我带了几枝薄荷到机场――因为培训的时候我说起对薄荷的喜爱,培训我们的老师便从她家的院子里拔了几株给我,说是放在土里浇水就能养活。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还真是风雅。
里根机场跟从前一样,人来人往,明亮通透。
我拎在手上的薄荷给我招来很多搭讪的陌生人,人人都来问我拿的是什么;我答了薄荷以后又主动让人贴在叶子上轻轻闻一下,所有的人都夸清香扑鼻。
登机口边的一个人,闻完了叶子以后便站在边上与我聊天。
陌生人之间的相互搭讪,往往都从家住何处开始;对我而言,大部分人还有个惯用的开场白是“你从哪个国家来。”
就这样相互闲聊着,就开始登机了。
我们此趟飞机先飞往凤凰城,然后我从凤凰城转机飞到圣何夕。
从DC飞凤凰城行程接近五个小时,我的生物钟在东西之间交替,十分困惑。我睡不着觉,精神却也不够看书看电影,只好把小枕头放在小桌板上,趴着迷糊。
那几株薄荷被我放在前座的后袋儿里,我一趴下,那几片叶子就一直在我鼻子旁边扫来扫去,一路上半梦半醒的,都是薄荷的清香。
到了凤凰城随便吃了一杯冰激淋就上了回圣何夕的飞机。
这趟飞机出奇的空,我一个人占了三个座位。不知道是不是在之前的飞机上迷糊过了,还是薄荷的清香发挥了作用,我这一路,非常清醒。
旅途越到结束的时候越是简短急迫,我一个人玩儿了会游戏,看了会儿小说,机长就广播说即将抵达。
我坐到窗边,下面已经是一片斑斓的灯光。
飞机就这样一直在灯海上慢慢的降低高度,我费劲的在高空辨认高速和楼房:终于还是发现我对这一带并不熟悉,完全不能像飞回DC对地面种种烂熟于心。
正费劲的时候,眼睛里一片彩色飞快的闪了一下又消逝。
我想了一阵儿才意识到是地面上在放烟花,大约是为Memorial Day放的。
这是我第一次从高处俯瞰烟花,从前看到的一朵儿一朵儿夜空里夺目的花儿,从高处看下去,是各种颜色的球型,浮在灿烂的灯海上。
后来的时间我就拼命盯着那一片天空,看五彩缤纷的花球,在下方闪一下又隐灭,直到飞机飞过那片区域,我再怎么扭头也看不到。
再然后,飞机就降落了。
偷得浮生......
离开圣路易斯是周一,机票定在下午,为了离开之前,还能再看圣路易斯几眼。
然而真到了那一天,却又觉得还不如早早就离开,剩余的半天,真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便选了从旅馆去机场路上的一个公园,Forest Park,从地图上看,是颇大的一个,集中了圣路易斯的动物园,美术馆,还有若干休闲设施。
我们开车先绕着这大公园转了一圈,虽然是周一,动物园里依然人群熙攘,车沿着路边停出半里路去,猛看一眼停车场似乎也塞得满满当当。
于是放弃了逛动物园的计划(话说我到底几岁啊…逛完了植物园又想逛动物园….),绕公园一圈见到有租船的地方,索性停了车进行小学生春游式的活动:两个人,租了一条桨划小船,绕湖一周。
那天的圣路易斯阳光灿烂,我家先生一边租船一边叹气说,这么大热天,晒也晒死了。我很明智的穿了长袖衣长裤戴着帽子,又赶在下水之前往我家先生脸上和胳膊上抹了抹防晒霜(在此郑重推荐露得清的防晒霜)。
在租船的岸边看着湖很小,到了水上划开以后才发现这湖一径的漫延出去,每一个转弯都连到下一个小湖里:就这样我们一个又一个转弯的,从水面上远远看了看圣路易斯的美术馆,还有高尔夫球场,直到时间吃紧,才赶紧又划回去。
我的飞机比我家先生的要早一个小时起飞,因为航班不同,分在机场的两端。
这是我们第三次从同一个机场出发,飞往不同的地方:从前的两次一次在底特律,另一次在休斯敦。
类似这样的场合总是格外感伤些,大约因为机场迎来送往,总是个叫人感伤的地方。
我家先生陪着我到了机场的另一边,过安检的时候机场人员拿着他的机票,预备提醒他他走错了门,我赶紧折回去解释:“他是来陪我的。”
同样的事儿,在休斯敦我家先生也干过;碰上安检人员人家也是笑笑而过,十分温和。
等飞机的时候两人百无聊赖,我嘱咐我家先生回家要干的事儿,等着等着就开始上飞机了。
我这趟要在夏洛特转机。
年来我因为转机去过的大机场不少,夏洛特却还是第一次――大约实在也不算是特别大的缘故吧。
飞机抵达夏洛特的时候已经是夜晚,甫一抵达我就见到下一班飞机被推迟了一个小时:这于我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如今只要航空公司不取消我的航班又不遭遇紧急迫降,我都要额手称庆。
下一班飞机在另一个terminal,时间十分充裕,我便背着包慢慢走过去。
每个稍有规模的机场,都充斥了各种快餐店,书店,杂货店,大一点儿的机场还有服装店,化妆品店;夏洛特机场也不例外。
我并不太饿,便找了一家TCBY预备吃些优果乳酪;到了面前,点了草莓蓝莓黑莓的混合乳酪杯,却被告知,我所要的水果,统统都没有了。
我呆了一下,也不十分失望,便要走;被柜台里的人叫住,那姑娘十分殷勤地说,“你点个普通的优果乳酪吧,原味和一些基本的topping还是有的。”
我便照她说的,点了一小杯原味,加了碎花生的topping――看起来也很美味,我欢欢喜喜的便掏钱包,柜台里的姑娘赶紧说,“这个免费,送给你的。”
我捧着这免费的优果杯,又慢慢的往我的登机口走。
大部分机场,不同terminal之间的通道,都十分乏味:空旷阔大,一条或若干条平行的输入道贯穿整个空间,大家都面目平板的在上面拖着行李走,或者扶着行李靠着扶手,冷冷淡淡。偶尔有些机场好些:底特律机场翻修以后做了个室内喷泉;芝加哥比较毒辣,terminal之间数十分钟的路程,全要靠脚走,路上也只有些能看不能吃也称不上特别有艺术性的雕塑或者挂画儿……
哎,跑题了,总归有一天我要总结总结我去过的这些机场,现在还是回到夏洛特的机场。
说了半天,是要说,夏洛特的机场,是我迄今为止见到的所有机场里,最浪漫的一个。
跟所有的机场一样,这个通道也铺了一条自动滑行道,铺在靠边的落地玻璃窗边,并不叫人注意;靠着滑行道,间歇的种着树(活的!),树与树之间,三三两两的放着白色的木摇椅。
对着木摇椅,通道的中间部分,还有人在弹钢琴(三角钢琴!)。
一时间我以为我空间错乱,走到了哪个花园或者哪个酒店的大堂里。
真要感谢我的航班延误,让我有时间在这树下摇摇晃晃的坐了一个小时,看往来的行人,听对面叮叮咚咚的琴声。
背后是偌大的落地玻璃墙――只有机场里有这样高啊高得看不到顶的空间,让人又失落又迷茫――,玻璃墙外就是跑道,各种颜色的灯光透过玻璃墙,是天然的灯光点缀,我在摇椅上晃啊晃的,给这种气氛给晃晕了:钢琴声细细碎碎的,不知道是不是弹琴的人故意,挑的都是高音很多曲子,流水一般的脆亮;还有走道光鲜如水面,映着彩色的灯,斑斑驳驳。
这儿不是我的起点,也不是我的终点;不过是旅程中最短最短的一瞬:却最像旅行本身,来往的都是陌生人,这一刻,我们却一起分享灯光音乐,良辰美景。


拈花一日/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Garden in light and shadow
Hosta(簪花属植物)
Little Aurora
Blonde Elf
The Iris Garden (鸢尾花园)
A temple in the garden
A Corner
Garden in reflection
Just part of the garden
Strangers:
a girl in the water fountain
Two kids in the water fountain
A gril running from the water fountain
(Honestly, this one is my best like of that day’s pictures)
A star-like flower in the greenhouse
Maple leaves on the way back to the parking lot
The end.
婚礼
同事T是个浪漫的人。
他与他的女友R从前在同一处工作,都系非营利公益组织出身。后来T离开非营利组织来到我们公司,身边的大部分朋友依然都来自非营利组织,生活中把和平理念贯彻得很透彻:他与R两人都是无车族,信奉公共交通系统,住在特殊设计能源最优化环境最优化的公寓里(整栋公寓楼根据采光朝向各不相同,马桶和洗衣机都是节水型,铺竹地板,etc.);R日常工作非常繁忙,经常全国飞来飞去,为广大饥饿群众谋福利。
有次大家聊天,有人说到个人在生活中坚持于大地球而言并无大变化,T说,“True, maybe it won't make a big difference, but you are living on your faith.”,旁听的我,印象弥深。我好逸徒劳贪图享受,不能在生活中全程贯彻这些理念,唯一能做到的,不过是家里少买一辆车,日常生活尽量不开车,运用公共交通而已。
他三十岁生日时,我们在一个小小爱尔兰酒吧小酌,他喝得醉醺醺把他求婚的细节一遍一遍地说,我们一边附和一边看R又窘又羞涩的在旁微笑;我临搬离DC正好遇上万圣节,他还约我到他家吃R亲手做的Donuts,看查理布朗,刻南瓜灯。我结婚之前,以及搬离DC地区之前都十分彷徨恐慌,T三番五次与我长聊,一边聊一边感叹我真是个悲观的人;又兼之鼓励有加,我无论什么时候想起,都记得那些个傍晚,他坐在我对面的情形:既温暖又亲切。
有次聊天我问起他如何追求R,他说,啊,当然事先我已经知道她对我颇有好感了;然后便约她某日晚饭,然后带她去看U2(她最喜欢的乐团)的演出,再然后,开车至Delware海边看日出(离DC地区约2小时车程);我听着,一边笑一边心里羡慕的心情排山倒海。
他求婚的经历我从前说过了,不再赘言。
总之,T是个会生活的男人;R呢,是全身心投入到为世界摆脱饥饿的公益人士。
他们的婚礼定在今年5月中,地点选在圣路易斯,是R的家乡。
我与我家先生提前一天飞到圣路易斯。定的酒店床太软,我一个晚上翻来覆去睡得很不好;以为自己是早早的醒了,其实因为两个小时的时差,我挣扎着起床的时候,已经中午。
我们紧赶慢赶的,一路瞪大眼睛看路标,总算准点儿赶到他们的婚礼场所。
他们的婚礼在室外,地方不大,一片草地上放了几排白椅子,跟一般的室外婚礼大约也差不多,用花在最前面布置了小小的花门。
比较别致的是音乐,这俩一定是电影音乐的爱好者,我们入席时候的音乐用的是星战的Yoda主题,漫长的等待期间,放的基本是巴赫(T是巴赫的忠实爱好者),Arioso,Air on the G String(非常自豪地说,是我推荐的,经典婚礼音乐吧~),勃兰登堡的选段,还有一首非常嬉皮的I will meet you in St., St. Louis(大约是这个名儿)。
入席的时间很长,我们的椅子上统统没有名字,大家随便坐着,前面空一些,后面挤一些。神父一身白衣站在花门下面,我们都四下张望。然后T西装革履的,跟他的伴郎们走过来,也在花门下面站好。
R的入场音乐是她朋友的小号演奏,那位姑娘技艺并不娴熟,吹得有些颤抖,像是被风吹的水面,水波一阵强一阵弱;天空碧蓝如洗,艳阳高照,我们转头,看到R穿着镶紫边的新娘礼服,在她父母的陪伴下,缓步前来。
他们的婚礼非常有个人特色,我虽很少参加正式的美式婚礼,却也知道他们典礼上许多桥断必为他们自己独创:牧师的说话,有漫长的一段,关于世界和平,大意为,我们俩虽能顺利相爱成眷属,然而必须时刻铭记世界上很多人相爱却不得不分离(我的同人女旁白是,1,这个难道是为弯人们不能结婚鸣不平吗?);我们虽然生活安稳幸福,却不能忘这世上无数人吃不饱穿不暖,受到无数不公平待遇,etc. etc.;新娘甫一站定,便给了座下所有宾客数分钟相互致意,互道“World Peace”(真的!我跟我家先生跟周围所有人握手致意,然后点头道,“世界和平世界和平”);两人且把戒指传到座下一圈,让所有宾客赋予祝福,两枚戒指是用一条紫色的缎带松松系好,从外观看,沿袭的是T为R设计的订婚戒指的路子:密密的一圈永恒结浮雕;每位与席者都领了一本小本子,典礼中数次有我们的参与,一起唱歌,一起念词儿,有那么点儿像教会礼拜活动......
当然大部分段落还是循规蹈矩:两人相互致辞,交换戒指(到交换戒指的时候,戒指正好在我们中间转了一圈,从右边第一排传到了左边第一排),新郎亲吻新娘,点蜡烛,牧师宣布礼成。
那天之后的节目基本就是吃,礼成以后我们便四下散去,新郎新娘被摄影师领着四处拍照,我们零零落落坐着吃些零食。T和R的典礼不远处有个大湖,阳光下波光粼粼,看得久了,晃得眼晕,像在梦里。
在然后便是晚餐,在草地边搭着的白棚里,让我想起老早老早以前看的电影四婚一葬。R一定是喜欢紫色,餐桌上的餐巾用的都是紫蓝的,每个位子放了小小一枚信封,装了向日葵的种子。向日葵是婚礼当天的主题花:R的捧花,四周装饰的花,统统都以金灿灿的向日葵为中心。信封上简单的几行字:“来自我们婚礼的太阳花,......当这些种子发芽开花,愿它让我们想起,是爱让我们相连”(Sunflowers from our wedding...... As these seeds grow and bloom, let them serve as a reminder of the love that connects us all.)
伴郎的讲话自然是往搞笑的路子上走,可劲儿的糟蹋T捧高R,可又总以R得到T的爱是世间最幸福的事儿结尾,听得我们笑得泪光闪闪。
伴娘的讲话呢,一个比一个煽情:第一个是R从前的朋友,因为工作缘故曾经远赴莫桑比克半年,R前去探望三月,与她一起在莫桑比克捱苦。这位伴娘,用了很多的时间,形容R在莫桑比克艰苦条件下的勇敢乐观,然后说,我相信,R的勇敢乐观,会让她一生幸福,T你是天下最幸运的男人;第二个是R的姐妹,上来就说,我说不长,因为我会哭。然后说起她与T在DC的第一次会面,R去机场接她的路上遇上车祸,路上给T打了个电话,波折了一通还是顺利把她接回家里。两人一进家门,正在说话,T推门而入,把R拥在怀里。这位伴娘说,那个时刻我知道,R已经找到了她生命中的人。
R的妹妹没说错,这么短短一段话,她几度哽咽,我也不停擦眼泪(后来到厕所一看,因为忘记用防水的睫毛膏,那天变成了大熊猫!我一回旅馆就把那支睫毛膏扔掉了~~~当然,这是后话哈),转回头看桌上,所有女客都在轻轻擦拭眼角。
T和R也短短的各说一段,T怀念他过世的父亲未能与R见面,又感谢母亲与哥哥在前一日波士顿大风暴中毅然登机前来(据说颠簸到全程空姐不能起立给乘客发酒水);R则感谢T的爱与支持。
言辞动人,气氛更是催人泪下。
再来的经典片段便是新娘与新郎婚后的第一支舞,新娘与她父亲的舞,新郎与他母亲的舞。
R与她父亲的舞,曲子非常之俏皮,她的大裙摆别了上去,表情生动轻盈;而T与他母亲的舞,选的是“You raise me up.”,T的母亲比他矮不少,两人共舞的时候,他母亲仰着头看他,他则低头俯视。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
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我想起很久以前,一次下班以后与T在我办公室聊天。他说起他父亲的去世,他在DC接到消息,由他室友连夜驱车7、8小时北上至波士顿;他说之后很久,他母亲都道真想直接开车至海中。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夕阳很灿烂,从我背后的大面玻璃窗透进来,斜斜的铺满地面,他抬着头,手指按着眼角轻轻地擦。
之后便是大家一起跳舞,他们的场子并不豪华,音乐也杂七杂八,很多我都不知道,我与我家先生都不擅长跳舞,很长时间都坐在座上看场下的人嬉笑对舞。
那天还有一支舞,特别献给R的祖父祖母,这一年,他们结婚六十周年。
还有一片蛋糕,献给我们桌上R的大学同学,因她这天生日;
还有一段献辞,给场下一对夫妻,因若干年前的这天,是他们的婚礼。
每一天,都是不一般的一天:对我们身边每一个人,每一对夫妻,生命里都有值得纪念的细小点滴。
圣路易斯入夜以后空气沁凉,我与我家先生跳了短短的一支舞,是我熟悉的,很老很老的一首不知名的曲子,唱歌的人有沙哑低沉的男声。那之后我们便站在场中看周围的人,有很多年轻夫妇带了孩子,男孩儿西装革履领带皮鞋,女孩儿个个都穿着朦胧的纱裙,相互搭着跳舞,大的抱着小的跳,小的追着更小的跳;十分趣致。
到夜深,我们方才离去。白棚中依然音乐不停,灯火透亮,在黑夜里看来闪闪发光;像传说中永远有人跳舞的宫殿。
我们带走了向日葵花籽。
薄薄的纸信封,在手上轻飘飘的没有重量;是《花仙子》里每一集结束时候李嘉文给小蓓造访过的住户们的礼物。
向日葵的花语是:爱慕、光辉、忠诚。
我相信T与R一定相爱一生,相携白头。

这次出行,开始是要去圣路易斯参加朋友的婚礼,然后是回DC参加公司培训。圣路易斯的事儿是自己的旅行,早早就计划好,机票旅馆都安排妥当;公司那边却非常拖沓,直到临行前最后一周才开始订回去培训的票和酒店。
我先跟travel agent说周二从圣何夕飞回去,结果老板最后发话,说提前一天回来吧,大家可以在培训开始前先互相交换一下最近工作进度什么。我只好赶紧再找travel agent,把机票改成周一从圣路易斯出发,在休假结束的当天直接飞回DC。我家先生直到最后才听到这个他需要独自飞回家的噩耗,他的不满也不去说了。
总算把票搞定了,酒店又出问题:培训结束的这个周末是Memorial Day放假,无数人涌向DC,我们公司地处黄金地带,所有的酒店都订满了。travel agent无奈的跟我说:只有Crown Plaza有空儿了,你住吗?
开玩笑,我能住吗?
结果给分派到离公司有三站地铁的Rosslyn去了,按下不表。
订票的时候老板开了个玩笑,说,哎,你可以找个熟悉的航班重温旧梦啊。――说的是从前我家先生在湾区我在DC的时候,我经常坐的航班便是周五从DC出发飞到湾区。
然而我最后还是决定在DC多留一天,定了周六下午的飞机。
起飞的时候是下午四点多,我才跟朋友们吃了饭。
我带了几枝薄荷到机场――因为培训的时候我说起对薄荷的喜爱,培训我们的老师便从她家的院子里拔了几株给我,说是放在土里浇水就能养活。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还真是风雅。
里根机场跟从前一样,人来人往,明亮通透。
我拎在手上的薄荷给我招来很多搭讪的陌生人,人人都来问我拿的是什么;我答了薄荷以后又主动让人贴在叶子上轻轻闻一下,所有的人都夸清香扑鼻。
登机口边的一个人,闻完了叶子以后便站在边上与我聊天。
陌生人之间的相互搭讪,往往都从家住何处开始;对我而言,大部分人还有个惯用的开场白是“你从哪个国家来。”
就这样相互闲聊着,就开始登机了。
我们此趟飞机先飞往凤凰城,然后我从凤凰城转机飞到圣何夕。
从DC飞凤凰城行程接近五个小时,我的生物钟在东西之间交替,十分困惑。我睡不着觉,精神却也不够看书看电影,只好把小枕头放在小桌板上,趴着迷糊。
那几株薄荷被我放在前座的后袋儿里,我一趴下,那几片叶子就一直在我鼻子旁边扫来扫去,一路上半梦半醒的,都是薄荷的清香。
到了凤凰城随便吃了一杯冰激淋就上了回圣何夕的飞机。
这趟飞机出奇的空,我一个人占了三个座位。不知道是不是在之前的飞机上迷糊过了,还是薄荷的清香发挥了作用,我这一路,非常清醒。
旅途越到结束的时候越是简短急迫,我一个人玩儿了会游戏,看了会儿小说,机长就广播说即将抵达。
我坐到窗边,下面已经是一片斑斓的灯光。
飞机就这样一直在灯海上慢慢的降低高度,我费劲的在高空辨认高速和楼房:终于还是发现我对这一带并不熟悉,完全不能像飞回DC对地面种种烂熟于心。
正费劲的时候,眼睛里一片彩色飞快的闪了一下又消逝。
我想了一阵儿才意识到是地面上在放烟花,大约是为Memorial Day放的。
这是我第一次从高处俯瞰烟花,从前看到的一朵儿一朵儿夜空里夺目的花儿,从高处看下去,是各种颜色的球型,浮在灿烂的灯海上。
后来的时间我就拼命盯着那一片天空,看五彩缤纷的花球,在下方闪一下又隐灭,直到飞机飞过那片区域,我再怎么扭头也看不到。
再然后,飞机就降落了。
偷得浮生......
离开圣路易斯是周一,机票定在下午,为了离开之前,还能再看圣路易斯几眼。
然而真到了那一天,却又觉得还不如早早就离开,剩余的半天,真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便选了从旅馆去机场路上的一个公园,Forest Park,从地图上看,是颇大的一个,集中了圣路易斯的动物园,美术馆,还有若干休闲设施。
我们开车先绕着这大公园转了一圈,虽然是周一,动物园里依然人群熙攘,车沿着路边停出半里路去,猛看一眼停车场似乎也塞得满满当当。
于是放弃了逛动物园的计划(话说我到底几岁啊…逛完了植物园又想逛动物园….),绕公园一圈见到有租船的地方,索性停了车进行小学生春游式的活动:两个人,租了一条桨划小船,绕湖一周。
那天的圣路易斯阳光灿烂,我家先生一边租船一边叹气说,这么大热天,晒也晒死了。我很明智的穿了长袖衣长裤戴着帽子,又赶在下水之前往我家先生脸上和胳膊上抹了抹防晒霜(在此郑重推荐露得清的防晒霜)。
在租船的岸边看着湖很小,到了水上划开以后才发现这湖一径的漫延出去,每一个转弯都连到下一个小湖里:就这样我们一个又一个转弯的,从水面上远远看了看圣路易斯的美术馆,还有高尔夫球场,直到时间吃紧,才赶紧又划回去。
我的飞机比我家先生的要早一个小时起飞,因为航班不同,分在机场的两端。
这是我们第三次从同一个机场出发,飞往不同的地方:从前的两次一次在底特律,另一次在休斯敦。
类似这样的场合总是格外感伤些,大约因为机场迎来送往,总是个叫人感伤的地方。
我家先生陪着我到了机场的另一边,过安检的时候机场人员拿着他的机票,预备提醒他他走错了门,我赶紧折回去解释:“他是来陪我的。”
同样的事儿,在休斯敦我家先生也干过;碰上安检人员人家也是笑笑而过,十分温和。
等飞机的时候两人百无聊赖,我嘱咐我家先生回家要干的事儿,等着等着就开始上飞机了。
我这趟要在夏洛特转机。
年来我因为转机去过的大机场不少,夏洛特却还是第一次――大约实在也不算是特别大的缘故吧。
飞机抵达夏洛特的时候已经是夜晚,甫一抵达我就见到下一班飞机被推迟了一个小时:这于我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如今只要航空公司不取消我的航班又不遭遇紧急迫降,我都要额手称庆。
下一班飞机在另一个terminal,时间十分充裕,我便背着包慢慢走过去。
每个稍有规模的机场,都充斥了各种快餐店,书店,杂货店,大一点儿的机场还有服装店,化妆品店;夏洛特机场也不例外。
我并不太饿,便找了一家TCBY预备吃些优果乳酪;到了面前,点了草莓蓝莓黑莓的混合乳酪杯,却被告知,我所要的水果,统统都没有了。
我呆了一下,也不十分失望,便要走;被柜台里的人叫住,那姑娘十分殷勤地说,“你点个普通的优果乳酪吧,原味和一些基本的topping还是有的。”
我便照她说的,点了一小杯原味,加了碎花生的topping――看起来也很美味,我欢欢喜喜的便掏钱包,柜台里的姑娘赶紧说,“这个免费,送给你的。”
我捧着这免费的优果杯,又慢慢的往我的登机口走。
大部分机场,不同terminal之间的通道,都十分乏味:空旷阔大,一条或若干条平行的输入道贯穿整个空间,大家都面目平板的在上面拖着行李走,或者扶着行李靠着扶手,冷冷淡淡。偶尔有些机场好些:底特律机场翻修以后做了个室内喷泉;芝加哥比较毒辣,terminal之间数十分钟的路程,全要靠脚走,路上也只有些能看不能吃也称不上特别有艺术性的雕塑或者挂画儿……
哎,跑题了,总归有一天我要总结总结我去过的这些机场,现在还是回到夏洛特的机场。
说了半天,是要说,夏洛特的机场,是我迄今为止见到的所有机场里,最浪漫的一个。
跟所有的机场一样,这个通道也铺了一条自动滑行道,铺在靠边的落地玻璃窗边,并不叫人注意;靠着滑行道,间歇的种着树(活的!),树与树之间,三三两两的放着白色的木摇椅。
对着木摇椅,通道的中间部分,还有人在弹钢琴(三角钢琴!)。
一时间我以为我空间错乱,走到了哪个花园或者哪个酒店的大堂里。
真要感谢我的航班延误,让我有时间在这树下摇摇晃晃的坐了一个小时,看往来的行人,听对面叮叮咚咚的琴声。
背后是偌大的落地玻璃墙――只有机场里有这样高啊高得看不到顶的空间,让人又失落又迷茫――,玻璃墙外就是跑道,各种颜色的灯光透过玻璃墙,是天然的灯光点缀,我在摇椅上晃啊晃的,给这种气氛给晃晕了:钢琴声细细碎碎的,不知道是不是弹琴的人故意,挑的都是高音很多曲子,流水一般的脆亮;还有走道光鲜如水面,映着彩色的灯,斑斑驳驳。
这儿不是我的起点,也不是我的终点;不过是旅程中最短最短的一瞬:却最像旅行本身,来往的都是陌生人,这一刻,我们却一起分享灯光音乐,良辰美景。


拈花一日/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Garden in light and shadow



Hosta(簪花属植物)
Little Aurora

Blonde Elf

The Iris Garden (鸢尾花园)





A temple in the garden

A Corner

Garden in reflection

Just part of the garden

Strangers:
a girl in the water fountain

Two kids in the water fountain

A gril running from the water fountain
(Honestly, this one is my best like of that day’s pictures)

A star-like flower in the greenhouse

Maple leaves on the way back to the parking lot

The end.

婚礼
同事T是个浪漫的人。
他与他的女友R从前在同一处工作,都系非营利公益组织出身。后来T离开非营利组织来到我们公司,身边的大部分朋友依然都来自非营利组织,生活中把和平理念贯彻得很透彻:他与R两人都是无车族,信奉公共交通系统,住在特殊设计能源最优化环境最优化的公寓里(整栋公寓楼根据采光朝向各不相同,马桶和洗衣机都是节水型,铺竹地板,etc.);R日常工作非常繁忙,经常全国飞来飞去,为广大饥饿群众谋福利。
有次大家聊天,有人说到个人在生活中坚持于大地球而言并无大变化,T说,“True, maybe it won't make a big difference, but you are living on your faith.”,旁听的我,印象弥深。我好逸徒劳贪图享受,不能在生活中全程贯彻这些理念,唯一能做到的,不过是家里少买一辆车,日常生活尽量不开车,运用公共交通而已。
他三十岁生日时,我们在一个小小爱尔兰酒吧小酌,他喝得醉醺醺把他求婚的细节一遍一遍地说,我们一边附和一边看R又窘又羞涩的在旁微笑;我临搬离DC正好遇上万圣节,他还约我到他家吃R亲手做的Donuts,看查理布朗,刻南瓜灯。我结婚之前,以及搬离DC地区之前都十分彷徨恐慌,T三番五次与我长聊,一边聊一边感叹我真是个悲观的人;又兼之鼓励有加,我无论什么时候想起,都记得那些个傍晚,他坐在我对面的情形:既温暖又亲切。
有次聊天我问起他如何追求R,他说,啊,当然事先我已经知道她对我颇有好感了;然后便约她某日晚饭,然后带她去看U2(她最喜欢的乐团)的演出,再然后,开车至Delware海边看日出(离DC地区约2小时车程);我听着,一边笑一边心里羡慕的心情排山倒海。
他求婚的经历我从前说过了,不再赘言。
总之,T是个会生活的男人;R呢,是全身心投入到为世界摆脱饥饿的公益人士。
他们的婚礼定在今年5月中,地点选在圣路易斯,是R的家乡。
我与我家先生提前一天飞到圣路易斯。定的酒店床太软,我一个晚上翻来覆去睡得很不好;以为自己是早早的醒了,其实因为两个小时的时差,我挣扎着起床的时候,已经中午。
我们紧赶慢赶的,一路瞪大眼睛看路标,总算准点儿赶到他们的婚礼场所。
他们的婚礼在室外,地方不大,一片草地上放了几排白椅子,跟一般的室外婚礼大约也差不多,用花在最前面布置了小小的花门。
比较别致的是音乐,这俩一定是电影音乐的爱好者,我们入席时候的音乐用的是星战的Yoda主题,漫长的等待期间,放的基本是巴赫(T是巴赫的忠实爱好者),Arioso,Air on the G String(非常自豪地说,是我推荐的,经典婚礼音乐吧~),勃兰登堡的选段,还有一首非常嬉皮的I will meet you in St., St. Louis(大约是这个名儿)。
入席的时间很长,我们的椅子上统统没有名字,大家随便坐着,前面空一些,后面挤一些。神父一身白衣站在花门下面,我们都四下张望。然后T西装革履的,跟他的伴郎们走过来,也在花门下面站好。
R的入场音乐是她朋友的小号演奏,那位姑娘技艺并不娴熟,吹得有些颤抖,像是被风吹的水面,水波一阵强一阵弱;天空碧蓝如洗,艳阳高照,我们转头,看到R穿着镶紫边的新娘礼服,在她父母的陪伴下,缓步前来。
他们的婚礼非常有个人特色,我虽很少参加正式的美式婚礼,却也知道他们典礼上许多桥断必为他们自己独创:牧师的说话,有漫长的一段,关于世界和平,大意为,我们俩虽能顺利相爱成眷属,然而必须时刻铭记世界上很多人相爱却不得不分离(我的同人女旁白是,1,这个难道是为弯人们不能结婚鸣不平吗?);我们虽然生活安稳幸福,却不能忘这世上无数人吃不饱穿不暖,受到无数不公平待遇,etc. etc.;新娘甫一站定,便给了座下所有宾客数分钟相互致意,互道“World Peace”(真的!我跟我家先生跟周围所有人握手致意,然后点头道,“世界和平世界和平”);两人且把戒指传到座下一圈,让所有宾客赋予祝福,两枚戒指是用一条紫色的缎带松松系好,从外观看,沿袭的是T为R设计的订婚戒指的路子:密密的一圈永恒结浮雕;每位与席者都领了一本小本子,典礼中数次有我们的参与,一起唱歌,一起念词儿,有那么点儿像教会礼拜活动......
当然大部分段落还是循规蹈矩:两人相互致辞,交换戒指(到交换戒指的时候,戒指正好在我们中间转了一圈,从右边第一排传到了左边第一排),新郎亲吻新娘,点蜡烛,牧师宣布礼成。
那天之后的节目基本就是吃,礼成以后我们便四下散去,新郎新娘被摄影师领着四处拍照,我们零零落落坐着吃些零食。T和R的典礼不远处有个大湖,阳光下波光粼粼,看得久了,晃得眼晕,像在梦里。
在然后便是晚餐,在草地边搭着的白棚里,让我想起老早老早以前看的电影四婚一葬。R一定是喜欢紫色,餐桌上的餐巾用的都是紫蓝的,每个位子放了小小一枚信封,装了向日葵的种子。向日葵是婚礼当天的主题花:R的捧花,四周装饰的花,统统都以金灿灿的向日葵为中心。信封上简单的几行字:“来自我们婚礼的太阳花,......当这些种子发芽开花,愿它让我们想起,是爱让我们相连”(Sunflowers from our wedding...... As these seeds grow and bloom, let them serve as a reminder of the love that connects us all.)
伴郎的讲话自然是往搞笑的路子上走,可劲儿的糟蹋T捧高R,可又总以R得到T的爱是世间最幸福的事儿结尾,听得我们笑得泪光闪闪。
伴娘的讲话呢,一个比一个煽情:第一个是R从前的朋友,因为工作缘故曾经远赴莫桑比克半年,R前去探望三月,与她一起在莫桑比克捱苦。这位伴娘,用了很多的时间,形容R在莫桑比克艰苦条件下的勇敢乐观,然后说,我相信,R的勇敢乐观,会让她一生幸福,T你是天下最幸运的男人;第二个是R的姐妹,上来就说,我说不长,因为我会哭。然后说起她与T在DC的第一次会面,R去机场接她的路上遇上车祸,路上给T打了个电话,波折了一通还是顺利把她接回家里。两人一进家门,正在说话,T推门而入,把R拥在怀里。这位伴娘说,那个时刻我知道,R已经找到了她生命中的人。
R的妹妹没说错,这么短短一段话,她几度哽咽,我也不停擦眼泪(后来到厕所一看,因为忘记用防水的睫毛膏,那天变成了大熊猫!我一回旅馆就把那支睫毛膏扔掉了~~~当然,这是后话哈),转回头看桌上,所有女客都在轻轻擦拭眼角。
T和R也短短的各说一段,T怀念他过世的父亲未能与R见面,又感谢母亲与哥哥在前一日波士顿大风暴中毅然登机前来(据说颠簸到全程空姐不能起立给乘客发酒水);R则感谢T的爱与支持。
言辞动人,气氛更是催人泪下。
再来的经典片段便是新娘与新郎婚后的第一支舞,新娘与她父亲的舞,新郎与他母亲的舞。
R与她父亲的舞,曲子非常之俏皮,她的大裙摆别了上去,表情生动轻盈;而T与他母亲的舞,选的是“You raise me up.”,T的母亲比他矮不少,两人共舞的时候,他母亲仰着头看他,他则低头俯视。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
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我想起很久以前,一次下班以后与T在我办公室聊天。他说起他父亲的去世,他在DC接到消息,由他室友连夜驱车7、8小时北上至波士顿;他说之后很久,他母亲都道真想直接开车至海中。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夕阳很灿烂,从我背后的大面玻璃窗透进来,斜斜的铺满地面,他抬着头,手指按着眼角轻轻地擦。
之后便是大家一起跳舞,他们的场子并不豪华,音乐也杂七杂八,很多我都不知道,我与我家先生都不擅长跳舞,很长时间都坐在座上看场下的人嬉笑对舞。
那天还有一支舞,特别献给R的祖父祖母,这一年,他们结婚六十周年。
还有一片蛋糕,献给我们桌上R的大学同学,因她这天生日;
还有一段献辞,给场下一对夫妻,因若干年前的这天,是他们的婚礼。
每一天,都是不一般的一天:对我们身边每一个人,每一对夫妻,生命里都有值得纪念的细小点滴。
圣路易斯入夜以后空气沁凉,我与我家先生跳了短短的一支舞,是我熟悉的,很老很老的一首不知名的曲子,唱歌的人有沙哑低沉的男声。那之后我们便站在场中看周围的人,有很多年轻夫妇带了孩子,男孩儿西装革履领带皮鞋,女孩儿个个都穿着朦胧的纱裙,相互搭着跳舞,大的抱着小的跳,小的追着更小的跳;十分趣致。
到夜深,我们方才离去。白棚中依然音乐不停,灯火透亮,在黑夜里看来闪闪发光;像传说中永远有人跳舞的宫殿。
我们带走了向日葵花籽。
薄薄的纸信封,在手上轻飘飘的没有重量;是《花仙子》里每一集结束时候李嘉文给小蓓造访过的住户们的礼物。
向日葵的花语是:爱慕、光辉、忠诚。
我相信T与R一定相爱一生,相携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