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相貌与出身 By 洪晃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分享]相貌与出身 By 洪晃

Post by Knowing » 2007-09-04 8:56

相貌和出身是每个人无法选择的,一点没脾气,就靠运气了。我的相貌实在没走好运,任何看我不顺眼的人都可以拿我相貌开涮;我的出身好象被照顾了一下,连说我“痞”也要在前面加上“名门”两个字。可是我到是觉得老天最照顾我的就是没给我相貌;最损的就是给了我这“家庭背景”。



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我长得很难看是十岁左右的时候。那还是七十年代,我妈妈带我去北京饭店理发,这在当时可是一件大事情,因为北京饭店只有外国人和高级干部才能进去。我妈领着我走在长长的,有红地毯的走廊里,两边的服务员都说,

“呦,这您的女儿啊?”

“她可没您漂亮!”

“她怎么一点都不像您!”

“您可比她漂亮多了!”

“她可太不像您的女儿了!”

“是不是医院里搞错了?!”

“她怎么长得这样?真没您好看,你看那脸!”

说得我进了理发店就嚎啕大哭,我妈问我为什么这么伤心,我说他们都说我没你好看,我妈和理发员都哈哈大笑说,是啊,你就是长得没你妈好看。

Lesson 1: 实事求是。



还有一次,也是七十年代,我妈妈有一件的确凉衬衫,粉色和桃红色格子的,特别好看。我一直等着我妈淘汰下来我穿。终于这天到了,我发现我家保姆把原来特别好看的小花有机玻璃扣子换成了普通的白扣子。

“为什么换扣子?”我问她。

“你长得没那么漂亮,”阿姨说,“有衣服就可以了,连扣子一起给你,就糟蹋了。”

Lesson 2: 别把自己当美女打扮,越这样越不招人疼。



以上两次我都还是有伤害的,后来就习惯了。我最喜欢讲的“丑小鸭”故事是我大学毕业不久的事情。

我那时候刚工作,在上海买不着机票,托我妈妈跟上海民航局打招呼,因为她认识当时上海民航局的局长,据说原来是给大首长开专机的飞行员。这招还真灵,局长秘书当天晚上就把机票送过来了。第二天早上,我捧着本侦探小说,坐着候机厅的地上等飞机(那时候没那么多板凳坐),那局长秘书突然出现在我眼前,一把将我揪起来,说,你怎么坐地上,真不体面,我们局长来看你啦!

我立刻站起来,掸掸屁股,人还没站稳,局长的鼻子离我的下巴已经不到一寸了。

“你就是章含之的女儿?”说话时他俩眼睁圆了瞪着我,而他语调的大拐弯充分表示了他的诧异和对我相貌的不满。

“嗯。”我答道。

“太不像你妈妈啦!”他声音大得整个候机厅都听得清清楚楚。

“谢谢您帮我买的机票。”我说。

他很无所谓我对他的感激,摇着头转身走了。走的时候还很失望地自说自话道:“没啥看头,没啥看头。”

Lesson 3: 爱谁谁。

经过这些锻炼,我的脸皮已经很厚了,骂我丑真太不稀奇了。到是新浪的侯小强有一次给我发短信,居然以“美眉”相称,我冷汗吓出来,不知道怎么得罪他了,他骂得够狠的。总而言之,我这非常不招人待见的相貌帮我建立了我的个性和人格,英文就叫character building.



我的出身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家里人念过点书,出过点名;钱不多,够花;离权势不远,但是不够小心。我们习惯夹着尾巴活着,当大人物中的小人物,挨骂知道低头不语,半句好话就受宠若惊。



我知道我们家有“地位”是从5岁开始,因为没人跟我玩。我家是独门独院一个大红门,所有住着大杂院的人家都怕孩子到我们家玩受欺负。后来我外婆亲自出马,做了点“公关”,邻居家的大人才让小孩到我们家来玩。



十一岁的时候我特别风光,大操场的喇叭里经常有这样的广播:“….毛泽东主席接见。。。。在座的有。。。。。。章含之,。。。。。”我的老师总是有求于我,从买扑克牌到亲戚调工作。我记得有一个特别殷勤的女老师,有一次看我回家,小跑过来把自己刚排了两个小时的队买的一条鱼送给我,给你妈妈的,她说,一定代我问她好。我十六岁的时候我妈妈和乔冠华都被隔离审查,用现在的话就是双归了。同一个女老师,看见我往地上啐口吐沫,白我一眼说,四人帮爪牙。她从来没教过我,也没求我办过事情,所以至今我不知道她的姓名,但是她的脸我铭记在心。


我写东西是认真的,我相信我有读者,但是所有报道都不会放过我是谁的谁,我再怎么努力也摆脱不了“她有名是因为她的家庭背景和前夫”这么一句话。

写到这里都不知道怎么收尾,本来是高高兴兴地说说长得丑,结果是郁闷地讨论我的家庭背景。只能说,老天真是挺公平的。
Last edited by Knowing on 2007-09-04 9:08,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我眼里的姜文

Post by Knowing » 2007-09-04 9:07

姜文回来晚了,他到的时候我和窦文涛已经在他办公室聊上了。他乐呵呵进来,我俩拥抱了一下,他说,“好久没见了,姐姐。”

“就是,”我答道。“你女朋友问你好。”

这是一个十几年的“玩笑”。那时候我妈妈刚动完一个大手术,在家里恢复,情绪不太好。姜文来玩,看见我妈一脸忧虑,张口就说:“章阿姨,您当我女朋友吧,您真是女的里头最漂亮的,您就答应了吧。”我妈立刻笑了。之后就留下话柄,姜文看见我总得问一句,我女朋友好吗,我总把话带给我妈,她嘴上说,还那么没大没小,但是脸上却是笑嘻嘻的。



我有日子没到姜文在劳动人民文化宫里的办公室了,至少有五六年,但是一切照旧,没翻新,没变样。这里的沙发都是皮的,而且巨大,几年折旧反而显得贵气了,象那种卡斯特罗、海明威坐在里面抽雪茄的沙发。墙上有很多电影海报,都是他导演的电影,没有一个他演的。但是最醒目的位置――他自己办公桌的后面那堵墙,还是留给了他十岁左右闺女的作品,而且每张画都用了很夸张的镜框,好象都是达芬奇手迹似的。办公桌旁边多了一个画架子,上面有一幅画了一半的油画,从画架的高矮可以看出来这也是他闺女的。可以想象这父女俩一个坐着办公,另外一个站在旁边作画。办公桌上面有他儿子的照片,旁边有个立地灯,上面扣着一个巴拿马帽子,桌子上有一瓶万宝龙的钢笔水,这是整个办公室里唯一一件所谓“名牌”东西。



“你俩认识多长时间了?”窦文涛问。想了想,得有二十年了。那时候姜文刚刚拍完《红高梁》。我们俩是邻居,我家在史家胡同,他家就在北面的内务部街。他当了明星以后,我们那一片胡同里盛传一个姜文扛煤气的段子:

姜文父母去换煤气,片管想见他们的明星儿子,就是不给换,非要姜文自己过来。没办法,姜文只好去了。到了换煤气的地方,片管刁难他,说唱一段吧。姜文看了一眼地上的煤气桶,二话没说,抡到肩膀上扛着,然后大摇大摆地唱着“妹妹你大胆往前走”把煤气扛回家了。当时胡同里面一片赞扬:这才是大老爷们!

我那时候也是怀着“瞅一眼我们胡同里的大老爷们明星”心态,在一个大雨天去姜文他们家找他,把他和顾长卫叫到我家里去听陈凯歌的一段录音,讲一个要在纽约拍的剧本。我就得去他家,但是理由早忘得一干二净,还是这次姜文提醒我才想起来,那个剧本叫《毛主义者在纽约》,是个黑色幽默的片子,讲一个穷困潦倒、住地下室、在中餐厅端盘子、送外卖的中国艺术家,有天半夜回家看见一个画廊里面ANDY WARHOL的作品“毛泽东”,标价好几万美金,非常不服气,心说天安门城楼上都是我画的,凭什么我送外卖,这老外到能画毛主席赚大钱?!

“那剧本后来怎么没拍?”姜文问。

“好象没人出钱吧。”我说,真的记不清楚了。

再转头看一眼窦文涛,诧异的眼光看着我,我心想,他八成不信我曾经干过这么傻的事儿,跟传达中央文件一样让人家听录音。



虽然认识很长时间,但是见面并不多,正经聊天也就二、三次,都是围绕拍电影的事务性主题,和艺术不沾边的事情。其它时候都是一群朋友在一起吃喝玩乐,瞎聊,没几句正经话。这次我是正经约他出来聊他的新作品,《太阳照常升起》,一方面想登在博客上,另外就是给《乐》作为影评登出来。但是姜文是没有任何“白领意识”的人,你跟他说,咱们那天几点见,他的回答是,没问题,再联系,这对我这种外企训练出来的人太挑战了,啥意思?怎么讲?如此约来约去短信无数,中间我们家松树被闪电劈了,有惊无险,姜文还就此写了个七律,然后还有一段宋词,可惜我手机丢了,全没了。最后,还是窦文涛把这事情给定下来,八月二十一号,先去姜文办公室涮肉,然后再去凤凰馆录像,七点开饭。



“先看一下片花儿吧。”他办公室的小伙子跟我说,我那天早到了一个小时。“姜老师陪他父母钓鱼去了,正在回来的路上。”真有闲心,我心说,马上就要威尼斯和李安PK了,他钓鱼去了。在姜文的小放映室里面我看了一个三分钟的片花,十七分钟的MAKING OF。 看完之后,我又让小伙子给我放了一遍。

“怎么样?有点high吧?”他问我。



“high”是对《太阳照常升起》最恰当的形容词。最来劲的是陈冲在里面演的一个花痴,敢说是她最出色的表演,失恋的人看了也会为爱情再high一次。我才看了点片花,也的确有点high了。

姜文今年44岁,之前七年不能干导演这活儿,也就是说,他从37岁到44岁不能有自己的作品。Francis Ford Coppola在37
Last edited by Knowing on 2007-09-11 9:19,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7-09-04 9:08

洪晃总算又写了点有趣的博。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森林的火焰
Posts: 2913
Joined: 2005-09-08 9:45
Contact:

Post by 森林的火焰 » 2007-09-04 9:28

洪晃说他们家是大人物里的小人物,倒真是老实话。那帮大人物再怎么挨折腾,现在子女辈们活下来的都是实权或者实钱人物。象洪晃这么艺术的可能只有这么一份儿了。
姜文七年不能拍电影,是因为“鬼子来了“吧?就冲着”鬼子来了“,下边这一部应该也会好看。倒是李安解读的”色・戒“,十分汗。希望拍出来美色效果还不错吧。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7-09-04 9:38

应该是鬼子来了弄的。这下我倒很想看《太阳照常升起》。
李安说的那些话的确比较寒。算啦,想开点也没什么的。作者写完了就完了,没法控制读者的反应。我要把张迷的心态放低,抱着看毛片儿的态度走进电影院去,没准还惊喜一下。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燃冉冰
Posts: 81
Joined: 2007-08-25 0:26

Post by 燃冉冰 » 2007-09-04 9:45

洪晃和姜文上三人行我都看了。真是不行,她们圈这几位姐都不行,不是别的就觉得谈不拢,气场不对。
章含之的好看,就那几张照片我是没看出来,洪总爱借许许多多人的口夸出来,搞得很有群众基础的样子,想必是风度气质好吧

森林的火焰
Posts: 2913
Joined: 2005-09-08 9:45
Contact:

Post by 森林的火焰 » 2007-09-04 9:53

那年代所有人都不许打扮不许念书,有一个半个打扮过念过书的当然传颂至今了。其实千万不能往多么高里想,准失望。
就片花儿来看色戒的女主角身材真不错,要胸有胸要腰有腰要背有背。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7-09-04 10:01

是,洋妞儿里不希奇,ASIAN有肉有的那么好看不容易。 :mrgreen: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simonsun
Posts: 2663
Joined: 2006-12-24 4:41

Post by simonsun » 2007-09-04 10:44

洪晃不算难看啊……不过她妈确实比较有气质――这是我妈的鉴定结果 8)
Violent delights.

狸狸
Posts: 1347
Joined: 2003-12-08 20:50
Contact:

Post by 狸狸 » 2007-09-05 2:30

Knowing wrote:洪晃总算又写了点有趣的博。
还不是在我的提点下…… :party005:
Perhaps we grows very strong, stronger than Wraiths.
Lord Smeagol? Gollum the Great? The Gollum!
Eat fish every day, three times a day, fresh from the sea.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7-09-05 7:04

是啊,你不提点洪晃就偷懒。。。
Question:我前男友总是把他和他现在女朋友的情感问题拿来问我,还老半夜打电话,一叨叨就没个完。一开始我还挺耐心的,可他老这样,我真受不了了!以前对他还有点旧情,现在是彻底没了,我感觉这个男人丫就是没大脑!我要是跟他说你坚持吧,他就又问我怎么坚持啊,要是劝他分手他就会觉得我还想和他和好!在一起的时候没少折磨我,怎么分了手还继续折磨我!

Answer:哎呀,这不是老天送给你的报复机会嘛!给他出馊主意啊!折磨他啊!你可以让他去又贵又不好吃的餐厅(需要<<乐>>的指点尽管说话,我们有一堆);让他买最不值的礼物,看最难看的电影,等等。千万不要失去这种好机会!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7-09-11 9:18

《太阳照常升起》trail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ZL3SsQMw2k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simonsun
Posts: 2663
Joined: 2006-12-24 4:41

Post by simonsun » 2007-09-16 10:01

Knowing wrote:《太阳照常升起》trail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ZL3SsQMw2k
看廖看廖。由于使馆VISA打印机坏掉,导致我小人家困在家中作失学状。为了补充因郁闷而大量死亡底文艺细胞,晚饭后跑去看姜文同学底最新力作。 :-D

《太》档期安排得不错,没有什么美国片抢市场――但是看的人真是寥寥阿――周末晚上,100人的小厅坐了不到20个,一路还有人提前退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文艺片的市场,还是蛮有限的。姜文同学是真男人,7年不许他从事正当劳动,最后熬出头来,想想也算不容易了。

一开始放了《色戒》的预告。摄影真是蛮漂亮的。字幕是砖红底,土黄字,似喜实悲。所有字幕都是从左向右,只除了片名,打作“戒|色”。(厅中有数人齐声朗读:戒……色……)片子说是十月底上映,真是够快阿,安李同学剪刀咔嚓,果然沉得住气。毕竟床戏还是有几场,胸部还是看得到几次,卫生版《色戒》,有色有戒,也算名正言顺见了天日。反正有D版啊,也不慌个啥。

回到正题。片子是特别文艺的那种,手法也挺时兴的。就是特别特别美的风景,特别特别乡土的群众,特别特别自然的对话,这些作为舞台。然后上面放上超级不搭的主人公,超(极不)现实的情节,还有超级心理解剖式的对话――就是那种富有诗歌韵味和寓言深意的――这些作为表演。把这个现代的表演,不动声色地放到乡土的舞台上面,这就成了一个特殊的舞台剧。

打个比方,就是导演告诉演员,你演的时候,不可以“进入角色”,不可以把这个角色放到历史、自然的背景里去揣摩。因为这个角色和背景本来就是不搭的,你演起来,就是要注意语言的“诗意”,要注意夸张的内心发掘。你演的时候,就是要知道自己在“演”;演给观众看,也要让观众知道你是在“演”――当然,是要十二分地严肃认真的。这样一来,非常非常荒唐,非常非常黑色的效果就出来了。这个效果估计就是姜文想要的。

总的感觉还可以。可以列举出许多大师级的小细节哈。但是有时候,搞不搭,搞超现实,搞得就太过火了,分寸掌握得就不够自如。看到这种时候,会有头皮发麻的效果吧。需要严厉批评的是电脑特技。我说那么都已经砸恁多钱了,怎么搞只破鹦鹉还是只有80年代西游记水平?飞起来尾巴毛都不动一下,脚爪好似僵尸,肚子整个一刚体运动……去hollywood买一只鹦鹉,应该也买得起吧?还有那个配乐,我的天…… :speechless002:

我就不spoil啦,大家看过再说。 :-)
Violent delights.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7-09-16 11:27

孙家明小同学真文艺啊。 :rabbit001: 你这么早就看到也好,美国档期都没排,不一定有演。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燃冉冰
Posts: 81
Joined: 2007-08-25 0:26

Post by 燃冉冰 » 2007-09-18 9:46

我也看了看了。不敢说看不懂 ,怕是我自己不懂看 :speechless001:
在姜文的世界里,那个年代从来都是阳光灿烂的,每天都有一个大大的红太阳照常升起。即使有人上吊有人发疯,那也是郁闷者自己想死狂热者自己失了控!看看那些所谓的隐喻、符号――吹吹喇叭放两枪。。。一个下放异类分子能亢奋成那样?分明就是姜文自己的流氓无产者情意结。恶趣味。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7-09-18 10:00

嗯,我可以想象大院孩子对那个年代的怀念,不一定是因为那个时代好,而是因为那个时代是他们的青春期,烙印比什么都深,所以不自觉的一次次追溯,看在下一代眼中就是阳光灿烂。其实也不过是怀旧。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7-09-18 10:06

而是因为那个时代是他们的青春期,烙印比什么都深,所以不自觉的一次次追溯,其实也不过是怀旧。
Sounds like arrested development. Perpetual boyhood. Refusal to grow up.

森林的火焰
Posts: 2913
Joined: 2005-09-08 9:45
Contact:

Post by 森林的火焰 » 2007-09-18 10:59

我看了原著小说,看来看去没看出来太阳在哪,愈加好奇 :mrgreen: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想知道什么是浪漫,看电影《太阳照常升起》

Post by Knowing » 2007-09-19 10:05

麻辣情医 wrote:

昨天去看了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看之前就知道有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一种是“这才是电影”,一种是“狗屁,一无是处”。

我看了。确实是姜文非常自我的,自我抒发的,关于梦想的一个电影。他的姿态就是:看懂了就看懂了,没看懂我也懒得跟你解释,非我族类。他不在乎你是否看懂了,他是让你跟他一起飞。
我正好是跟他一族类的,看的时候就在飞,飞到今天还没落地呢,坐在办公室里觉得超级无聊。这个电影正好撞上了我的一点心绪:对浪漫的怀念。特别是最后的那一段故事:一个女的骑着骆驼,按照姜文说的,寻找世界的尽头,去跟他结婚。居然有个路标指向尽头,然后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看见一个手掌型的大标志,写着“尽头”。后面,闪出姜文,一手提着猎枪,嘴上叼着烟。女人上前拥抱他,他的一只手回过来,我以为是拥抱女人,原来是拿嘴上的烟――酷毙了!我跟女朋友描述这一段时,她笑说,你就好这一口。对啊,我年轻的时候就好这一口,(我更年轻的时候),也会跟着这样的男人走到戈壁滩去。但是,如果我后来烦他了,我会主动走的。
接着就是新疆婚礼的场面,纵火纵酒高歌――似曾相识,我年轻的时候(更年轻的时候)都干过。最美的是那个被烧着的帐篷,被风裹着飞上天,象一只火凤凰。我也跟着飞了。我经常做梦,梦里我都是会飞的,但是没有长翅膀。
很多年轻的读者在我的BLOG上说,不知道浪漫是什么。去看看这个电影就知道了。浪漫就是梦想,就是豪情万丈,男女之间也是豪情万丈,爱谁谁。姜文说他选择1976年这个时间,是因为那时候虽然物质匮乏,但是男女间的性敏感度很高,很浪漫。现在这个年头太不浪漫了,连年轻人也说不浪漫,就情人节送个玫瑰花,太不浪漫了。美国最浪漫的时候是60年代,那时大家都嬉皮,都梦想,都不干所谓的正经事。现在当然不浪漫了,那么忙,忙挣钱。连爱情歌曲都没有浪漫的,就是“你伤害了我呀”,“我怕呀”,“我不敢”,个个好象得了白血病。
我很喜欢姜文带着农村孩子上山打猎的场景,很阳刚,很浪漫,很自由。音乐是日本人久石让的,专门给宫崎俊配乐的,太好听了。
姜文说他这电影可能有人看不懂,但是有人好几天也出不来。我是后一种的,还在那里翻腾呢,飞呢。
我觉得特别年轻的朋友可能欣赏不了,如果你还很年轻但是很能欣赏,那就是我族类了。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sinca
Posts: 920
Joined: 2007-03-04 23:01

Post by sinca » 2007-09-23 7:30

昨天刚看了这个电影,现在还不想出来呢。

火焰,电影里的太阳是在最结尾的时候出来的,她(名字忘掉了)站在火车上对着太阳大喊。

小K, 觉得麻辣情医写的挺好的。真的是一部非常浪漫的,非常兴高采烈的电影。恨不得把自己放到电影里,永远不出来。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7-09-23 9:43

说明你和吴迪一样,都是好这一口的。 :mrgreen: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