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这南腔北调的一锅汤
Posted: 2007-12-12 15:31
by tiffany
昨天回家煮汤,小排骨粒加蚕博法腌制咸鸭腿一条,为浓厚肉汤的底料,小火开着以后,翻箱倒桂看加什么料。首先跳入脑海的是周末买的冻冬笋块儿---最近我们这一中国超市突然进了好多速冻蔬菜,至今后悔的是有冰冻板栗的时候没有多拿两包,吃完了再去找就没有了---扔了1/4袋入锅。打开干货存放柜,看见了薏米,抓一把进锅;又看见了淮山,再抓一把进锅;想想这两样儿东西都没什么味道,乃抓了一把腐竹节泡上,还是意犹未尽又泡了一块儿黑木耳。腐竹节扔汤里,煮了20分钟之后,尝尝汤觉得少了点儿味道,显得火气大了些;乃扯开冰箱抓了一把北人叫做小白菜的蔬菜洗了扔锅里。再过五分钟,这一锅热气腾腾,南腔北调的汤就上桌了。
良人照旧不爱汤水,主管捞内容,我老人家一边捞冬笋---味道还中,反正我个北人也没吃过新鲜的,没有比较---一边嘲笑良人不知道精华都在汤里。这锅汤打算今天晚上再下一大把小白菜,又一日的晚饭就对付过去了。
Posted: 2007-12-12 16:29
by CAVA
什么叫balanced

想象一下味道,应该不错。
__________________

Posted: 2007-12-12 17:09
by karen
哪些是南腔,哪些是北调? 我琢磨不出来。
整个上星期我吃得是类似小白的煲汤,现在极度想吃solid食物,比如说块牛排配黄油里煮的蘑菇,或者某套精细tasting menu.

Posted: 2007-12-12 18:49
by 豪情
小排骨粒加腌制咸鸭腿,冻冬笋块儿是上海/江浙,薏米淮山是广东,黑木耳。腐竹节小白菜恐怕是火锅/沙锅吃法.
Posted: 2007-12-12 19:49
by dropby
看起来粉好吃啊。drooling.
Posted: 2007-12-13 2:46
by CAVA
整个上星期我吃得是类似小白的煲汤,现在极度想吃solid食物,比如说块牛排配黄油里煮的蘑菇,或者某套精细tasting menu
我也喜欢喝汤,隔三岔五烧一只大酱汤来吃吃。有时侯就想吃肉了,所以昨天弄了一只chicken chasseur试试,放了很多chestnut mushroom,味道不错。
Posted: 2007-12-13 8:54
by 火星狗
tiffany烧起汤来真是兼容并包。我在广东风味的中国店里跑进跑出这么多年,从来没想过往汤里面加薏米淮山这类东西,总觉得“食”和“药”应该是分开的。
我昨天回家也烧汤了

拿两只鹌鹑炖笋干和新鲜香菇,炖的时候香得我坐不住,炖完开吃发现不过尔尔,敢情香气都挥发掉了……
Posted: 2007-12-13 9:34
by CAVA
忽然想起了高鹗请林妹妹喝的那碗汤

Posted: 2007-12-13 9:56
by karen
我昨晚拿出只鸡来解冻,今晚做chicken with 40 cloves of garlic.

每次包了一头蒜后就没耐心了。
Posted: 2007-12-13 9:56
by 火星狗
曹雪芹请林妹妹喝的汤是消闲汤,高鄂的汤是劳动群众的汤,吃饱了好干活。
tiffany的汤也是劳动汤

,碗大汤热,料多味足,毕竟家里两口人吃饭。
Posted: 2007-12-13 10:04
by CAVA
Doc Tiff 那是半汤半菜,配饭吃正好。
高鄂的汤配稀饭,里面的配料就显得太多。
Posted: 2007-12-13 10:14
by tiffany
高鄂的什么汤?林妹妹其实应该多喝点儿肉汤。
我们家吃饭一直南腔北调的,我娘是北人,我爹是南人,可是两个人都少小离家,结了婚有了孩子以后才开始自己做饭。至今还能回忆起一毛钱能买一大堆活螃蟹---螃蟹还逃窜出来,满地乱爬的好时光。
Posted: 2007-12-13 10:22
by CAVA
火肉白菜汤加点虾米儿,还有青笋紫菜。另外江米粥,五香大头菜拌些麻油醋
邓云乡写过一篇〈高鄂的汤〉,将这顿饭批得稀里花拉。
Posted: 2007-12-13 10:49
by tiffany
这个确实比我那锅还不象林妹妹吃的东西。
我妈他们家做饭属于乱炖型的,什么东西都望一个锅子里一放,煮;结果煮出来还真是香。尤其是配自家受压面条的卤汤,哎呀,以后都吃不到了---没人愿意费那么大力气做了。
Posted: 2007-12-13 10:55
by silkworm
这锅汤看着就香。
我(妈)家的汤都是货真价实类型的,汤汤菜菜,淘到饭里吃。我先生家则喜欢稀的,他经常抱怨我做的汤不够汤。
Posted: 2007-12-13 12:00
by 豪情
我们家吃饭一直南腔北调的,我娘是北人,我爹是南人,可是两个人都少小离家,结了婚有了孩子以后才开始自己做饭。
和我们家现在一样啊. 两个人都极其挑嘴且坚决不妥协. 只能出去吃解决, 有了孩子只好赶鸭子上架做了.[/quote]
Posted: 2007-12-13 12:18
by tiffany
他们到不是挑嘴,当时闹革命,没空做饭都吃食堂........
老两口有次回忆当年第一次蒸包子还是馒头的时候,没放笼屉布,蒸好的包子都陷在笼屉里拿不出来,气得摔笼屉---我才恍然我们家那个久经风霜的蒸锅上的坑坑洼洼不全是岁月的痕迹啊。
Posted: 2007-12-13 14:20
by silkworm
白博你爹娘甚有个性!

Posted: 2007-12-13 15:23
by tiffany
老两口现在也不做了,出去买。就家门口就有,还便宜。
说起来,那天跟我一同学不知道为什么聊起来纸箱馅儿包子的事情,得出结论是该新闻真不可信,因为纸箱馅成本工时费用太高,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