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3-13 13:55

最初来美国农村的时候,呆在靠北边的一个州,每年要下四五个月的雪。在靠近纬度45度的地方生活过很久,我总觉得夏天狗要吐舌头,冬天就该飘雪花,这才是人呆的地方,四季分明。新来的地方很合我意,冬天的雪更是bonus。当年冻得哆哆嗦嗦还有兴致起个大早去断桥赏雪,如今有了空调暖气更是如虎添翼。

渐渐的也觉得点荒寒的意思,特别是黄昏的时候,在扑得人睁不开眼睛的鹅毛雪中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回家,街上的雪根本来不及扫,路两边都是雪窝子,中间是泥水塘,所有的车都打着灯,雨刷拼命的扫,沿着前一辆车的车辙,以低于每小时5迈的时速谨慎的往前蹭。虽然是最车水马龙的地方,却一点声音没有,像小说里写的渺无人迹的大雪原。

在一片万籁俱寂中,有时候会听到天空里很深很远的地方传来鸟叫的声音,长而清亮,却给人一种凄凉之感,像火车站的汽笛。我深刻怀疑是大雁,也常常抬起头来寻找,每次看到的都是云层密布的铅灰色天空。听到这种声音我会有点想家,觉得自己也有点像大雪天滞留在寒带的候鸟。

不过总的来说,雪天带来的还是好心情居多。特别是清早太阳出来的时候走在雪地上,清洁溜溜的小风一吹,那种神清气爽的感觉,无可比拟。

后来到了一个很南方的州,基本不下雪。事实上群众非常盼望下雪,因为没有任何针对下雪的市政措施,一旦下雪,大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窝在家里。本地人津津乐道的是二十一世纪初的某一年,下了一场很像样的雪。学校旁边有座山,从山上到山下堵了很多车。然后道路上结了冰,所有的车顺着山坡滑到了山下的雪窝子里,堆成一堆。这是本地著名的掌故,所有的newcomer,哪怕他来自南极,都有义务听上N遍。

最近全球气候异常,本地上个月居然也下了一场雪。预报说半夜开始,第二天中午前结束。星期六我特地起了个大早瞻仰。树上积了一点,房顶上看不出来,地上一点也没。可是空中的确有很多细细密密的小白毛毛,我在走廊上看了两分钟,心满意足的回家。这个月又下了一场,真是bonus又bonus,也是在周末,比上次略大一些,防火楼梯上也积了薄薄的一层。背阴的地方积雪还算完整,太阳晒到的一边已经化了一半。我走过去,忍不住掬了一点在手上。路边的紫玉兰已经开了大半,再不会有第三场,下一次相见不知是何年了。

今年冬天中国下了一场大雪。有一天看到这样一条新闻:XX省受灾严重,YY山的ZZ地区,积雪已经达到了70厘米以上,一刹那间突然有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恍惚。在这边常常有人问我从哪里来。有空的时候会多扯几句,我来自某某城市,离Yangzi River大概多少多少迈,南边还是北边?不南也不北的地方。没空会直接来一句“Shanghai”。可是在内心深处,我的hometown是万山深处的那个小村庄,18岁后再没去过,可是只要随便瞟到几个字,才发现那段记忆完完整整,鲜明的好像昨天才发生,中间的十几年却像是做梦,恍恍惚惚稀里糊涂就过去了。如果我还在那个小村庄里,这会儿大概正在铜火盆边烤火吧,火盆边还一左一右蹲着两只倨傲的乡下肥猫。下雪有什么关系呢?腊肉腊鱼在廊檐下,青菜埋在后园的雪堆里,只要大雪不把放木炭的草棚压塌,没什么好担心的……我在美国广袤的大农村的某一间小公寓里,半夜十一点的计算机前,静静的YY了一小会儿。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3-13 14:24

听起来是有点想家了?安慰安慰 :heartpump:

我也在冰天雪地的地方住过两年,学会适应了它带来的一切不便,比如车子如果不接暖气或放garage,就得每天从雪里刨出来,刮冰;时不常当街摔一跤等等。房子连公众通道的人还要负责扫雪。也能懂得本地人盼望下雪的心情:norm,光亮,动植物的生长环境需要。该下雪的地方不下雪,是有点让人担心的。

如果不用出门,食物储藏丰富,暖气烧得旺旺的,欣赏一下漫天的雪花还是很不错的。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3-13 14:48

回过神来才发现,这不就是我自己最近猛批的文艺青年? :let_me_die:

其实是想起了以前在北边的日子。那时候才出来,常常有四顾茫然之感,现在都皮了。这两年没看到雪,渐渐的也开始怀念那边了。

至于自己的hometown,任何时候想起来感觉都很特别吧。啊啊,算了,不肉麻了。

karen
Posts: 3020
Joined: 2003-11-22 18:51

Post by karen » 2008-03-13 14:51

我也喜欢雪,但很少地方冬天下潇洒有诗意的雪。通常弄得很狼狈,温度低阳光少乌土一片路面坑坑洼洼人们个个裹得象头熊。 我巴巴着望着春天的到来。
Image

Elysees
Posts: 6813
Joined: 2003-12-05 13:10

Post by Elysees » 2008-03-13 14:58

渐渐的也觉得点荒寒的意思,特别是黄昏的时候,在扑得人睁不开眼睛的鹅毛雪中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回家,街上的雪根本来不及扫,路两边都是雪窝子,中间是泥水塘,所有的车都打着灯,雨刷拼命的扫,沿着前一辆车的车辙,以低于每小时5迈的时速谨慎的往前蹭。虽然是最车水马龙的地方,却一点声音没有,像小说里写的渺无人迹的大雪原。
这一段真生动。
我时常回想回来在纽约上州读书的时候,有一次赶着要去邮局寄东西,雪太大了,没法开车,只好徒步走过去,一边走雪一边扑面而来,几乎看不见路。那种整个世界都安静了的感觉,别的天气里再也体会不到。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幻儿
Posts: 1636
Joined: 2007-07-31 10:47

Post by 幻儿 » 2008-03-13 15:49

从前我对下雪又爱又恨。我喜欢雪景,可是一下雪我们就得上街扫雪。雪停为令,绝对不许缺席。有一次大年初三去街上扫雪。每一次我手上都起血泡,好像可怜的童工。
来美国以后,不但不扫雪,还可能放假,可把我乐坏了。可惜这两年很少看见大雪。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3-13 16:44

在一片万籁俱寂中,有时候会听到天空里很深很远的地方传来鸟叫的声音,长而清亮,却给人一种凄凉之感,像火车站的汽笛。我深刻怀疑是大雁,也常常抬起头来寻找,每次看到的都是云层密布的铅灰色天空。听到这种声音我会有点想家,觉得自己也有点像大雪天滞留在寒带的候鸟。
真惆怅.

森林的火焰
Posts: 2913
Joined: 2005-09-08 9:45
Contact:

Post by 森林的火焰 » 2008-03-13 18:20

大雪纷飞的夜有孤绝的美丽,所以才“林冲夜奔”。雪霁月明,又是另一种明媚。
大雪的当天最美,新雪纷纷扬扬,踩在上边简直有庄严的感觉。但是第二天最痛苦,一汪汪的黄泥荡,路边又都是一尺多高的雪堆,鞋子要是没穿合适就惨了。第四五天路面干了,才好一点。但是雪地上蒙了一层黑尘,可厌。
我们这儿今年据说是几十年来的大雪年,也真是,就没断过一个星期。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xiaoying
Posts: 9
Joined: 2008-02-28 20:13

Post by xiaoying » 2008-03-13 18:51

这非文艺青年文艺起来还真不是一般的感人。 :-D

让我不禁想起大学校园的第一场冬雪,大家总是兴致勃勃的去湖边踏雪,照相,比见到春天的第一朵花开更群情激昂。若再迟些时候,就会被黑不溜秋的脚印污染,绝对纯净是难以持久的。再过一天,雪被踩紧了,如果还不清理,就会导致摔跤,记忆最深就是手拎一两暖水瓶去水房打水,出来耳边清脆的水瓶破裂声。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3-13 19:49

好看。 :-D
云浆未饮结成冰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3-13 19:58

这个月的大雪,由南一路北上。

我老板刚好请了一个教授从德州上来做报告。周四来的那天飞机误点。说当地1950年代制造的老旧铲雪车都拉出来工作。

周五是正日子,一早还好,到中午大雪下来了。我们楼只有一面有窗户(长故事,此处按下不表),我特意找了个窗户看,哈,窗户仿佛贴了一层白纸,完全没有能见度---雪大不说,风还大,雪片横着飞。

下午三点各处都开始轰人回家,本地环城高速已关闭。无奈我们跟来客还在滔滔不绝地谈合作,耗到5点才脱身。20迈的速度,半小时足够的路,开了我1个半小时。路上尽是事故,和原地不动轮子飞转的车。

来客是周六中午的飞机回德州。还好老板接他在他们家住,有事好商量。老板人在洗澡间里,来客拍门:今天机场关闭,最早一班有座回去的航班在下周二,要么去旁边某小城机场,你可否载我前往?

这天已经报了暴风雪二级警报,再厉害点开车出门会被警察扣留。老板太太不悦,但阻挡不了形势。还算我老板脑子好用,带了十五六岁的两个儿子保驾,一起出发去送客,果然后来真地要他们下去推车N次。

去小城一个小时的路,开了近四个小时。而且行至三分之一,被告知小城的机场也关闭了,周日早上再开。所以他们仍旧前行。抵达后,又费了牛劲找到次日一早肯送客人去机场的旅馆。老板父子三人才踏上回程。

快到家门口,被警察拦住,差点开了罚单---这么危险的路况,出来瞎逛。他们赶紧解释,这就回家。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3-13 20:02

xiaoying wrote:记忆最深就是手拎一两暖水瓶去水房打水,出来耳边清脆的水瓶破裂声。
一个同班男生的著名段子就是,从水房出来,在小斜坡上一滑,4磅的暖瓶一手两个,砰地cei(4声)了仨。甩甩干净接着走,进了宿舍门,大呼点儿背,气哼哼把暖瓶和暖瓶壳往地上一撂,砰,最后一个也歇菜了。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3-14 9:50

蚕博今年可受苦啦……

我猜幻儿以前是很北边很北边的人。今年才学到的新知识,中国北方是强制性的全民扫雪,南方人没对付大雪的经验,缺乏自救意识,还等着政府组织扫雪。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3-14 10:24

不是说这次严重的地方主要是冻雨么?扫有什么用? 当然我也没有一手甚至二手消息.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3-14 10:38

我的也都是网络上的小道消息。 :f21: 雪好像也下的挺多的?这个“冻”字主要是指路面和电力设施被冻住了。电力设施没办法。路面就要赶紧清扫,所以幻儿说北方是“雪停为令”。南边没有群众扫雪的习惯,越积越高,南方湿度又大,再加上始终没到摄氏零上的温度,就变成了溜冰场。

wuliaotou
Posts: 349
Joined: 2005-08-02 20:50

Post by wuliaotou » 2008-03-14 10:40

城市里还是要扫的。今年上海下第一场大雪时,全城没有经验,结果第二天交通完全瘫痪。到第二场第三场雪时有点准备,全城武警环卫工人出动,居委会还发动大家一起扫雪。我家宝没去成太浩看雪,倒在自家阳台上摔个不亦乐乎。最好玩是玩雪,开始玩得起劲,过五分钟可能突然感觉手冰冷刺痛,大哭;遂终于愿意带手套出门。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Re: 雪

Post by silkworm » 2008-03-14 10:44

火星狗 wrote:在一片万籁俱寂中,有时候会听到天空里很深很远的地方传来鸟叫的声音,长而清亮,却给人一种凄凉之感,像火车站的汽笛。我深刻怀疑是大雁,也常常抬起头来寻找,每次看到的都是云层密布的铅灰色天空。听到这种声音我会有点想家,觉得自己也有点像大雪天滞留在寒带的候鸟。
昨天看到这段,到晚上闲下来还想了想呢。

我到今天都是听到火车的声音,就有想家的感觉。虽然现在家的意义改变了,如果强说是妈妈的家,坐火车也到不了的。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3-14 10:48

火星狗 wrote:我猜幻儿以前是很北边很北边的人。今年才学到的新知识,中国北方是强制性的全民扫雪,南方人没对付大雪的经验,缺乏自救意识,还等着政府组织扫雪。
我们南方人根本没概念,雪嘛,不是自己会化么?还要扫么?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3-14 10:56

我对火车倒没啥感情.
Last edited by 豪情 on 2008-03-28 11:37, edited 1 time in total.

幻儿
Posts: 1636
Joined: 2007-07-31 10:47

Post by 幻儿 » 2008-03-14 11:11

果然南北不同啊。等雪自然化?那得等多少天啊,交通都瘫痪了。:shock:

我是辽宁的。市里给每个单位划分“雪段儿”,一般是几条街。要在雪停之后24小时内扫干净,完不成任务有高额罚款。学校就给每个班级划分雪段,完不成也要罚款。所以从校长到教务科长到班主任都紧张的不得了。不可以请假,病了也得坚持来,还得特别卖力,否则期末鉴定上就会写”不热爱劳动,不关心集体“之类。我父母也要去扫雪,不过他们单位都有大男人,女的根本不累,也就是站街上精神支持一下。哪像我们做学生的,都是一个女老师领着一群孩子。

我从小学一直扫到高中。说是扫,并不是用扫帚,都是冰积雪,用扫帚也不管用啊。用的是铁锹,一锹锹铲,好像种田翻地那样。小学的时候,人比锹都高不了多少呢。那些冰真是顽强呦,铲也铲不动,就站到锹沿上往下跳。有的同学带尖锹,有的带平锹。铲冰要用尖锹,不过平锹一次铲的面积比尖锹大。也不能戴厚的手套,因为借不上力;五指分开的那种还可以,不过一般我们也不戴,因为太滑也借不上力。

一般在街上扫三四个小时,路面干净了,雪都堆到路边了,就回校。大伙儿脸冻得红扑扑,身上全是汗,个个都累得不行,可是还有校内的雪段儿要扫。不过那个就容易多了,因为没被车辆踩实,不硬,不用那么费劲,有时候光男生就可以搞定了。

我至痛恨扫雪。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每次扫雪之后手掌上都是泡,手打颤,笔都拿不稳。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还被班主任批评过,说我不卖力--我没力气了嘛,就是有,也不会使。--真是血泪史啊。:speechless001: :verysad: :crying:

我不知道现在的小学生用不用做这种高强度体力劳动了。如果还有这样的事,碧玉斯皮尔伯格他们倒该管管:laughting015:. 因为解决的办法那么容易,置铲雪车就行了,又不是那么贵。

火星狗这篇写的真好。 :love011: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