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4
大事件之人民币
Posted: 2008-04-10 19:35
by pomo
和国外的同学们关心民族国家全人类不同,国内最近的恐慌在于人民币持续升值。(我的境界真是低啊,就关心钱)。CCTV有十三个台,一半都在讲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反正是各种专家、各种方面、政治经济文化……大家都对人民币快速升值表达了强烈的忧虑。
人民币升到了什么程度呢?国外的同学们应该有切身认识吧?去年回来的时候还是8:1,现在已经在7以下。俺有一个朋友回国的时候比较懒,没有第一时间去银行换掉美元,两天之后再去就损失很多。
昨天国内的私募基金开联席会议,大家就谈到了这个升值和CPI,也就是通货膨胀的问题,对政府的经济政策颇有不满。其中一名私募基金总裁就打了比方,说国内的通货膨胀就和今年冬天南方的雪灾一样,你不可能控制天气不下雪,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救灾。经济规律也是自然规律,你得尊重它,不能妄想控制它,唯一能做的事情是保障通货膨胀前提下的人民生活。
此外,大家对于媒体也诸多不满。现在满世界都是忧虑美国经济衰退和人民币升值的报导。世界银行的新报告再一次调低了对美国经济的预期……大家都知道,经济具体到流动性、资本资产价格、货币价格(也就是汇率)诸如此类很多时候都是靠信心支撑的。关键不是它应该是多少,而是大家预期它会多少。如今的媒体对人们的预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就算不衰退,也得被这帮人生生给唱衰了,熊思灯的流动性问题不就是被怀疑出来的么?人民币也一样,索罗斯刚在华尔街访谈节目里大谈他对人民币的乐观,我估计人民币还得再次升值,据说还有20%的空间。真要如此,将会彻底摧毁我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国家一方面要多发票子提高RMB供给平抑汇率,另一方面要收缩货币供给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多亏我不是总理,否者这会儿急得要去撞墙。
最后,要提醒各位在国内有亲人买卖股票基金的同学们,私募基金总裁们一致认为这只是第一波调整或者熊市的开始,市盈率最终会回到一个正常的水平,也就是现在的股价还有50%的下跌空间。以前“购买并持有”的策略已经不能再使用,而应该对所有股票采用“获利了结”的方式。至于股票式基金……狸狸同学,我立字为据地提醒你赎回,因为最坏的情况可能还没有来临。
Posted: 2008-04-10 19:53
by 日朗
那么现在这个情况,中国正确的经济政策应该是什么?
Posted: 2008-04-10 19:55
by ravaged
我看发改委最近调子在变啊,开始把通胀的威胁提到比较高的高度了。要是他们也承认有全面通胀的危险的话,政策还得紧缩。。。看数据美国确实不乐观,过去三五年的房市和信贷情况严重背离了过去二十年的趋势,回调还得有一阵呢。
Posted: 2008-04-10 19:56
by orangetabby
郁闷的说, 都已经纸面上赔钱了, 做不到"获利了结"了.

Posted: 2008-04-10 19:59
by pomo
日朗 wrote:那么现在这个情况,中国正确的经济政策应该是什么?
正确经济政策我不知道,但我觉得政府应该先想想怎么保障低收入阶层在高通胀的社会中维持生活水平。
Posted: 2008-04-10 20:09
by 日朗
有一种说法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我觉得美国本身就比较违背经济规律,自从IT泡沫之后,又用金融衍生维持了一段时间,但是金融创新大概只能算虚拟创新,这次的衰退是一种压抑后的爆发。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中国依靠和发达国家的差距维持自身发展,汇率影响出口是一定的,但是是否会彻底摧毁出口导向型经济,我十分怀疑,要摧毁,需要越南等等其它人力更便宜,成本更低廉的国家来替代,但是鉴于很难找出象中国这样拥有丰富劳力的替代国家(印度人力也不便宜吧)我觉得的汇率增长之后最终的赋税归宿还很难确定。
Posted: 2008-04-10 20:10
by Knowing
熊四叹的确是被大家怀疑活活逼死的。不过我听到的谣言说,他们也先有操作上的问题。他们的对冲基金客户多,不少仓位正好对消,他们就把两边付进来的保证金都当自己的资金使。但是这些保证金是随时可能被抽回去的,所以不应该都当长期资金看。这导致他们的短期资金储备不够。谣言部分结束,事实部分 -- 对冲基金不比散户,手都比较快,谣言一起,两天内大家都赶紧把钱和仓位抽出来转到其他经纪行了。两天被抽走160亿一点不希奇, 有三十家大中型客户走就够了。
熊四叹当时周日晚上要没达成并购协议,周一早上的确就要停业:已经答应付的帐都付不出来,更不用说接着来提的客户。
如果破产,客户股东当然倒霉,很多买了熊四叹债卷的基金(共同基金,退休金基金,学校信托基金)要倒大霉。熊四叹的短期债主(很多银行)要倒霉。即使跟他们没直接生意关系的,街上不少银行卖了他们credit default swap,(既可以说是保险也可以说是赌注),这下不一定付的出帐来,没准也连带要倒台。这个骨牌一倒下去,不夸张的说,三十年代大萧条就要重演了。范围还不止美国,那么多外国银行难保没有受牵连的。
所以我听到人说fed bailed out wallstreet 觉的很好笑。fed bailed out 的基本是所有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
Posted: 2008-04-10 20:16
by 燃冉冰
我很困惑的是,人民币对澳币就一点不坚挺,又6.54了,澳币更牛?
Posted: 2008-04-10 20:16
by pomo
日朗 wrote:中国依靠和发达国际的差距维持自身发展,汇率影响出口是一定的,但是是否会彻底摧毁出口导向型经济,我十分怀疑,要摧毁,需要越南等等其它人力更便宜,成本更低廉的国家来替代,但是鉴于很难找出象中国这样拥有丰富劳力的替代国家(印度人力也不便宜吧)我觉得的汇率增长之后最终的赋税归宿还很难确定。
事实是:沃尔玛已经将在深圳的全球采购中心移到越南,越来越多的服装从中国制造变成越南、印度、马来西亚制造。HM的加工厂就在印度,东莞的外贸工厂正在关闭,青岛的韩国投资人在半夜蒸发……情况不是不够严重。因为它们会导致的大量劳动力密集的低收入阶层失业。失业才是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Posted: 2008-04-10 20:20
by 日朗
pomo wrote:[正确经济政策我不知道,但我觉得政府应该先想想怎么保障低收入阶层在高通胀的社会中维持生活水平。
我也赞同这个途径,所以今年养老保险以及低保都在增长,而且政府现在工作的方向也是稳定粮价,以及其它最基本消费品的价格。我想至少大方向是对的吧?
说到通胀,我感觉这是一轮全球性的通胀,粮食加石油大概谁也跑不了,不知道这里生活在海外的同学们是不是有这样的体验?
经济真是复杂啊,全球性的动态体系,那个平衡点在那

Posted: 2008-04-10 20:28
by Jun
大米价格在世界市场上已经翻倍都不止了,其他农产品也飞涨得厉害。中国减缓收购美元我们这里也要通胀死了。恐慌和萧条还在前面,政府的作用也有限得很,说不定第三次世界大战就在眼前。(谁吃饱了撑的还要竞选当下届美国总统?送给我都不要。)
Posted: 2008-04-10 20:29
by 日朗
pomo wrote:事实是:沃尔玛已经将在深圳的全球采购中心移到越南,越来越多的服装从中国制造变成越南、印度、马来西亚制造。HM的加工厂就在印度,东莞的外贸工厂正在关闭,青岛的韩国投资人在半夜蒸发……情况不是不够严重。因为它们会导致的大量劳动力密集的低收入阶层失业。失业才是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这些我都看到了,但是我也看到有一些东莞的厂家搬到了更为内陆的地方,新劳动法的影响倒是更为巨大一点。东南亚在中国之前早就是世界工厂了,只是不清楚印度对中国的替代作用究竟有多大
Posted: 2008-04-10 20:31
by pomo
昨天我们开会,很多人都骂美国故意贬值美元向全世界输出其通胀。
我可不要打仗,我家墨宝还小呢……
Re: 大事件之人民币
Posted: 2008-04-10 23:02
by Hattie
pomo wrote:
至于股票式基金……狸狸同学,我立字为据地提醒你赎回,因为最坏的情况可能还没有来临。

我去年买的基金已经一路下跌了,还跌啊?
这个美元对人民币真是天天跌,昨天好像1:6.9了?供应商都嚷嚷着要人民币或者欧元,不乐意收美金了。
Posted: 2008-04-10 23:50
by tuppence
我弱智地问一句:为啥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升,对欧元澳元就一直贬值呢?
Posted: 2008-04-11 6:30
by pomo
tuppence wrote:我弱智地问一句:为啥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升,对欧元澳元就一直贬值呢?
这个问题可一点也不弱智,是很复杂的问题,和我国的汇率制度有关。
2005年以前,人民币是单一钉住美元的,就是维持和美元的固定汇率,或者也有小幅调整,但主要以美元汇率为基准,那么对澳元欧元的汇率就根据它们和美元的汇率来决定。譬如人民币兑美元8:1,澳元兑美元2:1,那么人民币兑澳元就4:1。
但是2005年之后,人民币盯住一篮子货币,这一篮子包括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它的浮动调节是根据经常性项目,主要是贸易;外债,投资等等资本性项目的变动来决定的。这种调整就使得人民币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不是简单由美元汇率来决定,但美元是一篮子当中权重最大的货币。
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升,对欧元澳元就一直贬值最直观的可能性就是欧元澳元对美元的升值也非常厉害,厉害过人民币升值。
Posted: 2008-04-11 6:31
by pomo
tuppence wrote:我弱智地问一句:为啥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升,对欧元澳元就一直贬值呢?
这个问题可一点也不弱智,是很复杂的问题,和我国的汇率制度有关。
2005年以前,人民币是单一钉住美元的,就是维持和美元的固定汇率,或者也有小幅调整,但主要以美元汇率为基准,那么对澳元欧元的汇率就根据它们和美元的汇率来决定。譬如人民币兑美元8:1,澳元兑美元2:1,那么人民币兑澳元就4:1。
但是2005年之后,人民币盯住一篮子货币,这一篮子包括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它的浮动调节是根据经常性项目,主要是贸易;外债,投资等等资本性项目的变动来决定的。这种调整就使得人民币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不是简单由美元汇率来决定,但美元是一篮子当中权重最大的货币。
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升,对欧元澳元就一直贬值最直观的可能性就是欧元澳元对美元的升值也非常厉害,厉害过人民币升值。
Posted: 2008-04-11 7:13
by shallow
我为什么觉得澳币加币欧元英镑全涨了,就是美元跌?
Posted: 2008-04-11 8:25
by Knowing
pomo wrote:tuppence wrote:我弱智地问一句:为啥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升,对欧元澳元就一直贬值呢?
这个问题可一点也不弱智,是很复杂的问题,和我国的汇率制度有关。
2005年以前,人民币是单一钉住美元的,就是维持和美元的固定汇率,或者也有小幅调整,但主要以美元汇率为基准,那么对澳元欧元的汇率就根据它们和美元的汇率来决定。譬如人民币兑美元8:1,澳元兑美元2:1,那么人民币兑澳元就4:1。
但是2005年之后,人民币盯住一篮子货币,这一篮子包括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它的浮动调节是根据经常性项目,主要是贸易;外债,投资等等资本性项目的变动来决定的。这种调整就使得人民币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不是简单由美元汇率来决定,但美元是一篮子当中权重最大的货币。
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升,对欧元澳元就一直贬值最直观的可能性就是欧元澳元对美元的升值也非常厉害,厉害过人民币升值。
好奇的问:这个一篮子的比例是公开的么?现在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外币了么?如果这样,完全可以做个arbitrage strategy 盈利啊。
Posted: 2008-04-11 8:52
by tiffany
06年我们回家的时候就7.45还是多少了,去年不会是8吧?
Posted: 2008-04-11 8:57
by tautou
人民币对美元不是破7了么

Posted: 2008-04-11 9:16
by 燃冉冰
Knowing wrote:
好奇的问:这个一篮子的比例是公开的么?现在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外币了么?如果这样,完全可以做个arbitrage strategy 盈利啊。
外币兑换有限额的,没有完全放开。貌似国内银行的外币理财业务主要就是做这方面,风险相对较小,收益又可避税。
Posted: 2008-04-11 10:07
by Knowing
但还是不能大批量自由买卖是么?
我爹觉的他们的美元存款一直跌,有点想换成人民币。我想了想跟他说,你们又不等着用,换了难保不被我妈拿去继续投资股市,还是放我这里省事。我爹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Posted: 2008-04-11 10:45
by 豪情
我很敬仰的一个字一个字读完后, 发现没有什么可做的.
只好继续做驼鸟了.
Posted: 2008-04-11 10:58
by Jun
Holding cash is the same as losing losing losing thanks to inflationi. Or buying precious metals and commodities? Can anyone even afford precious metals now?
Posted: 2008-04-11 11:25
by 豪情
你们可以交给HEDGE HUND管.

据说人民币的ETF出来了.
Posted: 2008-04-11 11:51
by wuliaotou
现在国内每年每人可兑换5万美金,那么做做外汇普通也足够了。
Posted: 2008-04-11 11:57
by Jun
这年头谁还敢要美元?
报告小豪,我老要是有那么多钱和胆儿进hedge fund就不会在这里混了。
Posted: 2008-04-11 12:12
by 火星狗
进不了 hedge fund 的老百姓――也就是我和我妈――的总结。现金,大大的通胀在前面。股市,大熊市在前面。房市,高点,往下涨还是跌不知道。金子,历史最高点。目前比较有保障的是屯大米,中国的米价还没动呢,万一投资失败还可以自己吃。
Posted: 2008-04-11 12:16
by tiffany
据说国际市场米面价钱都涨了2,3倍了。
Posted: 2008-04-11 12:17
by 火星狗
要是中国政府控制米价那投资可就惨了,屯了还得运到国外去买。
Posted: 2008-04-11 12:18
by 洛洛
尽管我的退休金大跌,我乐观的觉得还是会涨回去的。

毕竟还有三十年的等待嘛。
家猪的同事好像个个都有金手指(他们全部都是IT NERD),某人低价买了苹果股票高价卖出;某人300块买了一股私人基金,现在已经涨到4000;某人每天早上研究财经1小时,最近刚在VISA股票上获利。
我是不听泼墨劝告挺进香港INDEX FUND以后(被套中,亏了一点点钱),目前已经决定戒赌了。

Posted: 2008-04-11 12:24
by 豪情
还屯米, 你们真幸福, 没吃过当年的战略储备米.
家猪的同事好像个个都有金手指(他们全部都是IT NERD),某人低价买了苹果股票高价卖出;某人300块买了一股私人基金,现在已经涨到4000;某人每天早上研究财经1小时,最近刚在VISA股票上获利。
我有点存疑, 因为一般只有获利的出来吹. 就象我最近和同事吃饭, 个个在吹自己的投资, 形势不是小好, 而是一片大好.
Posted: 2008-04-11 12:27
by 洛洛
我要是早知道,就买点儿GLD FUND,不买劳什子S&P500啦。
Posted: 2008-04-11 12:29
by 豪情
小K就老取笑我的GLD, 不想我其他损失大了去了

Posted: 2008-04-11 12:35
by 洛洛
豪情 wrote:我有点存疑, 因为一般只有获利的出来吹. 就象我最近和同事吃饭, 个个在吹自己的投资, 形势不是小好, 而是一片大好.
很有可能很有可能。
Posted: 2008-04-11 12:39
by 火星狗
我妈她们那里是大家对着诉苦,看到别人也一样倒霉,心情就开朗了。

Posted: 2008-04-11 12:39
by jessimy
现在业内普遍看高人民币对美金年内到达6.5,不过也认为08年内美元汇率会趋于稳定。所以KNOWING认为美金存款没必要折腾,也对,一进一出加上这没底的股市,且可以去做国内银行的外币理财。
纠正泼墨“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升,对欧元澳元就一直贬值最直观的可能性就是欧元澳元对美元的升值也非常厉害,厉害过人民币升值”的解释,几乎所有主要货币对美元都已经实现了充分升值,在贸易加权汇率上,人民币的升值没数值显示的那么强劲,只是快慢问题。澳元强劲还是跟澳洲经济直接相关。
影响汇率走势的CPI指数,就业数据,以及处在高位的澳元利率(6.5%,无美联储的降息压力,通胀基本回归目标水平),澳元的坚挺很可以持续两三年了。同理欧元。
问题是大家手上的外汇怎么处理,我也发愁薪水里绑定的美金部分产生的巨大汇兑损益,可合同在那里。
投资渠道上,我倒以为国内的纸黄金可以一做,就是耗不起那神。大米,囤多了生虫,油囤了会
Posted: 2008-04-11 13:46
by wuliaotou
我妈说现在银行里换美金的人又开始多了,好像有人赌人民币会降一点,不知道他们的依据是什么
Posted: 2008-04-11 14:05
by bootchange
很不理解啊,股市跌,房市看着也要跌,金子已经涨的不敢进了,现金又怕通货膨胀,这钱到底去哪里了呢?难道真的要囤大米?加拿大华人超市的米已经涨了一倍了,哎,幸亏吃的不多。
Posted: 2008-04-11 14:09
by 笑嘻嘻
哎这个话题我感兴趣,有好多话要讲,正好听听专家意见。但得攒够了时间来写。
Posted: 2008-04-11 14:41
by 洛洛
我觉得笑大运气不错,海龟的时候房子脱手得很顺利。(先不考虑感情因素)不然现在卖房子就煎熬好多。
Posted: 2008-04-11 14:55
by 海阔天空
我觉得国内在重蹈美国的覆辙。在2001年以前,靠低汇率和资源(能源,原材料,人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出口来拉动经济,而这些都是不可以支持长远发展的。然后靠房地产再来泡沫一阵子。靠泡沫撑起来的经济发展终有一天要破灭,无非是破得快还是破得慢,破得早还是破得晚。
金融及相关产业(比如房地产),当前的状况反映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但很多其他产业都不是的(当然几乎所有产业都受金融产业的影响)。制造,科研,医疗,等等大产业,还是按部就班的在该干嘛干嘛。
Posted: 2008-04-11 15:09
by 森林的火焰
我突然发现自己好木知木觉根本没发现大米和油在涨价,汗。好象每周花在groceries上的钱还是和以前差不多。也许是因为我一个月没买米了,少吃饭多吃肉原来还可以省钱哒

Posted: 2008-04-11 15:30
by 克里斯汀
国内的米价已经涨得和加拿大差不多了, 肉也是! 昨天看新闻, 广州米价是7元人民币一斤(泰国米). 我昨天在T&T买的米是10磅一包的金象米9.9加元. 一样的价钱! 猪肉据广州公司的煮饭阿姨说是20元人民币一斤, T&T的排骨是3.29加元一磅,等于23元人民币. 鸡肉更别说了, 我妈看到T&T有买6.99加元两只的童子鸡特价, 心算了一下, 惊讶得合不拢嘴,马上命令我拿4只放购物车里.
广州公司有同事是3000元人民币一个月工资, 加拿大我身边的朋友的工资从税后2500-8000/月不等. 怎么算怎么令我困惑, 现在国内的人可怎么活呢? 象我父母, 退休工资两人加起来不过4500一个月. 还算是好的. 当然有我负担他们的生活费. 那么一般的城市平民阶层呢? 再加上今年就业环境不景气, 我觉得在广州热腾腾的市面上笼罩着阴影

Posted: 2008-04-11 16:24
by qinger
唉, 知道这些又有什么用呢。看起来什么也不能做, 就像小白说的“听天由命,任人宰割。”
经过若干年的惨痛经验,我只知道:单只股票是绝对不能买的。所以任凭别人股票挣了多少钱, 倒也不羡慕。
Posted: 2008-04-11 16:33
by Knowing
豪情 wrote:小K就老取笑我的GLD, 不想我其他损失大了去了

你手面这么阔,又买金子又买股票又买ETF, 难保没有亏的地方。

象我这种没多少资本干脆都存CD 的,就比较安全了。。。其实也不安全,401k 里亏死了。
我倒是想买点油啊米啊的囤上,家里没那么大地儿。

Posted: 2008-04-11 16:51
by Jun
前两天跟我爹通电话的时候他老人家还说,中国办奥运会就是为了吸引外资。我说您那是十年前的老皇历了,外资现在都在纷纷卷铺盖走人了。现在外资挤得人民币飞涨,通胀也飞涨,而且谁也不敢要美元了。
Posted: 2008-04-11 16:54
by 豪情
你那寸土寸金的高尚地儿, 空间比米油贵太多了.
看起来什么也不能做, 就像小白说的“听天由命,任人宰割。”
这才是最高境界. 瞎折腾只有更坏.
Posted: 2008-04-11 23:51
by shallow
Knowing wrote:pomo wrote:tuppence wrote:我弱智地问一句:为啥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升,对欧元澳元就一直贬值呢?
这个问题可一点也不弱智,是很复杂的问题,和我国的汇率制度有关。
2005年以前,人民币是单一钉住美元的,就是维持和美元的固定汇率,或者也有小幅调整,但主要以美元汇率为基准,那么对澳元欧元的汇率就根据它们和美元的汇率来决定。譬如人民币兑美元8:1,澳元兑美元2:1,那么人民币兑澳元就4:1。
但是2005年之后,人民币盯住一篮子货币,这一篮子包括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它的浮动调节是根据经常性项目,主要是贸易;外债,投资等等资本性项目的变动来决定的。这种调整就使得人民币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不是简单由美元汇率来决定,但美元是一篮子当中权重最大的货币。
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升,对欧元澳元就一直贬值最直观的可能性就是欧元澳元对美元的升值也非常厉害,厉害过人民币升值。
好奇的问:这个一篮子的比例是公开的么?现在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外币了么?如果这样,完全可以做个arbitrage strategy 盈利啊。
不公开, 公开就麻烦了,而且如果我没弄错的话还常常调整篮子里的货币。
张五常建议不要搞一篮子货币,搞一篮子商品替代,免得跟着美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