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Link] 数学纳德研究幸福:吐啊吐啊吐
Posted: 2008-04-23 14:29
by Jun
http://freakonomics.blogs.nytimes.com
最近 NYT 的 Freakonomics 的博上呱啦呱啦出了很多篇关于幸福的文章,主要原因是主持这个博的作者之一Justin Wolfers和太太Betsy Stevenson 最近发表了研究论文说富国人民比穷国人民更幸福。算是academics半炒作自己吧。
虽然我挺爱看 Freakonomics 这本书 (by Leavitt, not Wolfers),但是从近处看这些经济学家涉猎心理学研究,的确有点惨不忍睹。不是说他的结论一定不对哈,而是说这一套研究很容易被普通读者那里无限扩大到真实人生中,但其实他们的数据和结论对真实人生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从心理治疗和科学研究来说。他们的数学研究很精深sophisticated,但是这些经济学究对心理学和精神生理学了解太少太差,从我这儿一看,raw data 的质量实在很。。。烂。下出的结论可以说都是在海滩上建的沙堡。
Wolfers and Stevenson 前两年出过另一篇研究,结论是现代女性在过去五十年里幸福感下降,而男性普遍幸福感略有升高。也很 controversial,引来大把大把的慷慨激昂的评论。不过关于幸福感的生数据的缺陷还是一样的。
前阵子还有经济学家研究出来autism 跟小孩子看电视多有关,也是看似言之有理,被精神医学家批得一钱不值。
Posted: 2008-04-23 14:52
by Elysees
最近发表了研究论文说富国人民比穷国人民更幸福。
真的末~~我看生活富裕要什么有什么的人总是抑郁的比例高,当然也有可能生活不足够富裕的情况下没法关心自己的精神生活。――我现在陷入了自己跟自己的悖论,因为想不明白,一会儿觉得这种“生活太富裕了所以自找烦恼”的话有点儿道理,一会儿又觉得太不合理......
前阵子还有经济学家研究出来autism 跟小孩子看电视多有关,也是看似言之有理,被精神医学家批得一钱不值。
那么跟什么有关?我有个朋友的儿子就是,现在还小,花很多钱上特殊的班,她因此特别appreciate她小女儿的伶牙俐齿。觉得也许是儿子小时候对他比较严厉――例如说哭了就放在那儿让他哭之类的――引起的。有道理末?
Posted: 2008-04-23 14:57
by Jun
那么跟什么有关?
Definitely genetic abnormalities. Plus som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possibly pollutants, most likely in the womb through the mother. It's a very long and complicated story, but in fact a huge amount of genetic evidence has already been collected.
Posted: 2008-04-23 15:09
by Elysees
这个,现在的研究几乎最后啥都归结给基因了,物理的生理的,全都是基因决定。岂不是让人觉得很灰暗,什么都在出生以后一两年决定了......
Posted: 2008-04-23 15:16
by dropby
我汗颜地纠正JUN说,那叫原始数据,不是生数据。
Posted: 2008-04-23 16:28
by Jun
现在的研究几乎最后啥都归结给基因了,物理的生理的,全都是基因决定。岂不是让人觉得很灰暗,什么都在出生以后一两年决定了......
对运气不好的人来说当然比较灰暗,但是对运气好的人来说,例如小E,应该是尤其光明才对啊,开头好就等于一生都高人一等了嘛。贵族阶层哦,高级阶层哦。
我汗颜地纠正JUN说,那叫原始数据,不是生数据。
我汗颜地承认,

Posted: 2008-04-23 18:03
by 幻儿
关于小E说生活富裕了所以自寻烦恼,我觉得各人有各人的幸福和不幸.可是如果问我是要刘姥姥时不时吃不上饭的烦恼,还是林妹妹哥呀姐的情爱纠葛,我还是宁可要林妹妹的烦恼.
至于富国人民比穷国人民更幸福的结论...我觉得人们幸福感的标尺是周围的人--如果你觉得周围的人比你富裕健康快乐,你就会觉得比较不幸福;反之就会觉得幸福.穷国人民在没有看见富国人民之前,我相信是不会比富国人民更悲伤的;现在有了比较,觉得自己不那么幸福也是理所当然.
关于数据的问题.我没看报告,不知道他们找的衡量幸福的proxy都是什么.不过可以想见要找到合适的proxy是非常困难的.
JUN说他们的原始数据质量差,指的是什么呢?
Posted: 2008-04-23 18:09
by Jun
http://freakonomics.blogs.nytimes.com/2 ... or-people/
Let’s begin with the most recent data from the 2006 General Social Survey, which asked: “Taken all together, how would you say things are these days?”
Response scale: Very happy, Pretty happy, not happy.
Daniel Gilbert has already summarized a mountain of research that demonstrated how wildly unreliable our subjective assessment of happiness is. How reliable is this scale? How useful is this questionnaire? My guess is -- 95% useless. Anything extrapolated from these data is ...

Posted: 2008-04-24 15:49
by 洛洛
我是STEVEN的小粉丝(这和他年轻好看很有关系),如果他在DC讲座,我一定争取去听。
有一个研究(不是他做的)是说HOME OWNER多和失业率高有关系。这可能是因为很多人买了房子后,失业后找工作就比较挑剔,就不愿意一买一卖搬得太远。但素,也可能是另外的因素,比如大多数HOMEOWNER年纪比较大,没有年轻人容易找到工作。
Posted: 2008-04-25 14:31
by sapporozoe
我是念经济学的。我们做seminar的时候,讨论来讨论去常常只是数学上的枝节,的
确很少跳出来想这是不是‘海滩上建的沙堡’。而且大家谈历史谈生物谈天气谈幸福,不自觉的就‘经济学帝国主义’了一番。
上次seminar,教授讲法国大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他说给历史学家讲,也很难讲
通,而给念经济学的人讲,大家更关心的是,有没有内生性啊,怎样计算标准差啊。
专业分工到今天的地步,Steven Levitt还有这么多读者,应该是受很多人艳羡的。
Posted: 2008-04-25 15:03
by Knowing
哈哈哈。数学讷德。
但是你别说,很多时候是看问题角度。就象做股票,做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一样可以赚钱,虽然APPROACH完全不同。
Posted: 2008-04-25 15:43
by stracciatella
Elysees wrote:这个,现在的研究几乎最后啥都归结给基因了,物理的生理的,全都是基因决定。岂不是让人觉得很灰暗,什么都在出生以后一两年决定了......
研究开始不是先有假设和模型吗?大概最近基因研究热,大概感兴趣做这方面的研究,讨论比较热点。
大家看看左左右右真实的人生。个体和父母的差异性比较大,多半后天不听话的小孩,自己主动去选择一个后天成长的环境。尤其好玩是家里小孩多的,各自长得各有特色。

Posted: 2008-04-25 17:04
by 洛洛
单是跟父母比较太狭窄了,父母也是千千万万的祖先的后代,至少要和祖父母(还有传说中的)曾祖父母比较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