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很黄很暴力――许钦文的“无妻之累”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阿冬
Posts: 242
Joined: 2008-04-30 20:32

[分享]很黄很暴力――许钦文的“无妻之累”

Post by 阿冬 » 2008-07-03 5:42

许钦文后来回忆这一件事的时候,已在半世纪后,作为当年簇拥在鲁迅身边的文学青年,此时已做到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浙江文联副主席。只有淡淡一句话,“‘一・二八’事变发生后,有熟人从上海火线逃出来避难。不幸另成刑事案件”[1]。1932年轰动一时的“陶刘惨案”,至此时大约已无太多人记得。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丑闻或传奇,喧腾一时后,终会湮没无闻。

一 我要作一伟大情场中的英雄者

这一件刑事案件叫许钦文吃足了苦头。那一年他三十六岁,孑然一身,兢兢业业地在杭州高级中学教书。三年前好友画家陶元庆的死让他彻底崩溃,他疯狂地拿出多年来的积蓄,为他起了坟,又另造了“元庆纪念室”,住在里面看守着亡友的画作。案子就发生在“元庆纪念室”,涉案二人与他关系微妙――一个是元庆的妹妹思瑾,另一个是思瑾在西湖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同学刘梦莹。他应该永远不会忘记1932年的2月11日下午,当他因无法开门,攀着河沿绕到房后撞开后门之时,看到的是草地上两个浑身血淋淋的女人。

死去的是刘梦莹,陶思瑾亦神志不清。

恶性凶案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自杭州到北平,各大报纸密切关注案件进展。两个艺术女青年果然未叫人失望,伴随调查的步步深入,峰回路转,高潮迭起,叫记者们日日有猛料可报。先是发现刘陶二人为“同性情侣”,刘梦莹所受的伤绝无可能是陶思瑾所说的自杀能造成;而后宣称被逼服毒的陶思瑾,原来是假扮昏迷,顿成最大嫌犯。许钦文本是嫌疑人,刚刚宣布清白,立成三角恋爱男主角,外界揣测二女争夫以致自相残杀,孰料情海翻波,不数日又传出消息,三角形可以画成,那一端却是另一位女性……事情已经离奇到不像是真的了,再高明的编剧大概也度不出这精彩桥段。无怪乎两个月后上海爵禄新剧场就赶排出了哀情悲剧《陶思瑾惨杀刘梦莹》:(本剧场)派人至杭州实地调查,并加入当地法院旁听,探得许多秘密材料。……准于今夜初次开演,爱观诸君,务乞早临是幸。[2]



余生也晚,既不得旁听秘密材料,亦未能观看话剧一探究竟,所幸现仍能见到此案判决书,并有许钦文诸多回忆文章,大致可拼凑出二女交往的大致情形――判决书中摘录的大量“证据”,均来自二人的日记,无意中为这段暴烈的爱情留下了最生动的说明。

死去的刘梦莹,又名雪帆,字斯卜,生于湖南长沙,父亲是一位名医。1928月2月入西湖国立艺术院(后改艺术专科学校)学习,初进绘画系,后转雕塑系,死时年未满二十,是三年级生。杀人犯陶思瑾时年二十二,与许钦文同为绍兴人,1928年9月跟随来做教师的哥哥进入艺专,入绘画系,其时已是四年级生。

1928年秋天两人认识后,感情很快发生。日后,许钦文将二人愈走愈近归因到陶元庆的身上,刘梦莹“钦佩他而注意他的妹子”,陶元庆死后,对陶思瑾“竭力安慰”;而后梦莹的父亲亦不幸死去,思瑾“以同情相报”,终于二人“同病相怜”。[3]这一种解释,将原因绕到他最亲爱的老陶(元庆)身上,于他大约是心理安慰,可惜与事实似乎相差甚远。

最直截了当(当然也很粗暴)的原因大抵就如判决书所言,“民国十八年春到廿年夏,复同宿舍,情好甚笃,有时大被同眠,因而发生同性恋爱”[4]。陶元庆死于1929年8月,而在当年3月11日的日记中,刘梦莹就说“爱是神秘同伟大的,同性爱尤其是神圣纯洁的,思瑾你是一个美妙天真的姑娘,你那热烈真挚的情感,使我是怎样感激”[5],并不待成为孤女后同病相怜。

民国时期,甫出家门的女学生,学校中的友情对她们的吸引力似乎远大过学业。跳出父母兄长的管束,却又并不十分敢与男性交往,女扮男生假凤虚凰是她们热衷的暧昧游戏。杨静远记述武汉大学的生活时,说女生宿舍中都是“一对一对”的。王东杰在30年代一个成都女中学生的日记中,发现同宿舍的女生在旁人眼中是特别的存在,而她们同样也常常“大被同眠”。

她们或许在同屋后迅速坠入爱河,或许是早已眉来眼去故而特意调换宿舍,不管怎样,从1929年春到1930年初这一段时间,是美妙的浓情蜜爱时期。1929年11月16日、1930年1月25日、1月28日,两人的日记中都有“词近秽亵,从略”的内容――大约是详细描述交欢经过。许钦文称她们是“高度的同性爱”,并举出两人均体弱多病的例子,说明他“高度的同性爱,对于精神是很损害”的观点。[6]

在此甜蜜时光,判决书中写道,二人“缔结一种永久盟约,为永久保持情爱,绝不与男子结婚”.这个盟约是刘梦莹在1929年12月26日提出的,目的是使思瑾“渡过那道难关”――指的应该是许钦文的求婚。是的,这位“和蔼可亲”的中年男子在某个时期似乎并不满足于做思瑾的兄长。然而有趣的是,对照判决书和此后几十年内许钦文的各种回忆,却会发现不知是有意或无意,这个对此事最有发言权的人从未提起过曾向陶思瑾求婚。

判决书中所摘录的陶思瑾日记,非常明确地显示他在1929年10月(陶元庆死后才2个月)就曾经向她讲起“同居和结婚”一类事,《大公报》记录的某一次庭讯上,他亦承认“有许多人造谣,说我同陶有关系,因此我曾想同陶兄妹说我们不妨结婚,但陶不愿”[7]。按陶思瑾的理解,许钦文建造“元庆纪念室”,除了纪念她哥哥,也有想用来和她结婚的意思。思瑾何止不愿,简直是厌恶,认为他用金钱控制她――因为她家境贫寒,学杂费全由许钦文负担。

这种盟誓使思瑾非常高兴,她在28日的日记中兴奋地宣称:“今晚上我是感到怎样的快活啊,梦莹对我是轻轻的呢喃着,她说她是很爱我,她说她已属于我的了,她是再不去爱别人了,她说她是不会去和一个男人结婚的,她说她以后对于一切人,都是在灵感上的爱,她的肉体已经属于我的了,我放心她,她始终是我的了啊!这一切话,使我的心坎中,感到无限的兴奋呀!她是真的属于我了吗?我们是已经订着了条约,我俩是永远不与男子去结婚的,我们预备新年去买二个的戒指,表示我们已经订婚的条约,是我们的纪念呀!我是多么的高兴呀!我们的同性爱,是多么的伟大与圣洁呀!”[8]

这条盟约是否真的用来拒绝过许钦文?不得而知。因为他所表现出的,是完全不知道她们的超友谊关系。或者知而不理,因为1930年9月,陶思瑾的日记中还说他“时常跟随着我,吻我的发,吻我的臂”――已是性骚扰程度了。她厌恶却无法,因为没有钱缴费住宿舍,要钱又只能问他要。

许钦文是否是表面上的实诚君子背地里引诱少女的色狼?真是很难说清。他自己不会记述这方面的事情,其他材料又零碎不全。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日记里骂他的同时,陶刘二人仍然和他保持着不错的(至少表面上如此)关系。刘梦莹和他的四妹八妹都十分熟悉,会一起打球看展览;也曾请他来看自己演剧,并让他帮忙发表作品。费笔墨写这一段小插曲,不过因为在今日较易看到的许钦文的叙述中,它早已消失无影。

然而好景不长,纵然曾情好到订下盟约,或者从一开始她们的感情中就包含着危险的不稳定因素。两人总是不断怀疑对方出轨劈腿。1929年11月7日,思瑾疑心梦莹“专一地在爱着她的还有一个朋友”,哀叹“我是深深地爱着她,对她我是不知耗化了多少的精神和金钱了,然而对我,她是这样地冷淡,我是怎样的感到悲伤呵”!过了4个月,换作刘梦莹偷看思瑾日记时发现“她在迷恋于男性了么?给我十足的信心一个动摇”,于是也在日记中呼喊“我的心在惨然了,一切都是无真实么?天呀,我的瑾,是不会爱他的”![9]值得注意的是,她们的疑心对象,有“她”也有“他”。虽然丰子恺说陶思瑾“肤色雪白,可惜鼻子稍有些塌”,不若刘梦莹是“花容月貌”[10],然而她的桃花运似乎从未间断过。例如,他哥哥的朋友,一个叫黄启衡的男子就曾为追求她两跳西湖――幸而最终都被救起了。

随之而来的是戏剧性的争吵。1930年9月30日,陶思瑾在日记中痛苦地写道:“昨晚因为我对她说了讽刺话,她今天对我的态度很冷淡,见我不理睬。到了晚上,她对我的神气还是不更改,在我的心里,感到非常的痛苦,为了这样一句话,而竟成了这样的一个悲剧吗?昨夜我是怎样的痛苦着,我哭,我几乎哭得疯了,但是我得不到她的一点怜悯和同情。我是对她诉了不知多少的言语,求她饶我恕我,而竟说我会向你下跪,你发一点慈心,答我一声,原谅爱我。唉,她没有应许,而简直连回音也没有。”[11]会“哭到疯了”的绝不只有她一个,刘梦莹也会“在半夜哭起,一直哭到天明,其哭声之大可使隔墙宿舍里的同学也能听到”。如果我们能够相信潘光旦这位朋友的调查的话,那么这两位小姐还是忠实的“爱比死更冷”信徒:“有时二人因细故忽起龃龉,陶常会用手巾扼住刘的咽喉;过后,刘会忽然抱住陶的身体大哭。”亦是“我爱你爱他”的忠实执行者:“后来陶有了恋人,刘查到了以后,常会用种种方法去破坏。陶有一个,即被刘破坏一个。有时刘探得陶之恋人为某人时,刘竟会用方法与某人实行同居。”[12]除此之外,她们也曾写过血书,预备去法国日本,用种种方法挽救关系。

除了感情纠葛,思想上的分歧似乎也是他们日渐隔膜的原因。判决书中对二人的评价,梦莹是“思想趋新,求进甚切”;年龄较长的思瑾却是“性情天真,思想简单”。许钦文说得更厉害,“她好像是愈大愈天真,其实是愈变态的”。刘梦莹是面面俱到的十佳青年,“她所研究的主科是雕塑,可是绘画也不错,音乐会中曾经数次表现钢琴演奏,课外又研究木刻,文学也有不少作品发表,又屡次公开演剧,篮球排球她是担任队长”[13]。相对她的上进,思瑾却是“以懒散的态度来过目前的生活”,这一点让梦莹非常失望,她向姐姐抱怨思瑾“近年来态度变更,家境甚寒,而喜奢华,好虚荣,而不勤学,以友谊劝勉,非惟不听,反加讪笑,以致时有口角”[14]。



不过在学业上虽然一个上进一个落后,她们的政治态度倒相当一致。十五岁就曾“一度加入危险团体”的刘梦莹,是左翼美术团体中的活跃分子。1929年加入了西湖艺专的“一八艺社”,1930年夏天去上海左联办的暑期文艺补习班旁听,“听到了一些报告,看到一些进步文艺刊物(如《拓荒者》)日本柳籁正梦的漫画,也听到红军攻打长沙的消息”[15]。而“天真”的思瑾同是“一八艺社”成员,也去参加了这次左联的补习班,并且和梦莹一起“在葛岭保
Last edited by 阿冬 on 2008-07-03 8:32, edited 1 time in total.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7-03 5:54

好看!
女同的情书真热烈啊。。。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8-07-03 6:47

Code: Select all

许钦文称她们是“高度的同性爱”,并举出两人均体弱多病的例子,说明他“高度的同性爱,对于精神是很损害”的观点。[6]
这话出自他的口,实在是,花花常说的,默默黑的幽默阿!
乡音无改鬓毛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7-03 7:03

许跟陶元庆之间也是同性爱关系么?如果是,他怎会对陶妹动手动脚?奇怪的人哪。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03 8:15

Jun的新签名有什么深刻的意思莫?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7-03 8:32

Other than self-portrait, no... :mrgreen: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阿冬
Posts: 242
Joined: 2008-04-30 20:32

Post by 阿冬 » 2008-07-03 8:44

许钦文和陶元庆的关系是我很头疼的,所以本来想再写一篇他们的故事,却终于因为觉得难以把握而放弃。

以现在的眼光看,他们不是弯男,那么世界上就没有弯男了――但是,他们怎么看待自己的关系?这是个问题。近代百年,对感情的界定和理解变化极大。譬如我看晚清狎妓小说,嫖客相见,时常亲热地携手走来走去――现在让两个大男人手拉手走在大街上,一条路上的人都会“道路以目”吧,可当时以为常态,不出亲兄热弟的纯洁。

陶刘二人的关系比较简单,确乎有肉体关系,并且她们亦自觉这是“爱情”。但是陶元庆早亡,许钦文只是痛苦得死去活来,并没有自爆说曾与老陶大被同眠,互相发射液体――之后更不会有人说什么。我只见过一个叫张稚庐的老头,言之凿凿,说他们是同性恋,他是许钦文的旧相识,也许当时确实周围人有此心照不宣的共识,但不留下只言片语,终究说起来底气不足。我很怕家属,许钦文虽然成就不高,终归靠了鲁迅的关系在浙江省作协和文联做到高位,老干部家属不能惹,还是不写为妙。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7-03 11:53

查了一下才知道他是谁. 和鲁的关系
短篇小说《理想的伴侣》发表后,鲁迅写了《幸福的家庭》,在副题上冠以“拟许钦文”,使之名噪一时
:mrgreen:

而且他写完无妻只累后就没写过文学作品了
解放后执教于浙江师院,1955年起先后任浙江省文化局副局长、中国作协浙江分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其间从事鲁迅著作的研究。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7-03 12:01

阿冬 wrote:现在让两个大男人手拉手走在大街上,一条路上的人都会“道路以目”吧,可当时以为常态,不出亲兄热弟的纯洁。
别说,就90年代初,我先生当时的老板是台湾生美国长的华人,到了北京,看见大街上俩男的拉手,也给吓得不轻。说给下属听,大家都不以为意。

而20世纪初学校里女生之间的关系,张爱的同学少年里也写过很亲密的细节。我外婆1930年代上大学时生了当时相当于绝症的肺病,不得不休学回家休息,休养曾经在中学教了一阵子书。等她病好复学,临走女学生们送她纪念册什么的,粉红色花边兮兮的,写满了象情书一样甜蜜热情的话,落款是单字昵称,琼啊玲啊的。

我外婆居然也没丢掉,几十年都留着。直到80年代末他们搬家,我们去帮忙收拾,从壁橱里拖出一个表面都斑驳了的金属盒子,里面是这些纪念册。我们开始还怀疑是情书呢,后来经我妈鉴定,才确定不是。

nanping
Posts: 287
Joined: 2008-03-17 23:13

Post by nanping » 2008-07-03 12:26

现在校园里男生勾肩搭背的也不少吧,还是说现在的女孩子们牵个手搂搂腰都被侧目以待??

我记得最搞笑的是当年的《英雄本色》被西方人解读成断背情缘,照此说法梁山泊岂不成了gay community? 大概真的是xxx看到xxx。

张爱写的那个应该属于青春期的荷尔蒙躁动,女校里男生不available,男校里大概也差不多,冲动过去了也就完了(当然也有过不去的)。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7-03 12:35

那我来恶搞,昨天刚看到,sesame street里的Bert和Ernie,也被大众认为是同志一对。

nanping
Posts: 287
Joined: 2008-03-17 23:13

Post by nanping » 2008-07-03 12:47

silkworm wrote:那我来恶搞,昨天刚看到,sesame street里的Bert和Ernie,也被大众认为是同志一对。
啧啧,少儿不宜啊少儿不宜 :party003: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7-03 14:08

阿冬是说许钦文的子女现在掌权? 这样的信息超8的 :love015:
云浆未饮结成冰

simonsun
Posts: 2663
Joined: 2006-12-24 4:41

Post by simonsun » 2008-07-03 15:32

阿冬同学多写写这样的8卦吧 :)
Violent delights.

阿冬
Posts: 242
Joined: 2008-04-30 20:32

Post by 阿冬 » 2008-07-03 21:09

笑嘻嘻 wrote:阿冬是说许钦文的子女现在掌权? 这样的信息超8的 :love015:
不是,不是,他的子女似乎都默默无闻。
但是我因为和鲁迅纪念馆的人很熟悉,知道这些“老作家”的子女们是多么难伺候,继续得势的当然鼻孔朝天,落魄的也不忘自己当年是高级干部子女,住过小别墅,坐过小汽车,唧唧歪歪没完没了,稍微把父辈面孔上的金粉擦掉点,就一跳三丈高又要打官司又要闹事情。但凡学术研究,他们总要指手画脚一番。所以知道,少惹为妙。
我外婆1930年代上大学时生了当时相当于绝症的肺病,不得不休学回家休息,休养曾经在中学教了一阵子书。等她病好复学,临走女学生们送她纪念册什么的,粉红色花边兮兮的,写满了象情书一样甜蜜热情的话,落款是单字昵称,琼啊玲啊的。
以前的女学生比这个更厉害呢。杨静远40年代读武汉大学,就说寝室里都是“一对一对”。我看过王东杰研究30年代成都一个女中学生的日记,和女同学简直相思缠绵到一个地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夜里也要粘在一起,可疑得不得了,但当时就是这种风气。

据说现在女校也仍是这样的意思,算是青春期的“情境型”同性恋吧。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