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游--印度自助行(更新一小段,慢慢来)
Posted: 2004-06-16 6:56
这次去印度,简直如同西天取经,经历无数我想也没有想到过的事情。回程的路上,我和同行的小mm总结了我们的经历,觉得我们简直是化不可能为可能,一路建立无数壮举。
1。讲价功夫无人能挡。
我和mm一路行来,所有可以讲价的地方都毫不留情。
第一天在德里,准备去胡马雍陵墓,看看地图,好像并不太远,于是招了个auto rickshaw,司机开价80卢比,本着杀价要狠的原则,我张口还30。司机顿时张目结舌。。。讨价还价3分钟,做状要走三次,奉送笑脸两张,最后40搞定。
1路开出去,才发现远的不行。后来从政府开的prepaid auto rickshaw点打听到,这样一段路的市场指导价是52,咋舌。怪不得那天司机整程都黑着脸,唉,谁叫当时是淡季呢?
类似的还价案例比比皆是,每次都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估计全德里的auto司机都知道中国人的还价本事了。
除了行,还有买东西也要狠狠的还价,印度商人做生意有三板斧:
第一板斧:问你是哪里的,日本人开价就特别狠,韩国人其次,香港台湾再次。可是很少中国人自助游,于是每次听到我们是中国人就多问一句:“干什么的”,我们腆着脸皮说是学生云云,以期获得一个比较公平的开价。
第二板斧:夸奖中印友谊源远流长,大家兄弟。我们对应的招数是大家一起哈哈哈,兄弟情深,友谊常在。哼哼,官面话谁不会说?who 怕 who?
第三板斧:还价太狠后,印度人每次都捶胸顿足:“you broken my heart”,我们此时多半也顿足捶胸说:“the price is too high, give me a knife, kill me, kill me”。双方泪水涟涟斗智斗勇叹苦哭穷之后,女孩子哭起来是比男孩子容易动人,何况两个女生一起上,结果多半以一个我们期望的价格结束战斗。
2。交通工具的体验无人能超
此行可谓西天取经,盖我们从德里降落,便顶着烈日一路西行,行踪遍及拉加斯坦省,一路从JAPUR, AJMER, PUSHKAR, JAISALMER, 到JODHPUR,我们体验了几乎所有印度的交通工具。飞机,火车(空调2等,3等,普通卧铺,座位票和站票),游客巴士,跨省大巴,市区公交,骆驼,马车,没有门的吉普,市内出租,残疾车(auto rickshaw),人力三轮,私家豪华小汽车。最后一天躺在印度某个火车灰尘遍布的上铺,我和mm感叹道:“这次算是真的体察民情了”
附图:我们坐过的一辆当地人bus,半道司机停车三次,爬上车顶,把顶上的乘客安排坐好,免得落下。

3。关于印度的水质报告
出门前,mm正色告诫我:“印度是非常脏的,听说上下水是不分的,饮用水是从恒河来的,那个是印度人的澡堂子和墓地,所以水也不能吃的。我准备好不用也不喝那里的水。”
我眨眨眼睛:“那洗澡怎么办呢?”
“我就用湿纸巾擦”
拜托,45度高温,每天就擦擦么?
结果,对于未知的恐惧,使得mm和我吭哧吭哧各背了5瓶农夫山泉上了飞机。
第一天,mm刷牙都是用的农夫,洗澡水据mm说是黄色的,所以她没敢用。天热,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洗了个舒舒服服。
第二天,mm照旧用农夫刷牙,不过摒不牢40度高温,被迫用当地自来水洗澡。
第三天,农夫很快消耗殆尽,mm战战兢兢用当地自来水刷牙。
。。。。。。
第七天,我们住的酒店自带一个小小游泳池。站在阳台上看出去,一汪蓝色,着实诱人。我看看自带的比基尼,mm眼巴巴的看看池边的老外,终于抵受不住诱惑跳将进去,啊,两个字: 爽啊!
最后一天,连街边买的水果shake我都够胆一try,看着店主加入质量可疑的冰块,我眼睛都不眨的连吃两杯。
4。食遍天下
我有个朋友,被公司外派到印度三个月。回来以后,每次吃饭都点180%的饭菜,浪费惊人,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直到我去了印度以后。。。。。。
第一天吃饭,兴高采烈的坐进一家装修的美伦美奂的餐馆(感谢老天,居然还有空调,居然还很足),翻开菜单,每个英文字母我都认识,可是合在一块,仿若天书。拉着boy问了半天也不明白所以然,于是之好捡了些“super dinner set”或者“Today Recommendation”之类的东西胡乱点了一气,无它,盖menu上一个set下面包括7-8样东西,想着怎么都内容丰富了吧。
半小时后,东西上来,偌大的餐盘里,7个茶杯大小的碟子盛着白色绿色红色淡黄色的不知名糊状物体,外加三张白色大饼。尝尝看,白色的是酸奶,酸倒大牙,绿色是某种水煮当地蔬菜,做芝麻糊状,红色是番茄酱,淡黄色是咖喱土豆。原来这道就是各色调料加大饼。
大饼怎么可能满足我这样的肉食动物啊,挥手找了boy问有何肉菜。Boy摊开双手说:“this is a veg restaurant”,天啊,我怎么进了畜牧农场啦?
愁眉苦脸的咽下大饼,使劲幻想着晚上可一定要吃顿好的,其实我不知道,我痛苦的印度食旅才刚刚拉开序幕。
***********************************************
来印度之前就听说当地不吃猪肉,也不吃牛肉。很好理解啊,印度教里面,牛是神圣的动物,而伊斯兰教不吃猪肉。想想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没有猪牛,还有羊肉鸡鸭鹅驴马鱼不是么?于是也没有听朋友劝告背着火腿肠牛肉干猪肉脯什么的来。结果一路走来,所有的饭馆除了鸡(chiken)就是羊(mutton),最绝的是,当我吃了两天鸡肉准备换换口味的时候,所有饭馆的waiter都用一幅本应如此的表情回答我:
“no madam, mutton no possible. Only chiken.”
“why no possible?”
“no mutton now.”
“when have mutton?”
“no possible madam.”
对话往往以这样无味的方式一遍遍重复。最后只好吃鸡了事。
*****************************************************
说到鸡,不得不再次提一提我的悲惨血泪史。第一次点鸡,菜单上有full chicken和half chicken两种。想我和mm两个娇小女生,食量也不算惊人,于是点了half chicken。孰料咖喱半只鸡端上来,用勺子反复扒拉,也只找到两块。找来waiter询问,指手画脚的解释说印度半只鸡就是只有两块。我和mm昏倒,问那一只鸡呢?waiter用看白痴的眼神打量我一番,憋憋嘴说:“4 piece of course madam.”
于是mm着急了,用手比划着:“in china, chicken, this big, in India, chicken too small”印度小dd也急了:”india chicken big, but 4 piece only.”
最后发现双方鸡同鸭讲,于是以后只好点整只鸡,打牙祭的时候,还要点两只鸡,弄得老板和大厨总要跑出来看看中国来的大胃王。
**********************************************************************
记忆中最豪华的一顿饭是在japur的niro’s吃的,根据lp的介绍,这个饭店历史有久(有将近60年呢),惜乎价格超出了我和mm的计划。我俩在门口窥伺了半天,最后碍于咕咕乱叫的肚子,终于咬牙从有限的budget里面划出一笔钱来,准备好好犒劳自己。
店面不大,坐落在新城里面,对面就是全japur最好吃的lassi店―lassiwala(稍晚些时候会详细介绍这个lassi)。门口有红头阿三殷勤的为你拉门,进去以后,空调充足,让我从地狱立马到了天堂。坐定,mm抚摸了一把桌上的棉织桌布,感慨道:“终于过上文明人的生活啦。”想想也觉得奇怪,在上海夜夜笙歌的日子里,我们两个人一顿饭吃掉400多块眼睛也不带眨的,跑到印度反而精打细算起来。
点菜的时候,mm提议说:“我们马上要去pushkar啦,那里可是戒荤戒酒的,连鸡蛋都没有,所以这一顿可得好好饱餐一顿。”嗯,这么热的天,打包也是不现实的,于是我俩进化成为骆驼,把好吃的都抗到肚子里面,于是拿过菜单,详细研究起来。
菜单倒是很详细丰富,密密麻麻的各地风味。可惜照样看不懂。不太好意思问带着领结的侍者,只好自己研究。虽说烹饪方法看不大懂,原料倒是很好了解的。特别高兴的是,发现这里除了鸡和羊,还有鱼和虾。于是拉牢Waiter拼命戳着菜单说:“I want this, this, and this”。Waiter照例面无表情:“sorry madam, fish no possible, mutton no possible. Only chicken.”
“Why?”小mm几乎没跳起来,我的声音也高了八度,天啊,如果这样豪华的饭店都没有羊肉和鱼肉,以后的旅程里面就更加不要指望了。
“sorry madam, no mutton this season. No possible.”
白白激动了一把,只好点了咖喱鸡和辣椒鸡算数。
不过公平的说,这家店的气氛还是不错的,菜的分量也很足,味道非常地道,那个辣椒鸡,烧的方法特别象酸甜口的咕噜肉,用的辣椒是大大的柿子椒,肥厚香甜。最后结账,只有500卢比,折合人民币100大洋。
吃好以后,腆着肚皮施施然走到对面的lassiwala,门口排满了印度人。每个人都手捧一个红色陶土做的罐子,有滋有味的喝着lassi(印度酸奶)。我也买了一大杯,第一口下去,真爽啊。冰冰凉凉的,而且腻滑稠厚,lassi特有香气扑鼻而来。喝到最后,我拼命仰头,极力想把杯底稠厚的奶膜倒到嘴里。
当时非常想再喝一杯,可是肚皮已然饱涨,只好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的离开。Mm安慰我说会有机会回来,结果后来旅游计划一直改变,我们再也没有回到japur。这lassi的滋味,就一直留在记忆里回味了。
旅游不是就是这样么,好的东西,当时就要珍惜,有的享受,千万别舍不得。生活也一样,看到喜欢的人,该表白就要当机立断,错过了,也许就永远不再。

*************************************************
5。飞跃疯人院
这边的原住民的生活习惯和国内大不相同,此事原也无可厚非,偏生叫他们碰上了我和mm两个活宝,我俩一路走来,宛若阿呆和阿瓜的向前冲,愣是活生生逼疯了一群人。
*************************************************
出发前一天,小mm告诉我要去买个移动硬盘。我问道:“有必要么?”小 mm不是色友,用的是佳能数码傻瓜。
一到机场,我就明白了,简直是太有必要了。
和mm在机场候机,她兴奋的举着相机四处瞄准。一团韩国人出游,堆积了很多行李,嚓嚓嚓,三张。一队空姐走过,也不怎么好看,嚓嚓嚓,四张。到了德里,更加不得了,路上看到一个百事可乐的瓶子,出于职业习惯,mm也嚓嚓一张。一头牛当街横卧,瞌睡,又是一张。每次她举起相机,周围就无数人围观,盖当地司空见惯的东西,全部是mm的目标。在印度最后一天,和一个澳洲gg泡路边的水果吧,mm突然一声尖叫飞奔出去,澳洲gg莫名其妙的看着我问怎么啦,我耸耸肩:“she runs for some pictures”。半晌mm回来,原来是一头山羊和另外一头山羊顶在马路当中打架,可不是西洋景么?澳洲gg诧异的看着我,我说:“well, we spent 14 days here, she took 1800 pictures. No wonder.”该位国际友人立马疯掉。
************************************************
从pushkar到JAISALMER,我找了个以色列dd一起玩,顺便地陪,一路上彼此吹嘘各自国家源远流长的文化。从衣食住行,到婚姻事业家庭,最后总是落实到吃饭这样国计民生的这样的大问题上。
已经吃了十几顿晚饭,顿顿是面疙瘩和咖喱蔬菜,整日价嘴里淡淡的,以色列dd很是不理解:“饼不就是饼么能有啥变化。”
只有比划着给他解释中国变化多端的饼,从蛋饼麻饼馅饼烧饼烙饼说开去,又开始说我们的各色肉食,鸡肉牛肉羊肉猪肉狗肉马肉驴肉蛇肉鸽子肉青蛙肉老鼠肉,以色列dd惊讶的睁大了眼睛,他不敢相信面前这么个小姑娘居然吃过这么多动物?!
于是打趣他,路上看到一头猪,指着说到:“这个不错,天黑了拿把刀来砍了烤着吃,BBQ。”再看到一只老鼠:“嗯,不错,很肥,风干了下酒。”或者一只鸽子:“拿口锅炖上三个小时,鲜美阿。”
他便或者无限向往状的附和我一把,或者面露不屑。
这样的游戏一直玩到沙漠露营,终于彻底把他逼疯。。。
在JAISALMER,拉了他参加当地的骆驼沙漠之旅,计划在沙漠里面烧顿晚饭,再露营,住一个晚上。
露营的第二天早上,在沙漠里面醒来,远远看到一团黑乎乎的树下,几个黑乎乎的动物走来走去,睡眼朦胧的问他是什么?土狗乎?
他说:“孔雀”
立刻雀跃,看看四处无人,说:“莫若我掩护,你上去抓一只来,拔了毛,裹在土里面烤熟做叫花鸡”
以色列dd彻底faint
********************************************************
JAISALMER分为新城和老城,老城整个就是一有悠久历史的土王宫殿,一部分住土王后裔,一部分住平民。还有一部分收费开放供游客参观。
某天早起,和mm兴致盎然的穿上纱丽,参观宫殿。地陪告诉我,看这个宫殿一个小时足以,十点钟他来接我,参观另外一群寺庙。点头,我的明白。
进得宫殿,天,到处都是美轮美奂的雕塑,各色黄色沙石刻出来的神佛,半人多高,或者整块黄石的美人靠,已经给几百年的岁月打磨的如同琥珀,圆润的色泽如同蜜腊,或者是圆顶带四个尖尖角的窗户,或者是厚重的雕花大门,全部是石头磨制而成,那样沉甸甸的质感。Mm两眼放光:“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摄影棚,来,我们拍照”
于是占地不过四千多平方的四层宫殿(开放面积只有一半),我们活活用掉了3个半小时,拍了300多张照片。
出门来,地陪早已等到头顶冒烟,听闻我们拍如此多照,又faint了一次。
**************************************
1。讲价功夫无人能挡。
我和mm一路行来,所有可以讲价的地方都毫不留情。
第一天在德里,准备去胡马雍陵墓,看看地图,好像并不太远,于是招了个auto rickshaw,司机开价80卢比,本着杀价要狠的原则,我张口还30。司机顿时张目结舌。。。讨价还价3分钟,做状要走三次,奉送笑脸两张,最后40搞定。
1路开出去,才发现远的不行。后来从政府开的prepaid auto rickshaw点打听到,这样一段路的市场指导价是52,咋舌。怪不得那天司机整程都黑着脸,唉,谁叫当时是淡季呢?
类似的还价案例比比皆是,每次都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估计全德里的auto司机都知道中国人的还价本事了。
除了行,还有买东西也要狠狠的还价,印度商人做生意有三板斧:
第一板斧:问你是哪里的,日本人开价就特别狠,韩国人其次,香港台湾再次。可是很少中国人自助游,于是每次听到我们是中国人就多问一句:“干什么的”,我们腆着脸皮说是学生云云,以期获得一个比较公平的开价。
第二板斧:夸奖中印友谊源远流长,大家兄弟。我们对应的招数是大家一起哈哈哈,兄弟情深,友谊常在。哼哼,官面话谁不会说?who 怕 who?
第三板斧:还价太狠后,印度人每次都捶胸顿足:“you broken my heart”,我们此时多半也顿足捶胸说:“the price is too high, give me a knife, kill me, kill me”。双方泪水涟涟斗智斗勇叹苦哭穷之后,女孩子哭起来是比男孩子容易动人,何况两个女生一起上,结果多半以一个我们期望的价格结束战斗。
2。交通工具的体验无人能超
此行可谓西天取经,盖我们从德里降落,便顶着烈日一路西行,行踪遍及拉加斯坦省,一路从JAPUR, AJMER, PUSHKAR, JAISALMER, 到JODHPUR,我们体验了几乎所有印度的交通工具。飞机,火车(空调2等,3等,普通卧铺,座位票和站票),游客巴士,跨省大巴,市区公交,骆驼,马车,没有门的吉普,市内出租,残疾车(auto rickshaw),人力三轮,私家豪华小汽车。最后一天躺在印度某个火车灰尘遍布的上铺,我和mm感叹道:“这次算是真的体察民情了”
附图:我们坐过的一辆当地人bus,半道司机停车三次,爬上车顶,把顶上的乘客安排坐好,免得落下。

3。关于印度的水质报告
出门前,mm正色告诫我:“印度是非常脏的,听说上下水是不分的,饮用水是从恒河来的,那个是印度人的澡堂子和墓地,所以水也不能吃的。我准备好不用也不喝那里的水。”
我眨眨眼睛:“那洗澡怎么办呢?”
“我就用湿纸巾擦”
拜托,45度高温,每天就擦擦么?
结果,对于未知的恐惧,使得mm和我吭哧吭哧各背了5瓶农夫山泉上了飞机。
第一天,mm刷牙都是用的农夫,洗澡水据mm说是黄色的,所以她没敢用。天热,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洗了个舒舒服服。
第二天,mm照旧用农夫刷牙,不过摒不牢40度高温,被迫用当地自来水洗澡。
第三天,农夫很快消耗殆尽,mm战战兢兢用当地自来水刷牙。
。。。。。。
第七天,我们住的酒店自带一个小小游泳池。站在阳台上看出去,一汪蓝色,着实诱人。我看看自带的比基尼,mm眼巴巴的看看池边的老外,终于抵受不住诱惑跳将进去,啊,两个字: 爽啊!
最后一天,连街边买的水果shake我都够胆一try,看着店主加入质量可疑的冰块,我眼睛都不眨的连吃两杯。
4。食遍天下
我有个朋友,被公司外派到印度三个月。回来以后,每次吃饭都点180%的饭菜,浪费惊人,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直到我去了印度以后。。。。。。
第一天吃饭,兴高采烈的坐进一家装修的美伦美奂的餐馆(感谢老天,居然还有空调,居然还很足),翻开菜单,每个英文字母我都认识,可是合在一块,仿若天书。拉着boy问了半天也不明白所以然,于是之好捡了些“super dinner set”或者“Today Recommendation”之类的东西胡乱点了一气,无它,盖menu上一个set下面包括7-8样东西,想着怎么都内容丰富了吧。
半小时后,东西上来,偌大的餐盘里,7个茶杯大小的碟子盛着白色绿色红色淡黄色的不知名糊状物体,外加三张白色大饼。尝尝看,白色的是酸奶,酸倒大牙,绿色是某种水煮当地蔬菜,做芝麻糊状,红色是番茄酱,淡黄色是咖喱土豆。原来这道就是各色调料加大饼。
大饼怎么可能满足我这样的肉食动物啊,挥手找了boy问有何肉菜。Boy摊开双手说:“this is a veg restaurant”,天啊,我怎么进了畜牧农场啦?
愁眉苦脸的咽下大饼,使劲幻想着晚上可一定要吃顿好的,其实我不知道,我痛苦的印度食旅才刚刚拉开序幕。
***********************************************
来印度之前就听说当地不吃猪肉,也不吃牛肉。很好理解啊,印度教里面,牛是神圣的动物,而伊斯兰教不吃猪肉。想想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没有猪牛,还有羊肉鸡鸭鹅驴马鱼不是么?于是也没有听朋友劝告背着火腿肠牛肉干猪肉脯什么的来。结果一路走来,所有的饭馆除了鸡(chiken)就是羊(mutton),最绝的是,当我吃了两天鸡肉准备换换口味的时候,所有饭馆的waiter都用一幅本应如此的表情回答我:
“no madam, mutton no possible. Only chiken.”
“why no possible?”
“no mutton now.”
“when have mutton?”
“no possible madam.”
对话往往以这样无味的方式一遍遍重复。最后只好吃鸡了事。
*****************************************************
说到鸡,不得不再次提一提我的悲惨血泪史。第一次点鸡,菜单上有full chicken和half chicken两种。想我和mm两个娇小女生,食量也不算惊人,于是点了half chicken。孰料咖喱半只鸡端上来,用勺子反复扒拉,也只找到两块。找来waiter询问,指手画脚的解释说印度半只鸡就是只有两块。我和mm昏倒,问那一只鸡呢?waiter用看白痴的眼神打量我一番,憋憋嘴说:“4 piece of course madam.”
于是mm着急了,用手比划着:“in china, chicken, this big, in India, chicken too small”印度小dd也急了:”india chicken big, but 4 piece only.”
最后发现双方鸡同鸭讲,于是以后只好点整只鸡,打牙祭的时候,还要点两只鸡,弄得老板和大厨总要跑出来看看中国来的大胃王。
**********************************************************************
记忆中最豪华的一顿饭是在japur的niro’s吃的,根据lp的介绍,这个饭店历史有久(有将近60年呢),惜乎价格超出了我和mm的计划。我俩在门口窥伺了半天,最后碍于咕咕乱叫的肚子,终于咬牙从有限的budget里面划出一笔钱来,准备好好犒劳自己。
店面不大,坐落在新城里面,对面就是全japur最好吃的lassi店―lassiwala(稍晚些时候会详细介绍这个lassi)。门口有红头阿三殷勤的为你拉门,进去以后,空调充足,让我从地狱立马到了天堂。坐定,mm抚摸了一把桌上的棉织桌布,感慨道:“终于过上文明人的生活啦。”想想也觉得奇怪,在上海夜夜笙歌的日子里,我们两个人一顿饭吃掉400多块眼睛也不带眨的,跑到印度反而精打细算起来。
点菜的时候,mm提议说:“我们马上要去pushkar啦,那里可是戒荤戒酒的,连鸡蛋都没有,所以这一顿可得好好饱餐一顿。”嗯,这么热的天,打包也是不现实的,于是我俩进化成为骆驼,把好吃的都抗到肚子里面,于是拿过菜单,详细研究起来。
菜单倒是很详细丰富,密密麻麻的各地风味。可惜照样看不懂。不太好意思问带着领结的侍者,只好自己研究。虽说烹饪方法看不大懂,原料倒是很好了解的。特别高兴的是,发现这里除了鸡和羊,还有鱼和虾。于是拉牢Waiter拼命戳着菜单说:“I want this, this, and this”。Waiter照例面无表情:“sorry madam, fish no possible, mutton no possible. Only chicken.”
“Why?”小mm几乎没跳起来,我的声音也高了八度,天啊,如果这样豪华的饭店都没有羊肉和鱼肉,以后的旅程里面就更加不要指望了。
“sorry madam, no mutton this season. No possible.”
白白激动了一把,只好点了咖喱鸡和辣椒鸡算数。
不过公平的说,这家店的气氛还是不错的,菜的分量也很足,味道非常地道,那个辣椒鸡,烧的方法特别象酸甜口的咕噜肉,用的辣椒是大大的柿子椒,肥厚香甜。最后结账,只有500卢比,折合人民币100大洋。
吃好以后,腆着肚皮施施然走到对面的lassiwala,门口排满了印度人。每个人都手捧一个红色陶土做的罐子,有滋有味的喝着lassi(印度酸奶)。我也买了一大杯,第一口下去,真爽啊。冰冰凉凉的,而且腻滑稠厚,lassi特有香气扑鼻而来。喝到最后,我拼命仰头,极力想把杯底稠厚的奶膜倒到嘴里。
当时非常想再喝一杯,可是肚皮已然饱涨,只好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的离开。Mm安慰我说会有机会回来,结果后来旅游计划一直改变,我们再也没有回到japur。这lassi的滋味,就一直留在记忆里回味了。
旅游不是就是这样么,好的东西,当时就要珍惜,有的享受,千万别舍不得。生活也一样,看到喜欢的人,该表白就要当机立断,错过了,也许就永远不再。

*************************************************
5。飞跃疯人院
这边的原住民的生活习惯和国内大不相同,此事原也无可厚非,偏生叫他们碰上了我和mm两个活宝,我俩一路走来,宛若阿呆和阿瓜的向前冲,愣是活生生逼疯了一群人。
*************************************************
出发前一天,小mm告诉我要去买个移动硬盘。我问道:“有必要么?”小 mm不是色友,用的是佳能数码傻瓜。
一到机场,我就明白了,简直是太有必要了。
和mm在机场候机,她兴奋的举着相机四处瞄准。一团韩国人出游,堆积了很多行李,嚓嚓嚓,三张。一队空姐走过,也不怎么好看,嚓嚓嚓,四张。到了德里,更加不得了,路上看到一个百事可乐的瓶子,出于职业习惯,mm也嚓嚓一张。一头牛当街横卧,瞌睡,又是一张。每次她举起相机,周围就无数人围观,盖当地司空见惯的东西,全部是mm的目标。在印度最后一天,和一个澳洲gg泡路边的水果吧,mm突然一声尖叫飞奔出去,澳洲gg莫名其妙的看着我问怎么啦,我耸耸肩:“she runs for some pictures”。半晌mm回来,原来是一头山羊和另外一头山羊顶在马路当中打架,可不是西洋景么?澳洲gg诧异的看着我,我说:“well, we spent 14 days here, she took 1800 pictures. No wonder.”该位国际友人立马疯掉。
************************************************
从pushkar到JAISALMER,我找了个以色列dd一起玩,顺便地陪,一路上彼此吹嘘各自国家源远流长的文化。从衣食住行,到婚姻事业家庭,最后总是落实到吃饭这样国计民生的这样的大问题上。
已经吃了十几顿晚饭,顿顿是面疙瘩和咖喱蔬菜,整日价嘴里淡淡的,以色列dd很是不理解:“饼不就是饼么能有啥变化。”
只有比划着给他解释中国变化多端的饼,从蛋饼麻饼馅饼烧饼烙饼说开去,又开始说我们的各色肉食,鸡肉牛肉羊肉猪肉狗肉马肉驴肉蛇肉鸽子肉青蛙肉老鼠肉,以色列dd惊讶的睁大了眼睛,他不敢相信面前这么个小姑娘居然吃过这么多动物?!
于是打趣他,路上看到一头猪,指着说到:“这个不错,天黑了拿把刀来砍了烤着吃,BBQ。”再看到一只老鼠:“嗯,不错,很肥,风干了下酒。”或者一只鸽子:“拿口锅炖上三个小时,鲜美阿。”
他便或者无限向往状的附和我一把,或者面露不屑。
这样的游戏一直玩到沙漠露营,终于彻底把他逼疯。。。
在JAISALMER,拉了他参加当地的骆驼沙漠之旅,计划在沙漠里面烧顿晚饭,再露营,住一个晚上。
露营的第二天早上,在沙漠里面醒来,远远看到一团黑乎乎的树下,几个黑乎乎的动物走来走去,睡眼朦胧的问他是什么?土狗乎?
他说:“孔雀”
立刻雀跃,看看四处无人,说:“莫若我掩护,你上去抓一只来,拔了毛,裹在土里面烤熟做叫花鸡”
以色列dd彻底faint
********************************************************
JAISALMER分为新城和老城,老城整个就是一有悠久历史的土王宫殿,一部分住土王后裔,一部分住平民。还有一部分收费开放供游客参观。
某天早起,和mm兴致盎然的穿上纱丽,参观宫殿。地陪告诉我,看这个宫殿一个小时足以,十点钟他来接我,参观另外一群寺庙。点头,我的明白。
进得宫殿,天,到处都是美轮美奂的雕塑,各色黄色沙石刻出来的神佛,半人多高,或者整块黄石的美人靠,已经给几百年的岁月打磨的如同琥珀,圆润的色泽如同蜜腊,或者是圆顶带四个尖尖角的窗户,或者是厚重的雕花大门,全部是石头磨制而成,那样沉甸甸的质感。Mm两眼放光:“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摄影棚,来,我们拍照”
于是占地不过四千多平方的四层宫殿(开放面积只有一半),我们活活用掉了3个半小时,拍了300多张照片。
出门来,地陪早已等到头顶冒烟,听闻我们拍如此多照,又faint了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