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年前抱怨了尔冬升的电影“早熟”,http://www.fabvalley.org/bbs/viewtopic. ... 5%B9%B6%FB,现在又要来抱怨下杜琪峰。
对于枪火,我是很欣赏的,看的时候甚至有点意外它的精致,因为一向对杜琪峰的印象平平---技术上的纯熟掩盖不了肤浅。放逐算是枪火的什么呢?不是续集,也许可以称作姐妹篇,其实还是吃老本。第一遍画的是虎,第二遍就是类犬。第一遍是创意,第二遍是抄袭。
情节十分简单,而且跟枪火有明显的self-reference。黑帮老大要杀掉一个兄弟(张家辉),非要派平时跟靶子有交情的黄秋生去干,又把一干兄弟好友陷入忠义难两全的处境。
放逐中保留了枪火五虎中的四个,减去最弱的吕颂贤,换上好不了多少的张家辉,作为不得不死的倒霉蛋。
我并不想贬低杜琪峰和银河对香港电影的贡献,他的专长在于他的生意头脑和组织能力,而且门路广大,提拔新人,催化了很多好作品和影人。但是在艺术上,他的伟大只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中。
杜琪峰的弱点在放逐中表露无遗。一方面巴巴地强扮酷,一方面又掩藏不了他那三屉馒头的本质。他的三屉馒,早在“天若有情”和“阿郎的故事”里表现无疑,后来一直挣扎着有时被压抑有时忍不住冒头。
吴宇森也很三屉馒头,可以说杜的主题上常有学他的倾向,而吴又是直接继承张彻的风格。最近看了几部张导旧片,杜向他们两位前辈的模仿实在很明显---模仿没关系,只不过他的模板是苍白的,被水洗过的,味儿给冲淡了的。张彻的任性,吴宇森(最好的两三部作品中)的愤怒,他们的 rawness,都是杜琪峰学不来的。杜导是温吞吞的,缺乏深情,没有强烈的爱憎,没有sexual tension,虽然在放逐里硬塞进给林雪脱裤子的段落,却一点也没有因爱欲而产生的张力。
在某种意义上,杜琪峰是个超级粉丝,跟其他写fanfiction 的粉丝一样,他表达对经典的崇敬和迷恋的方式是创造出类似的“致敬”作品,在根本上,类似于Kill Bill,周星驰的功夫,KungFu Panda 之类。他的迷恋是古龙和倪匡类型的理想,很老派的男女和男男之间的关系。但是他没有对人性的洞察力,只知道某些经典和理想十分流行,让他感到热血沸腾,但却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深想,所以无法复制。
看完放逐后,我自问是否太苛刻,没有被感动,是否因为杜导生得太晚,要求他不俗套是否不公平。他没新话可讲,是否因为实际上能说的都被别人讲完了?I may be wrong, but I don't think so. 即使在银河早期,杜琪峰的创意originality 和才华都明显不如合作者韦家辉和游达志。也许正因为他的风格比较平庸,反而卖得好,大众比较能接受。我不厚道的私心里想,如果把他放在更早的年代,他也未必能开辟出一片处女地来,只是模仿更早的套路和经典罢了。
很可惜,黄大叔和吴。。。嗯,叫吴镇宇大叔好像不太合适,人家其实一点也不老,那么出色的演员,在放逐中并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关键问题还是人物薄得象张纸,导演并无兴趣在他们的脸上停留。在枪火里面,对人物的刻画尚且有一定的空间,每个人各有特点,哪怕仍然扁平,到了放逐里面,就完全成了符号,而张耀扬简直一句话都没有说,林雪沦为笑料,黄秋生懵懵懂懂,吴镇宇说话很大声。仅此而已。只有一个让人差点认不出的任贤齐(我开头以为是许志安,我总是把他俩搞混),被给予一个超酷的形象,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吹口琴的举动,也很熟悉,是否“辣手神探”中梁朝伟有搞过?
前半部分的情节尚有点小聪明,两拨人的几次冲撞,后半部分就完全沦为shoot from the hip 的临时瞎编,而且是照抄大家烂熟于胸的老桥段,弱智不必说了,而且无谓地煽情,杜导又露出了他热爱苦情戏的狐狸尾巴。我不是反对苦情戏,但是要土就请彻底地土,毫不羞愧地土,而不能既要土得可爱又想酷得冻人。
那么多的成分,没有一个新鲜,没有一个独特,没有一个投入足够的感情。澳门风情景色够exotic,可惜去年我已经在同一auditorium里看过谭家明的“父子”,比这不异域风情得多?撒一点暗示政治的胡椒面(类似“黑社会”里的commentary),但缺乏对应的现实意义,没有直接的共鸣。两个晃来晃去的妓女,有点王家卫的调调,结果只是道具。导演太过self-conscious 自己在玩风格,动不动就意味深长地搞长时间无对话的戏,只能暴露出情节和写人的空虚而已。举重若重啊。
一个人创作出来的东西是精彩还是平庸,关键在于他是否有自己的point of view,这是我从一个花样滑冰的专家那里听到的理论。用在其他创作也很妥帖。杜琪峰就从来没有说服我他有自己独特的point of view,所以他的作品适合给从未接触过经典作品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