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寻(免费)金庸改版小说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问题]寻(免费)金庸改版小说

Post by Jun » 2008-07-14 18:09

有没有网上免费刊登的新版?我好奇想看,但又不想花钱买。

他是否改编了所有的旧作品,还是只有少数几个?

谢谢。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7-14 18:22

看完了别忘了跟俺们说一声。
云浆未饮结成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7-14 18:24

:mrgreen: :mrgreen: :monkey001:

我就是变态,想知道路易查的真实想法。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7-14 18:36

嗯,我记得你说过你认为金庸到老了有勇气把真实想法说出来了。作为曾经的金迷,这个,还是不是那么容易接受自己年轻时迷错了对象。金老太不给面子了。有没有可能他到老了,江郎才尽,本想风光地退出江湖在西湖畔带历史研究生,岂不有一届泰斗世外高人之雅态。不想人真正认真的历史系学生们不领这个情。可是名利心不减,所以改旧作?
云浆未饮结成冰

Elysees
Posts: 6813
Joined: 2003-12-05 13:10

Post by Elysees » 2008-07-14 18:42

我好像看到过一些片断,关于黄老邪对梅若华的爱慕的,老实说我觉得这个桥段使得之前很多说不通的地方顿时都能说通了――例如为啥梅那么怕跟陈在一起,两人为什么要私奔,以及他后来为啥迁怒得那么厉害等等。我很怀疑这根本是他原来的想法,只是当时碍于世俗压力(?)不敢这么明白的写出来。
不过除了这个,我就不知道别的都改了什么了。――不知道神雕有什么改动没有 :roll: :roll: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幻儿
Posts: 1636
Joined: 2007-07-31 10:47

Post by 幻儿 » 2008-07-14 19:15

《神雕侠侣》世纪新修版即将于2004年元旦在台湾问世。此次最新修订的重点是情感戏,原本杨过与小龙女间含蓄内敛的情感,将变得奔放而直白。

对情感戏的重大调整

新版《神雕侠侣》对杨过与小龙女之间的一些重要情感戏做了比较大的修改,并以长达数页篇幅,批注本书的中心主轴“师生恋”。

例如,旧版中,杨过与小龙女在古墓的生活始终“守之以礼”。新版里,金庸安排杨过在梦中练捕麻雀、蝴蝶的“柔网式”(旧版中为“天罗地网式”),在练习的过程中,杨过手中抓到一只蝴蝶,他猛然惊醒,发现手中握的竟是小龙女的玉足。这是两个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这之后是“玉女心经”一章。旧版中,两人出了古墓、迎战金轮法王时,才悟到合使玉女剑法和全真剑法的诀窍。新版中,两人在古墓中便参透《玉女心经》,并练起“双剑合璧”,因此感情大增。金庸还新创一招“亭亭如盖”,安排杨过练习时,双手紧紧抱住小龙女,看到小龙女娇艳欲滴的樱唇,忍不住低头欲吻。

再其后是杨过与小龙女在英雄大会久别重逢的那一段,金庸在旧版中只形容两人坐在台下“喁喁细语”,新版中则仔细描述“细语”内容。这些对话显得相当直接。

小龙女问杨过:“你一天想我几次?”杨过说:“一天至少想两百次。”小龙女道:“两百次不够,我要三百次。”杨过说:“我一天想你四百次,上午两百次,下午又两百次。”小龙女接着道:“你吃饭时也想我,就多一百次,一天想五百次。”这样一直算下去,到最后杨过一天必须想小龙女一千次

除此之外,旧版中杨过对妙龄美女皆嬉皮笑脸,惟独对红粉知己程英敬重有加。但在新版里他对程英也恢复“浪子”本性,称她为“姑姑”(因为程英是黄蓉的师妹)。而金庸形容老成持重的程英表面生气,却是暗喜不已。至于郭芙对杨过若有似无的情愫,新版中保持原状,还是点到为止。

大龙女扑朔迷离 金庸迷难以接受

在新版《神雕侠侣》中,除了对杨过与小龙女的情感调子做了方向性的调整,金庸还增补了许多“节外生枝”的情节。例如,增补了李莫愁对小龙女说出当年陆展元如何抛弃她的言语。增补解释了郭靖与黄蓉夫妇何以对穆念慈母子不闻不问、何以对投入全真教的杨过不闻不问。将尹志平一化为二,玷污小龙女的角色改为虚构人物“甄志丙”。在这些增补和改动的情节中,对郭襄的改动最令金庸迷感到意外和震动。

金庸先是增补了郭襄与金轮法王之间的互动:如在蒙古军中,法王如何待之如亲女,疼爱有加;郭襄也正式拜法王为师,学习瑜伽密乘;法王见郭襄跳崖,伤心落泪;法王本不忍将郭襄绑赴高台,最终舍命救了郭襄。大幅改变金轮法王对郭襄的态度,也改变了法王的结局。

其后,金庸重点增补郭襄对杨过的感情心理描述,并明确细腻着墨于郭襄爱慕杨过,增补了郭襄内心盼望自己是“大龙女”,能早小龙女一步先遇到杨过的内心独白。这一情节改动立刻在众多金庸迷中引发争议。众网友虽未亲眼目睹新版内容,但仍在网络上“发烧讨论”:

有网友讽刺说―――“大龙女”该不会是杨过跟小龙女合养的“宠物”吧?还有人大发奇想,因为近日“恐龙妹”话题在台湾流行,会不会是小龙女中年发福,被金庸大笔一改成了“大龙女”?也有人询问,难道还有“中龙女”?或者,小龙女还有姐妹未现身旧版?更有人直指这是出版社的行销手段,事实不见得如此……

远流出版社解读新版

面对新版《神雕侠侣》面世前引发的“骚动”。远流出版社主编李佳颖公开表示,她跟编辑们第一次看到新修版的《神雕侠侣》时内心也是有些惊讶的,但是整部小说读完整理下来后,也就可以接受金庸先生对于部分情节的更动了。编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在二版中,作者的情意是内蕴的、含蓄的,不会明白地说出来;这一次三版的新修,则是要“讲清楚、说明白”,显见金庸先生的热情洋溢。

对于网友们各种天马行空的说法与猜测,李佳颖主编不但未加非议,反而大赞今日金庸迷的创意无限、想象力无穷。李佳颖强调,其实金庸先生此次对“神雕”的修改,主要是把男女主角小龙女和杨过相处的过程写得更有味道,减弱了一般对于小龙女冷若冰霜、不近人情的印象。因为男女间相知相恋,两人共处时自然会有甜言蜜语,这样的更动似乎也比较合乎人情。也就是说,在不更动主要剧情的前提下,“神雕”当中的感情线铺陈显得更为细腻。不管是对白上或是心理状态的描写,都会更用心也更直接。比方说,新版增补了李莫愁对小龙女说出当年陆展元如何抛弃她的言语,以及有长达数页的篇幅来批注本书的中心主轴“师生恋”,这些都是旧版所没有的。至于此次改动最多的章回,则落在第六回《玉女心经》和第十八回《公孙谷主》上头。

此外,李佳颖披露了金庸修改新版《神雕侠侣》时,在两处情节的改动上受到了外界的影响。其一是新版中杨过与小龙女在古墓合参《玉女心经》时,杨过情不自禁欲吻小龙女。李佳颖透露,金庸在新版的第七稿时,的确安排两人在古墓中有了“初吻”。但后来这稿子被大陆作家陈墨看见,向金庸反映,两人在古墓中的相处应该“纯情”点,于是金庸将杨过的吻改为“心动没有行动”。其二是玷污小龙女的尹志平,将改名为“甄志丙”。这主要因为尹志平在历史上真有其人,也是道教相当有地位及影响的全真道士。为此,据说尹氏宗亲会曾来信表达修改建议。为免读者将书中角色与历史人物的混淆,金庸在本次修订中做了修改。

影视改编将以新版为准

据说,金庸本人对于这次修订版非常满意,他已将新稿传给拍过《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的导演张纪中。张纪中正在筹拍的电视剧《神雕侠侣》可能便以新版为主。而出版社表示,在新版出版后,旧版不会刻意绝版,因此二版并存的情形将会持续一阵子。

新版《神雕侠侣》修改重点:

1.将尹志平一化为二,玷污小龙女的角色改为虚构人物“甄志丙”。

2.第六回中,大幅补写小龙女和杨过在古墓中修炼《玉女心经》的过程,龙杨二人习练后由此产生心情变化,杨过情不自禁欲吻小龙女。

3.增补李莫愁对小龙女说出当年陆展元如何抛弃她的言语。

4.解释了郭靖黄蓉夫妇何以对穆念慈母子不闻不问、何以对投入全真教的杨过不闻不问。

5.大幅度增加杨过与小龙女谈情说爱的对话场面。小龙女在新补稿中,对杨过更加热情、更爱撒娇,喜乐不禁。

6.以长达数页的篇幅,批注本书的中心主轴“师生恋”。

7.增补郭襄与金轮国师之间的互动:如在蒙古军中,国师如何待之如亲女,疼爱有加;郭襄也正式拜国师为师,学习瑜伽密乘;国师见郭襄跳崖,伤心落泪;国师本不忍将郭襄绑赴高台,最终舍命救了郭襄。大幅改变金轮国师对郭襄的态度,也改变了国师的结局。

8.增补郭襄对杨过的感情心理描述:如希望自己是“大龙女”,在终南山先遇到杨过……


耗时近两年,参考了众多网友和读者意见进行修改的《射雕英雄传》最新版本于近日面世。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作品集中最广为人知、同时也是最受欢迎的一部。最早成书于1975年,稍后曾做修改,因创作年代较早,金庸本人曾表示,觉得它不如后期的几部小说。因此,时隔二十多年后,他重又提笔做第三次修订,弥补了一些缺陷,更正了一些错误。旧版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形象鲜活的人物,修订版保留了“人物性格单纯、情节热闹”的特点,主要人物郭靖、黄蓉等的性格特点不变,同时想象更加丰富,心理描写更加细腻入微。

据广东出版社介绍,修订版在文字方面,力求“用语简练、字斟句酌”;而在情节方面,最大的改动是改写了黄药师与诸弟子的关系。黄药师不仅收梅超风为徒,并且还爱上了她。黄药师的乖僻、黑风双煞的狠厉也有所弱化,性格中增加了更多人性化的成分。

其次,为了顺应史实,金庸改动了某些情节。一般来说,武侠小说是否和史实有出入本不应苛求,但金庸对历史研究颇深,也颇执著。如将“吕文焕守襄阳”一节,改为“李全、杨妙真夫妇领‘忠义军’守青州”,以符史实;全书所涉及的地理名称、行政区域划分,完全依照宋元时代有关文献所载,一一对应更改。

第三,情节安排更加合理、紧凑,前后照应更明显。尤其是“江南五怪之死”,从桃花岛发现五怪尸体到铁枪庙中黄蓉剖析事因,环环相扣,合情合理,引人入胜。

第四,对一些细节问题以及读者指出的一些纰漏,进行了修改更正。如人物年龄问题,修订版为此特别编制了人物年龄表格,将主、次人物的年龄按情节的发展一一计算,并在相应情节中体现。再如,有读者提出疑问:陈玄风如何能将一部洋洋万言的九阴真经刺在自己不足一平方米的胸膛?修订版删除了陈玄风“刺经于胸”这一情节,改为“陈玄风临死前将真经下卷抄本塞在妻子怀里”,弱化了二人的残忍冷酷形象。

除文字和情节改动外,修订版还增加了一些评论性的注释,多是根据“金庸作品研讨会”的成果和读者意见,有感而发。其中,对爱情主题,特别针对有些读者难以理解的“完颜洪烈对包惜弱的爱”,作者也有独到的点评。“游牧民族的爱情”和“单向爱情”的提出,可能有助于读者理解爱情之广阔和神奇。(北京晨报记者 孙红)


有关书剑,碧血之改动

改动一: 删改情节丰富人物
能够克服旧有武侠小说人物单薄、观念狭隘的缺点,是金庸小说获得人们好评的一
大因素。和金庸后期作品相比,《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在人物和观念上都有很多
不足,这次金庸的改动主要是通过对情节的改动,使两部小说中的人物更加丰满。

在新版《书剑恩仇录》中,新增加了结尾部分“魂归何处”。增加了陈家洛在香香
公主死后悲痛自责,不能自已,霍青桐深为忧虑,托阿凡提前往劝导,并称如他自杀,
自己也将随他同赴九泉,陈家洛与香香公主在冥冥中相会等情节。通过这样的改动,使
得原先为了“大业”而牺牲爱人性命的陈家洛的人性化色彩进一步加强。

在新版《碧血剑》中,袁承志也不像以前那样对爱情非常专一,而是变得摇摆不定
,作者着力描写袁承志对阿九的矛盾心理,以期表现一种“为爱受伤”的感觉。在新版
中,阿九并未落发为尼,依然对承志充满期盼,在不得不离开袁承志随师父去藏边练功
时,深情款款地表露自己的爱恋,与他相约在藏边相会,而承志更是信誓旦旦,恨不能
办完大事后马上飞去藏边相见;焦宛儿对承志暗恋在心,愿化作碗儿、碟儿长伴承志身
边;而何铁手目睹师父袁承志为情所困,为讨得师父欢心,更是为师父大出主意,自告
奋勇代师父去藏边见阿九,未得首肯,又劝其服“出窍丹”诈死,再远走高飞,去和“
阿九小师娘”相会。对这一部分的改动,金庸先生自己非常得意,认为能够这样处理人
物感情是自己的一大进步。

改动二: 历史观念更加进步
能够和历史相结合,是金庸小说吸引读者的一大要素。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金
庸对历史的态度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这次的修改也在某些历史事件上进行了增删。例
如在《碧血剑》中,增加了袁承志立志以父亲为榜样,以民族大义为己任,建立了“金
蛇王营”;李自成大胜之后召开会议,众人为是否应制止部属抢掠展开激烈争论,结果
却演变为一场内讧,李自成杀罗汝才,排挤张献忠、“左革五营”及其他同伴,使得自
己元气大伤;青青眼见承志对阿九柔情深重,一怒之下跳崖;袁承志在目睹义兄李岩惨
死后并未放弃志向,率领部属奋力抗击清兵,兵败后无可奈何,去国远赴海外,开辟新
天地等情节。同时,在增加对李自成内心世界的描写中,充分反映了这一人物复杂多疑
的性格特征,他既想各路豪杰归服自己,又怕别人夺了自己的位;他既想听从李岩等人
的劝告,行王道,严军纪,护百姓,又对刘宗敏等老兄弟烧杀掳掠予以默许甚至理解,
心理上的天平最终倒向了后者一边。通过这些情节,金庸也在探讨古代农民起义之所以
不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改动三: 字斟句酌提炼文字
在上一次修订作品时,金庸把最主要精力放在提炼文字上,但这一次金庸依然对文
字不能完全满意,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将书中某些文化素质不高的角色的对话由书面语
改成了口语。例如:袁崇焕旧部朱安国传授袁承志武功,在讲到自己已尽其所能,为承
志前途着想,应当另请明师时,旧版中朱安国的原话为“我们三个已经倾囊以授”,新
版改为“我们三个已掏完袋底身家,真的没货色啦”。改动后体现口语特色,更符合对
话人物的身份。
此外很多江湖上帮派的名字也改了,如石梁派改为棋仙派,龙游帮改为游龙帮等。

改动四:过分神奇通通拿掉
虽然是虚构的武侠小说,但是金庸似乎不愿意让自己的小说在描写自然现象上显得
过分神异,因此在新版《碧血剑》中,“张朝唐一行初遇袁承志”部分、“华山修习《
金蛇秘笈》”部分、“大破温氏五行阵”部分、“五毒教”部分、“山东道上群盗劫宝
”部分、“玉真子”部分都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动,去掉了原来小说中若干不自然的处所
,使情节更加合理,衔接更自然、紧凑。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7-14 19:34

谢谢消息。

那么改过的目前就是射雕,神雕,书剑,和鼻血剑?

我觉得好好玩。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幻儿
Posts: 1636
Joined: 2007-07-31 10:47

Post by 幻儿 » 2008-07-14 20:41

天龙八部也改了。王语嫣很早就喜欢段誉了。
我找了找新版,可是很多网站都说由于版权问题,新版被从网上删除了。--这回政府打击盗版倒是雷厉风行。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7-14 20:56

路易查大人的律师团神通广大。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7-14 22:25

路易查大人也没把群众怎么样吧?汗。

我不喜欢把尹志平改掉,我觉得原来的就很好。 :wicked:

去图书馆看看吧,网上下载很危险的。
如果是爱,就怎么也不可怕。
只是梦境而已。

IF NOT
Posts: 838
Joined: 2005-11-10 2:32

Post by IF NOT » 2008-07-14 23:50

笑嘻嘻 wrote:嗯,我记得你说过你认为金庸到老了有勇气把真实想法说出来了。作为曾经的金迷,这个,还是不是那么容易接受自己年轻时迷错了对象。金老太不给面子了。有没有可能他到老了,江郎才尽,本想风光地退出江湖在西湖畔带历史研究生,岂不有一届泰斗世外高人之雅态。不想人真正认真的历史系学生们不领这个情。可是名利心不减,所以改旧作?
我坚持认为金庸是老糊涂了 :littleWhite2:
不是人人都会越老越通达恬淡,有人就是越老越利欲熏心,还自以为是对世界更了解了,比如春燕的妈和金庸 :f20: 过去虽然有点虚伪,比如夸小龙女和杨过同室却睡绳子之流,但总算瑕不掩瑜。现在改的都是什么呀,基本的文字美都没有了。难道爱情一定得写成金瓶梅才算体现真实人性! :f20: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7-15 7:04

路易查大人也没把群众怎么样吧?汗。
过去新版尚未出现之前我就发现有不少网站把原来登的金庸小说给撤下来,说是版权问题。有一阵子我中午吃饭时没事老看,忽然就颇难找了。这说明他老人家养一个律师团。

我倒觉得改编举动本身不一定是要追求新的名利,或者改变了原先的想法,突然冒出新的念头。George Lucas 为什么要拍 Star Wars 前传?他的财产几辈子也花不完,又不是潦倒等钱用。怎知新版小说不是金庸的原意呢?觉得自己老了,没几天日子了,真话不吐不快。我最期待的是对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的坦白,因为看小说的时候就觉得自相矛盾得厉害,有甚黄药师的不知所谓。

我们小时候迷他也没错儿,那是迷上一个有所伪装的,迫使自己遵守社会道德的作者啊。那时候他都已经明明白白地说了,我好讨厌正经的卫道士,我要讴歌抛弃世俗礼法的狂士,口号喊了不少,真正反社会礼法的角色其实也没写出来,这下子可解释清楚了。

我在张家班的贴子里也说过了,文艺界人士跟圈外人士是不同的,游戏规则也不同,不要把我们的恋爱和婚姻和道德观念套在他们身上。他们在作品里迎合我们傻冒儿的纯情白日梦,我们别当真以为他们跟我们是一样的。
难道爱情一定得写成金瓶梅才算体现真实人性!
也许未必体现很多读者的"人性",但能够体现作者自己的人性啊。所以,我很好奇,很想看看新版著作。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5 7:53

虽然不喜欢报道出来的这些改动,但同意JUN的说法,金庸的名利还不够多么,改动‘盖棺定论’的作品对他有什么好处?说不定他倒是文人气质发作,任性一下,不再迎合读者,按照自己的心思改个完美的出来(汗,完美与否就见仁见智了)。

帮搜了一下,没找到。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7-15 9:03

搜的时候小心啊,我险些中地雷了。

我有一次想找二月河的小说,也是遍寻不获。看来只要够出名够厉害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不过我觉得能理解。

我也一直是觉得老来任性不再肯迎合作者。Jun说的我也很想变态的去找来看看了。而且我还有个变态的想法,我觉得就算是他自己完全大暴露,也并不像群众说的“猥琐到一个境界”,群众就是不爱听真话而已,即使这真话不让人feel good,但是人类就是这么想的。
我最期待的是对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的坦白,因为看小说的时候就觉得自相矛盾得厉害
关于介个,我赌一分钱你会失望的。肯定会多暴露点,但是也不会真心写部《忏悔录》吧。不过Jun同学这样善于从蛛丝马迹挖掘内心深处,一定可以比我收获的更多。 :mrgreen:
如果是爱,就怎么也不可怕。
只是梦境而已。

saveas
Posts: 879
Joined: 2005-07-02 5:33

Post by saveas » 2008-07-15 10:03

http://txtnovel.bbs.topzj.com/search.ph ... submit=yes

这里有一砣二月河。不过貌似这个论坛现在封闭注册了,不知道火星狗同学看不看得见

我有新神雕的txt,Jun你给我个邮箱呢,我发给你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5 11:14

saveas

Elysees
Posts: 6813
Joined: 2003-12-05 13:10

Post by Elysees » 2008-07-15 18:44

天龙八部也改了。王语嫣很早就喜欢段誉了。
改成这样了?那这本书还有什么意思...... :f19:
我倒希望他把传说中倪匡写的部分改了,让阿朱活下来吧,我苦苦哀求说。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orangetabby
Posts: 310
Joined: 2003-12-06 12:59

Post by orangetabby » 2008-07-15 18:57

IF NOT wrote: 我坚持认为金庸是老糊涂了 :littleWhite2:
不是人人都会越老越通达恬淡,有人就是越老越利欲熏心,还自以为是对世界更了解了,比如春燕的妈和金庸 :f20:
:f16:

我感觉金庸多少年没出书了, 是不是需要这种被关注的感觉?

那个黄药师爱上梅超风的故事, 很寒. 我对乱伦(其实这也不算现在意义上的乱伦)很寒. 射雕整体是比较理想主义, 单纯的书, 故事相对比较简单, 加上这乱伦的一段, 也不知道对整体有没有什么影响.
性格决定命运, 基因决定性格. 所以请放心大胆的怨天怨地怨爹娘.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7-15 19:10

射雕整体是比较理想主义, 单纯的书, 故事相对比较简单,
我的看法恰恰相反,认为射雕是结构上最复杂的一部,牵涉到过去现在和未来时间和空间的交错,很多复杂的线索集中在两个小年轻的身上,不停地掉包袱,揭露上辈的纠缠线索,很有Dickens 的结构设计感觉。注意,不管情节多复杂,里面的叙述角度从来没有离开郭靖黄蓉两个人。

其他的小说脉络清楚,线条少,众多人物分割明显,例如天龙八部。或者时间叙述上单纯,例如鹿鼎记,基本是按时间顺序来的。

金庸的某些小说,我认为,是专门用故事阐述某种理论系统的。射雕阐述儒家理论,天龙八部当然是探讨佛教理论,倚天屠龙记是形象化道教,而鹿鼎记是对官场厚黑学的研究。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幻儿
Posts: 1636
Joined: 2007-07-31 10:47

Post by 幻儿 » 2008-07-15 21:31

Jun wrote:金庸的某些小说,我认为,是专门用故事阐述某种理论系统的。射雕阐述儒家理论,天龙八部当然是探讨佛教理论,倚天屠龙记是形象化道教,而鹿鼎记是对官场厚黑学的研究。
还有笑傲江湖写政治入木三分。

推荐一个天涯上的《剑桥版倚天屠龙记史》,角度比较新颖,写的也很有趣。

转一点儿:

剑桥版倚天屠龙史 Heaven Sword and Dragon Saber: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Kongfu in Yuan Dynasty
新垣平
http://cache.otianya.cn/publicforum/con ... 8662.shtml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 ... 8662.shtml

  编年史
  The Chronicle
    
        1243 郭襄出生
        
        1246 张君宝(三丰)出生
        
        1259 杨过杀蒙哥,第三次华山论剑
            
        1262 郭襄访问少林,觉远、张君宝逃出少林
        
        约1272 郭靖、黄蓉铸成倚天剑、屠龙刀
        
        1273 襄阳沦陷,郭靖,黄蓉殉难
        
        1276 元军横扫南宋,临安沦陷
        
        1279 崖山海战,宋亡
        
        1283 文天祥就义;郭襄四十岁,上峨嵋山创立峨嵋派
        
        约1285 张三丰武功有成,下武当山,开始江湖生涯
        
        1294 元世祖忽必烈驾崩,成宗铁穆耳继位
        
        约1305 张三丰陆续收七****,创立武当派
        
        1307 元成宗驾崩,元朝进入中衰与动荡时期
        
        约1310 郭襄死,风陵师太继任峨嵋掌门
           
        约1311 阳顶天任明教教主,明教蒸蒸日上
        
        约1315 阳顶天成婚,成昆誓灭明教
        
        1321 谢逊投入明教,后封金毛狮王
        
        约1324 阳顶天大败三渡
        
        约1325 风陵死,灭绝师太继任峨嵋掌门
        
        约1326 杨逍与孤鸿子之战,孤鸿子气死
        
        约1326 黛绮丝到光明顶,后封紫衫龙王
        
        1327 阳顶天暴死,成昆杀谢逊家人,明教内乱
        
        1328 朱元璋出生
        
       约1332 谢逊杀空见
      
        1333 元顺帝即位
        
        约1334 范遥扮成苦头陀,投入汝阳王府
            
        1336 俞岱岩被害;张翠山邂逅殷素素;王盘山大会
        
        1337 张无忌出世
        
        约1341 纪晓芙失身,杨不悔出生
      
        1343 范遥毒杀韩千叶
        
        1347 张翠山一家回归中原,张翠山殷素素自杀
        
        1349 周子旺起事败死,张三丰再上少林,张无忌结识常遇春、周芷若
        
        1351 金花婆婆杀胡青牛,张无忌、杨不悔离开蝴蝶谷,前往昆仑山
        
        1352 张无忌入世外桃源,发现九阳真经
            
        1357 六大派围攻明教,张无忌成为明教教主,入大都救六大派
        
        1358 屠狮英雄会,朱元璋杀韩林儿,张无忌辞去教主,杨逍接任。
            
        1363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灭陈友谅
        
        1368 朱元璋建立明朝,统治中国,禁止明教

  Heaven Sword and Dragon Saber: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Kongfu in Yuan Dynasty
  
  By Dr. Jean-Pierre Sean
  译者:新垣平
  
  Chapter I Introduction
  第一章.。绪论
  
  十三世纪初期,蒙古人在亚洲腹地的兴起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几十年内,成吉思汗的儿孙们已经将他们的统治拓展到整个欧亚大陆,从日本海延伸到地中海,从北冰洋到扬子江,都臣服于“黄金家族”的斡尔朵(译者注:蒙古贵族的帐篷)之下。1279年,蒙古帝国的海军在南中国海上摧毁了南宋王朝最后残存的抵抗力量,完成了对中国本部的征服。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被异族完全征服,并且这一异族几乎毫不掩饰地蔑视中国人所珍视的文化、思想、和制度。在征服者震慑整个世界的暴力面前,这些古老的圣贤之道显得格外软弱。

  然而对于征服者来说,弱小的中国人手中仍然有他们所忌惮的力量,即被称为“武功”的高深格斗术(martial arts),我们西方人习称之为“功夫”(Kongfu)。这种格斗技术尽管在战场上远不如蒙古人的骑射之术有效。但单打独斗却可以发挥惊人的威力,并且曾经不止一次地改变了历史进程。人们不会忘记,正是在武术大师郭靖的主持下,襄阳要塞的防守才维持了十多年;而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蒙哥汗,据说亦在攻城作战中被郭靖的学生杨过(译者按:原文如此,实际上杨过并非郭靖的****)所击杀;二十年后,元朝的丞相阿合马也被武术家王著和高和尚刺杀。出于对汉人武术界的忌惮,忽必烈汗甚至不敢追究此事。历史学家们逐渐达成了这样的共识,蒙元帝国在中国统治的崩溃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咎于中国武术界的集体反叛。要勾勒出一幅元帝国的兴衰史而缺乏对武术界的了解,正如要研究中世纪欧洲的历史而不知道骑士阶层一样荒谬。

  尽管形态和结构上有很大变化,但元代武林既然是从其在宋金时代的前身演变而来,因此,有必要在此对后者略加概述。

  自从宋代的平民从隋唐时期的贵族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之后,中华帝国的武术家阶层就成为了被称为“江湖”(river and lake)的独特社会领域的主宰。江湖世界包括一切不臣服于帝国的政治秩序而自由流动的因素:商贾、歌伎、镖局、流民、乞丐、僧人、盗贼、以及侠客。对于这个复杂微妙而又时时变动的社会关系领域,中华帝国的暴力机器无疑显得过于庞大和笨拙。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帝国军队不可能像现代国家那样对这个领域实行全面控制,甚至单纯的监控都力不从心。行走江湖的商贾和脚贩们不能指望得到警察的保护,而窥伺宝座的反叛者们却往往如鱼得水,得以在此躲避政府的通缉。在这个类似自然状态的环境中,被称为武功的格斗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谁有更高的武术造诣,就能在江湖交往中占尽上风,无往而不利。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非锄强扶弱的骑士精神构成了这个世界的基本原则。毫不奇怪,这个领域的特殊机制使得按照武术的高低形成了自发的等级秩序。武术家阶层所组成的“武林”备受尊崇,成为江湖秩序中最主要的主导力量,而最强大的大师们总是在食物链的顶端作为最高的捕食者,他们有能力杀戮任何藐视他们权威的江湖人物。出于对武术大师的爱戴、畏惧和谄媚,许多并不畏惧政府军的武术师也拜倒在他们的脚下,服从他们的号令。这使得一个武术名家能够通过特殊的权力组织形式――门派、帮会和教宗――指挥远比他自身的超人力量强大百倍的势力。这些特殊形式中就蕴含着足以和帝国抗争的潜能。在帝国强盛的时代,武林只能满足于对江湖的统治,而对皇帝的权威保持表面上的服从;当风起云涌、帝国走向衰落之际,武林就会趁机而动,投身夺取最高政权的军事冒险活动。

  Chapter II The Order of Kongfu World during the Late Period of Southern Song (1195-1259)

  第二章.南宋后期的武林秩序(1195-1259)
  
  自从十二世纪末直到蒙元征服之前的大半个世纪之中,武林中出现了被称为“华山论剑”的武术比赛。与现代的各种体育比赛不同,这种武术比赛并非人人可以参加,参与者仅限于公认的最优秀的武术家(据相关记载,在1259年的第三次华山论剑中,有一些不知名的武师试图参与,被与会者们粗暴地赶走)。这种专横是有原因的。如果我们用体育比赛的模式去理解华山论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例如,第三次华山论剑没有进行任何武术比试就排定了五大高手的名号座次。事实上,每一次华山论剑都反映出武林中的权力分配关系。以“五绝”为名号的高手名单实际上映射出武林中权力秩序的现实逻辑。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称之为江湖世界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正是这次论剑确定了此后大半个世纪的武林秩序。

   据《射雕编年史》记载,第一次华山论剑在1195年举行。发动这次比赛的缘由是为了争夺一部被称为“九阴真经”的武术典籍,作者据传为著名的道家学者黄裳。《九阴真经》含有能大幅度提高武术能力的秘诀,因而几乎为每一个习武者所觊觎。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参与论剑的武术家都醉心于《九阴真经》优美深奥的武术理论,但实际上争夺这部典籍却有更为现实的原因。正如现代世界的核技术一样,一部精湛的武术著作将会大大提高研读者的格斗能力,从而对现存的武林秩序构成威胁。为此,必须对这一危险倾向予以限制。争夺《九阴真经》本质可以视为武林现存秩序防止这一危险技术扩散的措施,事实证明这一措施是卓有成效的。这一实质意义也可以从如下事实中看出:华山论剑的胜利者王

sinca
Posts: 920
Joined: 2007-03-04 23:01

Post by sinca » 2008-07-15 22:35

火星狗 wrote:搜的时候小心啊,我险些中地雷了。

我有一次想找二月河的小说,也是遍寻不获。看来只要够出名够厉害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不过我觉得能理解。
www.oklink.net
这儿有二月河的作品,金庸的也有,估计是旧的。这个网站很简单干净,也安全。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

saveas
Posts: 879
Joined: 2005-07-02 5:33

Post by saveas » 2008-07-16 3:37

[quote="CAVA"]saveas

IF NOT
Posts: 838
Joined: 2005-11-10 2:32

Post by IF NOT » 2008-07-16 4:35

我倒不认为金庸早年那么写是故意欺骗,当然,粉丝如我不可能太客观。。。但是,我认为他早年价值观真的就那样,但是挡不住心底汹涌澎湃的欲望,终于在现实中变节了。然后,生活还得继续下去啊,还得能够看着镜中的自己不觉得恶心啊,大脑就主动安抚起自己来了--现在才是成熟嘛,才是理解了复杂的人性嘛。。。日积月累终于到了今天这个指鹿为马的程度 :BloodyK:
不过,唉我最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他看不出来这样写文学性很差。金瓶梅也好看,红楼梦也好看,但是两个合成一个就不好看了。 :BloodyK: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7-16 6:11

谢谢saveas,看完后一定来报告。

谢谢幻儿的资料和转贴,原来恶搞也可以写那么老长一篇!
唉我最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他看不出来这样写文学性很差
IF NOT 看过新版中的哪一本?射雕么?改动大到连文字风格都变了吗?

我倒希望有金庸的修订热情,自己还有好几篇想改都提不起精神来。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7-16 9:35

谢谢saveas同学和sinca同学。 :-P
如果是爱,就怎么也不可怕。
只是梦境而已。

orangetabby
Posts: 310
Joined: 2003-12-06 12:59

Post by orangetabby » 2008-07-16 9:42

幻儿转的那个帖可真是强啊,谢谢。厉害,我觉的作者是用了金庸小说做个载体,实在是讽刺五千年来的政治和历史。我跑到天涯看了一会儿,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说,红朝51年史不能写,所以下一个要写金庸武狭全史了。

JUN说得真精辟。从来没从结构上考虑过金的小说。我一直以为,他都是连载小说,属于写那儿算那儿型的。上一次读金庸是什么时候了?我印象中金庸小说最具有可读性的长篇,是射雕和笑傲江湖。笑傲江湖也跟他的很多小说相似,过分追求情节和想象,反而打挠了阅读的兴趣。射雕的想象力同情节,小说要表达的思想,是比较好的结合。从我这样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觉的比较合适阅读.
性格决定命运, 基因决定性格. 所以请放心大胆的怨天怨地怨爹娘.

orangetabby
Posts: 310
Joined: 2003-12-06 12:59

Post by orangetabby » 2008-07-16 9:45

IF NOT wrote:不过,唉我最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他看不出来这样写文学性很差。金瓶梅也好看,红楼梦也好看,但是两个合成一个就不好看了。 :BloodyK:
强烈同意这个。在道德系统相对单纯的射雕里加上黄药师和梅超风的"乱伦"故事,对整个小说的影响很难确定。等着大家看完了鉴定。
性格决定命运, 基因决定性格. 所以请放心大胆的怨天怨地怨爹娘.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7-16 11:21

Jun的感觉很敏锐啊,金庸自己写过说写完射雕自己相当得意,觉得小说中从来没有过这种结构,自己是个创新。拿给一个戏剧家朋友看,对方看完说这个结构在戏剧中很常用。金庸自己一想果然是,尤其是牛家村疗伤一段,完全是舞台剧的结构。结果挺沮丧。
云浆未饮结成冰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6 11:36

有意识地试验不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是有的。雪山飞狐里的“罗生门”和最后的开放式结局,当时看着很新鲜,虽然不是他发明的。最被fascinated的是天龙八部,故事好象被平分成三截,无数拼图的碎片最后才交集在一起。段誉撞见王语鄢的瞬间,所有的谜团都更foggy了,是阅读快感的经典。虽然我最讨厌王语鄢和小龙女。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7-16 11:39

CAVA wrote:有意识地试验不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是有的。雪山飞狐里的“罗生门”和最后的开放式结局,当时看着很新鲜,虽然不是他发明的。最被fascinated的是天龙八部,故事好象被平分成三截,无数拼图的碎片最后才交集在一起。段誉撞见王语鄢的瞬间,所有的谜团都更foggy了,是阅读快感的经典。虽然我最讨厌王语鄢和小龙女。
没错没错,每句都说到我心里去了。可见我少年时代也不是粉错了人。这粉的还挺有道理的。尤其是天龙八部的第一截和后面两截我是至少中间隔了2、3年才看。全仗那时记性好,可是刚开始简直不相信在看同一本书。
云浆未饮结成冰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7-16 11:48

我觉得节奏感最漂亮最紧凑的是《笑傲江湖》,给了我最大的阅读快感,而且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最后一刻终于解决。不像《射雕》和《天龙》是分段式的,主人公不停的在解决新冒出来的矛盾,简直像rpg游戏一级级的打魔王,打完一个升到下一级。《天龙》分段的感觉尤其明显。不过CAVA是侦探迷,大概不像我从单纯的节奏感得到最大的乐趣。 :mrgreen: 《天龙》的段誉身世之谜的确设定的很漂亮。《射雕》里面虽然长辈的历史是平行的故事,但是并没把主要精力放在迷惑观众上。《天龙》里则是最后时刻的全力一击,最重要的一条线索最后一分钟才揭露,之前几乎就没有蛛丝马迹。

《天龙》的结构让我想起《水浒》,在整个描写一群人的故事中,有时候会花好几个chapter专心描写其中某一位好汉,比如宋江和武松的章节,都可以独立出来,最后这些人被拉在一起,完成整个故事。当然金庸写的紧凑多了。
如果是爱,就怎么也不可怕。
只是梦境而已。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7-16 12:07

火星狗 wrote:《天龙》里则是最后时刻的全力一击,最重要的一条线索最后一分钟才揭露,之前几乎就没有蛛丝马迹。
有的有的。木婉清第一次跟段誉回家见到段誉他爸相貌庄严,心说:还好段郎长得不想他爸。段誉跟钟灵还不是木婉清形容家里人的时候,自己也想了一下:这样看来我长得并不像父皇。这些细节都在第一部出现。
Last edited by 笑嘻嘻 on 2008-07-16 16:42, edited 1 time in total.
云浆未饮结成冰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7-16 12:22

好记性。 :mrgreen: 不过金庸真狡猾,埋起线索来和阿老太一个手法,随随便便一两句话,然后一堆redundant信息冲过来,进一步weaken真正的线索。

第二条我倒是记得,但是也是在看第二三四五遍的时候才发现是真线索。另外,这些线索只说明段王爷大老婆偷人,最后才发现偷的是段延庆 :mrgreen: 不过那个发现真是刺激,直观形象的证明了佛家的“因果报应”。其实简单粗暴的讲,整部《天龙》说的就是“因果报应”的故事。
Last edited by 火星狗 on 2008-07-16 18:48, edited 1 time in total.
如果是爱,就怎么也不可怕。
只是梦境而已。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6 12:36

好象是白博的书评里,豪情也说过的,阿老太反映的人和情感很真实(虽然波罗实在象个卡通人物),几乎是白描,偶尔加点夸张,所谓虚构的情节和写实的人物。所以每次看也都能发现新的趣味。

金庸书里饭特西的因素要多出许多,人物尤其是。射雕里的好人都是二维扁平人物。

人的阅读口味的确是会变的,少年时看金庸激情澎湃,是正常的,现在成为美好的回忆。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6 12:46

最诡异阴暗的是《连城诀》,引了一堆唐诗,写法倒象是现代的。其次不喜欢《碧血剑》,无趣得很。仔细想一想,这男性饭特西真够厉害的,都是multiple美女上赶着男主人公,郭靖还给他配个华筝。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7-16 12:54

不过他也写了一堆给男人吃苦头的美女。 :mrgreen: 路易查先生,即使他的性格中有WSN的一部分,仍旧有另外一部分我到现在都还觉得很reasonable,是good qualities。
现在成为美好的回忆。
就是酱紫的,看在过去的那些好时光的分上,我的耐心会格外的多一点。 :mrgreen:
如果是爱,就怎么也不可怕。
只是梦境而已。

幻儿
Posts: 1636
Joined: 2007-07-31 10:47

Post by 幻儿 » 2008-07-16 13:08

CAVA wrote:最诡异阴暗的是《连城诀》,引了一堆唐诗,写法倒象是现代的。其次不喜欢《碧血剑》,无趣得很。仔细想一想,这男性饭特西真够厉害的,都是multiple美女上赶着男主人公,郭靖还给他配个华筝。
连城诀不但现代,而且西洋,万震山砌墙很像是脱胎于麦克白夫人洗手。

金庸小说里有时候主角不怎么样,可是配角总是很出彩,比如连城诀里的丁典和凌霜华,碧血剑中金蛇郎君,书剑里的文泰来,骆冰,余鱼同等。

男性范特西明显是真的,可是倒不是一男多女,因为女主角一般也被多个男生追呀,黄蓉小龙女周芷若王语嫣...

我不怎么喜欢天龙,觉得结构散,情节离奇得做作,比如段誉的妈和他伯父那段。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7-16 13:17

比如连城诀里的丁典和凌霜华,碧血剑中金蛇郎君,书剑里的文泰来,骆冰,余鱼同等。
我觉得这一串人物里面,不扁的只有余鱼同。余鱼同和李沅芷这勉勉强强的一对,我看的时候就觉得我在生活中看到过这样的人啊。李沅芷的委屈,余鱼同的功利主义,都被他如实的写出来了,他最后并没有让李沅芷苦尽甘来或者余鱼同幡然悔悟,我觉得是对现实的尊重。后来令狐冲和任盈盈这一对,反而不如余和李给人的真实感强。
如果是爱,就怎么也不可怕。
只是梦境而已。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6 13:26

最惆怅引人怜惜的,是程灵素的故事。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7-16 13:38

我觉得金庸的叙述手法算不上是他的创新,而是转手倒卖。倒卖关键是要倒得巧,不能武侠抄武侠类,一定要跨得远,人家认不出。抄得高明的请见Tarantino,抄偏门的远的。射雕的舞台风格只有牛家村这一段,但是黄蓉揭露欧阳锋谋杀五怪一段就是典型的西洋侦探小说套路。整部小说完全以郭靖的视角为中心---虽然倒叙是他的常用手段,但是这一部是最extensive and intricate的例子,这是非常狄更斯的手法,请见艰难时事,我们共同的朋友。连城决中砌墙的情节不仅象麦克白,更接近Edgar Allen Poe的短篇The Tell Tale Heart.

天龙八部的结构,我觉得不算特别,三个主角三分天下,其实跟传统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一样,相对简单,直接,最后才把他们纠在一起。倚天屠龙记的结构就更加unbalanced,这里面肯定受到连载的影响。怎么说呢,我认为金庸受到Dickens 的影响挺深的,在结构上,狄更斯也是长篇连载。

喜欢射雕的同学我强烈建议你看看Robert Louis Stevenson 的历史小说The Black Arrow,很像,尤其是男女主角的相遇相爱过程。当然黑箭的篇幅规模都小很多,但我更喜欢它。黑箭在RLS的书里并不出名,所以不为人知。

前几年开始我决定彻底断绝小时候看金庸小说的习惯,不再用“我喜欢里面某人物“与否来观察他的小说。很多小说的好(或者不好),并不在于人物是否讨人喜欢或可供读者代入,例如阿Q正传。

我不是要撇清自己绝不代入某些人物,或者对某些人物独有好感,但是可以把自己的私下爱好跟客观分析拆开来看。还是挺有意思的。
Last edited by Jun on 2008-07-16 14:05,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7-16 13:40

那个好像有点过了,意淫的冲动盖过了当一个现实主义好作家的冲动。

这一系列女追男的故事里面,他最没能justify的是女方的动机。是什么事情让这些厉害的女性fall in love with the specific male at the first place。我觉得她们爱上男人都太随便了点……事实上是金庸夸大了男性魅力。

我最近看的一个电视剧。里面女主角有个鞍前马后的观音兵男B,但是她并不喜欢B,她一直在等前男友A。后来前男友A回来了,又正又帅还和她化学100%,然后网上的评论铺天盖地的把A骂了个狗血淋头,看得我难受的要死,因为我是全力拥护A先生派。有一次我突然想明白了,这个片子的受众90%是年轻的学生宅男,还没搞定女友,所以很自然带入了B。然后我回忆起自己的青年时代,被程灵素和仪琳迷的死脱,顿时觉得非常感慨。
如果是爱,就怎么也不可怕。
只是梦境而已。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6 13:57

Jun wrote:黄蓉揭露欧阳锋谋杀五怪一段就是典型的西洋侦探小说套路
果然,我拍下桌子。当时就想这长篇大论的,倒亏一堆坏人有耐性听她说下去,拍成电视剧后(只看过翁美玲版)更加显得长不可耐。好象书里有提供一点解释,她有引他们听下去的trick。

在2008年一考虑,好象是波罗在confined space里把前因后果细细阐述的影子。跟受众有关吧,亦舒拼了老命推广小王子,不外是因为当时的读者并没有听说过。

火星同学您看的电视都很特别呀。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7-16 13:59

害羞的说,的确粉红了点。
如果是爱,就怎么也不可怕。
只是梦境而已。

camellia
Posts: 1146
Joined: 2003-12-04 19:17

Post by camellia » 2008-07-16 14:58

火星狗 wrote:
比如连城诀里的丁典和凌霜华,碧血剑中金蛇郎君,书剑里的文泰来,骆冰,余鱼同等。
我觉得这一串人物里面,不扁的只有余鱼同。余鱼同和李沅芷这勉勉强强的一对,我看的时候就觉得我在生活中看到过这样的人啊。李沅芷的委屈,余鱼同的功利主义,都被他如实的写出来了,他最后并没有让李沅芷苦尽甘来或者余鱼同幡然悔悟,我觉得是对现实的尊重。后来令狐冲和任盈盈这一对,反而不如余和李给人的真实感强。
我还以为就我一个人喜欢余鱼同这一对呢。对他的描写比陈家洛实在的多,陈假大空的背负了太多,一点也不可爱。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7-16 16:08

要被Jun批了, :-P 我很喜欢李沅芷的,金庸也没把她写成个完人,她的性子有点娇纵,也不太懂事,但是就是说不出来的可爱,本质上是个心地很好的小姑娘,但是个性中又有非常爽朗的一面。她被余嫌弃了又嫌弃,却硬是不让人感受到软弱的妇女的哀怨之类,而是让人觉得“这个小姑娘百折不挠的劲头真可爱”。至于余鱼同,我不知道该不该说他可爱,事实上我不觉得他可爱……但是非常真实,不管是背负着道德包袱的单相思的狂热,还是对李沅芷的敷衍与心不在焉。大概因为是支线人物吧,金庸也没费劲替他justify,老老实实的白描出来就完了。

我当年看到那段,余鱼同被师傅强迫和李沅芷订婚之后的第一句话是――师妹,张召重在哪里?虽然我那时的阅读习惯基本上是100%的代入,也禁不住被深深的amused了。 :mrgreen:
如果是爱,就怎么也不可怕。
只是梦境而已。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7-16 16:40

嗯,李沅芷结婚当晚没有照骆冰教的用自己的衣服压着余鱼同的衣服,而是摆一排。
云浆未饮结成冰

nanping
Posts: 287
Joined: 2008-03-17 23:13

Post by nanping » 2008-07-16 16:57

火星狗 wrote:不过他也写了一堆给男人吃苦头的美女。
我觉得金老先生写男追女和女追男的根本心态是不一样的。男人被女人环绕的那个基调,从郭靖、杨过、张无忌,到最后的韦小宝,一步步由半遮半掩到彻底撒手,多少有点顺理成章甚至洋洋自得,而且那都是正面男猪;

被男人追求的女人那个感觉就要bitter得多,有人说金写周芷若是影射他年轻时追求未果的夏梦,就像高鄂写袭人改嫁是为了骂他自家小妾的“水性杨花”一样。这个说法未必准确,但我确实觉得殷素素临死对儿子说的那句――“女孩子会骗人,越是美丽的越会骗人”――特别地发自肺腑 8)

当然我对这些没什么特别的意见,he is just a man, so what else can you expect for?

我不是特别喜欢《笑傲江湖》,觉得他把令狐冲写得太苦情了,好像前些年满大街唱“我总是心太弱,把所有...都自己扛”,说不出的哪儿让人不得劲儿。

也不怎么喜欢杨过,说实话我以前看神雕总有把杨过拎出来摁倒冷水里清醒清醒的冲动。

我猜金庸本身并不是很叛逆的人,所以尽管他也很羡慕叛逆的行动,也很有些叛逆的心思,写出来的角色却总是不太对。

真正叛逆的孩子会跟你详细交待“我叛逆是因为社会家庭亲人ABC123多来米”?会唯恐你不明白他的苦衷?

不可能的。老实说我在某些XX小说里看到的叛逆少年,要比令狐和杨传神得多也可爱得多。

配角方面我比较喜欢游坦之,可能是因为他窝囊得比较亲切吧,虽然说到底也只是个苦情炮灰。

好多人不喜欢《书剑恩仇录》,可是我每次看到里面红花会众英雄的群像描写,就会情不自禁地乐不可支,就算是平面吧,可是平面得多精彩多好看啊,这种写法是象谁?大仲马?

另外实在很喜欢金庸的文字(古龙的小说也有非常喜欢的,但总体来说不是我的那杯茶),印象最深的一个是令狐冲的外貌描写(呵呵,还有人记得吗?),一个是《碧血剑》里那句“红日当空,浓荫匝地,...,静悄悄地没半点声息”。

对金书,经历了少年时期的狂热迷恋,青年时期的偏激批判,到现在终于可以风平浪静地会心一笑。新版基本是不可能去看他了,如果有机会再遇到很多年前有一面之缘的那位科大金迷,会告诉他当年的那道考题我还记得答案 :-)

bootchange
Posts: 88
Joined: 2008-03-13 13:16

Post by bootchange » 2008-07-16 21:43

客观的说,金老先生在他同时期的作家的男人范特西算是不太过份的(梁羽生也范的不严重就是闷的厉害)。金庸自己还跳出来说过,说他写男主角都刻意刻画的很不完美,以此标榜没有范特西。不过他又把女1号乃至2、3、4、5号写的比较完美,然后还死心眼,好不容易戚芳变了心还给自己女儿起名“空心菜”,听她叫“空心菜”的时候,我汗毛都竖起来了。金庸小说里男主角招人待见的不多,男配角倒是个个出彩,相反女配角出彩的就少,特别是和男主角没有感情瓜葛的女配角。这样想想,又觉得他的确范特西的厉害。

另外,改黄梅恋的确有点摧毁心中的老浪子的形象。照新版,只是搞点师生恋,骂两句朝廷,哪里算的上“东邪”啊。

IF NOT
Posts: 838
Joined: 2005-11-10 2:32

Post by IF NOT » 2008-07-17 4:35

IF NOT 看过新版中的哪一本?射雕么?改动大到连文字风格都变了吗?
我不小心买了一本新版飞狐,完全没有勇气去看新射雕。这个帖子里我提过
http://www.fabvalley.org/bbs/viewtopic. ... highlight=

文字风格变化很大,很彻底,比红楼前八十和后四十的差别还大 :BloodyK: :BloodyK: :BloodyK:

金庸吸引我的最大原因是文字好看,我不脸红的说我完全倾倒于他的文笔。思想俗套,情节间或不合理,喜欢写白痴美女等等缺点不能磨灭文字的光芒。当然文字的美可以是很危险的,可以扇呼得人失去判断力,指鹿为马。所以好作家和好的思想家是两回事儿。

不过我昨天刚看到报纸上说,金庸这次改版,其实有来自出版社的压力。他和三联为钱闹翻,改签广州什么出版社,条件优厚,但是出版社希望他修改出新版,而不是翻印三联的。因此就 :twisted:

真若如此,倒也罢了。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7-20 19:03

非常粗略地看了一眼新版神雕,发现改动的地方很有限,似乎没有重大的变动,基本调子和情节和人物性格仍然保持原作的感觉。不过我对神雕旧版印象不深,也许记忆有误,等我查查。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