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蒋梦麟的婚变纪事
[分享]蒋梦麟的婚变纪事
蚕扫描,司空校对
蒋梦麟的婚变纪事
――胡适的预知与忠告
蔡登山
1961年6月18日晚上,胡适在因病住院56天后,还在调养身体之际,他给好友蒋梦麟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说:
……这十天里,我听到许多爱护你、关切你的朋友的话,我才知道你的续弦消息真已引起了满城风雨,甚至辞修(案:陈诚)、岳军(案:张群)也都表示很深刻的关心。
约在8天之前,我曾约逵羽(案:樊际昌,时为农复会总务长,是蒋梦麟的属下)来吃饭,我把我听到的话告诉他。这些话大致是这样:某女士(徐贤乐)已开口向你要20万元,你只给了8万:其中6万是买订婚戒指,两万是做衣裳。这是某女士自己告诉人的,她觉得很委屈,很不满意。关心你幸福的朋友来向我说,要我出大力劝你“悬崖勒马”,忍痛牺牲已付出的大款,或可保全剩余的一点积蓄,否则你的余年绝不会有精神上的快乐,也许还有很大的痛苦。这是我8天之前对逵羽说的话。
逵羽说,他知道大律师端木先生(恺)认识某女士最久,最熟,所以逵羽曾向端木先生打听此人的底细。逵羽说,他听了端木先生的话,认为满意了。他又说,孟邻兄自己觉得这位小姐很能干,并且很老实。根据律师报告,和孟邻兄自己的考语,逵羽不愿劝阻,也劝我不要说话了。
但是,昨今两天(17、18)之中,我又听到五六位真心关切你的人的报告。他们说,现在形势更迫切了。某小姐已详细查明孟邻先生的全部财产状况了。将来势必闹到孟邻先生晚年手中不名一文,而永远仍无可满足这位小姐贪心之一日!
总而言之,据这些朋友的报告,端木先生给逵羽报告是完全不可靠的。并非端木先生有心不说实话,只是因为他世故太深了,不愿破坏眼见快要成功的婚姻。
这些朋友说,这位小姐在对待孟邻先生的手法,完全是她从前对待前夫某将军(案:杨杰将军)的手法,也是她在这十七八年对待许多男朋友的手法:在谈婚姻之前,先要大款子,先要求全部财产管理权。孟邻先生太忠厚了,太入迷了,绝不是能够应付她的人。将来孟邻先生必至于一文不名,六亲不上门,必至于日夜吵闹,使孟邻先生公事私事都不能办!
她的前夫某将军是何等厉害的人!他结婚只七个月之后,只好出绝大代价取得离婚!这些朋友说,适之先生八天前不说话,是对不住老朋友,今天怕已太晚了。
我也知道太晚了,但我昨晚细想过,今天又细想过:我对我的50年老友有最后忠告的责任。我是你和曾谷(案:陶曾谷,蒋梦麟的第二任夫人)的证婚人,是你一家大小的朋友,我不能不写这封信。
我万分诚恳劝你爱惜你的余年,决心放弃续弦的事,放弃你已付出的大款,换取五年十年精神上的安宁,留这余年“为国家再做5年的积极工作”,这是上策。
万万不得已,至少还有中策:展缓结婚日期,求得十天半个月的平心考虑的时间。然后在结婚之前,请律师给你办好遗嘱,将你的财产明白分配:留一股给燕华兄妹(蒋梦麟与原配生的子女,燕华为女儿),留一股给曾谷的儿女(陶曾谷与高仁山生的子女,陶燕锦为其女儿)留一股为后妻之用,――最后必须留一股作为“蒋梦麟信托金”(Trust Fund),在你生前归“信托金董事”执掌,专用其利息为你一人的生活补助之用,无论何人不得过问;你身后,信托金由信托金董事多数全权处分。
你若能如此处分财产,某小姐必是不肯嫁女了,故中策的效果,也许可以同于上策。
无论上策,中策,老兄似应与辞修、岳军两兄坦白一谈。老兄是一个“公家人”(a public man),是国家的大臣,身系国家大事,责任不轻。尤其是辞修先生对老兄托付之重,全国无比!故老兄不可不与他郑重一谈。
你我的50年友谊,使我觉得我不须为这封信道歉了。我只盼望此信能达到你一个人的眼里。你知道我是最爱你敬你的。(案:李又宁主编《回忆胡适之先生文集》第一集,纽约天外出版社,1997年)
半世纪的友谊,使得胡适握笔后不能自休,侃侃地道尽肺腑之言。奈何此时蒋梦麟已被爱情冲昏头了,他没想到反对声浪中,也有他老友的一份。因此蒋梦麟在阅信后极为不快,他甚至将的这封信撕碎掷于纸篓中,后经其秘书拾获细心拼合,始恢复原状,并得以保存。
回顾蒋梦麟在1958年,夫人因病去世后,就非常落寞,尤其他当时以农复会主委身份,又兼石门水库建设筹备委员会主委,一个星期有两三天在石门工作,并住在那里。在空山静夜,深松青溪,幽静皓月的情境之下,他难耐寂寞。而据记者姚凤盘在1961年7月20日《联合报》的报导中说:
这件亲事真正的红娘,是一位40多岁的太太,她是蒋氏亡妻陶曾谷女士的表亲,陶女士缠绵床榻时,她常常去照应病人。曾经对她说:“孟邻的身体很好,而且太重情感了。我死了以后,他一定会受不住的;而且,我不忍心他受长期的寂寞。所以,我希望你能够帮他找一个合适的对象,陪伴他……”那位太太回忆说:“当时陶女士的眼中含着泪水,她并且凝视着我,一再地说这件事你要暗中替他进行!我现在就谢谢你!”由于陶女士临终前的嘱咐,使蒋博士的续弦问题,变成了那位太太无时或忘的“责任”!
据报道这位女士在陶女士逝世一年以后,就开始为蒋梦麟提亲说媒,但都没有使蒋氏动心。直到1960年在圆山饭店的一次宴会中,透过媒人介绍,他认识了徐贤乐,情形就不一样了。
徐贤乐(1908-2006),是江苏无锡人,系出名门。曾祖父徐寿(1818-1884)是晚清著名的科学家,造船工程师,化学教育家。祖父徐建寅(1845-1901)18岁时,就协助父亲研制蒸汽机和火轮船。后来又研发制成无烟火药,在大量合药时发生爆炸,不幸遇难。父亲徐家保(1867-1922),在张之洞督两湖时期,受聘为湖北两湖书院,经心书院的总教习、教习,江汉书院提调(兼课天文、地理、兵法、算学);1883年至85年间,曾任上海格致书院董事。民国初年任广东石井机器局总办,北洋政府陆军部技士。
徐贤乐为徐家保之四女(案:徐家保有五子四女――徐健、徐倬云、徐鄂云、徐复云、徐佩云、徐贤来、徐银仙、徐政、徐贤乐),上海光华大学经济系毕业。兄弟姐妹也都受过高等教育,有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徐倬云,有北京交通大学毕业的徐鄂云,更有法国国际法博士的徐复云。徐贤乐因为是徐家幺女,在家中备受宠爱,人又长得非常漂亮,据她晚年的忘年之交钟幼筠的回忆中说:“记得有一次我陪她去公保看病,那里的护士小姐们都认识她,并逗她开心说:‘奶奶,当年您一定是一位美女。’这时她会露出得意的笑容,客气地回答:‘哪里,哪里。’但私底下她感叹地告诉我,确实当年读大学时候同学都叫她校花,大学毕业到外交部上班,变成部花,来到台湾在中央信托局上班成了局花,现在人老了,什么都不是了。”也因为如此,她从大学毕业后追求者相当多,据她的堂妹徐芳表示,其中有位上海青年名叫沈道明的,和她交往了颇长的一段时间。沈为经商者,颇有积蓄,两人并没有因此结婚,或许是与徐贤乐对金钱看得太重有关。后来在上海得识了杨杰将军,时间应该是在1937年间,杨杰尚未担任驻苏联大使前。
杨杰(1889-1949)字耿光,云南大理人。官至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是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国防新论》、《军事与国防》等军事论著。但后来因与蒋介石不和,蒋、杨之间已貌合神离。1938年,杨杰被派担任驻苏大使,但这次的任命,并非出于重用,而是蒋介石杯酒释兵权的计谋。到了1940年初,杨杰就被免职了。回国后蒋介石给了他一个军事委员会闲差,为此他留在重庆。也就在这段期间,他在闲暇之余,想起之前在上海认识的徐贤乐,他要徐贤乐由上海至香港再转到重庆,两人不久就在重庆结婚了。但在婚后7个月,两人就因银钱问题而离婚收场。后来杨杰因公然反蒋,于1949年被蒋介石派员暗杀于香港。抗战期间,徐贤乐曾在重庆外交部和复兴公司做过事。来台后,她到中央信托局任专员,一直做到退休为止。
徐贤乐早年风华绝代,明艳照人。她认识蒋梦麟时,虽已年过半百,但风韵犹存。据前引《联合报》的报导说,蒋梦麟对于徐贤乐可以说是一见钟情,而在一开始时,徐贤乐觉得蒋梦麟年纪太大而且恐怕性格不合;但蒋梦麟托由媒人向她致意,表达自己意思:他觉得徐女士的家庭身世很好,而且品貌双全,一切太理想了。蒋博士在写给徐女士的第一封情书里面就有:“在我见过的一些女士中,你是最使我心动的人……”认识三四个月之后,蒋梦麟对徐贤乐已难舍难分了。有次为了一点事闹了个小别扭,两人数日不见,蒋梦麟就寝食难安,他于是用一张横幅一尺的日本绘画金边绉纹水色纸,以中小楷写了一首艳词相赠。词曰: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争忍不相寻?
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五代顾
蒋梦麟的婚变纪事
――胡适的预知与忠告
蔡登山
1961年6月18日晚上,胡适在因病住院56天后,还在调养身体之际,他给好友蒋梦麟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说:
……这十天里,我听到许多爱护你、关切你的朋友的话,我才知道你的续弦消息真已引起了满城风雨,甚至辞修(案:陈诚)、岳军(案:张群)也都表示很深刻的关心。
约在8天之前,我曾约逵羽(案:樊际昌,时为农复会总务长,是蒋梦麟的属下)来吃饭,我把我听到的话告诉他。这些话大致是这样:某女士(徐贤乐)已开口向你要20万元,你只给了8万:其中6万是买订婚戒指,两万是做衣裳。这是某女士自己告诉人的,她觉得很委屈,很不满意。关心你幸福的朋友来向我说,要我出大力劝你“悬崖勒马”,忍痛牺牲已付出的大款,或可保全剩余的一点积蓄,否则你的余年绝不会有精神上的快乐,也许还有很大的痛苦。这是我8天之前对逵羽说的话。
逵羽说,他知道大律师端木先生(恺)认识某女士最久,最熟,所以逵羽曾向端木先生打听此人的底细。逵羽说,他听了端木先生的话,认为满意了。他又说,孟邻兄自己觉得这位小姐很能干,并且很老实。根据律师报告,和孟邻兄自己的考语,逵羽不愿劝阻,也劝我不要说话了。
但是,昨今两天(17、18)之中,我又听到五六位真心关切你的人的报告。他们说,现在形势更迫切了。某小姐已详细查明孟邻先生的全部财产状况了。将来势必闹到孟邻先生晚年手中不名一文,而永远仍无可满足这位小姐贪心之一日!
总而言之,据这些朋友的报告,端木先生给逵羽报告是完全不可靠的。并非端木先生有心不说实话,只是因为他世故太深了,不愿破坏眼见快要成功的婚姻。
这些朋友说,这位小姐在对待孟邻先生的手法,完全是她从前对待前夫某将军(案:杨杰将军)的手法,也是她在这十七八年对待许多男朋友的手法:在谈婚姻之前,先要大款子,先要求全部财产管理权。孟邻先生太忠厚了,太入迷了,绝不是能够应付她的人。将来孟邻先生必至于一文不名,六亲不上门,必至于日夜吵闹,使孟邻先生公事私事都不能办!
她的前夫某将军是何等厉害的人!他结婚只七个月之后,只好出绝大代价取得离婚!这些朋友说,适之先生八天前不说话,是对不住老朋友,今天怕已太晚了。
我也知道太晚了,但我昨晚细想过,今天又细想过:我对我的50年老友有最后忠告的责任。我是你和曾谷(案:陶曾谷,蒋梦麟的第二任夫人)的证婚人,是你一家大小的朋友,我不能不写这封信。
我万分诚恳劝你爱惜你的余年,决心放弃续弦的事,放弃你已付出的大款,换取五年十年精神上的安宁,留这余年“为国家再做5年的积极工作”,这是上策。
万万不得已,至少还有中策:展缓结婚日期,求得十天半个月的平心考虑的时间。然后在结婚之前,请律师给你办好遗嘱,将你的财产明白分配:留一股给燕华兄妹(蒋梦麟与原配生的子女,燕华为女儿),留一股给曾谷的儿女(陶曾谷与高仁山生的子女,陶燕锦为其女儿)留一股为后妻之用,――最后必须留一股作为“蒋梦麟信托金”(Trust Fund),在你生前归“信托金董事”执掌,专用其利息为你一人的生活补助之用,无论何人不得过问;你身后,信托金由信托金董事多数全权处分。
你若能如此处分财产,某小姐必是不肯嫁女了,故中策的效果,也许可以同于上策。
无论上策,中策,老兄似应与辞修、岳军两兄坦白一谈。老兄是一个“公家人”(a public man),是国家的大臣,身系国家大事,责任不轻。尤其是辞修先生对老兄托付之重,全国无比!故老兄不可不与他郑重一谈。
你我的50年友谊,使我觉得我不须为这封信道歉了。我只盼望此信能达到你一个人的眼里。你知道我是最爱你敬你的。(案:李又宁主编《回忆胡适之先生文集》第一集,纽约天外出版社,1997年)
半世纪的友谊,使得胡适握笔后不能自休,侃侃地道尽肺腑之言。奈何此时蒋梦麟已被爱情冲昏头了,他没想到反对声浪中,也有他老友的一份。因此蒋梦麟在阅信后极为不快,他甚至将的这封信撕碎掷于纸篓中,后经其秘书拾获细心拼合,始恢复原状,并得以保存。
回顾蒋梦麟在1958年,夫人因病去世后,就非常落寞,尤其他当时以农复会主委身份,又兼石门水库建设筹备委员会主委,一个星期有两三天在石门工作,并住在那里。在空山静夜,深松青溪,幽静皓月的情境之下,他难耐寂寞。而据记者姚凤盘在1961年7月20日《联合报》的报导中说:
这件亲事真正的红娘,是一位40多岁的太太,她是蒋氏亡妻陶曾谷女士的表亲,陶女士缠绵床榻时,她常常去照应病人。曾经对她说:“孟邻的身体很好,而且太重情感了。我死了以后,他一定会受不住的;而且,我不忍心他受长期的寂寞。所以,我希望你能够帮他找一个合适的对象,陪伴他……”那位太太回忆说:“当时陶女士的眼中含着泪水,她并且凝视着我,一再地说这件事你要暗中替他进行!我现在就谢谢你!”由于陶女士临终前的嘱咐,使蒋博士的续弦问题,变成了那位太太无时或忘的“责任”!
据报道这位女士在陶女士逝世一年以后,就开始为蒋梦麟提亲说媒,但都没有使蒋氏动心。直到1960年在圆山饭店的一次宴会中,透过媒人介绍,他认识了徐贤乐,情形就不一样了。
徐贤乐(1908-2006),是江苏无锡人,系出名门。曾祖父徐寿(1818-1884)是晚清著名的科学家,造船工程师,化学教育家。祖父徐建寅(1845-1901)18岁时,就协助父亲研制蒸汽机和火轮船。后来又研发制成无烟火药,在大量合药时发生爆炸,不幸遇难。父亲徐家保(1867-1922),在张之洞督两湖时期,受聘为湖北两湖书院,经心书院的总教习、教习,江汉书院提调(兼课天文、地理、兵法、算学);1883年至85年间,曾任上海格致书院董事。民国初年任广东石井机器局总办,北洋政府陆军部技士。
徐贤乐为徐家保之四女(案:徐家保有五子四女――徐健、徐倬云、徐鄂云、徐复云、徐佩云、徐贤来、徐银仙、徐政、徐贤乐),上海光华大学经济系毕业。兄弟姐妹也都受过高等教育,有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徐倬云,有北京交通大学毕业的徐鄂云,更有法国国际法博士的徐复云。徐贤乐因为是徐家幺女,在家中备受宠爱,人又长得非常漂亮,据她晚年的忘年之交钟幼筠的回忆中说:“记得有一次我陪她去公保看病,那里的护士小姐们都认识她,并逗她开心说:‘奶奶,当年您一定是一位美女。’这时她会露出得意的笑容,客气地回答:‘哪里,哪里。’但私底下她感叹地告诉我,确实当年读大学时候同学都叫她校花,大学毕业到外交部上班,变成部花,来到台湾在中央信托局上班成了局花,现在人老了,什么都不是了。”也因为如此,她从大学毕业后追求者相当多,据她的堂妹徐芳表示,其中有位上海青年名叫沈道明的,和她交往了颇长的一段时间。沈为经商者,颇有积蓄,两人并没有因此结婚,或许是与徐贤乐对金钱看得太重有关。后来在上海得识了杨杰将军,时间应该是在1937年间,杨杰尚未担任驻苏联大使前。
杨杰(1889-1949)字耿光,云南大理人。官至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是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国防新论》、《军事与国防》等军事论著。但后来因与蒋介石不和,蒋、杨之间已貌合神离。1938年,杨杰被派担任驻苏大使,但这次的任命,并非出于重用,而是蒋介石杯酒释兵权的计谋。到了1940年初,杨杰就被免职了。回国后蒋介石给了他一个军事委员会闲差,为此他留在重庆。也就在这段期间,他在闲暇之余,想起之前在上海认识的徐贤乐,他要徐贤乐由上海至香港再转到重庆,两人不久就在重庆结婚了。但在婚后7个月,两人就因银钱问题而离婚收场。后来杨杰因公然反蒋,于1949年被蒋介石派员暗杀于香港。抗战期间,徐贤乐曾在重庆外交部和复兴公司做过事。来台后,她到中央信托局任专员,一直做到退休为止。
徐贤乐早年风华绝代,明艳照人。她认识蒋梦麟时,虽已年过半百,但风韵犹存。据前引《联合报》的报导说,蒋梦麟对于徐贤乐可以说是一见钟情,而在一开始时,徐贤乐觉得蒋梦麟年纪太大而且恐怕性格不合;但蒋梦麟托由媒人向她致意,表达自己意思:他觉得徐女士的家庭身世很好,而且品貌双全,一切太理想了。蒋博士在写给徐女士的第一封情书里面就有:“在我见过的一些女士中,你是最使我心动的人……”认识三四个月之后,蒋梦麟对徐贤乐已难舍难分了。有次为了一点事闹了个小别扭,两人数日不见,蒋梦麟就寝食难安,他于是用一张横幅一尺的日本绘画金边绉纹水色纸,以中小楷写了一首艳词相赠。词曰: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争忍不相寻?
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五代顾
Last edited by sikong on 2008-07-22 13:05, edited 1 time in total.
肥,是一种美德
Last edited by silkworm on 2008-07-22 14:37, edited 1 time in total.
现在读者不关心。宋庆龄他爹可气的半死。
吴大猷和吴吟之的关系跟年龄就更没关系了。任何一个人这么控制身边人都是很可怕的,哪怕控制的是自己的亲女儿。他们俩的关系真象lolita. 比lolita 更可怕。虽然没有肉体关系(就算没有吧),将对方完全掌握手下,不允许社交,不允许见人,让她弹琴唱歌打发时间,长达三十年,想想都不寒而栗。

我并没觉的这年龄差距scandalous。 什么人追求什么都可以,但是别两眼一抹黑,光顾自己的感情需要,不顾对方的物质需要。物质需要也是需要。幻儿 wrote: 蚕说的是否吴大猷和吴吟之?其实人家都是你情我愿的事儿,声讨的人也太闲得慌。
而且我觉得75和54差的也不是很多阿,还没到scandalous的程度。。
吴大猷和吴吟之的关系跟年龄就更没关系了。任何一个人这么控制身边人都是很可怕的,哪怕控制的是自己的亲女儿。他们俩的关系真象lolita. 比lolita 更可怕。虽然没有肉体关系(就算没有吧),将对方完全掌握手下,不允许社交,不允许见人,让她弹琴唱歌打发时间,长达三十年,想想都不寒而栗。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
- Posts: 88
- Joined: 2008-03-13 13:16
帮他算算账
http://en.wikipedia.org/wiki/Taiwan_dollar
http://en.wikipedia.org/wiki/Taiwan_dollar
50万赡养费相当于60年代的1.25万美元In the history of the currency, the exchange rate as compared to the United States dollar (USD) has varied from over 40 TWD per 1 USD in the 1960s ……
如果是爱,就怎么也不可怕。
只是梦境而已。
只是梦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