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3

[书评] 底片---关于神雕侠侣的推理

Posted: 2008-07-26 21:27
by Jun
正在研究saveas 同学好心分享的新版神雕侠侣,因为过去也没仔细看过,情节忘记大半,干脆从头到尾地看下来算了。这部小说跟笑傲江湖一样,让我一直十分迷惑,看时虽然只是teenager,仍然感到有很多内在逻辑的问题和主题的问题。这次事隔多年,想猜测一下作者的动机---嘻嘻,都是我的瞎猜,当作hypothesis 来看好了,不必当真。

心得一,这本书的动机之一是描绘花痴女人单恋男人而不得的百科全书,真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下场都叙述出来。给我的感觉是,小说是作者的一个petri dish,里面培养单恋怨女,看看能长出多少不同种类来。(当然都是作者本人对痴女心理的解释。)

心得二,动机之二是一个自我挑战和挑战读者的游戏,作为前一部小说“射雕英雄传”的照相底片,特意将射雕之中的道德价值观和人物pattern颠倒过来,特意成为黑白颠倒的对立version,看是否能自圆其说甚至两头讨好。杨过是郭靖的底片,小龙女是黄蓉的contrast。这是一本故意反儒的书。

心得三,为什么作者要把在读者中极其受欢迎的射雕做成黑白反转的底片?也许用意很简单,他就是在玩你,牛刀小试,看看自己 manipulate 读者立场和道德观的手段实际的效果如何。但我仍然觉得这个动机太过空泛。结果,他自己忍不住爆出了黄药师爱上女徒弟梅超风的内幕原意,让我恍然大悟,all the pieces fall into place。小龙女和杨过冒天下大不韪的师生恋,就是反转过来的黄药师的师生恋。

明白了这一点,又反过来加深了黄梅之恋才是射雕中的原意的猜测。如果讲一个中年男人跟一个(疑似)未成年少女的恋情,恐怕他也下不了手,这是无论如何不能被“主流正道”的读者和文学界接受的。但是somehow 这个故事让他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便改头换面地反过来在续集中写了出来,而且尽量sanitize --- 例如反复强调两人其实相差年纪不多,小龙女因为不食人间烟火而相貌年轻,等等。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

也许这才是他反转射雕里的关键,颠倒了那么多的主题和情节和观念,其实他真正要黑白翻转的那个核心,在射雕里并不存在。

心得四,我相信金庸小说里绝大多数人物都是有现实原型的,不过以文艺界和政界人士为主,普通老百姓不用自动对号入座。

(才看了20%,到后面可能还有更多的心得。)

(又注,师生恋或者老男人跟小女生的爱情,是否跟Nabokov 的Lolita 有关?恐怕是个千古悬案。Lolita 1955 年在法国最先出版(因为在美国找不到出版商),57年在美国出版。而射雕是1957--59年连载的。)

Posted: 2008-07-27 2:50
by CAVA
心得一和二说得很有道理,是我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三嘛,有待debate。

神雕书中,我最喜欢郭襄。现在回头看,好象完美纯洁到了不真实的地步。

射雕是57年,神雕是59年写的,那么比金本人与年轻女子恋爱还早得很。不能用这个来解释 - 也不应该用这个来解释,不然也太考据派了。

Posted: 2008-07-27 7:14
by Jun
射雕是57年,神雕是59年写的,那么比金本人与年轻女子恋爱还早得很。不能用这个来解释 - 也不应该用这个来解释,不然也太考据派了。
也许吧。金庸是25年生的,57 年32 岁,实在不能算中年男人。比黄药师在小说里的年纪还轻一些。至于他那时候在跟谁恋爱,嘻嘻,谁也不能确切地知道。

我也觉得不能太过 literal 地把小说跟现实套起来,他是很喜欢在小说里改头换面地隐晦地“曲”抒胸臆的。但是,肯定是有点什么东西,有点“不为正统道德接受”的东西,他很想吐露一下。

郭襄也是petri dish 里面的一条小虫/细菌。写得让读者“喜欢”,就是作者玩读者的本事。改天我分析一下他manipulate 读者感情的手段,也算是一种写作指南吧。满有趣的。

前七回里有一些改动。似乎甄志丙这个人物跟原版中的尹志平也没什么两样,到目前为止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增加了一些杨过女在练武间隙对小龙女产生感情的细节(杨过十六岁,小龙女二十),让她看上去不那么冷冰冰一些。并且一早就开始强调两个人看上去倒是演过年纪大一些(原版是到最后才说的)。

Posted: 2008-07-27 7:21
by CAVA
有个很直接很通俗的解释:一九五七年,金庸加盟以夏梦为当家花旦的新组建的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公司。

Posted: 2008-07-27 7:22
by Jun
CAVA 君太纯洁了。也或许我的思想太肮脏了。

我觉得,读金庸小说一般都是在十几岁开始,先入为主,第一读的时候留下的感情回忆十分深刻,一直留存到成年。在那个年纪对恋爱和人性的看法都很粉红,所以大多数人对金庸小说的看法直到成年后仍然保存粉红的眼镜。但是如果在成年后遇到(例如王朔),感觉会非常不同。

Posted: 2008-07-27 7:33
by CAVA
金庸56年第二次结婚,对方为朱玫。夏梦54年结婚。57年金庸加入长城公司,理由据传是‘为了接近夏梦’。这个也许够不上“不为正统道德接受”的级别,当做痛苦单恋的素材总够了吧。 :mrgreen:

Posted: 2008-07-27 8:17
by 火星狗
我觉得金庸不是那种纯洁的文艺男,那种一次痛苦的单恋成为鼓舞他写作的终身的Muse那种。
射雕是57年,神雕是59年写的,那么比金本人与年轻女子恋爱还早得很。不能用这个来解释 - 也不应该用这个来解释,不然也太考据派了。
这个我喜欢,强有力的论据。 :mrgreen:

不过关于夏梦的故事,其实是作家本人唯一肯放出来塑造他的公众形象的,我肮脏的想的就是……少装纯情了……

说实话,他的petri dish里的有些样本,现在让我感到轻微的sick

我觉得Jun同学把金庸想的太self-conscious了,典型的阴谋论患者。 :mrgreen: 事实上常常有这样的事情,两个彼此思想体系完全不同的人,非常不同,A很真诚说blahblah,B瞪大了惊恐的眼睛你不会是在开玩笑吧?但事实上A很严肃的。

Posted: 2008-07-27 10:41
by Jun
我觉得Jun同学把金庸想的太self-conscious了,典型的阴谋论患者。
我就是阴谋论者,一点不错,当不了考据派就是因为无耐心而且爱胡猜。早说过是一家之言,没有根据的推理,您看着玩儿好了。实际上跟金庸有关的八卦其实甚少,他在文艺界做了几十年的大亨,又涉足政界,哪个后辈吃了豹子胆敢爆他的轶事?而且这个人又这么喜欢装出正人君子的样子。

关于夏梦,除了最早倪匡放出的口风,我并未见过其他人的一手叙述。倪匡曾说过,金庸追求过夏梦,并且“并非没有成功”。所谓苦恋单恋而不得云云,我看都是从他的小说里猜的,当事人也任由此类猜测四处传播,越传越象。

注意,我说那么多小说人物,个性鲜明,必有生活原型,并不一定是作者自己的人生,里面的种种恋爱纠纷,也未必是作者自己的罗曼史。在文艺界打滚的人,尤其是电影界,四周被俊男美女、荷尔蒙爆发的鲜肉们环绕,有大量素材可用。




新版其实就是把原来的尹志平改名为甄志丙,情节未有大改。原因是:

"注:在本书原版,全真教中对小龙女倾倒之年轻道人本写作尹志平。但尹志平真有其人,道号「清和真人」,乃丘处机之徒,后曾任全真教掌教,将其写得品行不堪,有损先贤形象,今在第三版改名「甄志丙」,声音相似而实无其人纯属虚构。 " (第六回结尾)

Posted: 2008-07-27 11:19
by 火星狗
其实我挺喜欢你的观点的。 :mrgreen: 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好玩了耶。

新加的又有忍不住爆的一点点自我,更多的是hiding,旧的就已经够misleading的了,希望Jun最终不要lost in a big forest of his minds……

Posted: 2008-07-27 14:37
by 幻儿
Jun wrote:新版其实就是把原来的尹志平改名为甄志丙,情节未有大改。原因是:

"注:在本书原版,全真教中对小龙女倾倒之年轻道人本写作尹志平。但尹志平真有其人,道号「清和真人」,乃丘处机之徒,后曾任全真教掌教,将其写得品行不堪,有损先贤形象,今在第三版改名「甄志丙」,声音相似而实无其人纯属虚构。 " (第六回结尾)
不知道Jun知不知道--也许知道吧--这个改写并不是金庸突然良心发现,觉得有损“先贤”形象,而是尹志平后人到处说金庸的描写有损他们“先人”形象,扬言要告金庸,金庸于是不得已而该之。

Posted: 2008-07-27 15:01
by Jun
不知道,谢谢告诉。原来如此,makes sense。让人惊诧原来那么老的古人还有确凿的后代,中国人真厉害。

感觉这个改写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应读者要求”,把 notorious 的人物改得可爱一些。小龙女和王语嫣两个人物一直备受诟病,大概他有意修正,让更多读者无保留地爱她们。

Posted: 2008-07-27 17:54
by 笑嘻嘻
我跟 cava 一样,觉得1和2甚有道理。尤其是2。当年《射雕英雄传》相当于对我打开了一个阅读新天地的书,我对其是非常忠诚的。神雕说是续,我还期待是继续关于郭靖黄蓉,结果看得非常不愉快。处处与我期待相反。Jun 一说,就觉得很可以理解作者希望自己能写任何人物都能控制读者的情绪,而不是自己被已创作出来的人物所控制。就像当年如日中天的李宗盛,对别人都说不行了的歌手说:来来来,让我来试一试。

Posted: 2008-07-27 21:08
by Jun
当年《射雕英雄传》相当于对我打开了一个阅读新天地的书,我对其是非常忠诚的。神雕说是续,我还期待是继续关于郭靖黄蓉,结果看得非常不愉快。处处与我期待相反。
这种心情我也有过。完全可以理解。

不过呢,神雕的问题不只是违反射雕迷读者的期望,正因为有一些walking a tight rope 的主旨和内容,所以作者在 manipulation 上面花的精力恐怕也要比射雕更多。

一方面要写成怨女百科,一方面又要保住女读者,必须非常小心才是。金庸走钢丝的本事的确是独到的。

我们常常忘记金庸小说的写作年代,而对作者的觉悟产生过高的期望。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如果把我扔到那个年代做个白领女,恐怕死的心都有了。喏,现在AMC电视台开始播放 Mad Men 第二季,看看那时候女性的地位和处境,真是a horror story。不能用现代的标准来套当时人的观念。

所以呢,现在的女读者读到陈家洛对能干的霍青桐产生反感,或者王重阳跟林朝英无缘是因为她的能力强过他,至少有一大批会拍案而起,但在195X年恐怕99% 的人都会点头称是。

(给Mad Men 电视剧做下广告,真是个罕见的好剧,却神奇地不是HBO甚至FX拍的。第一季就获得Golden Globe奖,最近又获得十几项Emmy 奖提名。对我来说是太有教育意义了。)

Posted: 2008-07-27 21:14
by 笑嘻嘻
Jun wrote:
当年《射雕英雄传》相当于对我打开了一个阅读新天地的书,我对其是非常忠诚的。神雕说是续,我还期待是继续关于郭靖黄蓉,结果看得非常不愉快。处处与我期待相反。
这种心情我也有过。完全可以理解。

不过呢,神雕的问题不只是违反射雕迷读者的期望,正因为有一些walking a tight rope 的主旨和内容,所以作者在 manipulation 上面花的精力恐怕也要比射雕更多。
这我同意,但总觉得花的精力多并不定能出好作品。神雕故意把人物事情往绝对上推,明显不如射雕自然。

Posted: 2008-07-27 21:18
by 火星狗
对我来说是太有教育意义了
忆苦思甜? :mrgreen:

Posted: 2008-07-27 21:22
by Jun
对,神雕一书里面的情节借助巧合的地方特别多,人物立场和性格也常有前后矛盾之处,设计情节显得吃力,斧凿的痕迹重。这是没有办法的---当一个人在跟自己战斗的时候。神雕从一开始设计就吃亏了,如果撇开射雕不管,写一部独立的小说来颠覆射雕中的儒家理想,或许效果会好一点。正因为又要照顾射雕中的人物的连贯性---总不能把黄蓉写成个明显的大反派,只好借助她女儿的device---又要反转主题们,所以束手束脚,把自己捆住了。

Posted: 2008-07-28 7:30
by 海阔天空
难道小龙女才比杨过大4岁?这难道还需要解释么?我有若干已婚朋友都是女的比男的大4岁以上。

Posted: 2008-07-28 8:11
by Jun
就是讲啊,所以才觉得好fishy。Methinks he protests too much.

Posted: 2008-07-28 8:26
by CAVA
关键不在年龄,而是师生的这层名份,在南宋是逾越不得的。

Posted: 2008-07-28 19:12
by bootchange
Jun wrote: 现在的女读者读到陈家洛对能干的霍青桐产生反感,或者王重阳跟林朝英无缘是因为她的能力强过他,至少有一大批会拍案而起,但在195X年恐怕99% 的人都会点头称是。
一直觉得王重阳练了九阴真经才比林朝英武功高了那么一点点,那以前林的武功该多高啊,为啥她不参加抢九阴真经的比赛呢?难道想做希拉里的角色?又或者九阴真经也就是本烂书而已?

Posted: 2008-07-28 21:24
by Jun
换靴同学记错了吧?王重阳是华山论剑第一之后才得到的九阴真经,但是得到了也拒绝不练,而且里面有大量印度文的,他也看不懂。所以全真教跟真经没有直接关系,他并且叫老顽童也别练,结果老顽童一不小心还是练了。神雕里面是说王一直都没有练九阴真经的。

越往下看,越回想起为什么过去看时感到摸不着头脑。杨过这个人物前后矛盾的地方很多很多,看得一头雾水,不得不被作者东牵西走的。这的确是作者功力不够的问题,象金庸那样有天赋的人可以fake it,可以蒙混着写自己其实并不理解也并不熟悉的人物性格,但稍微敏感一点的读者还是能感到自己在被涮,能直觉到“You don't know what you are writing about.” 现在看来,杨过给我的印象跟萧峰这个人物有类似地方,作者大概认识这么个人,非常被吸引,非常羡慕,甚至仰慕,很想披上这个人的衣服想象一下自己变成他的感觉,多么爽!但是因为对这个人缺乏深刻的了解和洞察,只好借助自己的想象,所以力不从心,造成不似真人的结果。

萧峰是理想化的人物,他的不似真人的地方在于高大全,太过迎合古典小说里的理想男性形象,再啪地贴上现代价值观的“情圣”标签,是为矛盾之处。相比之下,杨过的矛盾在于作者竭力把他写成反郭靖的性格但又必须让他讨读者喜欢,这是个艰巨的任务,所以常常有左支右啥啥的现象(汗,那个字儿怎么念?怎么写?),常常硬叫他做出匪夷所思不和逻辑的事来。例如,杨过好几次哭诉自己是没爹没娘的孤儿,一见到郭芙就特别自卑,觉得自己条件好差;但是跟女孩子调情起来又自信而风骚,魅力四射。这是不可能的。女人有跟狗一样灵敏的嗅觉,男孩子有一点自卑和羞愧她们立刻就能嗅出来一脚踢开,残忍得很。也有女人母性特强,专喜欢特别柔弱性的男生,但她们是少数, 要颠倒众生百战百胜必须散发着自然的,强烈的阿尔法头狼的气息!显然金庸写神雕的时候还没搞清楚这一点。一边写杨过对小龙女敬若神明,小龙女迷迷糊糊地以为自己跟杨过发生关系后(其实是跟甄志丙,那一段本来很关键,也写得很粗糙),要跟他做夫妻,他还不知所谓,直到后来跟其他姑娘调情才意识到小龙女的原意。这也太离谱了点,刚刚前一章还要死要活地互诉爱情呢。总之那一段描写人物心理前后矛盾得太厉害了,东倒西歪的没有定位。

【下面全是瞎猜,莫谓言之不喻也】
假想一下,如果有这么个年轻人(30多岁也算年轻吧),一头栽进演艺界,哇,碰上了这么多奇异的人耶,眼花缭乱。其中,认识了这么个。。。男明星?名导演?四周的女人对他轮番肉弹轰炸,行业里外无数美女对他投怀送抱,而他也似乎挥洒自如,左右逢源。哇,我们的小编剧艳羡得死脱,恨不得变成他那样的男人,也得以左拥右抱的。我们的成功男到底有什么秘诀?于是小编剧设法结交大明星,也许是为了学到一招两式,也许是出于小说家天生的好奇。渐渐他发现了大明星的一些内幕,也许是悲惨的童年,也许是深埋的不安全感,总之,小编剧发现这个看似风流倜傥的大明星也有月亮背后的一面,也有苦恋而不得的一面。但是,他终于没能彻底地深刻地理解大明星的真实心理和个性。为了更好地揣摩他的个性和心理,编剧/小说家采取了最常见的认识世界的手段---写一个关于这个人的故事,在过程中代入自己,看看能够暂时地,那怕是partially ,变成这个人。

结果呢,不太成功。这个成功男为什么得到了这么多美女的投怀送抱仍然不开心?或许这个编剧自己最后页没搞清楚,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男主角因为世俗道德障碍而得不到最心爱的人的情节。实际上呢?也许有很多种可能性,我也能凭空编出好几种:例如在美貌和外表至上的演艺圈里,一个人(不论男女)的地位必须靠证明自己的性魅力来维持;例如这个人本来就有心理问题,无穷无尽地收集女性爱慕者不过是为了填补内心的无底洞;例如他的确因为不能得到所爱的人而苦恼并且用勾引其他女人来弥补,因为 a) 对方是黑社会龙头或者工作大boss 的老婆或者爱人,他不敢上,b) 对方是未成年少女,c) 对方是男的。

Posted: 2008-07-28 21:34
by 豪情
:-D
梵文.

我觉得那么多人爱杨过完全莫名其妙.小龙女就更莫名其妙. 也许真是男的, 所以杨过要花那么久才自我发现, 还是禁忌之爱.

Posted: 2008-07-28 21:41
by Jun
也许在娱乐圈里的确有那种万人迷吧?但绝不可能象小说里那样是个刚出道的小男孩儿。当万人迷也是要修练和功夫的。

Posted: 2008-07-28 22:31
by 火星狗
再啪地贴上现代价值观的“情圣”标签
我没看见情圣,我单看见一头大沙猪。天龙里面的三个男主角其实不是真人,我觉得是三个寓言。

看了Jun同学的高见,我顿时觉得杨过很分裂。不是内心和行为的分裂,而是行为自身就不一致。在其他小姑娘面前像西门庆,在小龙女面前像呆头鹅。本来这万花丛中过和只取一瓢饮就是个自相矛盾的事情,被金庸硬拼接在一起。我觉得为了突出杨过反郭靖的性格而写他花差花差,是一种肤浅套路的描写,正说明作者自己其实并不明白所谓的rebellion是怎么一回事情。

左支右绌,科科,chu4,你这样问我真是忍不住好为人师。

Posted: 2008-07-29 0:53
by simonsun
金庸电视电影看了不少哈,书倒是只看了三本,而且每本都带着悲惨的回忆……射雕是做作业时偷看的,结果被打了一顿。天龙是躲在寝室被窝里看的,结果把自己看成四只眼。倚天屠龙记是运动会坐在操场边上看的,结果忘了去跑步…… :shock:

关于电视电影,我很不好意思地承认,印象比较深的,除了林青霞和巩俐争风吃醋在天上飞来飞去,还有就是,马景涛版倚天屠龙记片头的,咳咳,两片大胸肌 :vomit:

Posted: 2008-07-29 5:05
by IF NOT
我对金庸的猜测是他是一个内心分裂的普通人。他象普通人一样有自己不得不遵循的规范和超越规范的向往。
他试过几次塑造反抗社会规则的浪子形象,比如杨过、令狐冲,都相当别扭。令狐冲一边自称叛逆,一边臣服于岳不群到迂腐的地步。金庸显然比较擅长写很古典的一些感情,如生离死别,羞涩,责任感,谄媚。。。一比就高下立判。

Posted: 2008-07-29 7:52
by tiffany
萧峰哈,不是情圣,是asexual,气质接近梁山众好汉们。

Posted: 2008-07-29 8:18
by 火星狗
我记得很久以前,小K还是谁读的一本闷死人的诺贝尔获奖作家的小说,写的是非洲部落里的老式alpha男酋长,在变革的社会里挂掉了。我觉得萧峰就像那个人,并不完全是虚构中的梁山好汉式的单一性格,不过被金庸写的通俗亲民多了。

Posted: 2008-07-29 10:38
by 海阔天空
被你们这么一分析,这书我以后可得咋看呐。。。。

Posted: 2008-07-29 11:12
by Jun
tiffany wrote:萧峰哈,不是情圣,是asexual,气质接近梁山众好汉们。
要梁山就梁到底嘛!跟张彻似的全男人乱搞不就完了?硬把俩小姑娘扯进来干什么?粘粘乎乎的,还塞上牛羊空许约。还不是要男女读者通吃?

其实一个三十四五岁的男青年,结过两次婚,离过一次婚,跟娱乐圈打了一些交道,洞察力不一定那么强,驾驭情节和人物的本事也有待提高。前后矛盾不奇怪。

Posted: 2008-07-29 11:21
by tiffany
梁山好汉不是男人乱搞啊,人家宋江还追求过闫婆惜呢。萧峰有兄弟一大帮的时候连大美女马大元夫人都直接忽略---注意,不是没看见,是看见了,没觉得啥,所以才惹的人马夫人害他。阿朱要不是正好在他倒霉的时候跟他在一起,也没戏,所以说啊,timing是关键中的关键之关键啊!
男子汉大丈夫还是要成家立业的,你总不能不让人家为人类社会的延续做贡献吧。

Posted: 2008-07-29 11:24
by Jun
萧峰有兄弟一大帮的时候连大美女马大元夫人都直接忽略
你不觉得这样的情节和 narrative convention 很有问题?

Posted: 2008-07-29 11:27
by 火星狗
没觉得呀,萧峰对马夫人简直是copy武松对潘金莲,这些人大概从abstinence和high moral中得到了更高的那啥啥,嗯。

阿朱小姑娘一直是跪着爱他的呀,萧峰皱个眉头小姑娘就心惊胆战一下,倒是典型的alpha男谈恋爱。

Posted: 2008-07-29 11:48
by nanping
是啊是啊,当年怎么也不能明白为什么N多人死迷杨过迷得死脱,还以为是自己的理解力有问题 :rabbit001:

还有N多人讨厌的陈家洛,我好像那个,还挺能理解他似的 :bowling:

对萧峰倒没有太大的反感,我猜他大概就是很多小男孩心目中的古典英雄梦,一路看着三国水浒和说岳全传长大,某个高高的形象早就印在心里了,写起来也透着得心应手。不过现代人对英雄的要求比古代高,国仇家恨兄弟义气之外还得有个儿女情长才算完美,怎么说呢,可能我中毒太深吧,总之这个完美还不至于完美得让我讨厌。

Posted: 2008-07-29 11:51
by Jun
Do we really know 武松 is abstinant? :roll:

Posted: 2008-07-29 11:56
by 火星狗
哦,不是绝对abstinant,是兄弟的老婆不能碰,比偷路人甲的老婆又罪该万死一大截。偷路人甲的老婆也比较欠扁,因为侵犯了别人的财产权。如果他们也不出去嫖,应该就比较符合现代的abstinence的定义了,不过我怀疑。

Posted: 2008-07-29 12:01
by nanping
就是因为马夫人是女人他才看不见啊,这太符合中国古典英雄观了,再说中国古代的男女本来就没在同一个台阶上呆过啊。奇怪我怎么对这个都不太反感的?我讨厌的 是朱熹那种道貌岸然说一套做一套的。

Posted: 2008-07-29 12:12
by tiffany
不是每个人都对大美女感兴趣的吧,好比jun,你不就喜欢肚腩男么?

Posted: 2008-07-29 12:53
by Elysees
这书给Jun分析得... :shock: :shock: :shock:
幸好我本来对神雕麻麻地,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我神奇得看了三四五遍依然记不清楚情节,完全违背我当年过目不忘的本领――射雕我只看了一遍就记住很多细节――,我后来总结原因,觉得实在是因为杨过也好小龙女也好都不得我心。
我长大以后愈发总结出一条,我一向比较迷恋笨的男人(或者不善言的男人),例如靖哥哥,例如石破天,例如虚竹。小蓝勉强能理解我的前两个爱好,说起第三个,都说闻所未闻。
Jun来给我深挖一下思想根源,看看是什么原因种下的种子 :verysad:

Posted: 2008-07-29 12:56
by Knowing
我不知道什么种的种子,但是我算明白了,原来贵X就是凭不会说话固了宠。 :mrgreen: 不然老实八交的理工男怎么能在六宫粉黛中脱颖而出呢。

Posted: 2008-07-29 13:10
by tiffany
小k你真坏⋯⋯

Posted: 2008-07-29 13:14
by 火星狗
很好奇的问下,靖哥哥到底好在哪里?如果是说这么憨厚有爱心的人不会给女人苦头吃,后来黄蓉却在他手里的确吃了很多苦头。

Posted: 2008-07-29 13:25
by Elysees
很好奇的问下,靖哥哥到底好在哪里?
理论我也说不出来,我也承认蓉儿跟他确实吃了不少苦。大约好在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是有一段说,蓉儿在一灯那儿疗伤想一灯的过去,靖哥哥老跟那儿问,蓉儿怒吼一声说你这个傻瓜。靖哥哥就说,我就是傻,才问你啊。
我觉得这个品质真挺不错 :f21: :f21:


小k,你要再继续引申我就:evil: :evil: :evil:

Posted: 2008-07-29 13:30
by tiffany
人靖哥哥挺好的,当年我就分析来着---好在哪儿我倒忘了,总之是还不错了。

Posted: 2008-07-29 13:38
by Elysees
我来我来,我记得:oops:

莫名金女旧贴

莫名金女第6讲:蓉儿

白金镶钻   发表时间:2001年11月21日 23:13


蓉儿,是很不莫名的,虽然她不耐风流小生欧阳克,而耐傻小子郭靖――不过,郭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可称大智若愚;比那个全凭欧阳峰荫蔽的小生强多了。所以说,蓉儿不但聪明,而且智慧。蓉儿刚出来的时候,是拿郭靖当冤大头的,在馆子里要了恁多的好菜,还要了两遍!开口讨小红马只不过是为了看郭靖这个老实人如何推辞。那时候,蓉儿还是个给宠坏了的孩子,存心恶作剧来着。待到郭靖一口答应,就感动了,另换了一个馆子继续吃吃喝喝的聊天儿。当然蓉儿最聪明的地方就是一旦动心,立刻行动,马上换了女装来找郭靖,爱情开始得天经地义,全无自寻烦恼的存疑如:偶耐他,他要是不耐偶,那偶岂不是很没有面子之类。

得提一下儿郭靖和欧阳克的表白。郭靖对着假想师傅们,拉着蓉儿的手说:这是蓉儿,很好很好的,很好很好的。翻来覆去只有‘很好’这个词儿来形容,语言笨拙然而感情真诚,更重要的是立刻显示出郭靖是个心地善良有担当的人。(蓉儿慧眼,穆念慈倒只觉得人家运气好,没有检讨自己不带眼识人,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可见其真正莫名。)再看欧阳克,自作自赏风流的吟什么:悠悠我心,岂无他人,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那时候如果有这个词儿,蓉儿一定在心里标注欧阳克为:花痴!

然后,两个人江湖风雨,感情越来越好。需要指出的是:人家靖哥哥也就是没文化,不懂为啥彩霞满天的湖面像水墨画,心里觉得压鬼岛、吃尿岛的俗名儿比明霞岛来得好玩儿,可不是不懂欣赏的木头一块儿。蓉儿唱歌好听,做饭好吃,靖哥哥是明白的;还吃得出来蓉儿特特给他点的菜;蓉儿玩儿大阿福的时候,知道接下茬儿说:好吃!好吃!蓉儿要胡闹的时候,多半还是跟着,并没有特别扫兴;为了泄气,跟蓉儿一起砸了酒店。人家那一对儿,和和美美,默契甚深,过得很有乐趣。

两个人感情的第一次重大考验是二人回了桃花岛发现郭靖的七个师傅死了六个,而黄药师被诬陷为凶手。当时,郭靖刚刚想明白,答应了蓉儿在桃花岛上隐居,对拖雷发的誓就此不算,蓉儿大喜说一生再没有别的要求了。就这样,一下子什么都没了,那种心情,恐怕连万念俱灰都不足以形容。然而,郭靖头脑迷糊中第一反应仍然是:不杀蓉儿。这个,怎么也算得上是把蓉儿放在心中第一位的表现了。经过这件事情的蓉儿,一下子长大了,对待敌人,从机智进化到了谋略,成了郭靖身边的第一大智囊。对靖哥哥,还是爽朗明白,耐就是耐,就算是他说会娶华筝,离去得也绝决,不搞什么藕断丝连,等候人家表白挽留。两个人后来在华山碰头,靖哥哥再次以他的诚朴感动了蓉儿,终于成了眷属。从头到尾,顺理成章,没看见蓉儿在自寻烦恼,跟靖哥哥互相折磨,非常得不莫名。

要说她莫名的地方,偶本来觉得射雕最后,二人在客店里时,郭靖对着蜡烛想事儿,蓉儿在补衣服,一下子从娇蛮的女孩儿,变成了贤惠小女人,这个转得有点太快。后来想想,可能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到了神雕,蓉儿已经是一个什么事情看一眼就明白了的中年智慧女性,更加没有莫名的地方,除了一处。就是她们一干人,为了帮助杨过和小龙女出生入死去到古墓,从冰凉的河水里面勉强逃生,远远看见那两口子站在坡顶,没有心生不满说这两个人不讲义气,只顾自己;反倒觉得狼狈而羡慕那两粒人的风采。

Posted: 2008-07-29 13:38
by 火星狗
哦,就是平均的好法,能够满足最低期望值……但是的确也很不容易了。

我记得当年读到郭靖一看到师傅们死光光立刻把黄蓉当仇人,当时受的刺激很深。如今想起来,略有点像现在的凤凰男。

Posted: 2008-07-29 13:48
by Jun
tiffany wrote:不是每个人都对大美女感兴趣的吧,好比jun,你不就喜欢肚腩男么?
You got me there... :mrgreen: But I do like beautiful men too, but usually there is a bit of something else other than beauty alone.

Posted: 2008-07-29 13:52
by Knowing
我不喜欢郭靖,A:心地善良是善良,大事上一根筋,搞的蓉儿这么一粒玲珑人没过上几天有情趣的好日子,净陪他守襄阳送死了。
B:不懂情趣就是不懂,再怎么接下岔,接不到点子上也没意思。两人心有灵犀,情投意合,互相触发灵感的快乐,蓉儿都没享受到。
不过蓉儿可能就属于把老公当大儿子养的母性强烈型。所以也没什么不满意的。

Posted: 2008-07-29 13:55
by Jun
我仰天长问,为什么?为什么每个关于金庸小说的讨论最后都要变成"我喜欢谁"的讨论?难道金庸小说是个"寻夫指南大全"?

Posted: 2008-07-29 14:02
by bootchange
王重阳是华山论剑第一之后才得到的九阴真经,但是得到了也拒绝不练,而且里面有大量印度文的,他也看不懂。所以全真教跟真经没有直接关系,他并且叫老顽童也别练,结果老顽童一不小心还是练了。神雕里面是说王一直都没有练九阴真经的。
这一说我倒是想起来,射雕里老顽童的确说过这个。但神雕里,我怎么记得王重阳把九阴真经刻在古墓的天花板上?
梁山好汉不是男人乱搞啊,人家宋江还追求过闫婆惜呢。
可后来还不是给一刀剁了。水浒里的美女似乎都没有好下场,不是给好人杀掉就是给坏人逼死。李碧华以前好像说过,梁山就是个基佬集中营。
很好奇的问下,靖哥哥到底好在哪里?
1. 黄蓉要郭靖抢渔夫的铁筏子上山的时候,郭靖就在心里想“是救蓉儿要紧,还是做正人君子要紧。”然后就随黄蓉抢了筏子上山了。
2. 在牛家村,被大家逼着表态,只好说要遵守诺言取华筝,但又说明心里只爱黄蓉。

当然他很迂腐哈,但联系他的时代背景和性格,做到这样也算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