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夏日时光>

Posted: 2008-10-03 9:51
by Knowing
昨天晚上去看纽约电影节的电影,Summer Hours , 导演Oliver Assayas 也来了。他穿着一双粉红的球鞋。。。。 :shock:

我不是很喜欢他上一部电影<登机门>, 对这部也没抱什么太高期望,结果很喜欢。开映前他随便说了几句,大意是这是他拍了好多不停到处跑的国际电影后终于回家用法国演员在法国乡下生活环境拍的酝酿了很久的一个法国电影,感觉是回家,特有往自己心里看的感觉。
如果这是真的,那他内心世界还真"正常人"。。。难道以前他拍的那些变态电影儿都不是他的真实想法?我感觉象看到孙家明同学突然跳出来说他是直人。。。。


Image


<夏日时光>感觉特别侯孝贤。这么说大概不准确,我其实不怎么看侯孝贤。。。

喜欢奥塞博物馆的同学一定要看。ASSAYAS 把那个收藏时期的家具和油画都搬到法国乡村房子里,让它们呼吸生活,啊,真是不可言传的动人。

Posted: 2008-10-03 10:02
by karen
真巧,刚才我还听人跟我说昨晚去看了这部片子,去时期望不高,但片子很好看。伊说导演看上去很象法国的知识分子。 :-D
真羡慕纽约多姿多彩的生活。 :-D

Posted: 2008-10-03 10:09
by Knowing
那我跟你的朋友看的是同一场。嗯,这电影是个crowd pleaser 谁都会喜欢,就是谁都没料到ASSAYAS会拍出这样的电影来。我一直提心吊胆的等意料外的可怕转折到最后一秒。 :mrgreen:

Posted: 2008-10-03 10:18
by 火星狗
他的鞋子好像是砖红色的?还是偷拍的色调不准?

Posted: 2008-10-03 10:19
by Knowing
现场看是粉红。我肯定的说。

Posted: 2008-10-03 10:23
by tiffany
好像跟sin city里救美/被美救的酷哥穿的一样球鞋。

Posted: 2008-10-03 10:29
by 火星狗
也很像我们小时候穿的球鞋,不过没这样娇滴滴的颜色。

Posted: 2008-10-03 14:21
by karen
小K, 你看过Assayas的Late August, Early September吗? 听说风格跟这部挺象的,我打算周末借来看看。
http://www.imdb.com/title/tt0167925/

Posted: 2008-10-03 14:36
by Knowing
没有啊。你看了要是喜欢我也弄来看看。

Posted: 2008-10-03 14:41
by karen
好吧,我当小白鼠。好了就告你声。

Posted: 2008-10-03 15:03
by Knowing
好啊,我成天做你们的小白鼠,也该换换。。。

Posted: 2008-10-16 9:17
by Knowing
赋格也有侯孝贤的影响。

http://fughetta.ycool.com/post.2160625.html

现如今,一线影展及企图跻身一线的影展,都强调“首映”。曼谷影展比上不足,档期又不幸夹在多伦多跟釜山中间,结果变成多伦多的剩菜让曼谷享用,头啖汤又被釜山抢去……

  连两部开幕片都不是首映。《情遇巴塞罗那》与《兰卡苏卡女王》今年在戛纳作过非竞赛放映。

  奥利维耶・阿萨亚斯的《夏日时光》(L'Heure d'été)据说是戛纳漏网之鱼,来曼谷前刚刚跑过多伦多影展。为什么称它戛纳漏网之鱼?可见是一部被低估的影片。
Image
  阿萨亚斯以前似乎是个才华有限的导演。他的片子,《八月末九月初》(Fin août, début septembre)与他前妻主演的《迷离劫》(Irma Vep)都算清新可喜但缺乏深度,另一部他前妻主演的Clean我认为很一般,之前那部Demonlover简直恐怖(不是指剧情)。

  《夏日时光》明显可见小津安二郎和侯孝贤的影响。生老病死,家庭聚散,一代人死亡后,有形和无形的遗产随之流散,折射出时代之变迁,人心之不古,一切在平淡中进行,平淡中有莫名的悲哀。《夏日时光》是阿萨亚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我认为。

  导演比小津或侯孝贤更有知识分子的自觉。比如对“遗产”归属的探讨:母亲去世后,她收藏的艺术品要么被三个子女瓜分,要么出卖,藏品无论如何不能保全;比较而言,卖或者捐给博物馆似乎是最好的出路,因为仍能保持藏品作为艺术品的价值,且能为更多人欣赏;然而转移到博物馆就真的适得其所了吗?与母亲的家相比,博物馆显得寂寥乏味,艺术品失去了往日作为家庭摆设而沾染上的人的生活气息,似乎也就失去了光彩……

  艺术的价值究竟何在?艺术当然不必依附于生活而存在,但为什么当艺术不再依附于生活时,它的美就好像打了折扣?

  三个子女,安排长子在巴黎生活,妹妹客居纽约,小弟因生意需要准备长住北京。美国和中国,当今世界两个重要国家,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一个法国家庭。法国的优雅艺术和生活方式,在这个粗鄙的时代(被美国和中国决定的时代),无可奈何花落去。

  这些问题,在《夏日时光》里只被含蓄提及。

  同为奥塞美术馆委制,也都有朱丽叶比诺什参演,《夏日时光》比侯孝贤的《红气球之旅》(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拍得更有深度,只是结尾稍嫌sentimental。

  能在影院里看这个片子,我觉得幸运。首映不首映对影迷来说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像《夏日时光》这样的影片很可能永远没机会在中国大陆上映(台湾今年七月已公映)。

  顺便说说,张曼玉也在这个片子里露了一脸。一秒钟不到。

Posted: 2008-10-16 9:30
by Jun
法国的优雅艺术和生活方式,在这个粗鄙的时代,无可奈何花落去。
Mwahahahaha.... :laughting015: :laughting015:

Posted: 2008-10-16 9:35
by 森林的火焰
过去的生活方式总是用心多些的吧,也不光是法国。中国中上的农村家庭里,到了什么时间应该做点什么,都有纹有路。春天赏花,冬天看雪,烫一壶热酒,是很平常的事。如果三五代都生活在太平年,家里积下些美丽的东西也普通不过――两三代人的嫁妆就够看的。
说起来,现代人的时间都到哪里去了?难道都加了班?

Posted: 2008-10-16 9:44
by CAVA
拜托,法国为什么一定就是优雅的生活方式?Such a cliché。

这个赋格语气好怪,张曼玉就张曼玉了,一会儿前妻,一会儿张曼玉。

Posted: 2008-10-16 9:48
by Knowing
我觉得阿萨亚斯本人不过是三屉馒头, 赋格的口气酸溜溜 :mrgreen:
不过,羡慕的说,没在欧洲住过一个时期的人是没有资格对欧洲生活表示"不过如此"的 :(

Posted: 2008-10-25 12:08
by karen
我终于租到了Late August, Early Septemeber, 看了后觉得片子很法国,也很一般。 就是一堆朋友在那儿不停得探讨生活探讨爱,只说不做。 每次男女主角们干柴烈火就要做时总发生点啥两人吵起来不做了。 也不是我非得看行动,但他们也太腻腻歪歪了。
不过女主角之一Virginie Ledoyen十分很美。有个段落伊跟俩男人猫腻,导演有自知之明模糊掉了男主们,镜头跟着Virginie拍得很艺术。 :-D
http://www.imdb.com/media/rm3744241920/nm0001461

Posted: 2008-10-26 19:08
by Knowing
哈哈哈,让我想起一次看电视翻台突然翻到个壮汉洗澡,后面一粒女人冲进来,俩人淋着水眼看要猫腻开了我不由自主停下了按遥控器的手,朋友不耐烦说:你看这是LIFETIME 台,光说不练的,别等了,下一个。

Posted: 2008-11-01 19:41
by shuiwutiancao
我是一位大陆的影迷。从夏日时光开拍就开始关注这部电影,但是现在有片子,没有字幕。想问一下,在楼上各位在看的时候,是有字幕的吗?有啥途径可以弄到字幕呢,不胜感激。

Posted: 2008-11-01 19:47
by Knowing
我看的时候有英文字幕。

Posted: 2008-11-01 20:35
by shuiwutiancao
那边已经出DVD了吗,或者网上能不能找到字幕啊,我找了很久都没找到。
lz能不能帮忙看看啊,实在是很喜欢这部电影,尤其是演员,呵呵。

Posted: 2008-11-01 20:36
by Knowing
恩,我在电影节看的,就是说还没正式上映,肯定没有dvd。你再等等看?

Posted: 2008-11-01 20:40
by shuiwutiancao
哦,那我只好等等了。郁闷 :verysad: 估计要到年底才能等到了

Posted: 2008-11-01 20:42
by Knowing
国内也许会更早有盗版?不过assayas 没那么流行吧。

Posted: 2008-11-01 22:50
by shuiwutiancao
国内用电驴可以下dvd版本的,但都是法国的片源,所以没有英语字幕。
为了这个电影折腾这么久,唉

Posted: 2008-11-01 22:53
by buzz
他穿着一双粉红的球鞋。。。。 :shock:
曾有一位直男同事, 他把自己的指甲给抹成粉红色。 还振振有词: 我身上有X染色体,男性的性别基因决定我有一半是女人。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