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百货
Posted: 2008-10-17 10:31
最近忙得要命,都没心思写什么。来篇熟悉的题材吧。
玛莎百货这个译名不知道哪个年代产生的,至少我一听眼前就浮现出典型英国老太太的形象,一身粉红浅紫的碎花衣服,严冬腊月也坚持穿裙子。
Marks & Spencer,也叫M and S,昵称Marks and Sparks,或者Marks,是带点中产意味的老牌百货店。既做服装和家居用品,也有食品部,全部是自家标签,并不卖其它品牌的货色,即使是最普及的亨氏番茄酱。
它的食物多为半成品,品质高,有创意,是我喜欢去的连锁食品店,而且他们的店多在市中心,很适合不开车的人,午餐时分办公一族光顾也因此比较多。也有新鲜蔬果肉鱼类,但品种就不及普通超市丰富,近年流行的‘异国情调’的蔬果如中国白菜,日本萝卜是没有的,非常英国,略似保守,价格也比其它商店贵些。M&S的花,硬是比其它店买的开花时间长。
典型的M&S食品

号称全英国一半以上的人穿M & S的内衣。可是近年来Marks的业绩一路下滑,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是服装样式老化,跟不上潮流,吸引不到最肯在打扮上花钱的女性群体。也曾试图推出以25-35岁女性为目标人群的产品线,叫Per Una,可是店里好象还是以中老年妇女居多。所以有时尚杂志总结道,穿M & S内衣是可接受的,穿它家的dress就完全不cool了。当然M & S的服务人员一向训练有素,态度上佳,没事进去瞅瞅不失为愉快的经验。
因为业绩不佳,前几年M & S关闭了多数海外商店,导致某人的表妹在巴黎买不到在英国住时爱上的Chicken Tikka Masala,也从此吃不上好的Scone。上海的玛莎百货10月初开张,,最兴奋的自然是住上海的英国人。据说印度也有开分店的计划,那么是看好亚洲人民的购买潜力了。据国内报纸评论,玛莎的目标人群是月收入4000-5000的年轻人,我倒有点好奇,莫非它家卖的服装脱离了老太太款,下次回国得去瞧瞧。
小地方没有象样的菜市场,肉店和鱼店,只好超市里打转了,所以对M&S还是很有感情的。只是附近最近开了家Waitrose,路线基本一致,但它家卖各个品牌的东西,希望不会给M&S带来太大的冲击。如果某天它真的支持不下去了,英国人民要穿什么内衣呢?

玛莎百货这个译名不知道哪个年代产生的,至少我一听眼前就浮现出典型英国老太太的形象,一身粉红浅紫的碎花衣服,严冬腊月也坚持穿裙子。
Marks & Spencer,也叫M and S,昵称Marks and Sparks,或者Marks,是带点中产意味的老牌百货店。既做服装和家居用品,也有食品部,全部是自家标签,并不卖其它品牌的货色,即使是最普及的亨氏番茄酱。
它的食物多为半成品,品质高,有创意,是我喜欢去的连锁食品店,而且他们的店多在市中心,很适合不开车的人,午餐时分办公一族光顾也因此比较多。也有新鲜蔬果肉鱼类,但品种就不及普通超市丰富,近年流行的‘异国情调’的蔬果如中国白菜,日本萝卜是没有的,非常英国,略似保守,价格也比其它商店贵些。M&S的花,硬是比其它店买的开花时间长。
典型的M&S食品


号称全英国一半以上的人穿M & S的内衣。可是近年来Marks的业绩一路下滑,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是服装样式老化,跟不上潮流,吸引不到最肯在打扮上花钱的女性群体。也曾试图推出以25-35岁女性为目标人群的产品线,叫Per Una,可是店里好象还是以中老年妇女居多。所以有时尚杂志总结道,穿M & S内衣是可接受的,穿它家的dress就完全不cool了。当然M & S的服务人员一向训练有素,态度上佳,没事进去瞅瞅不失为愉快的经验。
因为业绩不佳,前几年M & S关闭了多数海外商店,导致某人的表妹在巴黎买不到在英国住时爱上的Chicken Tikka Masala,也从此吃不上好的Scone。上海的玛莎百货10月初开张,,最兴奋的自然是住上海的英国人。据说印度也有开分店的计划,那么是看好亚洲人民的购买潜力了。据国内报纸评论,玛莎的目标人群是月收入4000-5000的年轻人,我倒有点好奇,莫非它家卖的服装脱离了老太太款,下次回国得去瞧瞧。
小地方没有象样的菜市场,肉店和鱼店,只好超市里打转了,所以对M&S还是很有感情的。只是附近最近开了家Waitrose,路线基本一致,但它家卖各个品牌的东西,希望不会给M&S带来太大的冲击。如果某天它真的支持不下去了,英国人民要穿什么内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