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 强烈推荐:Rachel Getting Married
[影片] 强烈推荐:Rachel Getting Married
今天下午去看了饱受好评的Rachel Getting Married,导演是Jonathan Demme(沉默羔羊的导演),编剧是 Jenny Lumet,Sidney Lumet 的女儿。拍得非常非常好。是我看过的电影里配得最好的音乐(之一?)。
这是那种注意力集中在人脸上的故事,小成本的独立制作电影,也是我最喜欢的类型。情节很简单,讲妹妹 Kym(Ann Hathaway)从戒毒所里出来几天回家参加姐姐 Rachel 的婚礼。婚礼是最 stressful 的环境,在手忙脚乱中家人各位的老账都被翻了出来,埋葬的积怨个个浮上水面,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冲突激化。
影片中的每个人物都写得演得拍得很细腻,很真实,血淋淋的真实。Ann Hathaway 的角色不停地让我想起一个有自毁倾向的朋友,她周围家人的反应和态度让我回想起自己和其他朋友在她身边不知所措,又心痛又反感的复杂心情。其他的角色也很复杂很真实,没有简单化的懒惰处理。
整个片子全部用手提的 digital video camera 拍的,有比较强的晃动,容易晕的观众要做好思想准备。导演说他的意图是想制造业余拍的婚礼家庭电影的效果。很多画面看起来很平常,却有种暗蕴的美感。
用的演员大多是纽约的舞台剧演员。我查了一下,没找到影片的花费,但是到处都说这是一部低成本影片。我估计budget 应该在一百万以下。没有特技,没有大牌明星(除了Ann Hathaway 算是个小明星,和退休已久的 Debra Winger),没有昂贵的场景和让人眼花缭乱的外景,全部都是在乡下拍的。但是剧本导演表演等等都极其出色。
Jonathan Demme 前两年拍了一部关于 Neil Young 的纪录片(Neil Young: Heart of Gold),显然他是很喜欢音乐的。这里面特意安排了很多不同风格和民族的音乐,很棒,很不俗,很有纽约风格,都是 Demme 自己认识音乐家,精心挑选出来的。音乐和叙事和表演都象一场爵士乐的jamming session,看似随意,而且的确有很多临时发挥,但是形散神不散,很多音乐都用得跟感情和气氛贴切之极,但一点也不煽情,而是温柔地牵着观众的手。
非常好看,强烈推荐下。
这是那种注意力集中在人脸上的故事,小成本的独立制作电影,也是我最喜欢的类型。情节很简单,讲妹妹 Kym(Ann Hathaway)从戒毒所里出来几天回家参加姐姐 Rachel 的婚礼。婚礼是最 stressful 的环境,在手忙脚乱中家人各位的老账都被翻了出来,埋葬的积怨个个浮上水面,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冲突激化。
影片中的每个人物都写得演得拍得很细腻,很真实,血淋淋的真实。Ann Hathaway 的角色不停地让我想起一个有自毁倾向的朋友,她周围家人的反应和态度让我回想起自己和其他朋友在她身边不知所措,又心痛又反感的复杂心情。其他的角色也很复杂很真实,没有简单化的懒惰处理。
整个片子全部用手提的 digital video camera 拍的,有比较强的晃动,容易晕的观众要做好思想准备。导演说他的意图是想制造业余拍的婚礼家庭电影的效果。很多画面看起来很平常,却有种暗蕴的美感。
用的演员大多是纽约的舞台剧演员。我查了一下,没找到影片的花费,但是到处都说这是一部低成本影片。我估计budget 应该在一百万以下。没有特技,没有大牌明星(除了Ann Hathaway 算是个小明星,和退休已久的 Debra Winger),没有昂贵的场景和让人眼花缭乱的外景,全部都是在乡下拍的。但是剧本导演表演等等都极其出色。
Jonathan Demme 前两年拍了一部关于 Neil Young 的纪录片(Neil Young: Heart of Gold),显然他是很喜欢音乐的。这里面特意安排了很多不同风格和民族的音乐,很棒,很不俗,很有纽约风格,都是 Demme 自己认识音乐家,精心挑选出来的。音乐和叙事和表演都象一场爵士乐的jamming session,看似随意,而且的确有很多临时发挥,但是形散神不散,很多音乐都用得跟感情和气氛贴切之极,但一点也不煽情,而是温柔地牵着观众的手。
非常好看,强烈推荐下。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刚看完Rachel回来。表演很到位,Anne Hathaway怕要提名奥斯卡了吧?音乐也特别出色,大部分时间与情节丝丝入扣。姐妹母女父女甚至翁婿之间的关系处理的都很真实又特别巧妙,很多powerful moments,感人又不突兀。我很喜欢这部电影讲故事的方式,抽丝剥茧,一层一层展开深入。我一直在担心电影落入俗套--女主角跟伴郎发生爱情,或者结局搞一个虚假的大团圆--可是都没有。非常非常好。
我倒是没觉得最后是把罪过都推到母亲身上了。我感觉就是家庭关系总是很复杂,特别是发生这种惨剧之后,意外还是人为,都是谁的责任,很难讲清楚。Kym在前面的部分是让我讨厌多于同情的,后面发展妈妈的角色,增加了我对Kym的同情。
也有不太满意的地方。Rehearsal dinner上的祝酒辞--有必要让那么多人都发言么?婚礼部分,长时间的展示各地的音乐和舞蹈,当然这些音乐和舞蹈本身是很好看的,但是对于故事情节或者人物塑造有帮助么?我觉得这两个地方有点散,也许因为我没看出来它们的作用?
我倒是没觉得最后是把罪过都推到母亲身上了。我感觉就是家庭关系总是很复杂,特别是发生这种惨剧之后,意外还是人为,都是谁的责任,很难讲清楚。Kym在前面的部分是让我讨厌多于同情的,后面发展妈妈的角色,增加了我对Kym的同情。
也有不太满意的地方。Rehearsal dinner上的祝酒辞--有必要让那么多人都发言么?婚礼部分,长时间的展示各地的音乐和舞蹈,当然这些音乐和舞蹈本身是很好看的,但是对于故事情节或者人物塑造有帮助么?我觉得这两个地方有点散,也许因为我没看出来它们的作用?
我倒是挺喜欢这些段落,据说是事先没有剧本,都是Demme 请的演员和音乐家临时 jam 出来的戏。我想导演想给 Rachel 的婚礼一些时间和篇幅,有真实感,不那么刻意地只讲一条线的故事,而是给我们一个大一些的人文环境的画面。也许意图是说,这不仅仅是Kym 的故事,也是 Rachel 的故事,也是这家人的周围的朋友们一起的故事。
我一般对婚礼非常没兴趣,这是第一次觉得羡慕这个婚礼,不仅是婚礼的印度主题,纱丽很好看,食物很诱人,而且那种community 的感觉,被两家朋友们环绕,都是音乐家,都有很多友爱,都是有很长历史的友情和亲情。即使象我这样反社会的人都有种远古的亲切感被唤醒了。
这是人生的一段,之前有历史,之后还要活下去,这些人物在故事的框架之外还有大把一天一天的人生。这个片子给人一种"截取"的感觉,而不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编好了特意 fit into 这两个钟头。
我一般对婚礼非常没兴趣,这是第一次觉得羡慕这个婚礼,不仅是婚礼的印度主题,纱丽很好看,食物很诱人,而且那种community 的感觉,被两家朋友们环绕,都是音乐家,都有很多友爱,都是有很长历史的友情和亲情。即使象我这样反社会的人都有种远古的亲切感被唤醒了。
这是人生的一段,之前有历史,之后还要活下去,这些人物在故事的框架之外还有大把一天一天的人生。这个片子给人一种"截取"的感觉,而不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编好了特意 fit into 这两个钟头。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我也觉得这个多出来的15分钟婚礼戏非常好――现在知道是jam出来的,就觉得更加好了。Jun wrote:我倒是挺喜欢这些段落,据说是事先没有剧本,都是Demme 请的演员和音乐家临时 jam 出来的戏。我想导演想给 Rachel 的婚礼一些时间和篇幅,有真实感,不那么刻意地只讲一条线的故事,而是给我们一个大一些的人文环境的画面。也许意图是说,这不仅仅是Kym 的故事,也是 Rachel 的故事,也是这家人的周围的朋友们一起的故事。
我一般对婚礼非常没兴趣,这是第一次觉得羡慕这个婚礼,不仅是婚礼的印度主题,纱丽很好看,食物很诱人,而且那种community 的感觉,被两家朋友们环绕,都是音乐家,都有很多友爱,都是有很长历史的友情和亲情。即使象我这样反社会的人都有种远古的亲切感被唤醒了。
这是人生的一段,之前有历史,之后还要活下去,这些人物在故事的框架之外还有大把一天一天的人生。这个片子给人一种"截取"的感觉,而不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编好了特意 fit into 这两个钟头。

Violent delights.
说实话看的时候我一点也没觉得混乱。印度主题的婚礼,我当时就猜想大概是因为 Rachel 喜欢 New Age 风格的艺术。换了我也会想玩这个 --- 服装好看,饭又好吃,很有情趣的婚礼。
一群彼此熟悉的音乐家,而且看上去是搞 jazz 的,习惯了即兴 jam,种族混合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扎音乐堆的人,本来就不是什么主流的社会栋梁。虽然对大多数观众来说是很陌生的圈子,但是给我的感觉很真实。这是 Jonathan Demme 自己熟悉的音乐圈人士,实际上里面的群众演员大多数都是他的音乐圈朋友,被他拉来客串演出的,而且他们的戏没有剧本,很多是即兴的本色表演。可以想象他们这群熟朋友平时的聚会也跟这里面的气氛差不多。
演新郎 Sidney 的 Tundo Adebimpe 也是搞音乐的,不是专业演员。Demme 本来想请 Paul Thomas Anderson (director of There Will Be Blood) 来演新郎,但是 PT Anderson 没有时间空档而未成。如果他来演,效果会完全不同(Anderson 是一个颇神经质的人,而不是 Adebimpe 那样的稳重感)。但是也说明种族混合本身并不是 Demme 最为关注的主题。
这部片子比较让我意外的,还不是没有特意去解释 Rachel 为什么喜欢印度风格或者 new age 的东西,或者刻意表现不同种族的家人之间努力做出互相包容,文化和解的姿态,而是并不特意去解释为什么新郎看见新太太家里一团糟的关系而没有 freak out,没有特意给我们看新郎和 Rachel 躲起来进行 heart-to-heart 的交流和讨论。如果换了我,看见马上就要娶过门的配偶家里是这么乱七八糟的纠结的历史,肯定心里要拼命打鼓,非得关起门来问个清楚不可,甚至会产生冷脚丫的反应。当然他们肯定有私下的沟通,但是 Demme 故意不拍给观众看,我觉得真是极度自信的手法,完全躲开俗套的意料之中的解释解释解释。
这部片子里唯一让我觉得有一点遗憾的是那个导致 Kym 吸毒和心碎的家庭秘密,有点太戏剧化了。有这种悲剧的家庭在现实里相当罕见,但是有这样 dysfunctional 的家庭关系和 Kym 这样的人却到处都有。如果能把家庭历史设计得 subtle 一些会比较好。
An interview with Demme:
http://blog.spout.com/2008/09/17/jonath ... onto-2008/
一群彼此熟悉的音乐家,而且看上去是搞 jazz 的,习惯了即兴 jam,种族混合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扎音乐堆的人,本来就不是什么主流的社会栋梁。虽然对大多数观众来说是很陌生的圈子,但是给我的感觉很真实。这是 Jonathan Demme 自己熟悉的音乐圈人士,实际上里面的群众演员大多数都是他的音乐圈朋友,被他拉来客串演出的,而且他们的戏没有剧本,很多是即兴的本色表演。可以想象他们这群熟朋友平时的聚会也跟这里面的气氛差不多。
演新郎 Sidney 的 Tundo Adebimpe 也是搞音乐的,不是专业演员。Demme 本来想请 Paul Thomas Anderson (director of There Will Be Blood) 来演新郎,但是 PT Anderson 没有时间空档而未成。如果他来演,效果会完全不同(Anderson 是一个颇神经质的人,而不是 Adebimpe 那样的稳重感)。但是也说明种族混合本身并不是 Demme 最为关注的主题。
这部片子比较让我意外的,还不是没有特意去解释 Rachel 为什么喜欢印度风格或者 new age 的东西,或者刻意表现不同种族的家人之间努力做出互相包容,文化和解的姿态,而是并不特意去解释为什么新郎看见新太太家里一团糟的关系而没有 freak out,没有特意给我们看新郎和 Rachel 躲起来进行 heart-to-heart 的交流和讨论。如果换了我,看见马上就要娶过门的配偶家里是这么乱七八糟的纠结的历史,肯定心里要拼命打鼓,非得关起门来问个清楚不可,甚至会产生冷脚丫的反应。当然他们肯定有私下的沟通,但是 Demme 故意不拍给观众看,我觉得真是极度自信的手法,完全躲开俗套的意料之中的解释解释解释。
这部片子里唯一让我觉得有一点遗憾的是那个导致 Kym 吸毒和心碎的家庭秘密,有点太戏剧化了。有这种悲剧的家庭在现实里相当罕见,但是有这样 dysfunctional 的家庭关系和 Kym 这样的人却到处都有。如果能把家庭历史设计得 subtle 一些会比较好。
An interview with Demme:
http://blog.spout.com/2008/09/17/jonath ... onto-2008/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There are occasions when people pretend to be cordial and undisturbed in front of others whom they find incredibly annoying in order to maintain a civilized, courteous social environment.
Just because some people refrain from speaking in public of their private unfavorable thoughts about others, it does not mean they do not have an opinion or reaction.
Demme chose not to show the reactions and opinions of the background characters outside Kym's family. It may be a disappointment to viewers who expect it. I personally think it is an unexpected and unconventional decision not to explicitly give us the commentaries of the wedding guests about this obviously dysfunctional family behind closed guest room doors. I personally think it is the right artistic decision that served a purpose. To each her own. Nevertheless I did not come away with the impression that they did not care or even see the family conflicts.
Just because some people refrain from speaking in public of their private unfavorable thoughts about others, it does not mean they do not have an opinion or reaction.
Demme chose not to show the reactions and opinions of the background characters outside Kym's family. It may be a disappointment to viewers who expect it. I personally think it is an unexpected and unconventional decision not to explicitly give us the commentaries of the wedding guests about this obviously dysfunctional family behind closed guest room doors. I personally think it is the right artistic decision that served a purpose. To each her own. Nevertheless I did not come away with the impression that they did not care or even see the family conflicts.
Last edited by Jun on 2008-12-29 11:07, edited 2 times in total.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