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单子及其它
Posted: 2008-10-28 12:06
回国最大宗的购物是书和音像制品。
网上购书真方便,免费送货,见货给钱。
# 明朝那些事儿 已出五本
# 致女儿书(王朔自传,写给女儿的遗书)
# 与二哥书
# 王蒙自传 三本
# 马未都说收藏 陶瓷上下,家具一本
# 楼庆西建筑类书几本
# 倒霉熊套装(4DVD)(韩国经典爆笑动画片)
# 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DVD) 10套送人用
# 卓越当当等网站上基本所有评价五星的儿童图书。
在金五星小商品市场(偷偷)买的电影和压缩版连续剧DVD一堆。
许巍精选集一套,郑钧新作两张。
从我妈和我哥那儿挑的旧三联周刊一摞。
除了买书买碟,正经购物几乎没有进行,实在是有个孩子挂在身上,简直寸步难行。
我妈替我海选囤积了诸多物资,去她那儿就风风火火试穿几十件衣服,搜刮一批走人。计有长羽绒服一件,各式开身毛衣多件,丝麻毛围巾十条左右(自用及送人)。
去了一次“红英”专卖店--大学时的“自由马”,买了一件长袖黑色针织上衣,领子稍微有点花头,象荡领,却是中式两片相叠的,用几颗包扣连住。
在一个小店看中一个人造革的包,还叫先生去看了看,也觉得可以,但不给讲价,就撂下了。隔天我妈去买了给我,惭愧。
在海淀图书城“石头记”买了一对黑玛瑙银耳坠。当时觉得一般,因为便宜(55)就买了。没承想后来再也没有时间买耳坠了,这居然是此行唯一斩获。
给孩子买的东西最多。
蓝旗营万圣书园左近的小店被我们逛了N遍,外婆和我们都买了不少件童装,实在是出门坐几站公共汽车319就到---孩子从来没有做过公共汽车,尤其是双层的,酷爱这个娱乐活动。
在金五星给孩子买了好多双皮鞋布鞋,羊皮丁字皮鞋只要60块。纯棉棉毛衫裤买了几身。
还买了好多好多发卡。我们闺女头发稀,Gymboree的卡子都太大,当然还贵,式样也不怎么新鲜。金五星差不多2-3块钱一袋子,大点的卡子两个,小点的四个,样子太多了。我们前后买了三次,好几十袋。经验是需要打开袋子闻闻,有种卡子上面是塑料花色的,粘在金属上的,一股苯味,让我非常顾虑,在窗台上晾了很久才敢给孩子戴。
=============
此行总结发言
bottom line是我们仨人都没有生病,值得庆幸。
遗憾是孩子还小,换了环境又倒时差,比较难过。非常粘人,时刻要点名,爸爸妈妈须臾不可走开。以至于我们大部分时间“家里蹲”,都没有去外婆那里住,只白天去了几次。只好请外婆多多包涵,争取下次回来有所改善。
和家人相聚是最愉快的。而走在街上,被乡音包围,那种感受也很奇妙。
不过,我不得不承认,离开北京十年,北京已经不是我的家了,公婆的家、我妈妈的家,也都不是我的家。别误会我,如果我决心搬回去,北京将在第一时间变回我的家,但现在,不是。
网上购书真方便,免费送货,见货给钱。
# 明朝那些事儿 已出五本
# 致女儿书(王朔自传,写给女儿的遗书)
# 与二哥书
# 王蒙自传 三本
# 马未都说收藏 陶瓷上下,家具一本
# 楼庆西建筑类书几本
# 倒霉熊套装(4DVD)(韩国经典爆笑动画片)
# 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DVD) 10套送人用
# 卓越当当等网站上基本所有评价五星的儿童图书。
在金五星小商品市场(偷偷)买的电影和压缩版连续剧DVD一堆。
许巍精选集一套,郑钧新作两张。
从我妈和我哥那儿挑的旧三联周刊一摞。
除了买书买碟,正经购物几乎没有进行,实在是有个孩子挂在身上,简直寸步难行。
我妈替我海选囤积了诸多物资,去她那儿就风风火火试穿几十件衣服,搜刮一批走人。计有长羽绒服一件,各式开身毛衣多件,丝麻毛围巾十条左右(自用及送人)。
去了一次“红英”专卖店--大学时的“自由马”,买了一件长袖黑色针织上衣,领子稍微有点花头,象荡领,却是中式两片相叠的,用几颗包扣连住。
在一个小店看中一个人造革的包,还叫先生去看了看,也觉得可以,但不给讲价,就撂下了。隔天我妈去买了给我,惭愧。
在海淀图书城“石头记”买了一对黑玛瑙银耳坠。当时觉得一般,因为便宜(55)就买了。没承想后来再也没有时间买耳坠了,这居然是此行唯一斩获。
给孩子买的东西最多。
蓝旗营万圣书园左近的小店被我们逛了N遍,外婆和我们都买了不少件童装,实在是出门坐几站公共汽车319就到---孩子从来没有做过公共汽车,尤其是双层的,酷爱这个娱乐活动。
在金五星给孩子买了好多双皮鞋布鞋,羊皮丁字皮鞋只要60块。纯棉棉毛衫裤买了几身。
还买了好多好多发卡。我们闺女头发稀,Gymboree的卡子都太大,当然还贵,式样也不怎么新鲜。金五星差不多2-3块钱一袋子,大点的卡子两个,小点的四个,样子太多了。我们前后买了三次,好几十袋。经验是需要打开袋子闻闻,有种卡子上面是塑料花色的,粘在金属上的,一股苯味,让我非常顾虑,在窗台上晾了很久才敢给孩子戴。
=============
此行总结发言
bottom line是我们仨人都没有生病,值得庆幸。
遗憾是孩子还小,换了环境又倒时差,比较难过。非常粘人,时刻要点名,爸爸妈妈须臾不可走开。以至于我们大部分时间“家里蹲”,都没有去外婆那里住,只白天去了几次。只好请外婆多多包涵,争取下次回来有所改善。
和家人相聚是最愉快的。而走在街上,被乡音包围,那种感受也很奇妙。
不过,我不得不承认,离开北京十年,北京已经不是我的家了,公婆的家、我妈妈的家,也都不是我的家。别误会我,如果我决心搬回去,北京将在第一时间变回我的家,但现在,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