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评论二则
Posted: 2008-11-24 1:50
早夭的老妖
《财经》特约作者 张晓舟 [11-21 22:37]
足球也好,篮球也罢,其社会土壤是一样的,也都是举国体制红旗下的蛋
【《财经网》专稿/特约作者 张晓舟】传闻谢亚龙还要留任,“再干一个奥运周期”,舆论一片哗然。尽管体育总局辟谣称“尚未定夺”,但中国足坛的确已是草木皆兵,脆弱之至。央视对收官高潮之际的中超竟然予以封杀,不转播,不报新闻,相反却锣鼓喧天迎接CBA新赛季开幕,中超与CBA此消彼长,一个俨然成了全民共诛的“民贼”,一个成了“朝阳产业 ”。前央视体育掌门马国力跳槽任盈方中国总裁后认定:眼下最具市场价值的是CBA。
中国足球活该受罪,CBA也理应扶持,然而二者真的有天渊之别吗?通过妖魔化中超来神化CBA,这是很滑稽的思维,即便中超确实已成妖魔,CBA也绝不是什么圣徒。
道理很简单,足球也好,篮球也罢,其社会土壤是一样的,也都是举国体制红旗下的蛋。篮管中心确实比足协高明,CBA发展确实相对健康,然而必须正视一个悖论:恰恰是受关注度不够掩盖了CBA本来就存在的问题。等到CBA越来越火,其毛病也自然会暴露出来。发作起来,到时天真的人们会发现,中超和CBA其实还是一对兄弟,只不过可能是同母异父或同父异母,或者已经失散多年或者已经绝交,然而他们长得还是有些像的。
比如超龄问题,中国篮球和中国足球同样普遍严重,因为大家都是同一个体制甚至同一个体校出来的,当然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这个圈子没有傻子。张玉宁为什么“30岁不到”就不行了就失宠了,因为谁都知道他其实已到了差不多退役的年纪。张玉宁和曲圣卿从小一个队的,凭什么曲是 1974年生的而张是1977年生的?所以请不要为中国球员的“早夭”伤感,“早夭”的其实很多都是老妖。从前霍顿执教时,范志毅有一次在输球后当着电视镜头怒斥另一位后卫,媒体都说范对年轻球员缺乏宽容。殊不知这位“年轻球员”只比范小几个月,他超龄整整六岁。只因为长着一张娃娃脸,从小到大逐级改年龄,一共改了三次 ,每次改小两岁!真可以去当“青春不老丹”的形象代言人了。
篮球界类似的笑话也少不了。奥运时,报纸上列出中国队梦幻阵容,但能不能拜托以后别在球员名字后注明年龄,来玩弄所谓“青春风暴”的廉价主题?有谁会愚蠢到相信陈江华只有19岁呢?我一位朋友多年前在校园篮球赛和这位神奇小子交过手,他听说陈江华只有19岁时笑说:“他真是年年19岁。”
易建联登陆NBA之初也被质疑超龄三岁,但他一直否认。如今转到网队后发展顺利,其美国经纪人似乎也足以摆平此事。但是,在奥运会中国体操选手江钰源年龄风波之后,中国运动员的年龄问题已成为饱受国际质疑的焦点,这将越来越制约中国运动员的国际发展道路。
CBA火爆的表现是球星、上座率、赞助商甚至拉拉队,但CCTV肯定不会去做CBA的负面新闻――比如说CBA实在太缺乏专业精神,他们印发的新赛季秩序册竟有多达22名球员的年龄与上赛季不符!CBA竟然如此轻易地给了世人现成的造假证据:唐正东上赛季注册是1984年生,今年老实地改回了1982年生(当然,我还是不信他是1982年生,没准是1980年,谁知道呢?),张庆鹏上赛季注册为1985年生,现在大方地改回1981年生。
举国体制纵有万般美妙,还是请允许我稍稍挑它的一个“瑕疵”。这个“瑕疵”就是:到最后,这个国家的运动员也被自己的年龄搞糊涂了,他们从小用两个乃至多个年龄生活,每年都要过两次乃至多次生日。
某位CBA球员有一次被记者问及年龄,这小伙子愣了,回头看看教练,又回头看看母亲,再掏出身份证,最后老实相告:“我也不知道。”
后来他的母亲还是真诚地告诉记者,他的儿子超龄五岁。但是她委屈地指出:“这不是他自己想改的呀!”
《财经》特约作者 张晓舟 [11-21 22:37]
足球也好,篮球也罢,其社会土壤是一样的,也都是举国体制红旗下的蛋
【《财经网》专稿/特约作者 张晓舟】传闻谢亚龙还要留任,“再干一个奥运周期”,舆论一片哗然。尽管体育总局辟谣称“尚未定夺”,但中国足坛的确已是草木皆兵,脆弱之至。央视对收官高潮之际的中超竟然予以封杀,不转播,不报新闻,相反却锣鼓喧天迎接CBA新赛季开幕,中超与CBA此消彼长,一个俨然成了全民共诛的“民贼”,一个成了“朝阳产业 ”。前央视体育掌门马国力跳槽任盈方中国总裁后认定:眼下最具市场价值的是CBA。
中国足球活该受罪,CBA也理应扶持,然而二者真的有天渊之别吗?通过妖魔化中超来神化CBA,这是很滑稽的思维,即便中超确实已成妖魔,CBA也绝不是什么圣徒。
道理很简单,足球也好,篮球也罢,其社会土壤是一样的,也都是举国体制红旗下的蛋。篮管中心确实比足协高明,CBA发展确实相对健康,然而必须正视一个悖论:恰恰是受关注度不够掩盖了CBA本来就存在的问题。等到CBA越来越火,其毛病也自然会暴露出来。发作起来,到时天真的人们会发现,中超和CBA其实还是一对兄弟,只不过可能是同母异父或同父异母,或者已经失散多年或者已经绝交,然而他们长得还是有些像的。
比如超龄问题,中国篮球和中国足球同样普遍严重,因为大家都是同一个体制甚至同一个体校出来的,当然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这个圈子没有傻子。张玉宁为什么“30岁不到”就不行了就失宠了,因为谁都知道他其实已到了差不多退役的年纪。张玉宁和曲圣卿从小一个队的,凭什么曲是 1974年生的而张是1977年生的?所以请不要为中国球员的“早夭”伤感,“早夭”的其实很多都是老妖。从前霍顿执教时,范志毅有一次在输球后当着电视镜头怒斥另一位后卫,媒体都说范对年轻球员缺乏宽容。殊不知这位“年轻球员”只比范小几个月,他超龄整整六岁。只因为长着一张娃娃脸,从小到大逐级改年龄,一共改了三次 ,每次改小两岁!真可以去当“青春不老丹”的形象代言人了。
篮球界类似的笑话也少不了。奥运时,报纸上列出中国队梦幻阵容,但能不能拜托以后别在球员名字后注明年龄,来玩弄所谓“青春风暴”的廉价主题?有谁会愚蠢到相信陈江华只有19岁呢?我一位朋友多年前在校园篮球赛和这位神奇小子交过手,他听说陈江华只有19岁时笑说:“他真是年年19岁。”
易建联登陆NBA之初也被质疑超龄三岁,但他一直否认。如今转到网队后发展顺利,其美国经纪人似乎也足以摆平此事。但是,在奥运会中国体操选手江钰源年龄风波之后,中国运动员的年龄问题已成为饱受国际质疑的焦点,这将越来越制约中国运动员的国际发展道路。
CBA火爆的表现是球星、上座率、赞助商甚至拉拉队,但CCTV肯定不会去做CBA的负面新闻――比如说CBA实在太缺乏专业精神,他们印发的新赛季秩序册竟有多达22名球员的年龄与上赛季不符!CBA竟然如此轻易地给了世人现成的造假证据:唐正东上赛季注册是1984年生,今年老实地改回了1982年生(当然,我还是不信他是1982年生,没准是1980年,谁知道呢?),张庆鹏上赛季注册为1985年生,现在大方地改回1981年生。
举国体制纵有万般美妙,还是请允许我稍稍挑它的一个“瑕疵”。这个“瑕疵”就是:到最后,这个国家的运动员也被自己的年龄搞糊涂了,他们从小用两个乃至多个年龄生活,每年都要过两次乃至多次生日。
某位CBA球员有一次被记者问及年龄,这小伙子愣了,回头看看教练,又回头看看母亲,再掏出身份证,最后老实相告:“我也不知道。”
后来他的母亲还是真诚地告诉记者,他的儿子超龄五岁。但是她委屈地指出:“这不是他自己想改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