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编导是原版话剧的编剧 John Patrick Shanley,此剧曾获得Pulitzer Prize。天主教教会学校的真实情况建立在他小时候的亲身经历之上。60年代的天主教会正处于新旧思想和规则交替的关口,原本绝对严苛的上下级结构受到一定挑战。里面有很多细节,例如神父与修女之间的地位差别,让人看了吐舌头。
话剧的原名叫Doubt: A Parable,含义比电影里表现的更加直白。虽然剧本的情节主线是“Father Flynn有没有猥亵学生”的悬疑,以及 Flynn 和 Aloysius 之间的权力斗争,但真正的主题是一个概念上的辩论:Doubt is the bond we share. In doubt we are not alone. 坚信自己绝对正确而从不怀疑是可怕的,在追问和怀疑和种种不完美的存在中我们才能实现人性。
似乎看过话剧的影评人觉得电影把这个剧本给具体化了,不如舞台剧更能体现这个推而广之的主题,而让观众只顾盯着"did he or didn't he?" 的疑问。这个剧本好在没有坚定而明显地批判哪一方,或者把某个人竖起来当作道德靶子来推倒。Doubt 没有被简单化,里面仍然保留了辩论中所有的 nuance。
Did he or didn't he? 直到结尾也没有给观众一个肯定的答案---当然,否则就不会叫 Doubt 了。但是观众对主题的感受却一点不会减少,因为剧中各个人物的道德立场都是模棱多面的,我们的同情也跟着 Sister James 的怀疑游移不定。
这样的影片,对演员的要求特别高。里面的诸位也没有让人失望。其实我个人觉得 Streep 的表演并未高人一截,反而让我有一丝丝失望,似乎稍微过了那么一点点。也许是我的偏见,Phil Hoffman 演的 Father Flynn 让我非常非常满意。上星期他接受访问新鲜空气的时候说实际上剧组里其他人都不知道谜底 (did he or didn't he?),但是编剧跟他摊了底牌,他自己是知道的。我想,他终究把这个背景微妙但可信地演出来了。他演的 Father Flynn 有种vulnerability,跟他关注的黑人学生形成隐隐的呼应。不过,最受到各个影评赞赏的是只有一场戏的配角Viola Davis,跟 Streep 对手戏中抢尽风头。
不能多说,再说就露馅了。想知道详情必须自己去看。
这是一部非常天主教的作品,因为天主教的规则就是教皇是绝对正确的,教皇代表神发布命令和判决,谁也不许质疑。作者描绘教会里的 hierarchy ,似乎暗示权力给人带来绝对黑白和正负的假象,权力滋养一种自以为正确的假象,而让人失去了应有的doubt。当然,这个现象绝不限于天主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