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太太万岁》
老电影《太太万岁》
为了家里老人来订了从网路来的麒麟中文电视,结果老人们都走了也没撤。
每天晚饭孩子终于同意不看Barney了,她爸铁定霸着电视看《新闻联播》,字正腔圆激昂奋进的播音,不天天听还挺好玩的。
难得轮到我看一会儿,难得我到央视的中国电影频道瞅一眼节目单。这个台放的节目陈旧如《黄英姑》(有知道张金玲的么?)、《山菊花》(倪萍)…… 居然让我碰上张爱编剧的《太太万岁》!
剧情没什么太复杂的,就是大太太战胜小三,兼有情人终成眷属。应该说,要不是张爱编剧,我是不会看的。不过以前看的老电影都是革命的、有意义的,这种类型的几乎没看过,很有点儿意思。而且,演员特好玩。
男女主角都不认识。男的很秀气,白面无须,眼睛有点花,就解放初期香港男演员那样子,比如陈思思的丈夫。比刘琼啊舒适啊什么的都好看。女主角太太脸不好看,始终穿旗袍,身段不错的,还挺会演。
配角好玩多了。女主角的爸爸是石挥,一帮演员都是江浙口音的国语,就他偶尔露出点北京话的小尾巴。化了老头儿的妆,看得出是很爱演很会演,虽然有些表演略显浮夸,但真逗乐儿。叶浅予年轻时画过一个漫画,王先生和小陈,这老头就跟王先生一样,光头,假正经,骨子里色迷迷的。
女主角的小姑子很艳丽,比王丹凤还要青春高大一点,也穿旗袍也穿洋装。小姑子跟太太的小弟谈恋爱。你们猜不到这王子是谁---韩非!我印象里他是滑稽形象,原来年轻时还能去英俊小生,个子稍微小一点的小生。
另外一茬儿人物也是重要配角。上官云珠演小三。《一江春水向东流》里她也是个小三,哦,好象是小四,但实在看得太早了,我完全没有印象。这次一看,哇,怪不得说她第一少妇呢,老毛都喜欢。能看出来拍片时已经有点岁数了,但是那媚眼儿抛得嗖嗖的,又酸又甜。小三的白相人老公,哈哈,是程之。那时也年轻得很,金鱼眼初见端倪,但大胖脸还是小尖脸呢。瘦瘦的,弯着个虾米腰,黑布的长衣服挂在身上,袖口白白地卷起来,手里捏着烟卷儿,邪邪乎乎地故作吓人状,特别搞笑。
还有两个老太太,一个是太太的妈妈,另一个是太太的婆婆。前面那个白胖,后面那个瘦小。完全是张爱小说里写过的,团脸、刘海、戴圆圈眼镜,或者老了瘦了膀子缩掉了镯子都能拉上来。再一个是太太家里的帮佣,有点苏北口音,高大壮实,山东馒头一样的小胖脸,把佣人的委屈和小狡猾都描画出来了。
总之,这片子的小演员、小细节好看,很有质地。
在youtube上找到几小段,有兴趣的可以瞧瞧:
1。片头和开场(太太替佣人遮掩)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C8qKrooOKw
2。太太发现先生有情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1fCwYPSxUs
3。小三和小三的流氓老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C8qKrooOKw
全本的貌似土豆网有: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2461536/
每天晚饭孩子终于同意不看Barney了,她爸铁定霸着电视看《新闻联播》,字正腔圆激昂奋进的播音,不天天听还挺好玩的。
难得轮到我看一会儿,难得我到央视的中国电影频道瞅一眼节目单。这个台放的节目陈旧如《黄英姑》(有知道张金玲的么?)、《山菊花》(倪萍)…… 居然让我碰上张爱编剧的《太太万岁》!
剧情没什么太复杂的,就是大太太战胜小三,兼有情人终成眷属。应该说,要不是张爱编剧,我是不会看的。不过以前看的老电影都是革命的、有意义的,这种类型的几乎没看过,很有点儿意思。而且,演员特好玩。
男女主角都不认识。男的很秀气,白面无须,眼睛有点花,就解放初期香港男演员那样子,比如陈思思的丈夫。比刘琼啊舒适啊什么的都好看。女主角太太脸不好看,始终穿旗袍,身段不错的,还挺会演。
配角好玩多了。女主角的爸爸是石挥,一帮演员都是江浙口音的国语,就他偶尔露出点北京话的小尾巴。化了老头儿的妆,看得出是很爱演很会演,虽然有些表演略显浮夸,但真逗乐儿。叶浅予年轻时画过一个漫画,王先生和小陈,这老头就跟王先生一样,光头,假正经,骨子里色迷迷的。
女主角的小姑子很艳丽,比王丹凤还要青春高大一点,也穿旗袍也穿洋装。小姑子跟太太的小弟谈恋爱。你们猜不到这王子是谁---韩非!我印象里他是滑稽形象,原来年轻时还能去英俊小生,个子稍微小一点的小生。
另外一茬儿人物也是重要配角。上官云珠演小三。《一江春水向东流》里她也是个小三,哦,好象是小四,但实在看得太早了,我完全没有印象。这次一看,哇,怪不得说她第一少妇呢,老毛都喜欢。能看出来拍片时已经有点岁数了,但是那媚眼儿抛得嗖嗖的,又酸又甜。小三的白相人老公,哈哈,是程之。那时也年轻得很,金鱼眼初见端倪,但大胖脸还是小尖脸呢。瘦瘦的,弯着个虾米腰,黑布的长衣服挂在身上,袖口白白地卷起来,手里捏着烟卷儿,邪邪乎乎地故作吓人状,特别搞笑。
还有两个老太太,一个是太太的妈妈,另一个是太太的婆婆。前面那个白胖,后面那个瘦小。完全是张爱小说里写过的,团脸、刘海、戴圆圈眼镜,或者老了瘦了膀子缩掉了镯子都能拉上来。再一个是太太家里的帮佣,有点苏北口音,高大壮实,山东馒头一样的小胖脸,把佣人的委屈和小狡猾都描画出来了。
总之,这片子的小演员、小细节好看,很有质地。
在youtube上找到几小段,有兴趣的可以瞧瞧:
1。片头和开场(太太替佣人遮掩)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C8qKrooOKw
2。太太发现先生有情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1fCwYPSxUs
3。小三和小三的流氓老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C8qKrooOKw
全本的貌似土豆网有: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2461536/
Last edited by silkworm on 2009-01-05 14:23,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昨晚上跑去看了完整版。
感想之一,不知道过去的家庭片都是这个调调呢?还是张爱玲特有的风格。很怀疑当时的家庭妇女会不会爱这个片子,事实上看了只怕更要大大的郁闷起来。乍一看,题材,情节,细节都很那个时代,只有一种微妙的气氛,非常特别。事实上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倒是蛮常见的,街道政治同学也常常发挥,就是那“无聊无奈空旷”偶尔还带点变态的人生,一眼看过去,常常是让人提不起精神的灰调子。结局貌似喜剧,大概是张爱玲高抬贵手,免得观众被打击的崩溃了哭着回家,但事实上是鸡肋一样的生活又糊里糊涂的继续下去,永远摆脱不了。
张爱玲的剧本很平静,很控制,但是有些地方很不留情,让我有点想起Mad Men,事实上这两个作品还真有某方面的共同点,都可供当代妇女忆苦思甜……印象深刻的是丈夫拿回别针的一节,被张爱玲用非常控制的喜剧手法表现出来,但事实上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cruelty,人人习以为常,以至于没人再去同情受害者。张爱玲很善于用冷静的手法写这类“被忽视”的痛苦。另一个例子就是女主角几次哭出来时丈夫的反应。
以前看上官云珠的照片还蛮端庄俏丽的,看这个片子可长了见识,不知道她演正旦什么样。
感想之一,不知道过去的家庭片都是这个调调呢?还是张爱玲特有的风格。很怀疑当时的家庭妇女会不会爱这个片子,事实上看了只怕更要大大的郁闷起来。乍一看,题材,情节,细节都很那个时代,只有一种微妙的气氛,非常特别。事实上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倒是蛮常见的,街道政治同学也常常发挥,就是那“无聊无奈空旷”偶尔还带点变态的人生,一眼看过去,常常是让人提不起精神的灰调子。结局貌似喜剧,大概是张爱玲高抬贵手,免得观众被打击的崩溃了哭着回家,但事实上是鸡肋一样的生活又糊里糊涂的继续下去,永远摆脱不了。
张爱玲的剧本很平静,很控制,但是有些地方很不留情,让我有点想起Mad Men,事实上这两个作品还真有某方面的共同点,都可供当代妇女忆苦思甜……印象深刻的是丈夫拿回别针的一节,被张爱玲用非常控制的喜剧手法表现出来,但事实上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cruelty,人人习以为常,以至于没人再去同情受害者。张爱玲很善于用冷静的手法写这类“被忽视”的痛苦。另一个例子就是女主角几次哭出来时丈夫的反应。
以前看上官云珠的照片还蛮端庄俏丽的,看这个片子可长了见识,不知道她演正旦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