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fabvalley.org/bbs/viewtopic.php?t=369
这本儿书我本周末看完了。读后感如同毛姆在书的末尾描写得strickland画的一幅水果静物画:在画廊里看见你会觉得没啥大不了的一幅不错的画,但是回了家之后,你会时常想起这幅画来。这本儿书如果不经jun和海伦大力推荐,我一定是不会看的,但是看了之后,却又颇多感想。列提纲如下:
1,艺术的目的
艺术的目的这样一个问题,每个人有不同的回答。如jun所说,早在史前时代,人来就在岩壁上涂涂画画,看的现代人惊心动魄。这个壁画的目的,或许只是史前人类写的日记,美是副产品。我一直觉得梵高画画,是因为他拙于言辞,热爱生活,但是不善于与人交际,所以他的所有感情都发泄在他的画上面----那样一种疯狂的绝望的热爱。就像我觉得莫奈的画十分科学,他努力的是捕捉黑与白之间的深深浅浅的灰色。

strickland也不善言辞,他的思想永远都是他用支离破碎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看到这个特点的时候我以为他的画的目的也是感情的发泄。但是显然不是。他对别人的看法视若粪土,而无论走到何处,总有女人喜欢他,愿意为他牺牲。照这本书的描写,他的艺术,他的画追求的是生命的奥秘,人生的意义,宇宙的起源。这些问题,都是哲学和宗教试图回答的问题。所以作画对于他来讲,甚至有宗教仪式的精神。这些问题的答案,他并不想与世人分享,于是他让ata发誓烧掉他的小屋,小屋的墙壁和地板是他的最后一幅画,一切问题的答案。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哲学和宗教的思考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好像叙事者在医生家里看那幅水果静物的感受一样,他觉得他马上就要悟了,这时候医生的太太过来问要不要吃什么点心,那一个瞬间就过去了,他又回到现实世界,开始正常的生活。书中所言,很多人赶时髦的喜欢他,但是并不真正明白strickland的作品美在何处,比如strickland的英国太太,说道:啊,可是他的画是多么的富于装饰性;遭到了一个美国人的附和,说可不是,好的艺术品就应该非常有装饰性。这些人很有福气吧,人生命运类的哲学问题大概从来都不是他们思考的问题;然而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曾经或者时不常的都想过这些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宇宙的起源?时间?strickland身后扬名,是因为这些人还是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吧。
2,关于blanche
这个女人,我觉得是受了那个时代的琼瑶的毒害。她曾经是一个罗马王子的家庭教师,被诱惑了之后怀了孕,以为该诱惑人会跟她结婚,没想到结果是她自己被轰到街上。被一个非常有品位的非常差的画家dirk stroeve搭救了。dirk stroeve是第一个慧眼识天才的人,结果不幸成了他自己的慧眼的牺牲品。当strickland病重的时候,他坚持把strickland挪到自己的家里来养着。他真正失去blanche不是当她决定跟strickland离去的时候,而是他以她的过去来胁迫她接受strickland进他家养病的时候。
这两个人物写得并不让人同情,那个dirk stroeve太没有自尊太善良太好脾气得让人厌恶;而blanche又始终保持着疏离状态,让人难以亲近。她的自杀,不由得让人同意strickland的分析,是因为她是一个不稳定的女人;而世界没有因为她的死,dirk的伤心而有任何改变。
3,叙事者
到这里就得看看这个讲故事的人。这个叙事者其实也是个满有意思的人。你看他在巴黎小住的时候,跟strickland交往还算频繁,值得注意的是strickland有若干次主动寻求他的友谊。为什么?物以类聚,因为这个叙事者了解strickland。这就引到了下一个问题,这个叙事者为什么这么了解strickland呢?答案么,有句西谚:it takes one to know one. 这两个人根本上是一种人。
叙事者strickland讲到女人在他生命中的位置,一针见血,讲得strickland无话可说。叙事者如何说的呢?他说(大意):对你来讲,女人只是生命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她们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于你。你鄙视肉欲,因为你要把你的全部灵魂奉献给你的工作/作品,你可以很久不如何如何,自己觉得十分崇高;但是有一天你发现你的欲望强大过你的精神,这时候你就会像水手一样肆无忌惮得跟任何一个女人发泄。而奇妙的是完了之后,你觉得精神上经历了一个清洗,十分的干净。你来跟我解释这个。strickland听完这一番话,扭头走了。这种感觉,没有经历过的人说不出来,他能如此明白清晰的描述出来,说明他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至少他理解这样的经历。
叙事者始终不能完全谴责strickland,他一开头给自己找的借口是他愿意因为某人的天才而忽略他的弱点;到后来则说他的一个弱点就是不能始终如一的坚持道德立场,然后又说他不能跟一个让他哈哈笑的人生太多气。借口借口借口借口,他实际上从心里理解strickland,对自己理解的人,他可以非常冷酷-----因为他知道strickland并不期待温情,但是不会鄙视蔑视。并且,叙事者也看得到strickland看到的虚伪,跟strickland不同,他接受这个社会的虚伪,就像他接受strickland的离经叛道。
4,strickland的眼泪
海伦非常不接受strickland的眼泪。我没看书的时候,觉得是他突然接到死亡宣判,一时间的软弱。看了书以后,觉得这两滴眼泪乃是那个法国医生跟无数人讲了无数遍strickland的故事以后,发展出来的。首先我就不觉得ata能跟那儿thee啊,thy啊的说话------ata的那个开旅馆的亲戚就不那么说话;其次我也不觉得啥女人能够get to strickland。ata跟他过的时间长,乃是因为ata对他没有社会要求,比如说养家糊口只爱她一个之类的;至于ata为哈喜欢他,没有解释,说不定不过是因为他是一个白人。
但是基本事实是确定的,那就是strickland没有离开ata的小屋,因为ata不放他走。这个行为对于strickland讲,十分可以理解,他就是这种人,不得不走,ok;能够不走,更好。对于他来讲,没有关系。ata呢?我不知道她的动机,或许,在她的没有“开化”的状态下,她离宗教等等东西的距离更近,所以她了解跟他住在一起的是一个发现了大奥秘的天才。
5,strickland的家庭生活和他的良心
strickland的家庭生活,在大喜地,是非常简单的,就是他画画,ata干一切的别的。中间他还分出时间来跟ata养育了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夭折了,这是后话。
他在英国的家庭生活,却值得分析。他的英国太太是一个紧跟时代的女性,对于潮流和时髦十分敏感,当时中产阶级流行沙龙啥啥的东西,strickland太太就开午餐会结交小说家们。对于strickland,strickland太太的感情复杂,或者也不复杂,就像傲慢与偏见里面嫁了伊莎白表兄的路易斯(是她吧?),依靠他供养,但是时不常的会觉得他丢她面子。她始终没有想明白原来她自己的前夫是个天才;但是当世界承认他的天才以后,她也不拒绝这个天才带给她的注意力。总的来江,这个女人生命力顽强,被strickland抛弃以后,不屈不挠的生存了下来,并且生存的还不错------侧面印证了strickland对她的了解。
接下来就是一个大问题,strickland有没有良心?基本上来讲,他是没有啥具体的道德的束缚的。抛家弃子,拍拍屁股走人,走得理直气壮,人家问他说:你夫人怎么办?他说她已经依靠我生活17年了,也该她自己养自己了---世界上比她倒霉的人多的是。你的孩子呢?自然有他们的姨妈姨丈照顾。这是他不受良心谴责的理由。这些理由倒也成立,他所设想的事情都发生了,妻儿并没有因为他抛弃他们流落街头,最受影响的也不过是一个丑闻的面子问题。对blanche,他可谓始乱终弃,明知是别人的老婆,并不妨碍他勾引她;勾引到手了以后,也并不妨碍他抛弃她。她为了被抛弃而自尽以后呢,他甚至不在乎。可是他真的不在乎么?如果他真的不在乎,为什么要主动寻求叙事者的友谊呢?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给叙事者看了他的画作,这样的一个姿态,为什么呢?我不得不解释说:他还是有一点儿良心的。如果他完全的有良心,那么他就会多少跟blanche维持一定的关系,哪怕他完全的不需要她;不过如果他是这种人的话,他一开头也就不会抛家弃子。现实就是他对自己完全诚实,自私的不愿意接受不必要的拖累,他离开blanche,跟他离开家一个道理,他不需要他们了。但是blanche的死,对他来讲是一个震撼;所以他才去找他的同类,这个叙事者,并且令他承认他也不甚在乎。一个追寻着生命意义的天才画家,一个追求表现原始生命的人,我可以设想他完全漠然如同老子说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是我无法设想他不被他生命中的事情所震动。
最后,有个小故事来证明strickland对于别人发自内心的善良,尤其是在他有所求而满足他的要求的时候,还是有回应的。就是那个犹太庄园主的小故事。此庄园主看他可怜主动给了他一个工头的工作;做了一段儿,他向往山林,就离去了。过了一阵子,回头管庄园主借钱,200法郎,庄园主给他了并且没指望再看到这200法郎。后来呢,他画了一幅画送给庄园主,卖了30,000法郎。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他对dirk和blanche夫妻没有心存感激,原因是他们的好意是强加在他身上的,他可没有要求。
写到这里,我觉得我已经开始甚解人物了,赶紧打住。最后的总结就是;这真是一本儿好书,真耐看。人物多多,每一个都是活的,经得起推敲琢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