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讨论]定价

Posted: 2009-05-26 14:08
by tiffany
我有个问题一直很好奇,或曰去年开始就很好奇。一件商品的价钱,是怎么订出来的呢?象那种利很薄的东西,比如拆拿堂卖的盐鸡,一刀多,两刀一盒儿,要我看,刚刚够工本,加上人工,店面儿等开销,他得卖多少盒鸡才能赚钱啊!可是那个店一直在开,可见一直在赚,可见那个价钱定的不算便宜的离谱。再好比看医生的时候难免有实验室的检查内容,那个东西拿到保单一看,价钱就让人吐血;可是貌似没有保险的人去讲价钱,还能讲的下来,不是一点儿商量都没有。再好比说我们去某打折皮具店我一眼看中的一个皮电脑包儿,原价多少来着,折了70%的价钱,我买到手里百多刀,那么原价这么多钱,是怎么订出来的呢?

一分钱三块儿的水果硬糖,五分钱一根儿的红豆冰棍儿,两百多的大学学费,近千刀的飞机票,这些价钱都是怎么来的呢?

Posted: 2009-05-26 14:19
by CAVA
供求关系,弹性/刚性需求,产品生命周期,市场定位 - 学了两遍经济学还是没怎么搞懂,兼已经忘记99%的人脑子里只蹦出这几个混乱的词儿。总之影响价格的因素相当地多(废话不是)。

Posted: 2009-05-26 14:56
by CAVA
如果这个店只卖盐鸡一样产品,那么首先价格设定应该使收入能覆盖所有的成本,否则赚不着钱;其次周围店的盐鸡卖什么价钱,对他家的价格也有影响。如果卖的产品多种多样,盐鸡就可以亏本出售,吸引顾客进这家店,然后在别的东西上赚钱。如果这家店的盐鸡招牌历史悠久,名声远扬,认定这家店的鸡最好吃的顾客也愿意多付点儿钱,那么很可以比普通货色卖贵个10%。如果这家店是高级餐馆,那么盐鸡肯定比烧腊店要卖得贵,不然无法维护起市场定位的形象。

定价可以从成本出发,可以从价值出发,一定会受整体策略和价格策略的影响,是薄利多销啊,还是以品质取胜,还是依靠金字招牌吸引人。。。还有许许多多其它的考虑和因素。

随便说说,这里行家多得很,当抛砖引玉。

Posted: 2009-05-27 12:42
by karen
套个今年时髦的词说,医生/医院定价很没trasparency的,医院跟保险公司的讨价还价更不透明了。

我原来也思考过这问题,后来一拍脑袋觉悟到问题不是人家订什么价,而且我愿意付多少。 :-D

Posted: 2009-05-27 13:31
by joe_cool
不知道美国的航空公司用的模型是什么,反正它算出来的结果就是来回机票多数时间比单程机票便宜。它们还有意overbook,估计也是模型算出来这样能多赚钱。在中国买国内飞的飞机票就是来程和回程分别定价,然后相加。

医院用来定价的模型得更加复杂了。因为毕竟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还得把有人看了病不交钱的概率算进去,不同的地方看病不交钱的人还不一样多,模型估计也得跟着变。

真想不出这些模型是怎么研究出来的。 :confused007:

Posted: 2009-05-27 14:59
by snowy
karen wrote:套个今年时髦的词说,医生/医院定价很没trasparency的,医院跟保险公司的讨价还价更不透明了。

我原来也思考过这问题,后来一拍脑袋觉悟到问题不是人家订什么价,而且我愿意付多少。 :-D
Karen,
医生/医院的定价比较复杂,倒不是想咋来就就咋来的. MEDICARE 有很细的分类和规定: "The government does not negotiate. They tell you what they are going to pay you." 商业保险也是根据MEDICARE 的定价基础上再加一点.如果没有保险,那才是看你愿意付多少.

至于价格不透明,我觉得主要是技术层面的原因. 本地某大Medical Group的头在洛杉矶时报上讲了,医生是治病的,不是卖产品的.事实上消费者也很难进行比价消费.

请参考:
http://www.healthcarepartners.com/uploa ... ay2007.pdf

Re: [讨论]定价

Posted: 2009-05-27 21:07
by orangetabby
tiffany wrote:再好比看医生的时候难免有实验室的检查内容,那个东西拿到保单一看,价钱就让人吐血;可是貌似没有保险的人去讲价钱,还能讲的下来,不是一点儿商量都没有。再好比说我们去某打折皮具店我一眼看中的一个皮电脑包儿,原价多少来着,折了70%的价钱,我买到手里百多刀,那么原价这么多钱,是怎么订出来的呢?
这个讨论真有意思。

我看到的保险单,看一次病医生都跟保险公司要260,然后保险公司只付120;化验要价100,保险公司只给30。我还感慨自己讲价怎么也讲不到这麽低。

打折皮具店,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一般零售业的毛利很高,至少也是100%,除了GROCERY STORE。原价是MRSP,基本可以看成是商品能卖的最高价格。这里面应该就虚了20%至少了。

如果是打折皮具店,货的来源经常是倒闭的商店,厂家清仓等等,价格更便宜。

另外商人和厂家做生意,不可能指望着笔笔都赚,商品卖不掉的时候,也要占着库存,柜台展示,这时候便宜处理掉从经济上来讲,可能更划算。

另外商店算账跟个人不一样,比如100件皮具,原价是200,成本是100;只要卖了50件200价格的,就应该回本了。剩下的就是利润。所以他们剩了几件的时候,会经常便宜清掉。貌似赔本,实则不是。

Posted: 2009-06-08 6:17
by sinca
定价这话儿,曾经有段时间是我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所有工作中最棘手的。因为涉及到钱,公司希望越高越好公司利润越大,但是市场又希望越低越好因为比较容易卖出去。所以一个产品族的定价差不多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要说服公司从研发到市场到财务的层层老板们。不过不同东西的定价原则肯定千差万别。我们做的东西,算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整个公司,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做研发的。

首先,要在产品的成品价上加上公司要求必须保证的盈利的百分比。这个是底线,不够怎么样,产品最后的定价不能小于这个数。

然后,算该产品的平均市场价。其实业界一共也就那么几家公司,产品价格的区间不大。

下一步,根据公司的定位和具体的产品定位,在这个区间里选一个合适的值。

不过这些都是指导原则,到了实际的产品,市场和竞争情况时有变化,就很复杂了。

除此之外,全球每个区域和市场的价格和折扣体系不同,还要加上汇率的变化,各个区域市场的定价也很复杂。

但是总体而言,定价都能保证公司赚钱。有些产品因为市场策略,定价比成本会高很多;也有些产品压得很紧,但是大多数还是在两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