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的电影电视剧(日系)
Posted: 2009-06-15 13:51
终于把《X的献身》后半部给看完了。
其实看小说的时候,我一直在挣扎一个无聊的问题――读文艺作品的时候,努力不要带着道德判断去读,据说这样非常无聊。道理我很明白,实际实行起来困难重重,我的道德标准实际上就一条:不要害别人。大概是因为过于简单明了要抛弃就格外难,总是不由自主地,恩,这个人对别人这么温柔,真是个可爱的好人……怎么可以伤害无辜的人,这样真的有点过分……
《X的献身》很不一样,东野圭吾在道德立场上非常坚定的站在黑与白之间的灰色地带,人类是复杂的混合体,可以写进道德教科书的善良和令人胆寒的恶混合在一起,让读者我痛苦的没个依靠之处。读古典侦探(其实只认真读过阿老太太的)的时候可不会有这种烦恼,老太太貌似没什么褒贬,其实一切都稳妥地安排的好好的,最后读者决不会咬牙切齿,但是也不会同情心滥发,从而安全的“睿智冷静”的面对最后的谜题的揭开,享受纯智力游戏的乐趣。至于东野,再次疑问这个人真的是本格派嘛?这种对于人性黑暗的一面如此着迷的态度,难道不该是犯罪派?的确他的解谜过程设计的很精巧,好吧,实际上像我这样懒惰对作者耗尽心血设计的迷题读的非常马虎的读者根本就没什么鉴别能力,总之每次到最后吸引我的都是东野桑大胆迈入的人心深处的没有光的所在,每一本小说都有让我汗毛倒竖的时刻,不是拜倒于侦探的帅和聪明,而是被平日不愿意多触及的人心中黑暗的一面结结实实的吓倒。
《X的献身》的利害之处在于,在东野借汤川之口抛出最大的twist的时候,很少能成功的抛弃掉道德判断的在下,被震的把这个无聊的大包袱脱手扔了出去……在那个时刻,我对石神的感情不是同情怜悯厌恶鄙夷的任何一种,反而比较像是终于看到了事情的真相的如梦初醒的感觉。所以人心深处是这个样子的嘛?不论如何设置道德判断的栅栏来阻止自己接近别人甚或自己内心的危险地带,人的内心却不是那么容易受到束缚的。
后来就看了电影,看上半部分还好,除了看到某个细节描写,桥下的某个小角落之前之后轻微的不同让我再次体验了汗毛倒竖的感觉,基本上还是平静的看下去。看到下半部分,忽然就开始流眼泪,当然也怪导演开始不动声色的煽,但是只看着石神面无表情双目紧闭就可以把眼泪催出来这到底是为毛?难道我已经不知不觉地完全倒到石神那边去了嘛?只能说东野桑您太厉害了……或许我的内心深处有个石神,即使我用道德判断来防止自己承认这么危险的结论,但是人心内的真实感受比自我设限强大的多。
电影看到后来,老帅哥也变得非常顺眼。导演改了个很重要的设置,小说中基本上是自做聪明的汤川让大家咬牙切齿,电影里改成让内海小姐来背这个黑锅,于是电影版给了我这样一种神奇的感觉――原来事件的真相是石神爱花冈,汤川爱石神!正经的说,这样一来汤川的角色讨喜了很多。聪明睿智爱耍帅的侦探适合阿老太太的作品,读者不会因为爱上犯罪人恨上侦探。东野的作品里,其他侦探貌似都没什么个人魅力,基本上是解谜活道具。小说里,汤川跑来放电大家反而嫌他抢戏又多事。电影里,汤川教授终于和大家站在了同一立场上,我也忍不住想,原来汤川桑的内心是这样的,真是温柔的好人啊……
再度试图挣脱道德判断的陷阱努力客观的讲讲汤川吧。其实原作中汤川的天怒人怨的抉择我并不是太在意,主要原因是――原作中的汤川桑还是偏布景版了一点,虽然东野桑写了很多他和石神的互动,却还是没有给我“这两人有一种奇特的亲近”的感觉,所以对汤川桑把对真相的尊重放在对石神的关心之前,我也不是很介意,没期望也就没失望吧。另一方面,汤川桑面对的道德抉择的痛苦其实也就比花冈靖子小了那么一点点,还是不要太苛责他吧。这个活本来就不是人干的,一个人决定另一个人的生死命运,对任何人来说,难道都不是过于沉重的责任嘛?古代社会大家互相不尊重对方的生命和人权,所以也没什么好挣扎的。现代社会这种权利被归到专门的庞大的国家机器,不和当时的两方发生任何私人的联系,从而尽量做出公正的判断。汤川一方面是石神的朋友,另一方面……我不觉得汤川的动机是无聊的“真相一定要被尊重”,说起来还是石神的手段太极端,任何人如果获知真相又什么都不做,都难免要感到深重的guilty。
花冈靖子最后的抉择,恩,好像又看到光从她的身上放射出来了,即使在文艺欣赏的时候也改不了对道德的钦佩感的可悲的我……其实……花冈靖子是很无辜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社会没有尽到保护她的责任,她所作的事情就是正当防卫吧。最后她完全可以什么也不做的……看到最后的一幕,真是悲伤至极,石神你也没想到你所爱的女性居然这么了不起吧?可是,正因为她是这么了不起的女性,石神的理想就更显得缘木求鱼般的无望。其实我早就想说,石神桑你早早的死心吧,你追求的是不可能实现的东西,这本来就是被doomed的命运……
擦擦眼泪讲点正面的,石神桑其实是幸福的,在最绝望的一刻被人世的温暖拉了回来,又以完全令人想不到的方式在这人世间结下深切的缘分。对于他的注定被doomed的命运,石神桑因为某个意外已经得到了很多很多。这部小说悲伤无比,却又始终有光照耀的感觉,人心最深处的黑暗的紧邻之处,是温柔到极点的治愈系。这――就是东野圭吾最被大家喜爱的作品――《嫌疑犯X的献身》。
---------------------------------------------------------
时效警察,看完啦。
这根本就是给懒人读者看的侦探剧嘛。案件都是过了15年时效的,一点紧迫感都没有,就算揭露了真相也不能抓人,所以也不用愤慨。情节的基本骨架很像东野圭吾乱写来和读者玩儿的侦探小说,根本没什么严密可言,最重要的线索有时候和答案一起揭露。比东野圭吾更过头的是――除了主角雾山修一郎(小田切让!)是在认真的办案,其他人根本是谁也不关心,每个人都管自己玩的高兴。每集剧里面都有无数的和主干剧情完全没关系的乱搞情节,总之这片子很适合注意力不集中随随便便马马虎虎的观众。
这片子里每个角色都……有点变态。唯一在性格设计上有点落入俗套的是女主角三日月静,就是装可爱的大条迷糊女生,在本片中难免显得过于正常了一点。好在有光辉熠熠的小让压台。这里面的小让好可爱啊,看到后来我完全不关注剧情了,看下集预告的时候尽注意这种地方:下一集小让要洗温泉了,下一集会看到小让一脸愁容的抱着玩具黑猩猩……也不知为什么,一看他那乱蓬蓬的大脑袋/黑框眼镜/吊腿裤/好像刚被从床上拖起来眼睛都不太睁得开的小肉脸就觉得很高兴……严肃的说,我很喜欢这种性格类型,内心坚守着自己与众不同的观念,外在却也能和这个世界温和的,饶有兴致的相处,乍一看傻气乱冒,其实是个有着很完整的自我的人。不严肃的说,看到小让脱了个光膀子,我的第一感想不是很鄙夷的“又要讨好女观众了”,而是“哦呵呵呵呵呵呵”,这种自己完全不明白是出于什么动机,即skin deep又有心灵深处的共鸣的爱应该就是真爱了吧。
---------------------------------------------------------------------------
2004 NHK大河剧,新选组,看了十多集,掉坑了
这个,剧情完全不重要。从我看到的非常有限的样本的日剧来看,再白痴的剧本,只要演员站的起来,有一个或若干个可以和观众的内心达到共鸣的特点,看下去就不成问题。
犯了个错误,这里面没有堤真一,其实我当时看到的是
其实看小说的时候,我一直在挣扎一个无聊的问题――读文艺作品的时候,努力不要带着道德判断去读,据说这样非常无聊。道理我很明白,实际实行起来困难重重,我的道德标准实际上就一条:不要害别人。大概是因为过于简单明了要抛弃就格外难,总是不由自主地,恩,这个人对别人这么温柔,真是个可爱的好人……怎么可以伤害无辜的人,这样真的有点过分……
《X的献身》很不一样,东野圭吾在道德立场上非常坚定的站在黑与白之间的灰色地带,人类是复杂的混合体,可以写进道德教科书的善良和令人胆寒的恶混合在一起,让读者我痛苦的没个依靠之处。读古典侦探(其实只认真读过阿老太太的)的时候可不会有这种烦恼,老太太貌似没什么褒贬,其实一切都稳妥地安排的好好的,最后读者决不会咬牙切齿,但是也不会同情心滥发,从而安全的“睿智冷静”的面对最后的谜题的揭开,享受纯智力游戏的乐趣。至于东野,再次疑问这个人真的是本格派嘛?这种对于人性黑暗的一面如此着迷的态度,难道不该是犯罪派?的确他的解谜过程设计的很精巧,好吧,实际上像我这样懒惰对作者耗尽心血设计的迷题读的非常马虎的读者根本就没什么鉴别能力,总之每次到最后吸引我的都是东野桑大胆迈入的人心深处的没有光的所在,每一本小说都有让我汗毛倒竖的时刻,不是拜倒于侦探的帅和聪明,而是被平日不愿意多触及的人心中黑暗的一面结结实实的吓倒。
《X的献身》的利害之处在于,在东野借汤川之口抛出最大的twist的时候,很少能成功的抛弃掉道德判断的在下,被震的把这个无聊的大包袱脱手扔了出去……在那个时刻,我对石神的感情不是同情怜悯厌恶鄙夷的任何一种,反而比较像是终于看到了事情的真相的如梦初醒的感觉。所以人心深处是这个样子的嘛?不论如何设置道德判断的栅栏来阻止自己接近别人甚或自己内心的危险地带,人的内心却不是那么容易受到束缚的。
后来就看了电影,看上半部分还好,除了看到某个细节描写,桥下的某个小角落之前之后轻微的不同让我再次体验了汗毛倒竖的感觉,基本上还是平静的看下去。看到下半部分,忽然就开始流眼泪,当然也怪导演开始不动声色的煽,但是只看着石神面无表情双目紧闭就可以把眼泪催出来这到底是为毛?难道我已经不知不觉地完全倒到石神那边去了嘛?只能说东野桑您太厉害了……或许我的内心深处有个石神,即使我用道德判断来防止自己承认这么危险的结论,但是人心内的真实感受比自我设限强大的多。
电影看到后来,老帅哥也变得非常顺眼。导演改了个很重要的设置,小说中基本上是自做聪明的汤川让大家咬牙切齿,电影里改成让内海小姐来背这个黑锅,于是电影版给了我这样一种神奇的感觉――原来事件的真相是石神爱花冈,汤川爱石神!正经的说,这样一来汤川的角色讨喜了很多。聪明睿智爱耍帅的侦探适合阿老太太的作品,读者不会因为爱上犯罪人恨上侦探。东野的作品里,其他侦探貌似都没什么个人魅力,基本上是解谜活道具。小说里,汤川跑来放电大家反而嫌他抢戏又多事。电影里,汤川教授终于和大家站在了同一立场上,我也忍不住想,原来汤川桑的内心是这样的,真是温柔的好人啊……
再度试图挣脱道德判断的陷阱努力客观的讲讲汤川吧。其实原作中汤川的天怒人怨的抉择我并不是太在意,主要原因是――原作中的汤川桑还是偏布景版了一点,虽然东野桑写了很多他和石神的互动,却还是没有给我“这两人有一种奇特的亲近”的感觉,所以对汤川桑把对真相的尊重放在对石神的关心之前,我也不是很介意,没期望也就没失望吧。另一方面,汤川桑面对的道德抉择的痛苦其实也就比花冈靖子小了那么一点点,还是不要太苛责他吧。这个活本来就不是人干的,一个人决定另一个人的生死命运,对任何人来说,难道都不是过于沉重的责任嘛?古代社会大家互相不尊重对方的生命和人权,所以也没什么好挣扎的。现代社会这种权利被归到专门的庞大的国家机器,不和当时的两方发生任何私人的联系,从而尽量做出公正的判断。汤川一方面是石神的朋友,另一方面……我不觉得汤川的动机是无聊的“真相一定要被尊重”,说起来还是石神的手段太极端,任何人如果获知真相又什么都不做,都难免要感到深重的guilty。
花冈靖子最后的抉择,恩,好像又看到光从她的身上放射出来了,即使在文艺欣赏的时候也改不了对道德的钦佩感的可悲的我……其实……花冈靖子是很无辜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社会没有尽到保护她的责任,她所作的事情就是正当防卫吧。最后她完全可以什么也不做的……看到最后的一幕,真是悲伤至极,石神你也没想到你所爱的女性居然这么了不起吧?可是,正因为她是这么了不起的女性,石神的理想就更显得缘木求鱼般的无望。其实我早就想说,石神桑你早早的死心吧,你追求的是不可能实现的东西,这本来就是被doomed的命运……
擦擦眼泪讲点正面的,石神桑其实是幸福的,在最绝望的一刻被人世的温暖拉了回来,又以完全令人想不到的方式在这人世间结下深切的缘分。对于他的注定被doomed的命运,石神桑因为某个意外已经得到了很多很多。这部小说悲伤无比,却又始终有光照耀的感觉,人心最深处的黑暗的紧邻之处,是温柔到极点的治愈系。这――就是东野圭吾最被大家喜爱的作品――《嫌疑犯X的献身》。
---------------------------------------------------------
时效警察,看完啦。
这根本就是给懒人读者看的侦探剧嘛。案件都是过了15年时效的,一点紧迫感都没有,就算揭露了真相也不能抓人,所以也不用愤慨。情节的基本骨架很像东野圭吾乱写来和读者玩儿的侦探小说,根本没什么严密可言,最重要的线索有时候和答案一起揭露。比东野圭吾更过头的是――除了主角雾山修一郎(小田切让!)是在认真的办案,其他人根本是谁也不关心,每个人都管自己玩的高兴。每集剧里面都有无数的和主干剧情完全没关系的乱搞情节,总之这片子很适合注意力不集中随随便便马马虎虎的观众。
这片子里每个角色都……有点变态。唯一在性格设计上有点落入俗套的是女主角三日月静,就是装可爱的大条迷糊女生,在本片中难免显得过于正常了一点。好在有光辉熠熠的小让压台。这里面的小让好可爱啊,看到后来我完全不关注剧情了,看下集预告的时候尽注意这种地方:下一集小让要洗温泉了,下一集会看到小让一脸愁容的抱着玩具黑猩猩……也不知为什么,一看他那乱蓬蓬的大脑袋/黑框眼镜/吊腿裤/好像刚被从床上拖起来眼睛都不太睁得开的小肉脸就觉得很高兴……严肃的说,我很喜欢这种性格类型,内心坚守着自己与众不同的观念,外在却也能和这个世界温和的,饶有兴致的相处,乍一看傻气乱冒,其实是个有着很完整的自我的人。不严肃的说,看到小让脱了个光膀子,我的第一感想不是很鄙夷的“又要讨好女观众了”,而是“哦呵呵呵呵呵呵”,这种自己完全不明白是出于什么动机,即skin deep又有心灵深处的共鸣的爱应该就是真爱了吧。
---------------------------------------------------------------------------
2004 NHK大河剧,新选组,看了十多集,掉坑了
这个,剧情完全不重要。从我看到的非常有限的样本的日剧来看,再白痴的剧本,只要演员站的起来,有一个或若干个可以和观众的内心达到共鸣的特点,看下去就不成问题。
犯了个错误,这里面没有堤真一,其实我当时看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