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块肉的觉悟-苗炜
Posted: 2009-06-17 22:17
http://miaowei.net/logs/41168517.html
我有个同学,大学毕业之后在徐水教书,有一年夏天,我去看他,从永定门坐4个小时绿皮火车到徐水,晚上喝了一顿酒,在他的宿舍里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饿的不行,他说:“走,我们去吃早点。”从学校出来,转过几个街角,就是县城里最热闹的集市,再往前走,是一片空场,有100个摊位以10乘10的方式排列,他们卖的是同一种东西――驴肉火烧。每个摊位的摆设也差不多,一个硕大的洗澡盆,里面放着酱好的驴肉,一个大脸盆,里面放着绿辣椒,小火炉子在烙烧饼,摊主拿着一把菜刀切肉。我们在一张长条桌上坐好,要了10个火烧一碗清汤,左手挥舞着驱赶苍蝇,右手拿起火烧往嘴里塞。吃下两个火烧之后,我要了一头蒜。那天早上,这100个摊子估计一共能卖出去50头驴,大约有1万人吃下去5万个火烧,大约有5万只苍蝇在我们头上形成一片乌云。
吃饱了之后,我们往回走,在集市里转了一圈,其中一溜儿是肉铺子,一扇扇的猪肉让人目不暇接,然后我看见它,它也在看我,两个小眼睛眯缝着,脸上带着轻蔑的表情,耳朵耷拉着,鼻翼似乎还在微微颤动,那是个猪头,立在案板上,干干净净。我们就这么对视着,我的同学说:“你带个猪头回去吧,你上学的时候不是最爱吃猪头肉吗?”这话不错,我在学校食堂里总是要一张烙饼,要4毛钱的猪头肉,我喜欢肥腻的猪头肉,对猪耳朵和口条倒没多大的兴趣。肉铺老板说:“早上刚杀的。”
回北京的火车上,车厢里空荡荡的,猪头装在好几层塑料袋里,放在我头上的行李架上,我一路上都在想,怎么把这个十多斤的猪头给做熟了呢?要用多大的锅才能炖烂这个猪头?炖烂之后还能不能保持它栩栩如生的样子呢?该怎么处理它的耳朵和舌头呢?车厢里闷热,我好像闻到了一股腥臭。车到站,我仓惶而逃,把那个猪头遗弃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吃过猪头肉,但不可救药的爱上了驴肉火烧。
我在北京城里找到了不少驴肉火烧店,供应的菜谱是拍黄瓜、摊鸡蛋、驴肉火烧、驴肉馅的饺子、驴肉汤、酱驴肉、驴杂火锅,还有驴鞭。这驴鞭要100块钱一盘,老北京话里比较含蓄的说法是“驴钱儿肉”,意思是驴鞭切成片,圆片儿中带眼儿,形似铜钱。我从来不敢吃这类东西,有一次我在一个大排档吃饭,旁边的伙计手里攥着一根牛鞭,用大号铁剪子把它剪成铜钱儿状,那场面让我的生殖器缩小到1厘米以内。
我觉得驴肉火烧要比西安肉夹馍好吃的多,驴肉的纤维要比猪肉的纤维更粗,驴肉也更瘦,店里的伙计告诉我,吃这个东西不能搁香菜,因为香菜会压住驴肉的香味儿。不过,吃不到驴肉火烧的时候,我也喜欢肉夹馍。其实,我喜欢各种面食,喜欢各种饼――火烧、烧饼、烙饼、肉饼、比萨饼、馕。10年前,北京的大街小巷有好多铁皮屋子临时建筑,用作小饭馆和发廊,解决食与色的问题。我经常光顾家门口的一家肉饼店,4块钱一张肉饼。吃腻了我就在边上的摊子换换口味,那是山西刀削面,一口大锅,面熟了捞上来浇一勺肉汁,其实就是酱油汁,有点儿碎肉而已,1块5一碗,掺了颜色的红辣椒末,蒜,醋,随便你怎么调味道,这样的面条当然算不得什么美食,可我喜欢这种粗糙劲儿,粗鲁的对待自己的肠胃,快速填饱,你可以让这碗面的味道变得很刺激,吃下去的不过是面粉和盐。
有一阵子,我喜欢上了孔乙己酒家的葱油拌面,到那里去只要一碗面,这碗面看上去没什么浇头,但味道够浓,这样吃下去一碗,意犹未尽,就忍不住再要一碗。我在孔乙己酒家吃过好多次饭,但除了葱油拌面,我觉得这家饭馆里所有的菜都难吃的要死。
在我有关美食的记忆中,有几次真是犯罪一样的饕餮大吃,有一次在德国,我和同伴都点了猪肘子,那个肘子是装在一个小水桶里端到桌子上,我估摸有4到5斤的样子,同时上桌的是两升装的啤酒,我吃了两个小时,最终那个肘子只剩下一根骨头,同伴徒劳的想把他那份香肠配酸菜吃掉一半,最后还是剩下了60%。还有一次是在巴黎,一家叫“双鱼”的海鲜连锁餐厅,门口是一个长长的架子,铺满冰块,上面是牡蛎,是大块的柠檬,那天晚上我们喝了4瓶白葡萄酒,吃了无数的牡蛎。当然,我还能记得好多次欢宴时刻,但早忘了都有几道菜,有什么用料复杂的菜品。美食家说,人们记下一次美好的聚餐是因为氛围,因为旁边的朋友,照此说来,我最美好的聚餐还是徐水的那顿驴肉火烧,无数像驴一样辛苦劳作的农民坐在长条凳子上,吃掉一头又一头的漕河毛驴,然后开始新一天驴一样的劳作。
我有个同学,大学毕业之后在徐水教书,有一年夏天,我去看他,从永定门坐4个小时绿皮火车到徐水,晚上喝了一顿酒,在他的宿舍里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饿的不行,他说:“走,我们去吃早点。”从学校出来,转过几个街角,就是县城里最热闹的集市,再往前走,是一片空场,有100个摊位以10乘10的方式排列,他们卖的是同一种东西――驴肉火烧。每个摊位的摆设也差不多,一个硕大的洗澡盆,里面放着酱好的驴肉,一个大脸盆,里面放着绿辣椒,小火炉子在烙烧饼,摊主拿着一把菜刀切肉。我们在一张长条桌上坐好,要了10个火烧一碗清汤,左手挥舞着驱赶苍蝇,右手拿起火烧往嘴里塞。吃下两个火烧之后,我要了一头蒜。那天早上,这100个摊子估计一共能卖出去50头驴,大约有1万人吃下去5万个火烧,大约有5万只苍蝇在我们头上形成一片乌云。
吃饱了之后,我们往回走,在集市里转了一圈,其中一溜儿是肉铺子,一扇扇的猪肉让人目不暇接,然后我看见它,它也在看我,两个小眼睛眯缝着,脸上带着轻蔑的表情,耳朵耷拉着,鼻翼似乎还在微微颤动,那是个猪头,立在案板上,干干净净。我们就这么对视着,我的同学说:“你带个猪头回去吧,你上学的时候不是最爱吃猪头肉吗?”这话不错,我在学校食堂里总是要一张烙饼,要4毛钱的猪头肉,我喜欢肥腻的猪头肉,对猪耳朵和口条倒没多大的兴趣。肉铺老板说:“早上刚杀的。”
回北京的火车上,车厢里空荡荡的,猪头装在好几层塑料袋里,放在我头上的行李架上,我一路上都在想,怎么把这个十多斤的猪头给做熟了呢?要用多大的锅才能炖烂这个猪头?炖烂之后还能不能保持它栩栩如生的样子呢?该怎么处理它的耳朵和舌头呢?车厢里闷热,我好像闻到了一股腥臭。车到站,我仓惶而逃,把那个猪头遗弃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吃过猪头肉,但不可救药的爱上了驴肉火烧。
我在北京城里找到了不少驴肉火烧店,供应的菜谱是拍黄瓜、摊鸡蛋、驴肉火烧、驴肉馅的饺子、驴肉汤、酱驴肉、驴杂火锅,还有驴鞭。这驴鞭要100块钱一盘,老北京话里比较含蓄的说法是“驴钱儿肉”,意思是驴鞭切成片,圆片儿中带眼儿,形似铜钱。我从来不敢吃这类东西,有一次我在一个大排档吃饭,旁边的伙计手里攥着一根牛鞭,用大号铁剪子把它剪成铜钱儿状,那场面让我的生殖器缩小到1厘米以内。
我觉得驴肉火烧要比西安肉夹馍好吃的多,驴肉的纤维要比猪肉的纤维更粗,驴肉也更瘦,店里的伙计告诉我,吃这个东西不能搁香菜,因为香菜会压住驴肉的香味儿。不过,吃不到驴肉火烧的时候,我也喜欢肉夹馍。其实,我喜欢各种面食,喜欢各种饼――火烧、烧饼、烙饼、肉饼、比萨饼、馕。10年前,北京的大街小巷有好多铁皮屋子临时建筑,用作小饭馆和发廊,解决食与色的问题。我经常光顾家门口的一家肉饼店,4块钱一张肉饼。吃腻了我就在边上的摊子换换口味,那是山西刀削面,一口大锅,面熟了捞上来浇一勺肉汁,其实就是酱油汁,有点儿碎肉而已,1块5一碗,掺了颜色的红辣椒末,蒜,醋,随便你怎么调味道,这样的面条当然算不得什么美食,可我喜欢这种粗糙劲儿,粗鲁的对待自己的肠胃,快速填饱,你可以让这碗面的味道变得很刺激,吃下去的不过是面粉和盐。
有一阵子,我喜欢上了孔乙己酒家的葱油拌面,到那里去只要一碗面,这碗面看上去没什么浇头,但味道够浓,这样吃下去一碗,意犹未尽,就忍不住再要一碗。我在孔乙己酒家吃过好多次饭,但除了葱油拌面,我觉得这家饭馆里所有的菜都难吃的要死。
在我有关美食的记忆中,有几次真是犯罪一样的饕餮大吃,有一次在德国,我和同伴都点了猪肘子,那个肘子是装在一个小水桶里端到桌子上,我估摸有4到5斤的样子,同时上桌的是两升装的啤酒,我吃了两个小时,最终那个肘子只剩下一根骨头,同伴徒劳的想把他那份香肠配酸菜吃掉一半,最后还是剩下了60%。还有一次是在巴黎,一家叫“双鱼”的海鲜连锁餐厅,门口是一个长长的架子,铺满冰块,上面是牡蛎,是大块的柠檬,那天晚上我们喝了4瓶白葡萄酒,吃了无数的牡蛎。当然,我还能记得好多次欢宴时刻,但早忘了都有几道菜,有什么用料复杂的菜品。美食家说,人们记下一次美好的聚餐是因为氛围,因为旁边的朋友,照此说来,我最美好的聚餐还是徐水的那顿驴肉火烧,无数像驴一样辛苦劳作的农民坐在长条凳子上,吃掉一头又一头的漕河毛驴,然后开始新一天驴一样的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