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约克郡追星记:Regular Monk
Posted: 2009-07-21 5:27
by CAVA
在约克郡转了一圈,得出的结论是:历史悠久而复杂,历史里宗教的声音很响亮。到处是古寺院的遗址,始建的年代不是十一就是十二世纪,凯尔特,罗马,盎格鲁,维京,诺尔曼人留下的踪迹不单是建筑,从地名里就显示出来,路牌上的名字有时侯无论如何象是丹麦语。
Fountains Abbey
1132年,约克圣玛丽大教堂的十三名僧侣因不满其他僧侣偏离静修宗旨,出走后在偏僻的山谷里自立门户。同年申请加入法国的天主教隐修会Order of Cistercians(熙笃会)。熙笃会崇尚“更宁静、更简朴、更符合圣本笃会规精神的生活,远离人世,宁静独处,生活于简朴、克己、劳作、祈祷和阅读,并极注重团居生活中的弟兄友爱。”
法国那边派僧侣过来培训教规,从起居衣着到食物都有详细条例。我们的导游特别介绍了“三尺之规”,即为了不妨碍冥想及跟神的直接交流,每个僧侣之间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三尺以上的空间。
当时宗教机构掌握了知识权,文献都用拉丁文著写,贵族可以出钱请僧侣来教学,普通人是没有获得教育的权利的。僧侣有知识,懂技术,很快在新地址繁荣起来,当时主教赠与的大片土地被用来养羊,羊毛出口到意大利等国,带来丰厚的利润。大量金钱除了用来帮助穷困的人,就是修建规模宏大的寺院。
储藏粮食的仓库
Fountains Abbey最终被十六世纪的反天主教运动摧毁,亨利八世的办法很简单,派人来把寺院的屋顶拆掉,熔成锡锭后运走,地皮卖给有钱人。
Fountains Abbey如今是世界文化遗址,每年游人想来不少。不过把遗址的山坡当背景拍摄维多利亚葬礼的戏剧化照片,还是比较罕见的。
York Minster,北欧最大的哥特式教堂
York Minster既简单又奢华,宽阔高远,完全没有阴森压抑感。
近傍晚的时分,唱诗班的男童们衣着鲜明地鱼贯进入唱诗厅,华丽的大门一关,管风琴响起,片刻后清澈的歌声传遍了教堂的每个角落,好象直往天庭飞去。阳光从极高大的彩色玻璃窗里滤进来,周围宁静安详。在那一瞬间,从来不喜欢教堂的本人也有了一丝感动。某人说:不可低估gothic的力量啊。
约克城开始于公元71年。罗马、维京、诺尔曼时期的影响迄今可见。保存完整的古城墙,由罗马人始建,完成于13-14世纪
约克郡的标志:White Rose of York。玫瑰战争就是白玫瑰约克郡和红玫瑰兰卡郡之间的争斗。近两千年的历史里血流遍地,所以York有专人导游的ghost walks。
众多城门之一
中世纪街道
Castle Museum里的仿维多利亚街道和商店
Whitby Abbey
Whitby是约克郡东北角的海边小镇,将近一千四百年历史,最早的建筑之一也是寺庙,叫Whitby Abbey。
十八世纪的Whitby以造船业闻名,James Cook在此地接受了商业航海训练,并从Whitby出发探险,最终发现了澳大利亚。
Captain Cook Museum
Whitby Abbey据说是Bram Stoker写《吸血伯爵》时的灵感来源之一。
Whitby 的Magpie Café,据说是全英国最好的炸鱼薯条店,所以每天排长队。他们的monkfish简称为monk。服务员上菜时,喊的就是:regular monk

不过我这盘是haddock

Posted: 2009-07-21 7:14
by camellia
这组照片真好看,尤其是石头建筑上爬了青苔的样子。中世纪的寺庙真有钱。
Posted: 2009-07-21 7:41
by 火星狗
感觉真是不一样,古代半野蛮人的世界。
好象直往天庭飞去。
这就是哥特建筑的终极奥义,CAVA拍的照片很有那种感觉。
Posted: 2009-07-21 8:00
by CAVA
Fountains Abbey遗迹给我的感觉有点象Lord of the Rings里面的Moria,drawf们留下来的,几乎被人遗忘的地下城池。
Posted: 2009-07-21 8:07
by tiffany
亨利八世够绝,我再次又惊又佩服的说
Posted: 2009-07-21 8:09
by silkworm
cava的照片特别有气氛。虽然是大晴天,不知怎么有点阴郁的感觉在里面。我的心理作用?
街头真干净真整齐。
那几个拍照片的太神了。
最后那盘鱼和薯片,上面的面浆看着就很酥脆,我这不爱好油炸食物的都馋了。
Posted: 2009-07-21 8:17
by CAVA
嗯,的确有点阴郁,有些石头也许得洗洗脸

。Minster那天是傍晚,城墙那段下雨,所以光线不大好。
拍照片的是一个亚洲女摄影师,一个亚洲女助理,一个英国女化妆师,全是二十几岁。我们研究了半天不知道这照片是干什么用的。
Posted: 2009-07-21 8:23
by CAVA
亨利八世还最爱揽财。我问旁人亨利八世为什么这么爱钱,说是他当时准备跟罗马教庭打仗来着。
旅行的时候正巧带了一本Angels and Demons,白天看庙,晚上看书,感觉特奇怪。
Posted: 2009-07-21 8:25
by 火星狗
英国古代街景真是阴森,建筑材料都是原本的暗色,又冷又硬,配上雨天黑夜什么的就更吓人。想起隔壁的帖子,其他国家的人把房子刷成鲜明的五颜六色,不知道还有没有比古代英国更阴森的地方。

Posted: 2009-07-21 8:25
by silkworm
CAVA你们真是英式的客气和礼貌。
我这好奇心重的厚脸皮肯定上去问了,嘻嘻。(我最近一次行径是看游行,朋友们都说一对维持秩序的女孩子长得好象啊,我就上去问:你们是双胞胎么?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大家不用猜了再聊别的。)
Posted: 2009-07-21 8:32
by CAVA
不瞒你说,天又凉,那条炸鱼吃下去我就堵住了,一星期没什么胃口。后来拒绝吃英国菜,宁可找意大利连锁餐馆。
Posted: 2009-07-21 9:28
by Jun
既然CAVA君自己都说了,我就厚着脸皮也把早想的话说出来了: 英国人民真可怜,吃个炸鱼薯条还排队。
Posted: 2009-07-21 9:39
by silkworm
好,那我也不瞒你说:那我就不遗憾了。

Posted: 2009-07-21 11:32
by CAVA
昨天看一个很好玩的电视系列片,叫Supersizers go...,每集复制某一个年代的生活方式,重点是吃的。同是法国大革命的食物,英国皇室贵族还在吃肉+肉+肉+肉,法国那边已经是鹅肝,鱼,芦笋,甚至开始试验土豆,简直天差地别。
昨天的这集讲的是五十年代,其中一段是招待澳大利亚来的cricket team,为了制造wow effect,端上的竟然全是法国菜。最后的甜品叫palmier,我一看,蝴蝶酥。
Posted: 2009-07-21 11:36
by 豪情
真好看啊.
我们计划那么多次假期, 每次都把英国划下来, 原因是吃的不好. 但是有那么多有趣的东西, 真纠结啊.
Posted: 2009-07-21 11:38
by Jun
每次都把英国划下来, 原因是吃的不好. 但是有那么多有趣的东西, 真纠结啊.
I was about to say the same thing. Love the countryside. Love the cities. Love the lack of language barrier. But the food ...
Posted: 2009-07-21 11:39
by putaopi
CAVA带着<The Name of Rose>去看庙也很搭,里面就有个约克郡的神探和尚.
这个周末我也在海边小店排大队吃炸鱼薯条来着,偶尔尝尝还是不错的。同时还吃了生蚝和蒜茸黄油蒸青口。

Posted: 2009-07-21 11:40
by tiffany
为裹面炸鱼说句好话,我们去新奥而凉在那儿吃的深炸猫鱼还挺好吃的。
Posted: 2009-07-21 11:40
by CAVA
挑汇率好的时候来吧,吃的忍一忍就过去了。一星期左右应该可以坚持,可以吃印度菜,意大利餐厅pizza和面质量还是有保证的。精彩当然是说不上。
我中午都是喝热汤打发过去,六天的晚餐吃了炸鱼,墨鱼沙拉,两顿意大利连锁店的面,一顿日本拉面,一顿还凑合的中餐。回家来吃了一天泡饭清肠。
Posted: 2009-07-21 11:44
by Knowing
说到蝴蝶酥我起劲了。我们家传的爱吃蝴蝶酥。出国后我不知道英文叫啥,很费力找过。后来发现名字很不统一。记得第一次找到是叫象鼻子。好象也见过叫蝴蝶酥的地方。我还真没见过叫palmier的。
Posted: 2009-07-21 11:46
by CAVA
Palmier,手掌的形状,还挺有道理的。最近还发现泡夫叫profiteroles,法国人婚礼上爱用。
继续说可怕的英国菜,其实爱吃肉的人还有些选择,我一不爱吃肉,二不爱油炸的东西,三不吃甜的,所以比较痛苦。
Posted: 2009-07-21 11:51
by 豪情
在法式BAKERY里叫这名字. TRADER JOE'S , WHOLE FOODS都卖啊. 我也爱吃.
英国食物里青瓜黄瓜小三明治,做茶点的, 我很喜欢.
Posted: 2009-07-21 11:53
by CAVA
多谢葡萄皮。以前也听说过《玫瑰之名》,等把手上的《巴拿马裁缝》看完就去借。
《天使和魔鬼》我可是一点也不喜欢。
Posted: 2009-07-21 12:15
by 火星狗
玫瑰之名相当的难看,不过这是我的个人意见。
又要吃的好又要非常好玩,只剩下意大利了吧?我倒是蛮向往英国的(感谢CAVA的广告),不介意它吃的差。
Posted: 2009-07-21 12:38
by Jun
葡萄牙,西班牙,希腊,Croatia, Serbia, 埃及,摩洛哥,伊斯坦堡,印度,越南,巴西,秘鲁 (Machu Picchu),墨西哥 。。。NZ 也不错啦,虽然是肉,但那是上好的肉,海鲜的也有。+ Montreal, Quebec City, Vancouver; New Orleans, Charleston, Savannah.
(回头看了看,发现大部分是南方,难怪。。。)
Posted: 2009-07-21 12:40
by 豪情
Posted: 2009-07-21 12:46
by 火星狗
可是Yorkshire这么splendid的,就算不好吃也可以将就下吧,当然,要在特定的fans心中。
Posted: 2009-07-21 12:47
by 豪情
NYC

日本, 法国. 中国. 南非...
我不太理解现在都什么时代了, 贸易发达, 人口流动, 英国人还吃的不好. 大概是因为他们口味和我门相去甚远又守旧吧.
Posted: 2009-07-21 12:53
by Knowing
我在苏格兰吃的还不错。
Posted: 2009-07-21 12:56
by Jun
四川,云南,苏州,西安,海南岛,鼓浪屿 ... 我越数越

Posted: 2009-07-21 12:58
by Knowing
你去给AB老帅哥当随行写手吧。
昨天我看了越南那集重播简直要谗死了
Posted: 2009-07-21 13:03
by CAVA
英国的关键是大众饮食水平太糟糕,所以在大城市还好,一到乡村就没什么可吃的。
刚下单买了喜欢的Rick Stein去年的
Mediterranean Escapes的DVD,他上星期又开始了东南亚之旅,好馋人哪。
Posted: 2009-07-29 7:46
by sinca
Jun wrote:葡萄牙,西班牙,希腊,Croatia, Serbia, 埃及,摩洛哥,伊斯坦堡,印度,越南,巴西,秘鲁 (Machu Picchu),墨西哥 。。。NZ 也不错啦,虽然是肉,但那是上好的肉,海鲜的也有。+ Montreal, Quebec City, Vancouver; New Orleans, Charleston, Savannah.
(回头看了看,发现大部分是南方,难怪。。。)
大部分地方没去过。
去过的地儿,好像记得埃及和印度都没啥特别好吃的。尤其是印度,虽然在好多地方都吃过好吃的印度餐厅,但是在印度吃的不好。尤其是看过恒河之后,吃鱼多少有点心理压力。。。
Posted: 2009-07-29 8:07
by Jun
大部分地方没去过。
Me, either.

Posted: 2009-07-29 8:11
by buzz
你们别把炸鱼薯条说得那么惨。 我在啤酒屋里挺喜欢点这个的。 我还很羡慕英国人民出门拐个弯, 就能买到新鲜出锅的炸鱼。
Sinca同学去的地方不少了。 在你这岁数的时候,我估计比井底之蛙强不了多少, 只在几个老地方来回转悠。 啥时候把希腊的补完. 西门同学随便拿了几张照片就糊弄了事。你可是负责多了。拍的也好看。 :Mr. Green:
Posted: 2009-08-05 7:53
by sinca
谢谢Buzz. 我的相机还是不够好啊。但是我又懒得背单反。我出去玩带东西少,把小包往酒店一扔,出门溜达的时候把现金和数码相机揣在兜里就行。
盼望着技术快点发展,造出小小的单反。
我就买不到新鲜出锅的炸鱼,要吃新鲜的,只能去Borough Market.

Posted: 2009-08-10 12:46
by putaopi
我前几天看菜谱,说是monk fish tail也叫做 poorman's lobster,穷人吃的龙虾。不禁好奇得很,我在北加还没见过monk fish呢,或是见了也不认识。想来也是肉质紧密的鱼类,禁得住烧煮。
Posted: 2009-08-10 17:04
by 笑嘻嘻
Fountains Abbey 这些大寺庙真令人印象深刻,我这两天经常脑子里就转这几张图片了。